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2023準初三暑假預習講義05-電荷、電流和電路知識點一、摩擦起電1.【實驗觀察】用絲綢、毛皮或尼龍布料在玻璃棒、橡膠棒或塑料棒上摩擦幾下,然后把棒靠近紙屑、頭發、羽毛等輕小物體,會看到什么現象?2.帶電體:物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叫做帶電現象,帶了電的物體叫做帶電體。3.摩擦起電的定義: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做摩擦起電4.摩擦起電的實質:摩擦起電不是創造了電荷,而是電子發生了_______(從電子束縛能力弱的物體轉移到束縛能力強的物體上),得到電子的物體帶_________,失去電子的物體帶_______。5.結果:兩物體帶上了等量的異種電荷【經典例題1】將兩只相同的氣球在衣服上摩擦后,就可以讓一只氣球在另一只氣球上方漂浮,對此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 兩只氣球帶同種電荷 B. 兩只氣球帶異種電荷C. 摩擦可以創造電荷 D. 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變式訓練1】下列現象中,與摩擦起電現象無關的是( )A. 干燥的冬天脫化纖服裝時經常聽到響聲B. 擦黑板時粉筆灰四處飄落C. 嚴禁用塑料桶裝運汽油D. 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頭發時,頭發會跟著梳子動知識點二、兩種電荷1.大量實驗表明,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規定: 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做_________; 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做_________。2.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1)【實驗觀察】 電荷間的相互作用玻璃棒跟絲綢摩擦,靠近帶電的另一根玻璃棒,觀察現象橡膠棒跟毛皮摩擦,靠近帶電的另一根橡膠棒,觀察現象帶電的橡膠棒靠近帶電的玻璃棒,觀察現象實驗現象:帶電體 特點 現象與絲綢摩擦過的兩根玻璃棒 電性相同 互相排斥與毛皮摩擦過的兩根橡膠棒 電性相同 互相排斥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 電性不同 互相吸引實驗結論:同種電荷互相________,異種電荷互相_______。3.電荷量(1)定義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2)單位:庫侖,簡稱:庫,符號:C(3)大?。簝蓚€電荷量分別為1庫侖的帶電體,相距1千米,相互作用力約為9 000 N??梢姡簬靵鍪且粋€很大的單位。一根實驗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膠棒,摩擦后所帶的電荷量大約只有10-7C4.如何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帶電呢?(1)利用帶電體的基本性質:看物體是否能夠吸引輕小物體(2)利用電荷間相互作用的規律:看物體和帶電體之間是否有作用力。如有斥力,則帶電;如有引力,則可能帶電;若無力的作用,則不帶電。物體帶電情況分析:①兩個物體相互排斥。則都帶電,且為同種電荷,可同帶正電或負電 。②兩個物體相互吸引。一則都帶電,為異種電荷;二則一個不帶電,另一個帶電,可帶正電或負電。(3)用驗電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經典例題1】用絲綢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因_____(選填“得到”或“失去”)電子而帶上_____電荷.【變式訓練1】東漢《論衡》一書中提到“頓牟!mou]掇[duo]芥”.指的是摩擦過的玳瑁](海龜)外殼會帶上電而吸引輕小的草屑(如圖).若摩擦過程中玳瑁殼上得到電子,則其帶的是_____電.【經典例題2】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靠近一個輕質絕緣小球,發現兩者互相吸引,由此可判斷A. 小球可能不帶電 B. 小球一定帶負電C. 小球可能帶正電 D. 小球一定帶正電【變式訓練2】甲、乙、丙三個小球,已知甲帶負電.甲和乙相互吸引,丙與甲互相排斥,則A. 乙一定帶正電,丙帶負電 B. 乙可能不帶電,丙帶負電C. 乙可能帶正電,丙帶正電 D. 乙一定不帶電,丙帶正電【經典例題3】甲、乙、丙三個輕質小球用絕緣細繩懸掛,相互作用情況如圖所示,如果丙帶正電荷,則甲( )A. 一定帶正電荷 B. 一定帶負電荷 C. 可能帶負電荷 D. 可能帶正電荷【變式訓練3】甲、乙、丙三個輕質小球用絕緣細繩懸掛,如圖所示,已知丙帶正電,則( )A. 