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學案)綱要(下)第7課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學案)綱要(下)第7課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
【學習目標】
1.參照課本,能夠清晰羅列全球物種大交換在人口遷移、物種交流與病原體傳播的基本史實。運用唯物史觀辯證看待跨區域大范圍的物種大交換對于人類歷史發展的雙重作用。
2.結合地圖,能夠用自己的話說出大西洋貿易(“三角貿易”)、太平洋貿易與印度洋貿易所涉及的流通商品與交往國家,加深自身歷史學習的時空觀念。
3.根據史料,概括殖民擴張的背景、主要國家、方式手段等基本史實,提高自主進行史料實證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小組討論殖民擴張對于殖民地國家、殖民國家與世界的三方影響,培養多角度參與歷史解釋的學習觀念。
4.通過中西歷史走向的差異比較,聯系如今我國的海洋強國戰略,引導學生樹立包容開放的文明觀與世界觀,完成情懷的課程目標。
【學習重點】
1.參照地圖,掌握印度洋貿易、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涉及的交往國家與商品流動狀況,結合課本,分析其對世界市場形成的促進作用;
2.結合史料,解釋殖民擴張對于殖民地國家、殖民國家、世界體系帶來的歷史意義。
【學習難點】
1.能夠用自己的話闡述何為“商業革命”與“價格革命”,化抽象為具體。
2.古今相映,在學習全球聯系建立、世界格局演變的過程中,培養正確對待人類多元文明的情懷、與因勢利導的歷史觀念。
【學習過程】
一、教材解析:
(一)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
1.人口遷移:
●原因: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世界各地人們的相互往來,推動了人口的遷移。
●表現:
(1)殖民者屠殺美洲的印第安人:新航路開辟后的100年間,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減少90%—95%。
(2)美洲族群混合:歐洲殖民者,以及三角貿易,販奴運動的開展,使土著的印第安人、歐洲白人、非洲黑人,以及其他混合血統的人多個族群在沒住混合。
(3)其他地區的人口遷移:大洋洲、非洲和亞洲等地區也都有族群混合現象。
2.物種交換:
●原因:新航路開辟,人口遷徙促進了世界動植物的大交流。
●表現:
(1)歐洲人把歐亞大陸的馬、牛、豬、羊、雞等家畜,小麥、燕麥、大麥、裸麥等農作物,橄欖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
(2)美洲的特產馬鈴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據統計,今天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約有1/3的品種源自美洲。
3.影響:
●積極方面: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促進了世界各地之間的交流與發展,使世界逐漸連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消極方面:人口和動物的全球流動也導致了各種疾病的傳播,造成大量原住居民的死亡。(歐洲人將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體帶到美洲和大洋洲,僅1500—1800年間,美洲和大洋洲就有近1億人死于傳染病。)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動
1.原因:全球海路的開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貿易中的重要性,逐漸形成多海域貿易齊頭并進的態勢。
2.表現:
●印度洋貿易: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商人很快出現在印度洋的貿易中,并且在與阿拉伯商人的競爭中逐漸占據優勢。
●大西洋貿易:歐洲人通過開辟出的多條航線和沿海港口,將歐洲生產的手工制品運到美洲出售,換回南美洲的貴金屬、蔗糖和煙草;開通歐、非、美三洲間的三角貿易;
●葡萄牙的澳門中轉貿易:貿易路線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葡萄牙商人把中國的生絲、瓷器等貨物經澳門運往印度果阿,再轉運到歐洲各國,進行貿易,獲取大量白銀;參與以澳門為據點的中日絲銀貿易;
●西班牙的橫跨太平洋貿易:主要在其兩大殖民地菲律賓和墨西哥之間進行。
●圍繞中國的貿易網絡:日本與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進一步刺激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一個圍繞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也逐漸形成。
(三)早期殖民擴張
1.表現:
(1)葡萄牙的殖民擴張:
