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物理學案 第五章 第3節 凸透鏡成像規律 班級:八( )班 姓名: 組 號 上課時間:一、學習目標 1.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2.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知道物距、像距變化規律; 3.認識凸透鏡成實像、虛像的條件; 4.會畫各種成像的光路圖。 二、圍繞目標有效教學 (一)自主預習 預習課本97頁到98頁,回答下列問題: 1. 物距是指______________的距離,用 u 表示;像距是指____________的距離,用 v 表示. 2. 當凸透鏡成像時:(1)u > 2f,成_____、__ __的_____像,此時像距 v 的范圍為__________;(2)當f < u < 2f 時,成_______、_______的____像,此時像距 v 的范圍為________; (3)當u < f 時,成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 3. 凸透鏡成的實像有_______、等大、_______三種,而虛像只有_______的.實像與物體在透鏡的______側,虛像與物體在透鏡的_____側. (二)質疑問難 1、像的虛實、大小、正倒與什么因素有關? 2、凸透鏡成的像不同可能與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有關? (三)合作探究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如圖所示,完成填空. 1. 凸透鏡所成的實像都是_____立的,且與物體位于凸透鏡的______側,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虛像都是_____立的,與物體位于凸透鏡的_____側,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 2. ____________是成像虛實的分界點,當物距大于凸透鏡的一倍焦距時,物體成_____像,當物距小于凸透鏡的一倍焦距時,物體成_____像. 3. _____________是成放大與縮小的實像的分界點,當物距大于凸透鏡的二倍焦距時,物體成_______的實像,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時,物體成_______的實像. 4. 凸透鏡成實像時,當物體從較遠處向凸透鏡靠近時(物距變小),像到透鏡的距離(像距)逐漸_______,像也逐漸_______. (四)反饋練習 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蠟燭在距凸透鏡40 cm時,在透鏡的另一側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縮小的像。若將蠟燭與光屏的位置對調,則所得像一定是( ) A.放大的虛像 B.放大的實像 C.縮小的虛像 D.縮小的實像 2.“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小明將燭焰、凸透鏡放在如圖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 備注現倒立等大的像,然后,小明將燭焰、凸透鏡放在如圖乙所示位置,此時能觀察到 (選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 像(選填“實”或“虛”)。 3.如圖所示,這是一款人臉識別門禁一體機,通過攝像鏡頭來捕捉人臉信息。該攝像鏡頭相當于 透鏡,所成的是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 像(選填“實”或“虛”);若鏡頭的焦距為10 cm,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臉到鏡頭的距離應大于 cm。 (五)歸納總結 三、目標檢測、反饋 1.在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前25 cm處放一支點燃的蠟燭,那么在凸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 ) A.燭焰倒立縮小的實像 B.燭焰倒立放大的實像 C.燭焰倒立縮小的虛像 D.燭焰正立放大的虛像 2.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如上圖所示。下面給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時原理與此現象相同的是( ) A.投影儀 B.照相機 C.放大鏡 D.近視鏡 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5 cm,若將蠟燭放在離凸透鏡10 cm處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將看到( )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 D.無像 4.小宇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畫筆畫了個手表盤,如圖甲所示。把這個玻璃板放在透鏡的左側位置,并用平行光源對著玻璃板上的表盤照射,如圖乙所示,移動光屏直到在屏上成清晰像為止,此時表盤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圖丙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5.小明同學把一塊透明的玻璃板放在書面上,在玻璃板上滴一個小水珠,透過小水珠看書上的字,如圖所示。在玻璃板平行于書面并逐漸遠離書面的過程中,小明看到的( ) A.一定是放大的虛像 B.不可能是放大的實像 C.不可能是縮小的實像 D.可能是放大的實像或縮小的實像 6.如圖所示,MN為凸透鏡的主光軸,A為蠟燭,A'為蠟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據凸透鏡成像原理確定凸透鏡的位置及其焦點,并將它們畫出來。 四、拓展延伸 凸透鏡成像口訣: 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定大小: 實像總是異側倒,虛像總是同側正: 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兒跟著物體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