甲、乙均帶正電 B. 甲、乙均帶負電 C. 乙帶正電,甲一定帶負電 D. 乙帶正電,甲可能不帶電知識點三、驗電器1.工作原理:同種電荷互相排斥。2.驗電器的構造:3.作用:驗電器是根據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4.應用:用帶電體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就有一部分電荷轉移到驗電器的兩片金屬箔上,這兩片金屬箔帶_______電荷,由于相互_______而張開5.大小:驗電器的張角越大,它所帶的電荷越多。【經典例題1】驗電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小僑把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靠近(沒有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金屬箔會張開,如圖,說明金屬箔帶了電,此現象是_____(選填“接觸帶電”或“靜電感應”).【變式訓練1】如圖所示,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接觸驗電器上端的金屬球,驗電器的金屬箔會張開一定的角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玻璃棒上的正電荷轉移到驗電器上 B. 玻璃棒上的電子轉移到驗電器上C. 兩片金屬箔都帶上正電荷相互排斥而張開 D. 兩片金屬箔都帶上負電荷相互排斥而張開【經典例題2】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A后,驗電器A帶__________電(選填“正”或“負”);再用帶絕緣手柄的銅棒將帶電的驗電器A與不帶電的驗電器B相連,如圖,瞬時電流的方向由__________ (選填“A到B”或“B到A”).【變式訓練2】各取兩個相同的驗電器A和B,使A帶電,B不帶電.可以看到A的金屬箔張開,B的金屬箔閉合.實驗一:用帶有絕緣柄的金屬棒把A和B連接起來,如圖甲所示.實驗二:用橡膠棒把A和B連接起來,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實驗一中:有一部分電子通過金屬棒從A移動到了BB. 實驗一的現象是,驗電器A的金屬箔張開的角度減小C. 實驗二中:有一部分電荷通過橡膠棒從A移動到了BD. 實驗二的現象是,驗電器B的金屬箔由閉合變為張開知識點四、原子及其結構1.常見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2.分子、原子結構:3.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有些物質容易失去電子,從而帶正電有些物質容易得到電子,從而帶負電知識點五、導體和絕緣體1.導體(1)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2)常見的導體:金屬、人體、大地、石墨、食鹽水溶液等。(3)導體導電的原因:2.絕緣體(1)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2)常見的:橡膠、玻璃、塑料、空氣、油等。(3)絕緣體不易導電的原因:電荷束縛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動。3.說明:(1)導體和絕緣體沒有絕對的界限,在條件變化時,絕緣體也會變成導體(2)導體容易導電,是因為導體中有大量的自由電荷;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是因為絕緣體中幾乎沒有自由電荷【經典例題1】下列四組物質中,通常情況下都屬于導體的一組是( )A. 玻璃、陶瓷、人體 B. 鹽水、煤油、蒸餾水C. 塑料、空氣、橡膠 D. 水銀、大地、石墨【變式訓練1】下列物品中,通常情況下屬于絕緣體的是( )A. 竹筷子 B. 鋼勺 C. 食鹽水 D. 電線銅芯【經典例題2】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要使開關閉合后小燈泡能夠發光,在金屬夾a、b間應接入下列物品中的( )A. 橡皮 B. 布質筆袋 C. 塑料三角板 D. 不銹鋼尺【變式訓練2】圖是某大學研究小組研發的一種獨特的復合材料——“石墨紙”.其成分以石墨為主,薄如紙張,比鋼還要硬10倍且輕巧,還可以回收再利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與同體積鋼相比,石墨紙的質量較小 B. 與鋼相比,石墨紙的硬度較大C. 石墨紙是一種環保材料 D. 石墨紙是絕緣體,不易導電知識點六、電流構成一個完整電路的條件是什么?1.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定向移動的電荷是自由電荷,對金屬來講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對酸堿鹽的水溶液來講是正、負離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2.