葡萄牙的殖民擴張方向及地區與其支持的新航路方向一致,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亞洲地區;主要包括:16世紀,將巴西變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馬六甲和中國澳門等地建立了幾十個殖民據點和商站。
(2)西班牙的殖民擴張:
西班牙的殖民擴張方向及地區與其支持的新航路方向一致,主要集中在美洲地區;主要包括: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廣大地區,以及亞洲的菲律賓逐漸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
●補充拓展:教皇子午線: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都有一個與其主要方向不同的地區,葡萄牙為美洲的巴西,西班牙為亞洲的菲律賓。并且西葡兩國爭奪殖民地的矛盾日趨尖銳,這些情況是如何出現和解決的呢?引入“教皇子午線”(1493年,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作出仲裁:在亞速爾群島和佛得角群島以西100里格的地方,從北極到南極畫一條分界線,史稱“教皇子午線”。)
根據規定,該線以西的一切土地屬于西班牙的勢力范圍,該線以東的一切土地屬于葡萄牙的勢力范圍。后來由于葡萄牙不滿這一仲裁,西、葡兩國又于1494年締結條約,把這條線向西移動270里格。根據這個條約,巴西被劃入葡萄牙的勢力范圍。
菲律賓被西班牙占據為殖民地的原因比較錯綜復雜,但與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有一定的關系。
2.影響:
(1)對非洲和美洲:殖民擴張中斷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會發展進程,打破了原本相對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印第安人被殖民者大量屠殺,他們的文明遭到毀滅性打擊;很多非洲人在三角貿易中成為奴隸;
(2)對亞洲:一些古老帝國也受到沖擊(如中國和印度);
(3)對歐洲:隨著海外市場的不斷開拓,歐洲出現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
●商業革命:商業貿易的大擴張使商品種類與流通量成倍增長,股份公司與證券交易所紛紛出現,歐洲的商業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貿易中心逐漸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法國、荷蘭等新的商業強國崛起。商業革命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資本原始積累;
●價格革命:大量貴金屬源源不斷流入歐洲,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投機活躍。價格波動攪亂了傳統的經濟關系,依賴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領主經濟地位下降,商業資產階級實力上升,資本主義加速發展,封建制度瀕于解體。價格革命推動了歐洲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型;
拓展:運用多元史觀認識新航路開辟及早期殖民擴張
●革命史觀:新航路開辟后,西方國家走上了殖民擴張與對外掠奪之路,給亞非拉地區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亞非拉地區人民反抗其殖民擴張與掠奪具有正義性。
●全球史觀(整體史觀):新航路開辟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間相對孤立的狀態,促使世界各大洲的聯系加強;殖民擴張促使世界逐漸連成一個整體,使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形成與擴展。
●文明史觀:新航路開辟與殖民擴張,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與交融,是人類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
●現代化史觀: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國家殖民擴張,為資本主義發展積累了大量資本,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發展和資產階級的壯大,推動了近代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到來;客觀上促進了世界落后地區的政治、經濟、思想的發展,成為人類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社會史觀: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各地商業交流加強,各種物種交流、交換,增加了人類的食品種類,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
總結:14—17世紀,被歷史學家稱為“發現的時代”,即“人被發現”和“世界被發現”,其中“世界被發現”主要就是指新航路的開辟,雖然在這一過程中,伴隨著殘酷的殖民擴張與掠奪,加劇了廣大殖民地地區人民的苦難,也不斷拉大東西方之間的差距,但是新航路開辟對于人類歷史發展起到的積極作用是不可否定的,全球化的序幕從此拉開,人類文明進程也在不斷的進步。
