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古代的非洲與美洲【學習目標】1.理解古代非洲的地理環境對其文明進程的影響。2.理解印第安文明對人類社會的貢獻。3.嘗試解釋有關文明概況出現的原因與聯系。4.進一步認同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區人民共同創造的,感受文明在交流中發展、在閉塞中衰亡的道理。【學習重難點】1.了解古代黑非洲與美洲的社會發展狀況。2.初步探討各文明的特點及形成原因。【學習過程】一、知識梳理(一)非洲古代文明1.非洲是古代______一個重要的發生地,西非居民______人還掌握了冶鐵技術。班圖人逐漸擴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區,到7—9 世紀,班圖人成為______的主要居民。2.東部非洲(1)埃及衰落后,在今埃塞俄比亞地區興起了______________王國。4世紀,一度成為地區強國。(2)10—15 世紀,在東非沿海地區產生了一系列國家,出口黃金、象牙和奴隸,與__________________交換印度、波斯和中國等地的瓷器、紡織品等各種手工業品。3.西部非洲(1)8—15 世紀,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國家先后興起。(2)擁有豐富的黃金資源,控制著穿越__________________的商路和黃金交易,極其富有。(3)征服加納后,馬里成為西非最強大的國家,______________成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4)______原為馬里屬國,后攻滅馬里,確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 世紀達于極盛,16 世紀末,桑海因遭遇外來入侵逐漸衰落。4.南部非洲(1) __________________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2)4—5 世紀,班圖人開始興建 __________________。(3)11 世紀末,形成津巴布韋國家。(4)14—15 世紀,津巴布韋進入______時期。二、古代美洲文明1.古代美洲的 __________人創造了燦爛的文明,獨立培育出其他大陸沒有的很多農作物,包括馬鈴薯、______、番茄和花生等。2.瑪雅文明(1)位于中美洲的__________半島。(2)古代瑪雅文明曾非常繁榮,農業以種植______為主,建立了眾多城市國家,城內有眾多用于祭祀的__________廟宇。(3)制造精美陶器,發明了獨特的______文字, 用復雜的歷法紀年,并采用20 進位制, 可能也知道0 的概念。(4)15 世紀中期,瑪雅文明______。3.阿茲特克文明(1)14 世紀興起于今__________地區。(2)16 世紀初,阿茲特克人國家進入______時期。(3)經濟基礎是農業,發明了“______________”,擴大了耕地面積。(4)都城_______________位于特斯科科湖中心的小島上,城內最著名的建筑是______金字塔。4.印加文明(1)13 世紀,印加人崛起于______的庫斯科地區。(2)15 世紀末16 世紀初,印加國家發展到鼎盛時期。(3)最高統治者是國王,土地、礦藏和牲畜歸______所有,印加帝國將全國劃分為四大政區。(4)政府編制了詳細的__________________,帝國修建了完善的______系統。(5)政府還將征服地區的部分或全部居民遷移到新地區, 以防止他們反抗。二、重點解釋(一)東非和西非國家各有哪些主要特點?東非:1.10—15 世紀,一系列國家同時存在2.農業的進步,以種植瓜果蔬菜的園藝業為主,對外貿易發達,城市繁榮。3.廣泛使用奴隸,4.參與環印度洋貿易,出口黃金、象牙和奴隸,與阿拉伯商人交換來自印度、波斯和中國等地的瓷器、紡織品等各種手工業品5.伊斯蘭教傳入西非:1.8—15 世紀,加納、馬里和桑海等國家先后興起。2.這些國家擁有豐富的黃金資源,與北非之間仍有活躍的貿易,控制著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黃金交易,也出口象牙和奴隸,買進馬、布匹和鹽,極其富有。3.奴隸成為生產中的重要力量4.實行中央集權,官吏直接由國王任免不斷擴張5.城市和文化相當繁榮,興建學校。(二)阿克蘇姆文明的特征及形成原因。特征:阿克蘇姆文明是一種在多種文明因素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混合性文明,與阿克蘇姆王國的興衰相始終。