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青年信仰與民族命運——馬克思主義傳播與中國共產黨創建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字守常,河北樂亭人。李大釗同志一生的奮斗歷程,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歷史緊密相連,同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歷史緊密相連,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歷史緊密相連。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近代中國歷史與李大釗先生的一生(1889-1927)1-15歲幼年讀書始于四書鴉片戰爭1840八國聯軍侵華190020歲北洋法政專門學校16歲參加科舉永平府中學辛亥革命1911.10中華民國北洋軍閥191225歲東京早稻田大學28歲關注俄國革命任職北大圖書館新文化運動1915.9巴黎和會五四運動191930歲領導組織五四運動31歲確定中國共產黨名稱33歲會見孫中山推動國共合作國共合作破裂1927.4(清末新政)科舉廢除190538歲李大釗犧牲俄國十月革命1917.11中共成立1921國共第一次合作192429歲傳播馬克思主義35歲參加國民黨一大共產國際大會何為挽救民族振奮國群之良策?壹重要名詞新文化運動、巴黎和會、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共產黨創建、國共第一次合作貳課程標準(1)探討新文化運動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2)認識五四愛國運動的歷史意義,認識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革命的深遠影響。課程重點目錄一、初心未變:“擁袁”到“反袁”二、信仰轉變:民主科學到宣揚馬列三、信仰堅定:相約建黨到獻身革命一、初心未變:“擁袁”到“反袁”1840鴉片戰爭1900八國聯軍侵華24歲,東渡日本材料一革命之前,吾民之患在一專制君主,革命以后,吾民之患在數十專制都督"。 ——《大哀篇》1913收拾殘局, 故不得不為此梟雄是賴也。——《論民權之旁落》1913探究一:李大釗從擁袁到反袁的原因擁袁:解決辛亥革命后軍閥內斗問題,要求實現社會平等。1911辛亥革命1912中華民國成立北洋軍閥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短暫春天25歲,早稻田大學科學社會主義1915二十一條袁世凱復辟帝制1914一戰爆發探究一:李大釗從擁袁到反袁的原因材料二:凡茲條款(二十一條),任允其一,國已不國。任何強敵,亦不能亡吾中國于吾四萬萬國民未死以前。 ——《警告全國父老書》1915反袁:袁世凱復辟帝制,賣權辱國原因:重視人民利益,關注國家命運,救亡圖存一、初心未變:“擁袁”到“反袁”1840鴉片戰爭1900八國聯軍侵華24歲,東渡日本1911辛亥革命1912中華民國成立北洋軍閥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短暫春天25歲,早稻田大學科學社會主義1915二十一條袁世凱復辟帝制1914一戰爆發二、信仰轉變:民主科學到宣揚馬列(一)從新文化運動到五四運動27歲,棄學歸國著《青春》材料三:孔子生于專制之社會,專制之時代,自不能不就當時之政治制度而立說……帝王專制之護符。 ——《自然的倫理觀與孔子》1917探究二:新文化運動對思想解放的作用1.推動了思想文化革新2.有著解放思想的重大意義3.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917.7張勛復辟28歲,關注俄國革命《俄國革命之遠因近因》28歲,避走上海李大釗重新探索中國民主革命道路新途徑,開始丟棄對西方民主制與議會政治的幻想。1917.2俄國二月革命1915二十一條袁世凱復辟帝制新文化運動1914一戰爆發二、信仰轉變:民主科學到宣揚馬列(一)從新文化運動到五四運動1919巴黎和會失敗五四運動30歲,領導組織五四運動《新紀元》1915新文化運動1918一戰結束列強重來1912北洋軍閥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短暫春天工人階級力量壯大1917.11俄國十月革命28歲,關注俄國入職北大圖書館29歲(1918)傳播馬克思主義材料四:(1919年5月5日)北京市學生總罷課,展開救國的宣傳活動……師傅陶善和,說:“開初,我把你們當成啥也不懂的毛孩子,誰知道你們竟敢上北京去鬧總統府?!焙髞砦覀兘M織的“救國十人團”在長辛店工人階級的支持和參加下,迅速擴大起來。——何長工《難忘的歲月》材料五三本書特別深地銘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搅?920年夏天,我已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1920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們組織起來了。——摘編自斯諾《紅星照耀中國》毛澤東探究三: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①性質: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②社會:是一場中國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④思想:是一場偉大的思想啟蒙運動;⑤作用: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五四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1919巴黎和會失敗五四運動30歲,領導組織五四運動《新紀元》自后凡全國趨向民主之一舉一動,從五四說起,幾無不唯守常之馬首是瞻。