二、思考探究
1.新航路開辟的世界影響
材料: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及接踵而來的葡萄牙人、英國人、法國人等,通過對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與土著居民的接觸、交往和融合,給歐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還使新舊大陸的物產得以交換和傳播,……沒有美洲貢獻的大量金銀與物質財富,沒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墾殖區,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將會緩慢得多,英國也不可能成為發動工業革命的國家……東西兩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匯合,加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過程。
——黃邦和《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哥倫布以來東西兩半球匯合的世界影響》
請根據材料歸納新航路開辟的影響。(8分)
影響:①美洲開始淪為歐洲殖民地;②推動了西歐的海外殖民擴張;③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為英國工業革命準備了條件;④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促進了新舊大陸文明的匯合交融;⑤促進了世界物產(或:文明)的交流和傳播;促進了人類向工業文明的轉型。(任答4點,言之有理即可)
2.全球物種大交換及其影響
材料一:
圖1
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糧食作物通過多種途徑傳入中國,逐漸得到推廣。番薯“畝可得數千斤,勝五谷幾倍”,玉米“種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緩解了“民食問題”,人們遂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勞力和土地等去發展經濟作物,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響。而糧食生產革命和人口爆炸互為因果,清代以來,人口壓力不斷增加,原本人煙稀少的廣大山區,因為“老林初開,包谷不糞而獲”和番薯“備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種遍野,“生齒日繁”。“棚民租山墾種,阡陌相連,將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隨水落,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納。”
——摘編自何炳棣、陳樹平等的研究成果
(1)結合所學知識,以“交流與聯系”為主題,解讀材料一。(10分)
解讀:①新航路開辟;(2分)②新舊世界(或新舊大陸)之間物種交流、疾病傳播;(4分)③物種交流密切了各地區聯系;(2分)④疾病傳播給人類帶來災難。(2分)
(2)根據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概述美洲作物傳入對明清中國的影響。(12分)
影響:①促進了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3分)②促進了人口增長和人口流動;(3分)③改變了人們飲食結構及生活習慣;(3分)④土地資源過度開發,破壞了自然環境。(3分)
3.商品的世界性流動與白銀流向
材料一:就以澳門—果阿(印度地名)—里斯本(葡萄牙首都)的貿易而論……從澳門運往果阿,其中數量最大的是生絲,1580—1590年從澳門運往果阿的生絲為3000擔,價值白銀24萬兩,利潤達36萬兩;1635年為6000擔,價值白銀48萬兩……從果阿運回澳門的商品……以白銀為大宗。這些白銀是墨西哥和秘魯出產的。
——樊樹志《國史概要》
材料二:哥倫布沒有到達印度,但他發現了至關重要的貴金屬。據經濟史權威估計,從1493年到1800年世界白銀產量的85%和黃金產量的70%來自拉丁美洲。美洲白銀生產在16世紀約為17000噸,到17世紀約為42000噸,其中有31000噸運抵歐洲。歐洲又將40%運往亞洲。……美洲白銀18世紀產量約為74000噸,其中52000噸運往歐洲,其中40%約20000噸運往亞洲。另外留在美洲本土的白銀約有3000噸橫渡太平洋經馬尼拉運抵中國。如果再加上日本和其他地方生產的白銀,全球白銀產量的一半最終抵達亞洲,尤其是中國和印度。
——弗蘭克《白銀資本》序
請各學習小組根據上述材料并聯系所學知識,自行擬定探究角度,設置問題,并給出參考答案。(12分)
[示例]
針對材料一可設問如下:
(1)材料一中的“絲—銀貿易”反映了世界經濟的什么狀況?葡萄牙操縱的“絲—銀貿易”還有哪條線路?(6分)
狀況:①海路貿易興盛;②世界市場初步形成。(4分)
另一條線路:中國澳門至日本長崎之間的絲銀貿易。(2分)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6世紀“絲—銀貿易”興盛的原因。(8分)