電流的方向:____________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1)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___________到__________,電流的方向與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2)金屬中電流是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形成的,而自由電子帶________電,因此,金屬中的電流方向跟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_______(3)正電荷、負電荷或正、負電荷同時定向移動都能形成電流,只是電流方向與正電荷定向移動方向________,與負電荷定向移動方向_______。【經典例題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電荷的移動形成電流 B. 負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就是電流的方向C. 異種電荷相互排斥 D. 導體中都有大量的自由電荷,因此導體容易導電【變式訓練1】關于電流的形成及電流的方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了電流B. 正電荷移動方向為電流方向C. 只有自由電子定向移動才能形成電流D. 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經典例題2】用銅導線把燈泡接到電池的兩極上使其發光,在電源外部的電路中( )A. 電子從正極移向負極 B. 電子從負極移向正極C. 銅原子核從正極移向負極 D. 銅原子核從負極移向正極【變式訓練2】避雷針工作時,尖端不斷向空中釋放電子,那么避雷針中的電流方向是( )A. 從尖端流向地面 B. 從地面流向尖端C. 沒有電流 D. 是任意的,沒有規定知識點二、電路的構成1.電路定義:由電源、用電器、導線、開關組成的電流可以流過的路徑叫做電路。(1)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①干電池:化學能轉化為電能②蓄電池:供電時,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充電時,電能轉化為化學能③發電機: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2)用電器:消耗電能的裝置,他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3)開關:控制電路通斷的裝置,常見的有閘刀開關、拉線開關、撥動開關、聲光控開關等。2.電流產生持續電流的條件:(1)有電源 (2)電路閉合3.二極管發光二極管也叫LED,具有單向導電性。【經典例題1】如圖所示,在每個水果上插入銅片和鋅片,用導線把這幾個水果與發光二極管連接起來,二極管便發出了光,其中插入金屬片的水果相當于電路中的( )A. 用電器 B. 電源 C. 開關 D. 導線【變式訓練1】如圖所示是電扇中的一個自動保護裝置:當電扇不慎被碰發生傾斜或傾倒時,小球就會向一側滾動使電路斷開,起到保護電扇的作用,由此判斷,這個保護裝置在電扇電路中的作用相當于( )A. 開關 B. 導線 C. 電源 D. 用電器【經典例題2】物理學上把________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如圖是一個簡單電路,在電路中,提供電能的是________,消耗電能的裝置是________.【變式訓練2】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燈泡能發光的電路是( )A. B. C. D.【經典例題3】LED燈是一種高效的節能光源,其核心元件是發光二極管.發光二極管的主要材料是A. 陶瓷 B. 半導體 C. 超導體 D. 橡膠【變式訓練3】如圖,發光二極管是由_____材料制成的;我們現在把它連入電路中,當長腳接A接線柱,短腳接B接線柱時,發光二極管和小燈泡都發光;此時導線中自由電子的移動方向為_____選填“從A到B”、“從B到A”。知識點三、電路圖1.定義:使用國家統一規定的電路圖形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做電路圖.2.畫電路圖時應注意的問題①電路元件符合要用統一規定的符號②合理安排電路元件符號,分布要均勻,元件符號不能畫在電路的拐角處③電路圖最好畫成長方形,要有棱有角,導線要橫平豎直,電路圖要畫得簡潔、美觀、一目了然.④注意電路圖與實物接線要對應.3.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對照電路圖,從電源正極出發,按電流方向每條回路逐個依次將實物圖各元件連接起來。