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2 內能《2023年九年級物理暑假預習課程》第一:知識清單1.定義: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動的 分子動能 與 分子勢能 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2.單位:焦耳(符號:J)3.特點: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內能。4.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 ①溫度;②質量;③材料;④存在狀態;(1)同一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2)同一物體,內能增加,溫度不一定升高:(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3)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放出熱量,內能減少。5.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 做功 和 熱傳遞 ;(1)做功:內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機械能)的相互 轉換 的過程。(2)熱傳遞:內能從一個物體 轉移 到另外一個物體。6.熱傳遞:(1)定義:熱傳遞是熱量從 高溫物體 傳到 低溫物體 或從同一物體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的過程。(2)熱量:①定義: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內能的多少叫做熱量。②符號:Q;③單位:熱量的單位是焦耳,單位符號:J。(3)熱傳遞過程中能量的變化:①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放出熱量,溫度降低,內能減少;②低溫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內能增加;(4)注意:①在熱傳遞過程中,是內能在物體間的轉移,能的形式并未發生改變;②在熱傳遞過程中,若不計能量損失,則高溫物體放出的熱量等于低溫物體吸收的熱量;③因為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是能量而不是溫度,所以在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降低的溫度不一定等于低溫物體升高的溫度;(溫度的變化量不一定相等)④熱傳遞的條件: 存在溫度差 。如果沒有溫度差,就不會發生熱傳遞。做功和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7.熱量和能的區分:(1)熱量:熱量是變化量,是內能的轉移量;(熱量是一個過程量)只能說“吸收熱量”或“放出熱量”等,不能說“含”、“有”、“含有”熱量等。“傳遞溫度”的說法也是錯的。(2)能:能是一個狀態量;第二:典型例題1、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是( )A. 0℃的冰塊內能為0 B. 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C. 汽油機做功沖程氣缸內燃氣的內能增加 D. 兩個發生熱傳遞的物體之間一定存在溫度差【答案】D【解析】A.一切的物體都有內能,0℃的冰塊內能不為0,故A錯誤;B.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含有熱量,故B錯誤;C.汽油機做功沖程氣缸內燃氣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內能減少,故C錯誤;D.熱量從高溫物體傳給低溫物體,兩個發生熱傳遞的物體之間一定存在溫度差,故D正確。故選D。2、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一杯沖好的茶水香氣四溢,這屬于__________現象;拿茶杯的手感覺很熱,這是通過__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內能。【答案】 擴散 熱傳遞【解析】茶水香氣四溢,這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做無規則運動,屬于擴散現象。拿茶杯的手感覺很熱,手從碗上吸收了熱量,是通過熱傳遞方式增加了手的內能。3、在商場中,推動貨物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該過程中,貨物受到的地面支撐力與貨物受到的重力是一對________力;推動貨物的過程中會有摩擦生熱,是通過________(熱傳遞/做功)的方式來改變內能的。【答案】 平衡 做功【解析】推動貨物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貨物處于平衡態,貨物在豎直方向上受到了重力和地面對其支持力,故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推動貨物的過程中會有摩擦生熱,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涉及能量轉化,故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來改變內能的。4、關于溫度、熱量、內能說法正確的是( )A.在相同溫度下,1kg的水含有熱量比1kg冰含有熱量多B.熱量總是從內能多的物體傳給內能少的物體C.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D.物體溫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熱量【答案】C【解析】解:A、熱量不是狀態量,不能說含有或者具有熱量,故A錯誤;B、熱傳遞中,熱量從高溫物體傳給低溫物體,而不是從內能多的物體傳給內能少的物體,故B錯誤;C、物體吸收了熱量,內能一定增加,但溫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體的熔化過程,故C正確;D、物體溫度升高,可能是物體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對物體做了功,故D錯誤。故選:C。5、若不考慮水的蒸發,一塊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則熔化前0℃的冰和熔化后0℃的水所具有的內能( )A.一樣大 B.0℃的冰大 C.0℃的水大 D.無法比較【答案】C【解析】解:冰塊在熔化的過程中,吸熱,內能增加,所以0℃的水具有較大的內能。故選:C。6、下列水的物態變化中,水的內能減少的是( )A.雪融成溪 B.雪人直接變小 C.水滴成冰 D.水沸騰【答案】C【解析】解:水有三種狀態,因此,這里的冰、雪、水蒸氣都可以認為是“水”。A、雪融成溪是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水的內能增大,故A不合題意;B、雪人直接變小是升華現象,升華是固態直接變成氣態,水內能增大,故B不合題意;C、水滴成冰是凝固現象,凝固放熱,水凝固成冰后內能減小,故C符合題意;D、水沸騰是汽化現象,汽化吸熱,水的內能增大,故D不合題意。故選:C。第三:自主練習1.小冊在家煮湯圓,有關煮湯圓過程中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剛從冰箱冰凍室取出的速凍湯圓沒有內能B.湯圓內能增大是通過熱傳遞方式來實現的C.湯圓在煮的過程中體積變大是因為分子間存在斥力D.湯圓煮熟關火后水不再沸騰是因為為水分子停止運動2.關于溫度、內能、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溫度越高,含有的熱量越多B.物體運動越快,內能越大C.熱傳遞能改變物體的內能D.0℃的冰塊,其內能為零3.如圖所示,對于下列實驗中所描述的物理過程,說法正確的是( )A.試管內的水蒸氣推動塞子沖出去時,水蒸氣的內能減小B.抽去玻璃隔板,兩瓶中氣體逐漸混合均勻,說明空氣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C.給瓶內打氣,瓶內的空氣推動塞子跳起來時,瓶內空氣的內能減小D.厚玻璃管中的空氣被壓縮時,管內空氣的內能減小4.下列實例中,用熱傳遞的方式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A.用熱水袋暖手,手的溫度升高B.用鋸條鋸木板,鋸條的溫度升高C.兩手相互摩擦,手的溫度升高D.用手反復彎折鐵絲,彎折處鐵絲的溫度升高5.下列實例中,屬于通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A.搓手會發熱 B.用冷水冷卻熱雞蛋C.曬太陽取暖 D.給熱咖啡加冰降溫6.關于分子和物體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說明水分子間沒有引力B.固體間能擴散,表明固體物質分子是運動的C.把0℃的冰塊加熱熔化成0℃的水,其內能不變D.用力搓手,手發熱是通過熱傳遞增加手的內能7.過橋米線是云南人愛吃的食物,路過米線館可以聞見湯的香味,這是 現象;“湯缽燙手”是湯缽和手之間發生了 .8.常用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 的原理制成的。小華在測量室外溫度時發現溫度在升高,對于溫度計內的水銀而言,它的 (選填“密度”、“質量”或“內能”)在增大。9.鐵水很熱,冰塊很冷,但它們都具有 能。冬天搓手可以感到溫暖,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內能;用熱水袋取暖,是通過 的力式改變內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