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綱要(下)第4課 中古時期的亞洲(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綱要(下)第4課 中古時期的亞洲(學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古時期的亞洲
【學習目標】
1.通過了解中古時期亞洲的不同國家地區(qū)、民族、宗教和社會變化,認識亞洲這一時期不同地區(qū)文明面貌。
2.抓住“特色與交流”,理解伊斯蘭教影響下阿拉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三大洲帝國的建立及對于東西方交流的影響。
4.理解南亞印度教及外來伊斯蘭教并存的局面,日本、朝鮮與中國交流密切,影響深遠。
【學習重點】
了解中古時期亞洲地區(qū)的不同國家、民族、宗教和社會變化。
【學習難點】
中古時期亞洲各區(qū)域在政治、經濟、文化這三個方面所呈現(xiàn)的特征。
【學習過程】
一、阿拉伯帝國
1.阿拉伯國家
(1)背景
①7世紀前的阿拉伯半島,多部落并存,長期混戰(zhàn),生產停滯。
②人民渴望統(tǒng)一,伊斯蘭教應運而生。
(2)伊斯蘭教的形成
①時間:7世紀初
②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
③經典:《古蘭經》
④主張:宣揚信仰唯一的神——“安拉”,宣揚自己是安拉的使者和最后的先知。
(3)阿拉伯半島的統(tǒng)一
622年,穆罕默德遷居麥地那,建立阿拉伯國家政權(政教合一的國家),并打著“圣戰(zhàn)”的旗幟行進對外擴張,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時,阿拉伯半島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伊斯蘭教把622年定為伊斯蘭教元年)
2.阿拉伯帝國
(1)建立過程
7世紀中期起,阿拉伯開始大規(guī)模對外擴張,穆斯林軍隊北進敘利亞,東滅波斯,占領兩河流域,進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北部,直抵唐朝邊境,并擊敗了唐朝的軍隊,控制了中亞大部分地區(qū)。同時戰(zhàn)勝埃及,橫掃北非,到8世紀中期建立了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2)政治制度
●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國家政治體制。
●最高統(tǒng)治者阿里發(fā)(意為先知的繼承者)掌握國家的政治、宗教和軍事大權;
●下設官僚機構輔助:宰相協(xié)助阿里發(fā)統(tǒng)管政務;樞密院掌管令狀與文告(與中國古代歷史中的樞密院職能不同,中國主管軍事);財政部負責收支(類似中國古代的戶部)。
(3)經濟繁榮
阿拉伯帝國經濟繁榮,手工業(yè)、商業(yè)得到較快發(fā)展,阿拉伯商人成為連接歐亞非三洲貿易的橋梁,阿拉伯商人的活動范圍東到中國,西到西歐,南到非洲的廣大地區(qū)。
(4)文化繁榮
●阿拉伯文化繁榮的表現(xiàn):
繼承被征服地區(qū)的文化:廣泛翻譯古代波斯、印度、希臘和羅馬的經典著作,融合東西方文化,在文學、藝術、科學和思想領域取得重大成就。
●阿拉伯文化繁榮的原因:
統(tǒng)治者重視知識,并采取招攬各民族優(yōu)秀人才的政策;開放寬容的態(tài)度;地處歐、亞、非洲交界處,東西方文化在此交匯,阿拉伯人不斷吸收其他民族中的精華,并加以創(chuàng)造改進。
●阿拉伯文化的特點:
多元性;開放性;包容性。
●阿拉伯文化的影響:
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了歐洲的文化發(fā)展等。
二、奧斯曼帝國的興起
1.奧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與對外征服
奧斯曼土耳其人原本是西突厥人的一支,信仰伊斯蘭教,因蒙古西征而西遷到小亞細亞,13世紀發(fā)展起來,并不斷攻擊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征服了小亞細亞,14世紀中期,征服了巴爾干和東南歐部分地區(qū)。
2.奧斯曼帝國
●建立過程
1453年滅拜占庭帝國,定都伊斯坦布爾,建立奧斯曼帝國,16世紀后期,奧斯曼帝國建立起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奧斯曼帝國東起波斯灣和高加索,西達摩洛哥,南自尼羅河中游,北至奧地利和俄羅斯邊界,疆域極為廣闊。
●政治制度
奧斯曼帝國是一個政教合一(信仰伊斯蘭教)的軍事封建帝國,最高統(tǒng)治者蘇丹,集宗教、政治、軍事權力于一身,還是國家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宗教上層和封建主是統(tǒng)治階級,工商業(yè)者和農民承擔各種苛捐雜稅。
