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典型錯例采集樣本48錯誤率28.95%采集者采集學校錯題來源第四單元題型基本√時機課時√課型新授課題目出處人教版數(shù)學書P48綜合單元練習課√相關知識乘法的初步認識拓展總復習復習課教學簡述 本題考到的知識點是乘法的初步認識,在新授課中已經(jīng)讓孩子通過擺一擺,說一說等游戲活動讓學生感知“幾個幾”這一知識點。◆典型錯題 題目:學生錯解: (2)個(3)◆原因分析小學生的感知特征不夠精細,比較籠統(tǒng),不會更深一層次的思考。在這道題目中,學生只感知到了3組的“3”和每組2只熊貓的“2”,并沒有再次去思考是2個3還是3個2,也就是沒有去感知整體特征,只要自己填寫的有“2”和“3”兩個數(shù)字了,就認為自己填寫的是正確的。◆教學建議1.由于低段的孩子常常會出現(xiàn)顧此失彼的現(xiàn)象,所以在教學此類題目的時候,我們應該教會孩子有序思考問題的方法:邊數(shù)邊記錄數(shù)據(jù),再數(shù)一數(shù)數(shù)據(jù)個數(shù)。如有三組熊貓,每組2只,在圖畫上記錄下3個2,然后再數(shù)一下數(shù)字2,在數(shù)的時候要求說完整:1個2,2個2,3個2。2.我們在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的時候,應該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圖片,引導學生多說,多練習,強調首次對“幾個幾”感知。由于孩子不會經(jīng)常用記錄的方法,所以在在題目中可以借助小括號來引導孩子完成記錄數(shù)據(jù)。3.讓孩子進行擺一擺,說一說,練一練等游戲,從而得到強化。◆資源鏈接強化訓練:1、 ( )個( )( ) ( ) ( )2、 ( )個 ( ) ( ) ( )3、 ( ) ( )( )個 ( ) ( ) ( )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典型錯例采集樣本56錯誤率21.5%采集者采集學校錯題來源第四單元題型基本√時機課時課型新授課題目出處人教版數(shù)學書P48綜合單元√練習課√相關知識乘法的初步認識拓展總復習復習課教學簡述 本題考到的知識點是乘法的初步認識,在新授課中已經(jīng)讓孩子通過擺一擺,說一說等游戲活動讓學生感知“幾個幾”這一知識點。◆典型錯題題目: ○○ ○○ ○○ (熊貓圖片) ( )個 ( ) 學生錯解:( 2 )個( 3 )◆原因分析:1.學生對于每份是幾(相同加數(shù)),有幾份(有幾個這樣的加數(shù)連加),不能很好的掌握。總是看到數(shù)量后就隨意說是幾個幾,像每組熊貓是2只,有3組,看到數(shù)量2和3就隨口說是2個3或者3個2,而沒有從根本意義上去理解。2. 教師對學生的基礎估計過高,認為像這樣的形象圖片學生應該很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學時沒有更多的讓學生說圖意,而是直接讓孩子寫連加算式,然后寫出乘法。◆教學建議:本單元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是: 若干個相同加數(shù)相加的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在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比較多的時候,乘法算式比連加算式簡便。1.聯(lián)系有趣的情境和活動,列出相同加數(shù)連加的算式。在一幅生動活潑的畫面中提出兔一共有多少只問題。圖畫里的兔每2只在一起,有3個2只,列出2+2+2=6(只)這樣的算式是很自然的。生動的情境里隱含了“幾個幾”的數(shù)量關系,有利于學生列出算式,理解相同加數(shù)連加算式的具體含義。2.描述相同加數(shù)連加算式的特點,建立幾個幾相加的概念。相同加數(shù)連加是一類數(shù)學現(xiàn)象,求幾個幾的和是它們共同的本質屬性。認識相同加數(shù)連加,要理解這樣的特點并進行解釋。在學生列出連加算式以后,通過實物圖讓學生說出是幾個幾相加,引導學生觀察和描述算式的特點。◆資源鏈接:http://wenku.baidu.com/view/beafff868762caaedd33d42d.html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典型錯例采集樣本54錯誤率22.2%采集者采集學校錯題來源第四單元題型基本√時機課時√課型新授課題目出處教科書第49頁綜合單元練習課√相關知識乘法的初步認識拓展總復習復習課教學簡述這是第四單元“乘法的初步認識”兩課時后的一個練習,讓學生認識相同數(shù)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溝通同數(shù)相加和乘法的關系。◆典型錯題題目:3個8相加,和是( )。X|k | B | 1 . c |O |m學生錯解: 3個8相加,和是( 11 )。◆原因分析1.學生對“3個8相加”理解不到位。學生只從表面找數(shù)字,看到“相加”就以為是3和8相加,這是理解錯誤導致。2.學生審題欠缺。只從單個字或詞去斷定用什么方法做,看到“和”就馬上想到兩數(shù)相加。3.學生對相同數(shù)相加與乘法的關系認識欠缺。◆教學建議1.首先可以復習“3和8相加,和是多少?”這里只是求兩者的和。2.其次,充分利用直觀手段,讓每位學生主動探究,學生動手寫出“3個8”,那就是8、8、8三個相同加數(shù)再求出和。這樣讓學生直接動手理解有助于理解。3.再次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做類似的題時我們要注意些什么。◆資源鏈接強化訓練:1.4個3相加,和是多少?2.5個3相加,和是多少?3.2和7相乘,積是多少?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典型錯例采集樣本320錯誤率17.9%采集者胡宏采集學校紹興市魯迅小學錯題來源第四單元題型基本√時機課時課型新授課題目出處單元導學卷綜合單元√練習課√相關知識整理和復習拓展總復習復習課教學簡述這是第四單元“表內(nèi)乘法”教學后的一道單元試題。學生之前已經(jīng)掌握了乘法各部分名稱和2—6的乘法口訣,會進行簡單的列式計算。◆典型錯題題目:2個因數(shù)都是5,積是多少?學生錯解: 2×5=10◆原因分析1.學生沒有讀清楚題目,把2個因數(shù)理解為一個因數(shù)是2。2. 有部分學生沒有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看到題目中有兩個數(shù)字拿來就做,沒有很好地審題,和以前學的知識混淆。◆教學建議1.讓學生反復閱讀題目,理解題目的意思。2.比較這道題目和以前做的題目有什么不同,不同在什么地方?3.獨立完成。4.完成以后和其他同學交流,總結做題的方法。做錯的學生找一找自己錯誤的原因。◆資源鏈接一些做法:1.在課堂上暴露學生的錯誤,因為只有指出錯誤并糾正錯誤,才能減少錯誤的發(fā)生。2.對于計算中出現(xiàn)的錯誤,會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找錯,糾錯,然后有意識地讓那些出錯的同學上臺板演,再練一練;錯誤率較高的題,經(jīng)常找出來練習,力求使每個學生過關。同時有些因思維慣性出錯的題,拿出來比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