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神奇的紙》說課教科版科學二年級上冊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教科版二年級上冊的內容《神奇的紙》。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說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及教學反思這八個方面展開。接下來開始我的說課。懇請大家批評指正。一、說教材本課是二年級上冊《材料》單元的第4課。本課教學以紙為載體,通過改造一張紙,比較和體驗紙改造前后性能的變化,交流紙的這種變化在生活中的應用等,激發學生繼續改造材料、發現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本課教材包括以下幾部分∶第一部發一一聚焦,承接第3課的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原有認知經驗說說普通紙的特點,引發學生思考有什么辦法讓紙具有更多的本領。第二部分一探索,用“折疊”這種改造方法,引領學生用對比觀察的方法研究紙被改造后性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其中比較觀察又分三步,即按一按(比較彈力)、放一放(比較承載力)、摸研討,紙改造后性能的變化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第一摸(比較隔熱能力)。第三部分-四部分拓展,引導學生在一張紙上刷食用油,然后探究這張紙具有的全新功能。二、說學情二年級孩子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他們的注意力范圍狹窄,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注意力持續的時間會長一些。紙是學生們非常熟悉喜歡的一種材料,學生用紙畫畫折折,對紙的基本用途有一定了解,但從未研究過紙的特點和本領,并且幾乎不知道通過改造加工紙能有神奇的本領。此外,雖然有前幾節課的探究活動的鋪墊,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交流能力仍處在發展中的,需要一定的指導。 三、說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材料經過加工、改造、優化后其性能會發生改變。2.材料性能改變或優化后可以用來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科學探究目標1.在教師指導下對普通的紙進行簡單加工與改進,比較材料在改變前后的變化。2.在教師指導下,能用語言描述紙在折疊前后的變化。科學態度目標1.發展加工、改造材料的興趣。2.在教師指導下,嘗試多角度、多方式認識材料。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了解材料會隨著人類的需要而不斷改進。四、說教學重難點引領學生對比感受兩種形狀的紙的差異。教學重點:引領學生用準確的語言描述兩種形狀紙的特點。教學難點:五、說教法學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通過動腦、動手、表達等參與探究、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在活動中獲取知識、在合作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意識、責任意識等良好的學習品質,體驗合作探究的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習的熱情和科學的學習態度,更好地體現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六、說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在《書的歷史》一課中,我們知道紙是制作書的材料。那么普通的紙有什么特點?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觀察?對!根據前面的學習,我們可以用眼睛看一看,手摸一摸、揉一揉,在紙上滴水的方法進行觀察,可以觀察到紙的顏色、軟硬、光滑粗糙、是否吸水等特點。下面就請你拿出一張普通紙用這些方法進行觀察。根據你的觀察,將這張紙具有的特點圈出來。你觀察完了嗎?讓我們來看看這張紙具有怎樣的特點?根據對這張紙的觀察,我們發現它有以下的特點:白色,軟,光滑,將水滴在白紙上,滴到水的地方濕了,有水跡,說明這張紙吸水。正因為具有這樣的特點,所以我們可以用紙寫字、畫畫、折紙。環節二、探索:那么,我們能不能讓它變一變,具有新的本領呢?有的同學可能有疑惑了,這張紙能怎么變,還能具有什么新本領?不著急,下面請你跟著老師完成三次任務,完成任務后,你就能知道這張紙還能有什么新本領了。現在我們先看任務1:讓紙支撐起一塊橡皮。什么意思呢?我們把兩個同樣大小的物體做支架,中間有一定距離,將一張白紙放在支架上,在中間放一塊橡皮,我們發現紙凹陷下去,說明它不能支撐起一塊橡皮。你的任務就是想方法讓它能把一塊橡皮支撐起來。要求:橡皮放在紙的中間,過程中不能借助任何物體,距離不變。請你試一試吧。怎么樣?你成功了嗎?成功的同學老師要獎勵你一顆小星星。你是用了什么方法讓紙支撐起一塊橡皮的?我們來看看這兩位同學的做法,跟你一樣嗎?