原因:阿克蘇姆王國地處連接地中海與印度洋水路的交通要沖,來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和商旅極大地促進了不同文明間的相互交融,阿克蘇姆文明正是在各種文明的交流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三)印第安文明名稱 區域范圍 存在時間 主要成果(舉典型例子)瑪雅文化 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危地馬拉、洪都拉斯一帶 公元前2500年開始,15 世紀中葉急劇衰落,16世紀上半葉毀滅 從野生植物中培育了包括玉米、馬鈴薯、西紅柿、可可、煙草在內的40多種農作物,建造金字塔式神廟阿茲特克文化 今墨西哥一帶 12世紀開始,15世紀強盛 建立特諾奇蒂特蘭城、建造金字塔式神廟、使用奎寧等印加文化 安第斯髙原 15世紀向外擴張,16世紀30年代消亡 印第安古代文明集大成者(四)西非桑海帝國和印加帝國有何異同?相同點:1.都是較為原始的帝國,在文明發展程度和對外交往程度上比不上東方專制帝國.2.國王都形成了對國家的有效控制。3.都是奴隸制國家。4.都盛極一時,成為地區最強大的國家。5.都因外來入侵而衰落滅亡。不同點:桑海:1.擁有豐富的黃金資源,外貿發達,控制著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黃金交易,極其富有。出口象牙和奴隸,買進馬、布匹和鹽。2.原為馬里屬國,后利用馬里內亂崛起,攻滅馬里,確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3.興建學校,鼓勵文化發展。印加:1.土地、礦藏和牲畜歸國家所有。2.為征稅和征兵,政府編制了詳細的人口調查表。3.帝國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統,用于傳遞政府的命令和情報,以及調動軍隊。【反饋檢測】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流感不像鋼刀那樣寒光閃閃,但印第安人都躲不開它。天花比所有的槍炮消滅更多的印第安人。四下流行的鼠疫正在使這些地區荒蕪。受鼠疫感染的人都倒地身亡:鼠疫吞食人的身軀,嚙噬人的眼睛,封住人的喉管。一切都散發出腐臭的氣味。——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6世紀西班牙人征服時,許多珍貴的瑪雅文字寫本被當作“魔鬼的作品”焚毀,祭司遭受擄殺,僅有部分作品傳之后世。——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材料三關于秘魯和中美洲之間的相互關系,完全可以說,人們已經承認,在從形成時期(約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這段漫長的時期內,所有證明這些地區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或接觸的實物或記錄,都是不可靠的。——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上述三則材料分別從哪三個方面分析了印第安文明衰亡的原因?(2)材料三所述現象在整個美洲均可見。請參考教材中的“美洲印第安文明分布示意圖”, 從自然環境的角度分析導致這一現象的必然性。2.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而地中海相比之下卻是一條連接的大道。歷史上,北非人與地中海盆地周圍其他諸民族的相互影響之所以超過他們與沙漠屏障以南地區諸民族的相互影響,其原因就在于此…………沿尼羅河上游的是巨大的蘇德沼澤地。這些沼澤地在歷史上構成了一個可怕的障礙。而未被港灣、海灣和內海破損的、平直的海岸線,也使非洲大陸難以接近…………這一地理環境還有助于說明,歐洲人侵入非洲較其侵入美洲,在時間選擇上何以存在著反常的差別……在美洲被開發、被殖民化以后的幾個世紀中,非洲仍是一塊“黑暗的大陸”。到1865 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時,非洲還只是沿海地區和內陸幾個不重要的地區為人們所知曉。甚至到1900 年時,大約還有四分之一大陸未被開發。——[美]斯塔夫里阿諾斯著,吳象嬰等譯《全球通史 1500 年以前的世界》作者闡述了地理環境對非洲歷史的影響,你同意他的看法嗎?試說明你的理由。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