原因:①新航路的開辟(全球海路的開辟);②葡、西殖民擴張和對美洲貴金屬的掠奪;③中國明朝中后期,手工業發達,商品經濟繁榮,生絲等商品大量出口;④歐洲生產還沒有迅速發展起來(歐洲產品不具優勢),等等。(每點2分,共8分,言之有理即可)
針對材料二可設問如下:
(3)根據材料二,簡要指出商品世界性流動的主要線路。(6分)
線路:①歐美大西洋貿易;②歐亞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貿易;③墨西哥—菲律賓的太平洋貿易等。
(4)簡要說明16—18世紀美洲白銀的主要流向。(2分)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造成美洲白銀這種流動的背景,美洲白銀的這種流向產生了哪些重要影響?(12分)
流向:歐洲和中國。(2分)
背景:①新航路的開辟(全球海路的開辟);②西歐國家的殖民擴張;③西歐對美洲貴金屬的掠奪;④中國明朝中后期,手工業發達,商品經濟繁榮,生絲等商品大量出口;⑤當時歐美商品在亞洲沒有競爭力,而歐美又需要亞洲(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的商品,因此只能用白銀來購買。(任答4點8分,言之有理即可)
影響:對歐洲,引起價格革命,改變歐洲傳統的經濟關系和階級關系,資本主義加速發展,封建制度瀕于解體。(任答1點2分)對中國,白銀成為普遍使用的貨幣,促進了長途和大額貿易的發展,也有利于商業資本的積聚;也促進了明朝工商業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任答1點2分)
4.早期殖民擴張及影響
材料一: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美洲的殖民化、對殖民地的貿易、交換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業、航海業和工業空前高漲,因而使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
——[德]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二: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這些田園詩式的過程是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
——[德]馬克思《資本論》,《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材料三:殖民制度大大地促進了貿易和航運的發展。“壟斷公司”是資本積聚的強有力的手段。殖民地為迅速產生的工場手工業保證了銷售市場以及由市場壟斷所引起的成倍積累。在歐洲以外直接靠掠奪、奴役和殺人越貨而奪得的財寶,源源流入宗主國,在這里轉化為資本。
——[德]馬克思《資本論》,《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請思考:新航路開辟后,西方殖民者是怎樣進行殖民擴張和掠奪的?(8分)這對資本主義原始積累起到怎樣的作用?(4分)
殖民擴張和掠奪:①發現美洲,并將美洲殖民地化;②開拓在印度和中國的市場,進行殖民貿易;③征服和掠奪東印度;④屠殺美洲印第安人,實行種族滅絕政策;⑤捕獲非洲黑人,進行罪惡的奴隸貿易,等等。(任答4點8分)
作用:①西歐國家的殖民擴張和掠奪,開拓了廣闊的海外市場;②“靠掠奪、奴役和殺人越貨而奪得的財寶,源源流入宗主國,在這里轉化為資本”,成為西歐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4分)
5.新航路開辟對中國的影響
材料一:隆慶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開關,允許民間“遠販東西二洋”。明朝的這次“對外開放”迅速帶來了對外貿易的繁榮。但是明朝的對外貿易呈現的是“一邊倒”態勢,出口量很大、進口量卻很小,當時全世界白銀產量的1/2流向了中國,總數多達數億兩,明朝成了名符其實的“白銀帝國”。
——弗蘭克《白銀資本》
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糧食作物通過多種途徑傳入中國,逐漸得到推廣。番薯“畝可得數千斤,勝五谷幾倍”,玉米“種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緩解了“民食問題”,人們遂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勞力和土地等去發展經濟作物,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響。
——摘編自何炳棣、陳樹平等的研究成果
材料三:明朝后期,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基督教繼唐、元之后第三次傳入中國。……在耶穌會士引導下,以徐光啟、李之藻為代表的一些思想開明的士大夫開始研究和介紹西方的學術、科技,使歐洲文化第一次在中國得到稍具規模的傳布。……耶穌會傳教士除引進西方學術外,也將中國文化介紹到西方。……在歐洲各國一度掀起了“中國熱”,歐洲還開始出現專門研究中國的“漢學”家。
——張帆《中國古代簡史》第393頁