③歷史: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二、信仰轉變:民主科學到宣揚馬列(一)從新文化運動到五四運動五四運動的影響探究三:李大釗為何確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二、信仰轉變:民主科學到宣揚馬列(二)信仰轉變——宣揚馬列根據材料歸納先進中國人為何會選擇馬克思主義?27歲,棄學歸國著《青春》1917.2俄國二月革命1915二十一條袁世凱復辟帝制新文化運動1914一戰爆發1917.11俄國十月革命28歲,密切關注俄國入職北大圖書館29歲(1918)傳播馬克思主義1917.7張勛復辟材料六更接近真實的原因可能是,主觀方面:陳獨秀、李大釗等知識分子……在沒有真正參透 “西學”的情況下,便輕易地放棄了自由主義立場……。客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巴黎和會等,使當時新文化運動的知識分子對他們的信仰和追求產生了懷疑;與此同時,十月革命,特別是加拉罕代表蘇俄發表的廢除沙俄在中國的一切侵略權益的宣言,1920年3月傳到北京之后,便迅速地告別自由主義,轉到社會主義立場,走上了“政黨革命”的道路。——李海明《一場未完成自我使命的運動》1918一戰結束列強重來28歲,關注俄國革命《俄國革命之遠因近因》二、信仰轉變:民主科學到宣揚馬列(二)信仰轉變——宣揚馬列根據材料歸納先進中國人為何會選擇馬克思主義?主觀方面:①新文化運動中,知識分子沒有真正參透 “西學”;客觀方面:②一戰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③十月革命的勝利、蘇俄發表的廢除沙俄在中國的一切侵略權益的宣言推動。27歲,棄學歸國著《青春》1917.2俄國二月革命1915二十一條袁世凱復辟帝制新文化運動1914一戰爆發1917.11俄國十月革命28歲,密切關注俄國入職北大圖書館29歲(1918)傳播馬克思主義1917.7張勛復辟1918一戰結束列強重來28歲,關注俄國革命《俄國革命之遠因近因》二、信仰轉變:民主科學到宣揚馬列(二)信仰轉變——宣揚馬列探究四:李大釗為何確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從1918~1923年,李大釗對中國革命有了新的認識。從開始歌頌俄國十月革命起,就主張中國有選擇的走俄國式的革命道路,并在1922年指出:“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來到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之下實行‘暴力革命’”。這表明李大釗( ?。?br/>A.認識到俄國革命的時代意義B.總結了中國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C.主張俄國的革命道路完全適應中國D.革命思想亟待提升A27歲,棄學歸國著《青春》1917.2俄國二月革命1915二十一條袁世凱復辟帝制新文化運動1914一戰爆發1917.11俄國十月革命28歲,密切關注俄國入職北大圖書館29歲(1918)傳播馬克思主義1917.7張勛復辟1918一戰結束列強重來28歲,關注俄國革命《俄國革命之遠因近因》二、信仰轉變:民主科學到宣揚馬列(二)信仰轉變——宣揚馬列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庶民的勝利》《法俄革命之比較觀》現代的戰爭要靠著工業知識,所以那些皇家貴族等等……非仰賴勞工階級不可。從前欺凌他們侮辱他們,現在……把武器授與他們。他們有了武器在手,……擁護勞工的權利,攻擊他們的公敵。 ——李大釗《新紀元》191927歲,棄學歸國著《青春》1917.2俄國二月革命1915二十一條袁世凱復辟帝制新文化運動1914一戰爆發1917.11俄國十月革命28歲,密切關注俄國入職北大圖書館29歲(1918)傳播馬克思主義1917.7張勛復辟1918一戰結束列強重來28歲,關注俄國革命《俄國革命之遠因近因》二、信仰轉變:民主科學到宣揚馬列(二)信仰轉變——宣揚馬列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探究四:李大釗為何確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原因:國際:①一戰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②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蘇俄對中政策;國內:③西方民主制度無法挽救中國革命;④李大釗尋求新的救國道路,對俄國革命經驗的研究,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力量。27歲,棄學歸國著《青春》1917.2俄國二月革命1915二十一條袁世凱復辟帝制新文化運動1914一戰爆發1917.11俄國十月革命28歲,密切關注俄國入職北大圖書館29歲(1918)傳播馬克思主義1917.7張勛復辟1918一戰結束列強重來28歲,關注俄國革命《俄國革命之遠因近因》二、信仰轉變:民主科學到宣揚馬列(二)信仰轉變——宣揚馬列30歲,領導組織五四運動《新紀元》《再論問題與主義》1919巴黎和會五四運動《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1919年9月,《新青年》第6卷第5號——“馬克思研究專號”。發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上),成為當時最全面、系統地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新文化運動開始由對“科學”“民主”的宣傳,發展到推動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的階段。李大釗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將青年信仰與國家命運結合起來,并傳播影響新一代青年人。