●經濟狀況
15—16世紀,帝國經濟繁榮,都城伊斯坦布爾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帝國控制了連接亞歐的商路(即陸路絲綢之路),對過往的商品征收重稅,東西方的貿易受到一定的影響,從而引發(fā)了西方早期的新航路開辟。
總結:中古時期的西亞地區(qū),先后形成了兩大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即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雖然這兩個帝國的對外征服擴張給人民帶來了災難,但不可否定的是,這兩大帝國對于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三、南亞與東亞的國家
(一)笈多帝國
1.建立過程
●4世紀初期,北印度地區(qū)陷入分裂,戰(zhàn)亂頻繁。恒河中游的笈多帝國經過多年征戰(zhàn),幾乎征服了北印度地區(qū);
●笈多帝國直接控制地區(qū)主要為恒河中下游,其他地區(qū)仍處于分裂狀態(tài)。
2.印度教的產生
笈多帝國時期,由婆羅門教轉化而來的印度教逐漸成為印度主要的宗教。
(二)德里蘇丹國家
1.建立過程
7世紀后,北印度地區(qū)陷入分裂狀態(tài),11世紀突厥人入侵印度;13世紀,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蘇丹國家。
2.政治體制
德里蘇丹國家實行政教合一,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最高統(tǒng)治者稱蘇丹,掌握國家最高的行政、立法、司法和軍事權力;地方劃分行省,行省總督有蘇丹任命,重要職務由穆斯林擔任。
(三)日本
1.日本中央集權制國家的形成:
(1)形成過程:
●秦漢移民推動日本社會的發(fā)展;
●6—7世紀,日本出現(xiàn)嚴重社會危機;
●大化改新的推動;
●模仿隋唐律令,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
(2)大化改新:
●開始:646年孝德天皇頒布《改新之詔》進行改革,因年號為“大化”,故史稱大化改新。
●內容:
政治 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
經濟 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外交 向中國唐朝政治經濟體制學習,成立古代中央集權國家
●影響: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推動了日本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給日本歷史上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但也存有一點的局限。
2.幕府統(tǒng)治的形成:
(1)背景:
●10世紀,日本中央集權體制逐漸瓦解;
●莊園制經濟的形成與發(fā)展:隨著新土地的開墾,貴族、寺院和神社廣占土地,形成莊園;
●武士集團的形成:莊園領主為保護財產豢養(yǎng)武士;
(2)形成:12世紀末(1192年),武士集團首領源賴朝在鐮倉建立幕府。
(3)特點:
●天皇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義上的中央政府稱號,實權由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
●武士與將軍結成主從關系,成為將軍的家臣;
●將軍賜予武士官職和俸祿,武士對將軍宣誓效忠,并承擔納貢、兵役等義務。
(4)局限
17世紀的德川幕府是日本最后一屆幕府統(tǒng)治,為了維護統(tǒng)治,德川幕府曾效仿中國實行鎖國體制,雖然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日本的國家安全,但最終嚴重影響了日本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
(四)朝鮮
1.4世紀,朝鮮半島,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個政權并立;
2.7世紀末,新羅統(tǒng)一朝鮮半島,效仿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國家;
3.10世紀初,新羅人王建建立高麗王朝,效仿唐制,政治上,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地方劃分為十道,實行科舉考試;經濟上推行土地國有;文化上,傳播中國儒家經典和詞章之學。
4.14世紀末,高麗大將李成桂自立為王,遷都漢城,改國號朝鮮。
