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書的歷史》說課教科版科學二年級上冊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教科版二年級上冊的內容《書的歷史》。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說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及教學反思這八個方面展開。接下來開始我的說課。懇請大家批評指正。一、說教材本節課是教科版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材料》中的第三課,是繼前兩節課《我們生活的世界》、《不同材料的餐具》后繼續對材料深入了解的一課,主要通過了解書的歷史,對不同的材料進行比較,如:在三種材料上寫字、裝訂成冊,進而發現不同材料的優缺點,從而學生也會從中得到啟示,發現科技的不停變化,給人們的生活也會帶來方便。二、說學情二年級學生對周圍物品的組成材料認識如何?能夠觀察各種材料的一些特點嗎?能用科學詞匯進行描述,如堅硬、光滑、粗糙、有氣味嗎?學生知道為什么會選擇用紙做書?歷史上還有哪些材料用來做成書?為什么做出的材料會變化?紙這種材料做書有哪些優越性?這些都是要在上這節課前需要了解學生的情況。三、說教學目標科學觀念:通過實際做不同類型的書,進一步了解每種材料都有各自的特點,初步建立“材料”與“功能”的聯系。科學思維:用比較的方法,區別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點。探究實踐:運用多種感官、借助簡單工具觀察材料的特性并思考適合相應材料的書寫工具以及裝訂方法。態度責任:通過做書,感受到用材料做某種物品時,需要考慮其優缺點。激發學生進一步改進物品的興趣和愿望。四、說教學重難點通過實踐操作體驗,感受不同材料做書的優缺點。教學重點:在做書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材料的特點。教學難點:五、說教法學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通過動腦、動手、表達等參與探究、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在活動中獲取知識、在合作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意識、責任意識等良好的學習品質,體驗合作探究的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習的熱情和科學的學習態度,更好地體現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六、說教學過程環節一、 初步了解書的歷史材料準備:課件1.課件出示駱賓王的《詠鵝》,學生朗讀。提問:《詠鵝》大家非常熟悉,這首古詩是一千多年前寫的,它是怎么流傳的現在的?(預設:通過書籍保存流傳到現在)2.觀察自己身邊的書,討論并出示課題:書的歷史(板書)。提問:書大家都很熟悉,古時候的書也是這樣的嗎?你知道人類曾經用什么材料呢?3.微課:了解書的演變史。【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熟悉的古詩導入,讓學生初步感受書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你知道人類曾經用什么材料呢?將研究主題聚焦到材料上。環節二、探索:嘗試做一本簡易的書活動一:用不同的筆在三種材料上寫字。1. 古人用不同的材料做成書,接下去我們來體驗在不同的材料上書寫的感受。2. PPT出示三種材料:陶泥片、竹片、紙及三種書寫工具:木棒、毛筆、鉛筆,問:要用這三種書寫工具在這三種材料上書寫,你會怎么選擇?3.PPT出示活動要求。4.學生體驗用三種不同的工具在三種材料上書寫,并將自己的書寫感受選擇不同的表情符號記錄在學生活動手冊P12。任務要求:在材料上寫自己的姓名,和同學說一說在不同材料上寫字的感受。音樂聲響起,工具放回材料盤,體驗結束。活動二:做一本簡易的書1. 同學們讓我們想辦法將它們裝訂成冊,成為一本書。2. 討論:這三種材料該怎樣裝訂成冊呢?6. 討論:這節課我們經歷了書的發展,從做書的材料的變化,你又得到了什么啟示呢?(體會到制作材料及其技術的不斷改進,認識到要全面地考慮材料的優缺點,才能使設計的產品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環節四、拓展、總結1.歷史在不斷向前走,書的歷史也是如此,你覺得未來的書會怎樣呢?(PPT出示電子書,這里可以讓學生暢想)七、說板書設計根據二年級的年齡特點,本課板書內容簡單明了,重難點突出。八、教學反思1、在課堂同時增加了一部分古代四大發明的介紹,以及什么是活字印刷。這部分的內容是教材的資料部分,在課堂有所強化,一方面是為下節課“我們來造紙”做一些知識鋪墊,另一方面希望科學課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2、教材中的活動“做一本簡易的書”由于時間關系,在本節課堂沒有落實,下節課會利用一部分時間來讓學生動手體驗。 3、在課堂內容結束,教師應該總結歸納,以達成科學概念目標“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材料,不斷地優化產品”。同時讓學生在上節課基礎上深化領悟“同一種物品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課堂練習1.造紙術是 中國 (填國家)發明的。2.現在紙質的書與古代的竹簡相比有哪些優點?(說出2點)3.現在流行的電子書有什么優缺點?(說出2點)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