三、信仰堅定:相約建黨到獻身革命(一)南陳北李,相約建黨醞釀成立:1920年2月陳獨秀李大釗商討馬克思主義政黨創建亢慕義齋共產主義communism發起馬克斯(思)學說研究會啟事探究五: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條件?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秘密發起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立。主要成員有:鄧中夏、羅章龍、高君宇、何孟雄、朱務善、張國燾、黃日葵、劉仁靜等。 ——《李大釗年譜》思想基礎:對青年學生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1917.11俄國十月革命29歲(1918)傳播馬克思主義1919巴黎和會五四運動31歲,成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確定中國共產黨名字,成立北京共產黨小組成立,領導長辛店工人運動探究五: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條件?1920年3月,共產國際派維金斯基等……會見了李大釗、陳獨秀,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后……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的結合,為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奠定了組織基礎。三、信仰堅定:相約建黨到獻身革命(一)南陳北李,相約建黨1917.11俄國十月革命29歲(1918)傳播馬克思主義1919巴黎和會五四運動31歲,成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確定中國共產黨名字,成立北京共產黨小組成立,領導長辛店工人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1921年7月23日紅船精神:上海 → 浙江嘉興南湖一艘游船上時代背景:①外部因素:十月革命的影響;共產國際的幫助。②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③政治基礎:中國工人運動的持續發展。④醞釀成立:1920年初,陳獨秀、李大釗最早提出建立共產黨。⑤組織基礎: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探究五: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條件?1921中國共產黨成立三、信仰堅定:相約建黨到獻身革命(一)南陳北李,相約建黨1917.11俄國十月革命29歲(1918)傳播馬克思主義1919巴黎和會五四運動31歲成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確定中國共產黨名字,成立北京共產黨小組成立,領導長辛店工人運動①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②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集團在武漢“分共”。至此,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國民革命失敗。三、信仰堅定:相約建黨到獻身革命(二)國共合作,獻身革命35歲,參加國民黨一大參加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1924國共第一次合作1927國共合作破裂38歲,被捕犧牲李大釗《獄中自述》部分手跡釗自束發受書,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業,實踐其所信,勵行其所知,為功為罪,所不暇計。今既被逮,惟有直言。倘因此而重獲罪戾,則釗實當負其全則。惟望當局對于此等愛國青年寬大處理,不事株連,則釗感且不盡矣!——《獄中自述》33歲,會談孫中山會加入國民黨推動國共合作為何李大釗先生轉變信仰?如此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為何無懼犧牲?將青年信仰與國家命運相結合為了讓你們不再流離失所;為了讓中國的老百姓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為了讓窮人不再受欺負,人人都能當家做主;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為了中華民富國強;為了民族再造復興,我愿意奮斗終生。——陳獨秀、李大釗1920佛山市禪城實驗高級中學每個時期的青年人都可能成為時代的青年人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李大釗《青春》青年信仰與民族命運——馬克思主義傳播與中國共產黨創建【課程標準】1.探討新文化運動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2.認識五四愛國運動的歷史意義,認識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革命的深遠影響。【重要名詞】1.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由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蔡元培、錢玄同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2.巴黎和會:巴黎和會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在巴黎舉行的討論戰后問題的國際會議。參加的有英﹑法﹑美﹑日﹑意等二十七國,蘇俄未參加。3.