5.歷史上,中朝兩國關系密切,曾于16世紀末聯(lián)合抗擊日本侵略,維護了朝鮮的獨立和統(tǒng)一。
【反饋檢測】
1.西方有一句諺語“中國人的頭,阿拉伯人的口,法蘭克人的手”,據此可知在東西方文化交流過程中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的是( )
A.中國人 B.阿拉伯人 C.法蘭克人 D.羅馬人
答案:B
思路分析:根據題中“阿拉伯人的口”及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人在中西文化的交流過程中發(fā)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故本題答案為B項。
考點:本題考查阿拉伯文化的影響。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解題時需要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
2.中古時期,阿拉伯帝國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先后崛起,就其歷史發(fā)展過程看,兩大帝國的相似之處有( )
①地理位置都位于西亞地區(qū)
②都信仰伊斯蘭教
③政治制度中體現(xiàn)政教合一特點
④通過滅亡拜占庭帝國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西亞兩大帝國的情況,兩大帝國的地理位置、政治體制、宗教信仰具有相似性,故此A項正確,滅亡拜占庭帝國的是奧斯曼帝國,與阿拉伯帝國無關。
考點:本題考查中古時期的西亞
點評:本題較為基礎,根據所學知識解答即可。
3.新航路開辟為世界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哪個國家政權與這一歷史事件的發(fā)生有關( )
A.阿拉伯帝國 B.奧斯曼帝國 C.拜占庭帝國 D.俄羅斯帝國
答案:B
思路分析:帝國控制了連接亞歐的商路(即陸路絲綢之路),對過往的商品征收重稅,東西方的貿易受到一定的影響,從而引發(fā)了西方早期的新航路開辟。故此本題正確答案為B項
考點:本題考查奧斯曼帝國
點評:本題較為基礎,根據所學知識解答即可。
4.中古時期的東亞,日本與朝鮮先后立國,兩國共同的表現(xiàn)有( )
A.模仿中國建立中央集權體制
B.實行大化改新,推動社會發(fā)展
C.建立幕府統(tǒng)治
D.實行鎖國體制,保護國家安全
答案:A
思路分析:日本與朝鮮都仿效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體制,故此A項正確,其他選項均只是日本的表現(xiàn),故錯誤。
考點:本題考查中古時期東亞的日本與朝鮮
點評:本題較為基礎,根據所學知識解答即可。
5.12世紀的日本,建立了幕府統(tǒng)治,下列有關幕府表述正確的有( )
①幕府體制下天皇只是國家名義上的象征
②武士聽命與將軍
③將軍賜予武士官職和俸祿
④17世紀的德川幕府是日本最后一屆幕府統(tǒng)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思路分析:本題為組合式選擇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四段表述均正確,故此選擇D項。
考點:本題考查日本的幕府統(tǒng)治
點評:本題較為基礎,根據所學知識解答即可。
6.中古時期,南亞印度地區(qū)先后建立笈多帝國和德里蘇丹國家,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4世紀初期笈多帝國統(tǒng)一恒河流域
B.笈多帝國實行政教合一體制
C.突厥人建立德里蘇丹國家
D.德里蘇丹國家以印度教為國教
答案:C
思路分析:4世紀初期笈多帝國控制的是恒河中下游地區(qū),其他地區(qū)仍處于分裂狀態(tài),故此A項錯誤,實行政教合一的是德里蘇丹國家,不是笈多帝國,故此B項錯誤,德里蘇丹國家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故此D項錯誤。
考點:本題考查中古時期的南亞
點評:本題較為基礎,根據所學知識解答即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祝| 凌源市| 宜川县| 北辰区| 绍兴市| 尚志市| 临夏市| 贡嘎县| 镇安县| 开鲁县| 鄱阳县| 略阳县| 根河市| 旬邑县| 娱乐| 安龙县| 青田县| 宣化县| 佛学| 南投县| 鄂伦春自治旗| 班玛县| 朔州市| 阳高县| 平潭县| 文安县| 新野县| 株洲县| 揭阳市| 闸北区| 叙永县| 佛学| 原平市| 江都市| 沁阳市| 霍山县| 大丰市| 曲麻莱县| 沙雅县| 马关县| 南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