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觀察葉》說課教科版科學一年級上冊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教科版一年級上冊的內容《觀察葉》。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說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及教學反思這八個方面展開。接下來開始我的說課。懇請大家批評指正。一、說教材植物單元是一年級新生接觸科學的起始單元,新課標要求學生要能認識周邊常見的植物,能簡要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在教師指導下,有運用觀察與描述,比較與分類等方法得出結論的意識。《觀察葉》是植物單元的第三課,也是引領學生從整體觀察一顆植物過渡到局部觀察植物器官的第一課,旨在學會用感官觀察一片葉,用畫圖的方式記錄其特征,通過對不同植物葉片的觀察,意識到可以用特征進行分類,提升學生觀察與描述、比較與分類的能力;通過對同一種植物葉片的觀察,意識到葉是有生命的,同時形成熱愛自然,珍愛生命,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二、說學情學生對植物有一定的了解,具有天然的親近感和好奇心,學習興趣濃厚,植物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種類繁多,學生獲取學習資源非常容易,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但是學生對于觀察記錄的方法不夠了解,對比觀察能力、語言描述能力還有待提升。 三、說教學目標科學知識目標:1.葉是多種多樣的,每一種植物在形狀、大小、顏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2.知道植物的葉是有生命的,會長大、會變化也會死亡。科學探究目標:1.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利用感官觀察葉的外部形態特征,并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2.能用簡單的圖畫描述葉的外部特征。3.能通過觀察、比較各種各樣的葉,認識到植物的葉具有相同和不同之處。科學態度目標:1.能在好奇心驅使下,對植物的葉表現出探究的興趣。2.愿意傾聽、分享他人有關植物的信息,樂于表達。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1.認識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組成部分。四、說教學重難點(1)能利用感官觀察不同葉的形狀、大小和顏色,知道葉是多種多樣的;(2)觀察比較同一植物的葉,知道葉是有生命的,在不斷生長、變化,會死亡。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比較,知道葉是有生命的,在不斷生長變化。教學難點:五、說教法學法以教師的引導為主導,體現先導后教"、進而無為而教"的教學思想。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體現先做后學"、進而自主學習"的學習思想;采取個人自主探究與小組學習有機結合,以學生的實踐操作為中心,引導學生學會學科學、想科學、用科學。六、說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1.播放《感官歌》:小手巧,本領大,軟硬硬分得清;小眼睛,亮晶晶,樣樣東西看得清;小耳朵,靈又靈,各種聲音聽得清;小鼻子,用處大,扇聞氣息全靠它。在歡快的兒歌中,學生跟著老師邊唱邊做動作,在唱的過程找那個學習并復習了怎樣用感官去觀察。2.音樂結束,用小豬佩奇動畫導入,播放小豬佩奇的邀請:秋天到了,佩奇走進我們校園,發現有很多落葉,他一邊走一邊把落葉收集起來。哇,有好多落葉啊!