材料四: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和西方殖民化進程的推進,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殖民者開始叩響中國的大門。1522年葡萄牙人借口使臣被扣,派軍艦駛入珠江口,在新會西草灣與明朝水軍相遇,雙方展開激戰,最終葡萄牙軍戰敗離去。此后二三十年,葡萄牙人在中國東南沿海與倭寇、中國海盜勾結,參與走私或掠奪,并于1551年侵占澳門;1622年荷蘭殖民地趁明朝政府海防空虛,侵占臺灣澎湖列島,并于1642年占領臺灣全境。
——寧欣主編《中國古代史(下)》
根據以上材料,分析新航路的開辟給中國帶來的重要影響。(12分)
影響:①經濟上,大量白銀流入中國,有助于我國貨幣經濟的發展和商業資本的集聚,有利于工商業城鎮的興起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②高產作物的引進,有利于緩解中國的人口壓力,推動明清社會經濟的發展;③文化上,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出現了“西學東漸”和東學西傳現象;④對外關系上,西方列強開始對中國進行殖民侵略,對中國國家主權構成嚴重威脅。
三、認知結構總結
【反饋檢測】
1.1675年,一位西班牙人說:“整個世界在為西班牙工作,讓倫敦滿意地生產纖維吧;讓荷蘭滿意地生產條紋布吧;讓佛羅倫薩滿意地生產衣服吧……我們的資本會滿足它們的。唯一可以證明的是,所有的國家都在為馬德里訓練熟練工人,而馬德里是所有議會的女王,整個世界服侍她,而她無需為任何人服務。”這實際上反映了當時西班牙( )
A.已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
B.控制了世界的商品貿易
C.已完成了商業革命進程
D.最終走向衰落的必然性
答案:D
思路分析:材料說明西班牙在消費著世界上眾多國的消費品,反映出了新航路開辟之后西班牙王國把運往本國的金銀完全用于揮霍,這樣必然導致西班牙王國走向衰落,故D項正確;當時西班牙并不是世界經濟中心,故A項錯誤;材料說明是西班牙消費的現象,不是控制了世界貿易,故B項錯誤;材料論述的是西班牙的價格革命,不是商業革命,故C項錯誤。
考點:本題考查早期殖民擴張。
點評:本題難度較大。解題時需要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內容。
2.“1760年,獵奴者捕獲了西非人彼得斯,將其帶到海岸,販賣給了法國奴隸販子。坐販奴船,渡過大西洋來到了法國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可能在此地的蔗糖種植園工作。”上述現象產生的客觀影響是(  )
A.增加了西歐國家的勞動力
B.使世界聯系進一步加強
C.推動了美洲工業化的進程
D.給非洲帶來了社會進步
答案:B
思路分析: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殖民擴張中的販奴運動,販奴運動的過程中給歐洲殖民者帶來了財富,給非洲帶來了災難,促進了美洲的開發,但題中問客觀影響,故此本題正確答案為B項,ACD項均表述錯誤。
考點:本題考查早期殖民擴張。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解題時需要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內容。
3.“17世紀的新興勢力——尼德蘭、瑞典、英國、法國都在北部。一些成長神速的城市也一樣——阿姆斯特丹、巴黎、倫敦。相比之下,地中海顯得停滯不前。……16和17世紀在歐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歐洲南部有著無可爭議的優勢。”這里的“優勢”主要是指( )
A.工業資本取代商業資本
B.壟斷性貿易公司的建立
C.最終確立世界殖民霸權
D.歐洲新貿易中心的形成
答案:D
思路分析:經過工業革命,工業資本取代商業資本,排除A;壟斷性貿易公司的建立是要適應對外殖民擴張的需要,排除B;到19世紀中后期,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英國最終取得世界殖民霸權,排除C;由材料“17世紀的新興勢力——尼德蘭、瑞典、英國、法國都在北部……16和17世紀在歐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歐洲南部有著無可爭議的優勢”反映歐洲商業中心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故選D。
考點: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解題時需要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內容。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平市| 鞍山市| 宁津县| 钦州市| 营口市| 榆树市| 邯郸县| 凉山| 安龙县| 宁明县| 双牌县| 海南省| 将乐县| 西乡县| 临朐县| 汽车| 独山县| 乳山市| 泸州市| 碌曲县| 凤山县| 眉山市| 嘉义市| 抚远县| 濮阳县| 庐江县| 南召县| 长兴县| 和龙市| 岳阳县| 阳新县| 黄浦区| 巨鹿县| 扎囊县| 德化县| 筠连县| 丁青县| 玛曲县| 略阳县| 普安县| 仪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