而對于復雜的實物圖,可以分以下幾步: (1)在電路圖中任選一條單一的回路,并對照這個回路在實物圖中將相應的元件連接好。(2)對照電路圖,把所選回路以外的元件分別補連到實物圖的相應位置,在連入回路以外的元件時,要找出電路中電流的分流點和匯合點,將回路以外的元件連接在兩點之間。注意:連接要求導線不交叉。【經典例題1】圖乙所示的四個電路圖中與圖甲所示實物圖相對應的是( )A. B. C. D.【變式訓練1】下列四個電路圖中與實物圖相對應的是A. B. C. D.【經典例題2】在圖中,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變式訓練2】如下圖,根據實物連接圖在虛線框內畫出相應的電路圖.(要求作圖規范)知識點四、電路的狀態1.通路:處處連通,用電器能夠工作的電路。2.斷路:某處被斷開,沒有電流通過的電路。3.短路:(1)定義:直接用導線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路。(電源短路)(2)電源短路時會損壞電源,甚至引起火災!(3)短接:直接用導線將用電器兩端相連的電路。(局部短路)4.電路的三種狀態類別 定義 電路中是否有電流 注意通路 處處連通的電路 電路中有電流,用電器工作 電路中處處有電流斷路 某一處斷開,電路中沒有電流 電路中沒有電流,用電器不工作 開關斷開、接頭松動,導線斷裂等都會造成斷路短路 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的電路 電路中有很大的電流,危害很大 絕對不允許用導線直接將電源兩極連接起來5.常見的兩種電路故障電路故障 產生原因斷路 開關未閉合 導線斷裂 接頭松脫 電路中無電流,用電器不能工作短路 電源短路--導線不經過用電器直接跟電源兩級連接起來 輕則引起用電器不工作,重則燒壞電源,甚至引起火災用電器被短接--當電路中有多個用電器時,把其中部分用電器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起來 被短接的部分用電器不能工作【經典例題1】實驗課上,老師拿出一個電路板如圖甲所示,當開關 S 閉合后發現燈 L 不亮(1)經過分析確定該現象是燈L發生________或___________引起的。(2)小致同學把乙圖中M、N分別接在a、b接線柱上,將甲圖中的開關閉合,若檢測燈亮,則故障是L________,若檢測燈不亮,則故障是L____________。【變式訓練1】如圖所示的三個電路,下列對其通路、斷路、短路判斷正確的是( )A. 甲斷路、乙通路、丙短路 B. 甲通路、乙斷路、丙短路C. 甲通路、乙短路、丙斷路 D. 甲短路、乙斷路、丙通路【經典例題2】如圖所示是小林同學實驗的電路圖,當開關S閉合后,他發現燈L1與L2均不亮。小林同學想了想,然后拿起一根導線開始檢查:他先將導線并接在燈L1的兩端,發現燈L2亮,L1不亮;然后將導線并接在燈L2兩端,發現兩燈均不亮。電路故障可能是A. 燈L1 短路 B. 燈L1 斷路 C. 燈L2 短路 D. 燈L2斷路【變式訓練2】如圖所示為一種聲光警報器的電路圖,閉合開關S1和S2后,會出現的現象是( )A. 燈不亮,鈴響 B. 燈亮,鈴響 C. 燈不亮,鈴不響 D. 燈亮,鈴不響【課后練習】1.關于電荷的知識,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 驗電器是利用異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B. 用毛皮摩擦橡膠棒,橡膠棒帶負電C. 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與一個泡沫小球相互吸引,說明玻璃棒與泡沫小球帶異種電荷D. 金屬摩擦很難帶電是因為金屬內部幾乎沒有自由電荷2.用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靠近一輕質小球,發現兩者互相排斥,由此可判定A. 小球一定帶正電 B. 小球一定不帶電 C. 小球一定帶負電 D. 小球可能帶負電,也可能不帶電3.中央電視臺的“三星智力快車”節目介紹說,蜜蜂飛行與空氣摩擦產生靜電,因此蜜蜂在飛行中就可以吸引帶正電的花粉,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蜜蜂帶負電 B. 蜜蜂帶正電 C. 空氣不帶電 D. 空氣帶負電4.如下圖所示是兩組輕質小球相互靠近時的甲、乙兩種情況,可以肯定兩個小球都帶電的是哪種情況 ____(選填“甲/乙/甲和乙" )5.下列各組物質中,通常情況下是導體的一組是( )A. 人體、鹽水、橡皮 B. 人體、大地、油 C. 金屬、大地、陶瓷 D. 鹽水、人體、大地6.如圖所示,用一個帶負電的物體a去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的金屬球b時,金屬球b也帶上負電,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a上的一些電子轉移到b上,瞬時電流方向b→aB. b上的一些電子轉移到a上,瞬時電流方向a→bC. b上的一些原子核轉移到a上,瞬時電流方向b→aD. a上的一些原子核轉移到b上,瞬時電流方向a→b7.