五四運動:五四運動發端于中國在巴黎和會外交交涉的失敗,其思想源流來自于先前的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成為近代中國由不斷喪失國家獨立與主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向下沉淪趨向而向著實現完全的國家獨立、民族自由、人民民主、國家富強的上升趨向的轉折點。4.新民主主義革命:從1840年到1949年統稱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919年到1949年稱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新舊民主主義革命區別的最根本標志是領導權掌握在誰的手中(舊:資產階級領導。 新:無產階級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指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5.中國共產黨創建: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大會通過了黨綱,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奮斗目標是用革命軍隊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本家私有制。大會決定今后黨的中心工作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大會還成立了黨的中央機構---中央局,選舉陳獨秀為書記。6.國共第一次合作:國共第一次合作: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的第一次合作,從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歷時三年半。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民黨改組的完成和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發展,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時空線索與生平事跡】一、初心未變:“擁袁”到“反袁”探究一:李大釗從擁袁到反袁的原因材料一革命之前,吾民之患在一專制君主,革命以后,吾民之患在數十專制都督"。——《大哀篇》1913收拾殘局, 故不得不為此梟雄是賴也。 ——《論民權之旁落》19131.擁袁原因:材料二凡茲條款(二十一條),任允其一,國已不國。任何強敵,亦不能亡吾中國于吾四萬萬國民未死以前。 ——《警告全國父老書》19152.反袁原因:3.李大釗先生為何變:二、信仰轉變:民主科學到宣揚馬列探究二:新文化運動對思想解放的作用材料三孔子生于專制之社會,專制之時代,自不能不就當時之政治制度而立說……帝王專制之護符。 ——《自然的倫理觀與孔子》19171.解放作用:探究三: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材料四:(1919年5月5日)北京市學生總罷課,展開救國的宣傳活動……師傅陶善和,說:“開初,我把你們當成啥也不懂的毛孩子,誰知道你們竟敢上北京去鬧總統府?!焙髞砦覀兘M織的“救國十人團”在長辛店工人階級的支持和參加下,迅速擴大起來。——何長工《難忘的歲月》材料五三本書特別深地銘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1920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們組織起來了。——摘編自斯諾《紅星照耀中國》2.歷史意義:探究四:李大釗為何確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材料六更接近真實的原因可能是,主觀方面:陳獨秀、李大釗等知識分子……在沒有真正參透 “西學”的情況下,便輕易地放棄了自由主義立場……。客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巴黎和會等,使當時新文化運動的知識分子對他們的信仰和追求產生了懷疑;與此同時,十月革命,特別是加拉罕代表蘇俄發表的廢除沙俄在中國的一切侵略權益的宣言,1920年3月傳到北京之后,便迅速地告別自由主義,轉到社會主義立場,走上了“政黨革命”的道路。——李海明《一場未完成自我使命的運動》3.根據材料歸納先進中國人為何會選擇馬克思主義?4.(2021·廣東六校高三第一次聯考·8)從1918~1923年,李大釗對中國革命有了新的認識。從開始歌頌俄國十月革命起,就主張中國有選擇的走俄國式的革命道路,并在1922年指出:“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來到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之下實行‘暴力革命’”。這表明李大釗( ?。?br/>A.認識到俄國革命的時代意義 B.總結了中國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C.主張俄國的革命道路完全適應中國 D.革命思想亟待提升三、信仰堅定:相約建黨到獻身革命探究五: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條件1.條件:探究六:為何李大釗先生轉變信仰?為何如此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為何無懼犧牲?材料七:釗自束發受書,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業,實踐其所信,勵行其所知,為功為罪,所不暇計。今既被逮,惟有直言。倘因此而重獲罪戾,則釗實當負其全則。惟望當局對于此等愛國青年寬大處理,不事株連,則釗感且不盡矣! ——《獄中自述》2.原因:【測試練習】1.(2022·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高三模擬·29)1919年10月,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系統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此后在全國新思潮刊物中涉及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巨增。