(PPT出示種樹和葉子),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吧! 環節二、觀察各種各樣的葉1.介紹葉子:我們課前從小區里采集了幾種新鮮的葉子準備出來,我們先來觀察研究這幾種葉子。我們來認一下,老師都準備了什么植物的葉:它們分別是杏樹葉,大葉黃楊葉,柿樹葉,銀杏葉和法國梧桐葉,秋海棠葉。共有6種葉子我們要觀察。2.觀察銀杏葉:讓我們先來仔細觀察銀杏葉是什么樣的。(1)方法討論:觀察一片葉子,我們也要先看看它整體什么樣,再按從上到下的順序看它分幾部分,對于各部分,我們可以用眼看,手摸的方法來觀察,用眼看它的形狀、顏色、大小,用手摸它的軟硬、薄厚等。那么到底怎樣觀察一片銀杏葉呢?請同學跟老師一起學習。(2)視頻教給學生觀察方法:插入視頻《觀察銀杏葉》(3)實踐觀察記錄:請同學仔細觀察你選擇的一片葉子,實事求是把它們的樣子畫下來記錄在學生手冊里。一邊觀察一邊畫,看一看畫一畫,再看一看,再畫一畫。(4)匯報觀察結果:同學們,你觀察記錄完了嗎?下面我們看看同學畫的葉子是什么葉?它是什么樣的?柿樹葉、杏樹葉、法國梧桐葉和大葉黃楊葉的匯報展示請你也跟家長講一講你觀察的什么葉子,有什么發現?3.剛才同學們匯報了幾種植物葉子的觀察記錄,請同學們觀察并比一比這些葉有什么不同?小結:細心的同學一定發現了,這6種植物的葉不同,大小、形狀、顏色各不相同,真是各種各樣。其實,這些葉子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感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仔細觀察,再比一比。4.觀察比較:兩片大小差不多,同樣是掌形的葉子,但是一片綠色,一片半紅半黃,你來判斷它是同一種植物的葉子嗎?為什么?師講解:對,這兩片都是楓樹葉,因為它們具有楓樹葉的形狀和大小,春天和夏天楓樹葉是綠色的,半紅半黃的則是秋天的楓樹葉,它變顏色了,說明它快要脫落了。環節三、觀察同一棵植物的葉1.過渡:有的同學說:老師,通過今天的觀察研究我知道了不同植物的葉長得各不相同,我還想知道同一棵植物的葉是不是長得就一樣呢 讓我們觀察比較同一棵植物的葉子2.指導仔細觀察爬山虎的枝條:這是一棵爬山虎的枝條,請大家仔細觀察它的葉子形狀、顏色、大小是否相同呢?有同學說形狀差不多,但是顏色和大小不同。數一數這根枝條的爬山虎共有幾種顏色?是不是有的紅色多,有的綠中帶紅,有的淺綠色還有的深綠色?還有同學說爬山虎葉子大小不同。你能按從小到大的順序給這些葉子排排序嗎?有同學說左面紅色芽最小,旁邊紅色多的葉較小,中間綠中帶紅葉子中等,右邊淺綠色葉子較大,最右邊深綠色葉子最大。PPT出示排序,你是這樣排的嗎?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尖上的是小芽,紅色多的是新葉,往右依次變大,最右邊是深綠色大個老葉。真有意思!同一枝條爬山虎葉子有這樣的變化,其他植物葉子在同一枝條上是否也這樣呢?讓我們來繼續觀察, 23這是女貞的一根枝條,我們看到它的老葉和新葉形狀相似,大小和顏色不同;3.指導學生觀察認識更多植物同一枝條的葉:這是丁香的一根枝條,它的老葉和新葉形狀相似,大小和顏色不同;這是棗樹的一根枝條,它的老葉和新葉形狀相似,大小和顏色不同;這是紫蘇同一支莖上的葉子,它的老葉和新葉形狀相似,大小和顏色不同,有紫色有綠色;這是葡萄同一根枝條的葉子,它的老葉和新葉形狀相似,大小和顏色不同,有紅色有綠色;這是南瓜同一枝莖上的葉子,它的老葉和新葉形狀相似,大小和顏色不同。4.指導觀察比較通過剛才的觀察,請同學思考:這些植物的葉有什么相同點?它又會怎樣變化?指導學生進一步觀察比較:大家是不是發現同一枝條上有芽,有新葉,有老葉,仔細觀察葡萄8.11和8.16的同一枝條,我們發現枝條前端長出了新芽,原來的芽變成了新葉,新葉長大逐漸變成了老葉。其實這些植物同一枝條的葉子都是從芽變成新葉,再到老葉。總結:看來這些植物同一枝條的葉都在生長變化,從葉芽開始逐漸長大,將來還會衰老死亡,說明葉是活的。5.拓展觀察:大蒜是不是也這樣呢?它的葉子是否也在生長變化?第1周葉還沒長出來, 第2周長出來綠色的葉子,下面白上面綠, 第3周葉子長高,更綠了,同一個芽上面還分出了兩片葉子。