她是怎么想的呢?讓我們來聽一聽。還有的同學是怎么做的?她又是怎么想的?這兩位同學都是用折疊的方法讓紙成功的支撐起了一塊橡皮。這兩種折疊后的紙有什么不同?讓我們從側面觀察一下折疊后的紙,會有什么發現呢?我們發現這位同學折疊后的白紙從側面看是一條直線,這位同學折疊后的白紙從側面看是這樣的。雖然有不同,但是都成功的支撐起了一塊橡皮。恭喜同學們。接下來的這個任務有點難度了。來看看任務是什么?任務2:讓紙支撐起三塊橡皮。要求:三塊橡皮放在紙的中間,過程中不能借助任何物體,距離不變。這回兩種折疊后的紙還都能成功嗎?還能有新的方法嗎?你快點試試。你成功了嗎?成功的同學老師要再獎勵你一個小星星。這次你用什么方法成功的支撐起了三塊橡皮?與這位同學一樣嗎?經過嘗試,我們發現折疊成這個樣子的紙能支撐起三塊橡皮,是因為折疊后紙的形狀發生了改變,我們就把這種紙稱為瓦楞狀紙。如果繼續往上面放物體,瓦楞狀紙還能支撐嗎?請將你身邊的物體繼續放在瓦楞狀紙上,看看能否支撐起更重的物體。來看看同學們都在瓦楞狀紙上放了哪些物體?這位同學將自己所有的橡皮、轉筆刀都放在了瓦楞狀紙上,瓦楞狀紙沒有塌陷,成功的支撐起了這么多物體。這位同學更是把家長的手機放在了瓦楞狀紙上,玩楞狀紙也沒有塌陷,成功的支撐起了手機。它還能變嗎?我們的第3個任務來了:任務3:讓紙不吸水。 這個有點難,你先不要動手,先想一想有沒有方法讓紙發生這種變化?如果沒有,老師提示你可不可以加入某種物體,或是借助一些工具,讓它變成不吸水??煸谏磉呎乙徽?。你有想法了嗎?我們的一位同學想到了一種方法,你看可以嗎?她是怎樣想到這種方法的?看來,平常多看書、多動手對我們的學習是有幫助的。這位同學想到的方法我們可以試一試,只是材料我們不好找,我們可以用透明膠條或是食用油代替。怎么做呢?取兩張同樣大小的紙,其中一張貼滿透明膠條貼或者在上面刷一層食用油。用筷子在同樣位置上分別各滴上三滴水,進行觀察,看看是否變成了不吸水。貼透明膠條時要用剪刀,請操作時要家長陪護,注意安全?,F在就請你找好材料,試一試。你觀察到了什么現象?是這樣嗎?(看視頻)面對屏幕,你的左邊是不貼透明膠條的紙,右邊是貼透明膠條的紙。我們看到貼透明膠條紙上的水滴快速流下來,說明不吸水。這個方法成功了,在白紙上刷一層食用油是否也能成功。我們來看看。(看視頻)面對屏幕,你的左側是刷食用油的紙,右側是不刷食用油的紙。我們看到刷食用油紙上的水滴快速流下來,說明不吸水。環節三、拓展三次任務完成后,通過任務1和任務2,紙由不能支撐起重物變成能支撐起重物,通過任務3紙由吸水變成了不吸水,具有了新的本領。我們分別用了什么方法使紙具有了新本領?我們用了折疊、貼透明膠條、刷食用油的方法讓紙具有了新本領,其實這些方法也可以說是對紙進行了加工改造,加工改造后的紙性能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是因為人們的需求而產生的。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根據需求加工改造出的紙,比如:紙遇到火會燃燒,我們需要遇到火不燃燒的紙,于是就有了不怕火的紙。我們想要帶有香味的紙,于是就有了有香味的紙帕紙。請你找到身邊的2至3種紙,想一想,滿足了人們哪些需求?當紙的性能發生改變后,我們還可以根據這些改變制作成其他物品:如我們用的科學書封面、油紙傘、紙凳,想一想,這些物品與哪種加工改造后的紙性能有關,用線連起來。科學書的封面就是塑料紙加工改造后制成的,不怕水還不怕油,免去了包書皮的煩惱。油紙傘是油紙加工改造后制作成的,只是涂的是桐油,紙凳是瓦楞狀紙加工改造制作的,它可以支撐起多重的物體?(看視頻)除了紙,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材料經過加工、改造、優化,性能發生了變化。比如木材、金屬,你還可以課下繼續研究學習。下節課我們要學習《椅子不簡單》,請同學們做好學習準備:需要同學們找到家中2種不同的椅子,準備好紙筆。七、說板書設計根據二年級的年齡特點,本課板書內容簡單明了,重難點突出。八、教學反思本周給同學們上了《神奇的紙》,教學重點是讓同學們知道紙經過簡單的改造加工,其性能會發生改變。1.本節課我以“小青蟲過河”設置情景,請同學們想辦法改造這張普通的白紙,使得這張白紙能承擔的起小青蟲的重量,進而使得小青蟲能順利過河。同學們在活動時,大多數的小組能經過小組合作,選擇采用瓦楞的折疊方式過河。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積極性較高。2.當同裝們發現互想述的繼裝擔起公惠蟲的重量后、我請小朋友朋友們仔細觀察互楞狀的紙和普通紙有什么不同、并任細提醒圍圍男的學習中我們可以通過哪些現害方法來進行觀察。同學們說共可以看一看、提一提一批、此時我用到我們這里主要遵讀道愿載發票、思手接一接、想一接、想一摸,活動完后請他們完成學生活動手冊14頁。3.正確觀察后,我也學著上節課的方法,引導學生要交換器做一做。進而使得小組分工活動明確,有狹序觀察后,西及時記錄、4本節課模一摸中的熱水環節是準備比較繁瑣的,我主要采取的是準備的溫水,并注意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做完實驗后小組需要將溫水倒在水檐中收集。5.在所有環節結束后,我引導學生歸納普通紙和瓦楞狀的紙有什么區別,總結普通紙經過我們簡單地折疊后,具有新的功能的紙,這種紙叫瓦楞紙。6拓展郊分,我引導同②仁、這張需通的統俗過改造后,可以幫助八胃中過河了。但如果下雨了,這張紙還能幫助小胃蟲過河嗎?你還需要如何改進呢?引導學生可以通過涂油的辦法,使得這張普通的紙具有更多的性能。課堂練習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