(雙選)如圖所示,一個帶電球體M放在絕緣支架上,把系在絕緣絲線上的帶電小球N先后掛在橫桿上的P1、P2和P3處.當小球N靜止時,觀察絲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通過觀察發現:當小球N掛在P1時,絲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最大;當小球N掛在P3時,絲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最小.老師要求同學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一個可探究的科學問題.下面是四位同學的發言,正確的是( )A. 小球N與球體M間的作用力與什么因素有關?B. 小球N與球體M間的作用力與它們的距離有關系嗎?C. 小球N與球體M間的距離越大,相互作用力就越小嗎?D. 小球N與球體M間的作用力與它們的電量有關系嗎?8.干燥的秋天,脫下毛衣后,用手臂靠近小泡沫塊,泡沐塊就會粘滿手臂, 這是因為干燥的手臂與毛衣摩擦后帶電,而帶電體具有___________的性質.若手臂帶負電,用手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金屬球,則金屬球與手臂之間的瞬間電流方向是_______(填“手臂到金屬球”或“金屬球到手臂”).9.汽車行駛時間長了,輪胎會發熱,這是通過___________的方式改變內能的;加油站加油時經常能聞到一股汽油味,這是因為汽油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加油時盡量不要整理頭發或衣服,因為可能發生____________產生電火花引發火災。10.有A、B兩個不帶電的驗電器,現將一根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與驗電器A接觸后,發現驗電器A上的金屬箔張開,然后另取一帶絕緣柄的金屬桿將兩個驗電器的金屬球接觸,則連接起來的瞬間,金屬桿中自由電子的移動方向_____,金屬桿中的瞬間電流是_____.(兩空均選填:“A到B”或“B到A”)11.下列關于電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電荷的移動形成電流; B. 電流可以是正、負電荷向相反方向移動形成的;C. 電流的方向就是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 D. 電流總是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12.關于電流方向的規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電荷的定向移動方向 B. 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方向C. 正電荷的定向移動方向 D. 負電荷的定向移動方向13.如圖是某品牌榨汁機.為保障安全,該榨汁機設置了雙重開關——電源開關S1和安全開關S2.當杯體倒扣在主機上時, S2自動閉合,此時再閉合S1,電動機才能啟動,開始榨汁.下列電路圖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 B. C. D.14.為避免超高車輛闖入隧道造成事故,小歡設計了警示電路,使用時閉合開關S.導線EF橫置于隧道口上沿前方,一旦被駛來的車輛撞斷,紅燈L亮且電動機轉動放下欄桿.燈和電動機中,即使其中之一斷路,另一個也能正常工作.下列電路中符合要求的是A. B. C. D.15.如圖所示的四個電路圖中,各開關都閉合后,只有一個燈泡發光的是A. B. C. D.16.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時,燈L1和L2均不亮。某同學用一根導線檢查電路的故障,他將導線先并接在燈L1兩端時,發現燈L2亮,L1不亮,然后并接在燈L2兩端時,發現兩燈均不亮。由此可判斷( )A. 燈 L1短路 B. 燈 L1 斷路 C. 燈 L2 短路 D. 燈 L2 斷路17.在如圖所示的四個電路圖中,滿足電路基本組成且連接正確的是( )A. B. C. D.18.青少年科技創新材料中有一種變光二極管,電流從其P端流入時發紅光,從其Q端流入時發綠光,奧秘在于其內部封裝有一紅一綠兩個發光二極管,發光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其符號為,當電流從“+”極流入時二極管能通電且發光,當電流從“﹣”極流入時二極管不能發光,則該變光二極管的內部結構可能是下圖中的( ?。?br/>A. B. C. D.19.如上圖所示為某賓館的房卡.只有把房卡插人槽中,房間內的燈和插座才能有電.房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_接在干路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