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噪音的危害與控制【學習目標】了解生活中的噪音了解噪音產生的危害掌握噪音的控制【教學過程】[引入]之前學過了樂音的定義,同學們還記得嗎?樂音:那么物理學中怎么定義噪音的呢?噪音:生活中又是怎么定義噪音和樂音的呢?生活中噪聲的來源有很多,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它對我們有什么危害呢?使人煩躁、注意力不集中,所有在我們國家中考或者高考時,周圍是禁止鳴笛的。妨礙人們的工作和休息;長期在噪聲環境中,除了損壞聽力外,還會伴隨了頭昏、頭痛、神經衰弱、消化不良等還會誘發心臟病和高血壓所以噪音對人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我們需要去控制噪聲。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我們聽到聲音要歷經三個階段,從聲源處發出,在過程中傳播,在人耳處接收。那么我們如何控制噪聲呢?不同級別聲音對人的影響:① 0分貝: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② 10—20分貝:輕聲細語、正常呼吸;③ 40—50分貝:理想的安靜環境;④ 50—70分貝:影響休息和睡眠;⑤ 70—90分貝:令人厭煩、干擾學習、工作;⑥ 90—120分貝:影響聽力、產生疾病;⑦ 150分貝以上:引發耳聾。課堂鞏固1.分貝是下列哪個物理量的單位( )A.溫度 B.速度 C.密度 D.響度2.陽泉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對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爆炸聲響度太大B.爆炸聲不是物體振動產生的C.爆炸聲是噪音D.爆炸聲是由空氣傳入人耳3.學習了聲學知識后,小張同學在家利用鍋蓋、不銹鋼盆、水桶自制了一個架子鼓,利用此鼓給同學們帶來了精彩的表演。下列有關聲學知識說法正確的是( )A.加大敲擊水桶的力度,可以使其音調變高B.打擊架子鼓發出的樂曲,一定不會成為噪音C.不銹鋼盆通過振動發聲,聲音通過空氣傳播到同學們的耳中D.現場同學能分辨出水桶和鍋蓋的聲音,是由于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4.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甲,敲鼓時可觀察到紙屑在不停地跳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B.圖乙,汽車安裝的倒車雷達,是通過次聲波探測車后方的障礙物的C.圖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動活塞可改變聲音的響度D.圖丁,宇航員在飛船艙外工作時,他們可以直接面對面進行對話5.如圖是一款電子噪聲監測器,該裝置顯示了噪聲的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此時顯示的噪聲為94.6 (填寫單位),當附近有重汽車駛過時,顯示屏上的數字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6.如圖所示,用牙輕輕咬住鉛筆上端,用手指輕敲筆下端,注意聽這個敲擊聲,然后張開嘴使牙齒不接觸鉛筆。手指用與前同樣的力輕敲鉛筆下端,比較這兩次聽到的聲音;這兩次聲音的最主要的不同點是 不同(填:“音調”、“響度”或“音色”)。在某廣場的一個監測儀上看到顯示的數字,請你替它補上單位:54.4 ,利用噪聲監測儀 (填“能”或“不能”)減弱噪聲。噪聲的危害:(1)心理效應:使人 、精力不集中,妨礙工作、學習和休息;(2)生理效應:出現耳聾、頭疼、血壓升高、視覺模糊等癥狀,嚴重時會使人神志不清、休克甚至死亡;(3)物理效應:高強度噪聲能 建筑物,并使一些儀表和設備不能正常工作,如超音速飛機的轟鳴聲、巨大的爆炸聲會將建筑物的玻璃震碎等。興化市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提出:“公共場所不得大聲喧嘩”,其中“大聲”是指聲音的 (響度大/音調高);“大媽廣場舞,吵我好辛苦”,說明健身的同時,也產生了噪聲,為共建文明社區,社區委員會提出建議:跳舞時要調小音量,這屬于在 處減弱噪聲,同時社區居民盡量關閉門窗,這屬于在 中減弱噪聲。如圖所示是小明用吸管和棉簽制作的“鳥鳴器”,從管口吹氣,能發出類似鳥叫的聲音,這是模仿鳥發聲的 ,拉動棉簽可以改變聲音的 ,安靜的自習課上班長制止小明吹“鳥鳴器”,是在 處減弱噪聲。在花樣游泳比賽中,運動員在水中也能聽到音樂,是因為聲音是由揚聲器的 產生的,在同學們考試時,學校附近常常設有禁止鳴笛標志,是在 控制噪聲。小明聽到教室外蜜蜂的嗡嗡聲是根據 (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判斷出來的,嗡嗡聲由蜜蜂發聲器官的 產生;小明把窗戶關上后,發現嗡嗡聲明顯變小了,這是在 減弱噪聲。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在我國空間站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天宮課堂”第三課。航天員的講課聲是由聲帶 產生的,同學們通過聲音的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就可以分辨三位航天員的講課聲。日常生活中觀看電視節目時,減小電視機的音量是在 (選填“聲源處”、“傳播過程中”或“人耳處”)減弱噪聲。2022年6月5日,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新噪聲法”中禁止室內裝修和鄰里噪聲擾民,這是從 減弱噪聲;城區步行街上安裝的噪聲監測裝置,顯示了噪聲的 (填“音調”“響度”或“音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