6.教師總結:我們發現,大蒜葉子從芽逐漸長高,越來越綠,……原來大蒜的葉子也在不斷地生長變化,也有生命過程。細心的同學發現大蒜的根也又變長了,它也在生長變化。我們要及時地把觀察發現記錄在相應的表格里。4.指導觀察比較通過剛才的觀察,請同學思考:這些植物的葉有什么相同點?它又會怎樣變化?指導學生進一步觀察比較:大家是不是發現同一枝條上有芽,有新葉,有老葉,仔細觀察葡萄8.11和8.16的同一枝條,我們發現枝條前端長出了新芽,原來的芽變成了新葉,新葉長大逐漸變成了老葉。其實這些植物同一枝條的葉子都是從芽變成新葉,再到老葉。總結:看來這些植物同一枝條的葉都在生長變化,從葉芽開始逐漸長大,將來還會衰老死亡,說明葉是活的。5.拓展觀察:大蒜是不是也這樣呢?它的葉子是否也在生長變化?第1周葉還沒長出來, 第2周長出來綠色的葉子,下面白上面綠, 第3周葉子長高,更綠了,同一個芽上面還分出了兩片葉子。6.教師總結:我們發現,大蒜葉子從芽逐漸長高,越來越綠,……原來大蒜的葉子也在不斷地生長變化,也有生命過程。細心的同學發現大蒜的根也又變長了,它也在生長變化。我們要及時地把觀察發現記錄在相應的表格里。環節四、學習美麗的樹葉畫制作方法1.作品欣賞:同學們,你知道嗎 各種大小、形狀、顏色不同的葉子可以拿來做美麗的葉畫,我們來欣賞一下。這只小鳥它主要用大小不同的紅色葉子拼成。這只可愛的小兔用了幾種不同形狀、顏色、大小的葉子拼成?這兩只小游泳的金魚、威武的獅子,采集食物的小鳥呢?美麗的孔雀,釣魚歸來的鵝,還有正在吃食的長頸鹿,是不是也都利用形狀、顏色、大小不同的葉子制作而成?還有一群可愛的螃蟹,它們是不是用了一些植物不同生命階段老葉和新葉拼成?看了這么多美麗的葉畫,你是不是也想親手動手制作一幅呢?2.制作方法:請你取出壓制好的各種葉,然后設計、黏貼、加工成一幅美麗的葉畫,最后寫上自己的名字。環節五、實踐活動:做葉畫請同學親自設計完成一幅葉畫,如果選用壓制兩三天的葉子,再設計制作可以讓顏色不褪色就可以用塑封機塑封保存。七、說板書設計根據一年級的年齡特點,本課板書內容簡單明了,重難點突出。八、教學反思本節課引導學生觀察葉。一年級的學生剛學習科學,對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現在的孩子都對大自然不夠親近,也不夠理解,植物的葉對他們來說看似是比較熟悉的,但是他們對于葉的結構認識還不夠,特別是對葉的生命歷程的認識。因此,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探索、發現葉子的特征。如:葉子長得是什么樣子?有哪些顏色?哪些形狀?像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覺?聞一聞有什么氣味?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探索,在老師的引導下,大部分學生觀察得比較認真。在分享觀察結果時,當問到葉子的顏色時,學生回答:葉子有黃色的,綠色的,還有紅色的,接著展示樹葉,并觀察比較樹葉的特征,然后再了解樹葉的組成,最后引導學生按照其顏色,形狀來分類。活動中能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能做到有的放矢,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老師作為引導者和傾聽者的身份,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會對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幫助。教育不斷在更新發展,也正是因為一次次的總結經驗,我們才能在其中得到培養,慢慢成長。從了解葉子的特征,真真正正讓學生參與活動,切切實實讓學生在活動中有所體驗、有所得。我想這正是"科學"所期待和關注的!課堂練習1.選擇一片樹葉,仔細觀察,如實地把樹葉的樣子畫下來(可以自選把真實葉子貼在左邊)。2.觀察小區或院子里不同植物的同一枝條,看有什么有趣發現,講給家長聽。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