由此可知( )A.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 B.馬克思主義已經與中國實際相結合C.李大釗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第一人 D.先進知識分子都選擇十月革命方向2.(2021·浙江義烏高三適應性考試·12)針對近代史上的某一標志性事件,陳獨秀曾撰文指出“國民發揮愛國心做政府的后援,這是國家的最大幸事?!崩畲筢搫t進一步指出,該事件“實人類解放運動之一部分也?!彼麄冊u論的事件為( ?。?br/>A.武昌起義 B.國民大革命 C.五四運動 D.全民族抗戰3.(2021·廣東佛山順德區高三仿真模擬考試·7)1918年,李大釗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紀中世界革命的先聲”,并發表文章批駁反馬克思主義思潮。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產業工人發展壯大,一些革命知識分子積極向工人作革命宣傳,并建立了聯系。據此可知,當時( ?。?br/>A.知識分子對于救國道路形成共識 B.工人運動轉向爭取政治權利斗爭C.反馬克思主義思潮不合中國國情 D.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逐漸成熟4.(2020·湖南岳陽二模·30)傳統的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革命的主體是無產階級,李大釗發表一系列文章指出,“在經濟落后且淪為半殖民地的中國,農民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故當估量革命動力時,不能不注意到農民是其重要的成分?!边@說明李大釗( ?。?br/>A.忽視無產階級領導作用 B.積極籌建農民政黨組織C.糾正了馬克思主義失誤D.注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5.(2020·天津十二區縣重點中學一?!?)關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唯物史觀和關于資本主義經濟的剩余價值學說是馬克思的兩個重要發現。十月革命后,李大釗、陳獨秀在宣揚馬克思主義時往往重點介紹唯物史觀,特別是其中的階級斗爭學說。對此,最合理的解釋是( ?。?br/>A.針對中國當時國情 B.對馬克思主義認識不全面C.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D.馬克思主義宣傳缺乏基礎6.(2020·湘豫名校高三6月聯考·29)1920年“五一”勞動節前后,北京、上海都舉行了大規模的紀念活動。北京 ①李大釗主持北京大學理科紀念“五一節”活動②何孟雄等8名同學乘汽車游行,沿街散發《勞動宣言》 ③北京大學平民演講團走向街頭宣講五一勞動節的歷史和意義 ④鄧中夏趕赴長辛鐵路工廠出席紀念活動,并發表演說上海 ①4月18日陳獨秀參加工界7個團體發起的“世界勞動節紀念大會”籌備會,發表關于勞工問題的演講 ②5月1日沖破反動當局和帝國主義勢力阻撓,召開了慶祝大會,發表《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國勞動政府的通告》這些活動( ?。?br/>A.為國共合作提供了輿論準備 B.促使馬克思主義深入群眾C.傳播了共產黨的路線方針 D.呼吁工人階級探尋救亡道路7.(2018.11·浙江高考·29)【加試題】1922年,李大釗的一篇演說稿寫道:根據馬克思的學說,“在資本主義發達中,產生了一種新勢力。這種新勢力,就是‘社會主義’?!鐣髁x’之發生,恰如雞子在卵殼里發生一樣。……打破卵殼,是革命的現象;打破這資本主義的制度,也是革命的現象。有些人,愿意進化而不愿革命,‘但是我們也要知道,革命乃是我們更大的途程’?!边@反映了作者分析問題的視角( ?。?br/>A.由學術思想向社會改造指導思想轉變B.強調階級斗爭和社會主義革命分步實施C.把馬克思主義當做人類客觀地觀察社會發展歷史的工具D.突出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精神,關注中國社會主義如何實現8.思想與時代(14分)材料一路易十六在獄中讀過伏爾泰和盧梭的著作之后,感嘆道:“原來是伏爾泰和盧梭毀了法國!”——中央電視臺《大國崛起》專題片材料二毛澤東曾說:“沒有中國共產黨以前就有馬克思主義了,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怎么會有共產黨呢?事實上,那時候李大釗他們就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那時候的報紙、刊物、書籍都在?!瓕崒嵲谠冢袝鵀樽C?!? ——《李大釗》畫冊編纂委員會《李大釗》材料三“過去搞民主革命,要適合中國情況,走毛澤東同志開辟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現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鄧小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1979年(1)根據材料一,你認為路易十六如此感嘆的原因是什么?(6分)(2)根據材料二、材料三,你認為推動近代中國革命與建設發展的原因有哪些?(4分)(3)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你如何理解思想與時代發展之間的關系?(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青年信仰與民族命運學案.docx 青年信仰與民族命運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