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1、了解顯微鏡的發明過程,認識細胞的基本結構,能說出動植物細胞的區別,了解細胞學說。2、應運用觀察的方法,認識細胞的基本結構。1、了解細胞的結構。2、動植物細胞的區別。為什么千差萬別的生物會表現出相似的生命活動特征呢?秦漢時期《爾雅》記載了590多種動物和植物,并納入一定的分類系統。17世紀前,人們試圖回答植物和動物的組成,但受觀察工具的限制。人類很早就對植物和動物進行觀察和研究了。研究主要集中在動物和植物的形態、內部結構或生活方式等方面。1、1590年一位荷蘭人用兩塊透鏡制造出了第一臺顯微鏡。一、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一)、細胞發現史英國科學家胡克發現了細胞(死細胞)。2、1665年胡克用的顯微鏡胡克繪制的軟木塞細胞英國科學家布朗發現了植物細胞內有細胞核。3、1831年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通過歸納提出,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單位( )所構成的 。細胞4、19世紀40年代施萊登施 旺一切細胞來自于細胞。5、20年后,德國科學家魏爾嘯進一步提出:(二)、細胞學說1、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2、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3、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生的。從胡克發現細胞到細胞學說的提出,前后經歷了近200年時間,其間凝聚了許多科學家的探索成果。對此,談談你的想法。科學的發展常常需要同代人或幾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科學的發展就是不斷發現和修正科學本身業已存在謬誤的過程;合適的技術和工具的使用或改進,將會對科學的發展產生很大影響。我們可以用什么儀器來觀察細胞呢?細胞很小,直徑一般只有幾微米到幾十微米。借助于早期發明的顯微鏡,科學家觀察到了細胞的輪廓。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顯微鏡的結構也越來越復雜,其觀察的功能也越來越完善,人們對細胞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了。(三)、細胞大小與形狀1、細胞的大小光學顯微鏡雙目鏡復式顯微鏡熒光顯微鏡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是用電子束替代光源的顯微鏡,放大倍數已超過300萬倍。2、細胞形狀在顯微鏡下看到的不同形狀的細胞細胞的種類很多。不同的細胞,大小差別很大,形態千姿百態,如精子呈蝌蚪狀、卵細胞呈橢圓形、平滑肌細胞呈梭形、紅細胞呈扁平圓形、洋蔥表皮細胞呈長方形等。結合實例,談談技術和工具的進步對科學的發展有什么作用。科學的發展與技術和工具的進步有很大的關系。如觀察工具使用及發展對提高人類認識自然的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顯微技術的產生與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科學的發展。顯微技術與科學的發展人們對細胞的認識離不開顯微鏡。一般的光學顯微鏡能將物體放大約1500倍,這只能使我們看清細胞的基本結構,還不能看清更細微的結構。例如,們通過光學顯微鏡能知道細胞外面有層細胞膜,卻無法知道細胞膜具有怎樣的結構使它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功能。因此,人們在不斷地實驗和猜測的同時,積極地發展顯微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制造出了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能將物體放大幾百萬倍,人們可以清晰地觀察細胞,并對已有的猜測進行檢驗。同時發現細胞質中有各種更細微的結構。(如發現葉綠體表面也有膜)。電子顯微鏡使人類對生物的認識推進到更微觀的層次。現在,科學家還利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和研究塑料、金屬等物質的微觀結構,并獲得了重大成果。1938年,德國工程師Max Knoll和ErnstRuska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透射電子顯微鏡(TEM)電子顯微鏡下的細胞二、細胞的結構和功能雖然細胞的種類很多,形態也各不相同,但它們都具有基本相似的結構下圖是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模式圖,請你比較它們的結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細胞壁葉綠體液泡細胞膜細胞膜細胞質細胞質細胞核細胞核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 細胞壁 葉綠體 液泡動物植物有無有有有有有有無有無有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別1、動物細胞結構和功能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一層薄而透明的膜位于細胞最外層,厚度大約只有十萬分之一毫米。保護細胞并控制細胞與外界之間物質交換結構:功能:結構:功能:核外有核膜包圍,內含遺傳物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結構:功能:介于細胞膜和細胞核之間的半透明膠狀物,內含多種結構。是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2、植物細胞結構和功能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細胞壁液泡葉綠體主要由纖維素組成保護、支持細胞,使植物細胞具有一定的形狀。儲存營養、水分。光合作用的場所。含葉綠素含細胞液公安部門得到一份生物樣品,從外形上分辨不出該樣品是取自植物還是動物,你能否用學過的知識,將它鑒定出來?液泡細胞壁1.樟樹的莖能夠直立,與植物細胞中的什么結構有關?2.為什么植物的葉通常是綠色的?主要是因為它具有細胞壁的緣故。細胞壁中含有纖維素,具有比較強支持作用。植物的葉肉細胞含有葉綠體,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因此植物的葉通常是綠色的。3.切開西紅柿會流出很多汁水,從哪里來的?來自液泡中儲存的細胞液將菠菜浸泡在涼水中,清水不變色,用開水浸泡菠菜后,水會變成綠色。這是因為開水損傷了菠菜細胞的什么結構( )A.細胞膜 B.細胞壁 C.細胞核 D.細胞質A生物學中的“不一定”1、植物細胞不一定都含葉綠體。植物的根部、葉表皮細胞等就不含葉綠體。2、植物細胞不一定都有液泡。植物根尖分生區的細胞,沒有液泡。3、有液泡的細胞不一定就是植物細胞。低等動物細胞中就有液泡,酵母菌也有液泡。4、有細胞壁的細胞不一定是植物細胞。如細菌、真菌的細胞也有細胞壁。(二)、細胞學說1、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2、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3、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生的。一、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一)、細胞發現史1665年胡克發現細胞1831年布朗發現細胞核施萊登和施旺及魏爾嘯“細胞學說”(三)、細胞大小與形狀不同的細胞,大小差別很大,形態千姿百態。動物細胞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細胞壁液 泡葉綠體:保護、控制物質交換:含有遺傳物質: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支持、保護作用。使植物細胞具有一定的形狀。:含有細胞液。:含葉綠素,是光合作用場所。植物細胞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是細胞的基本結構。二、細胞的結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