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單元《植物》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單元(或主題)名稱 《植物》單元主題 學校近期舉辦了一個《走進植物世界 探尋生命密碼》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們與植物“約會”,探尋植物的奧秘,科科也參加了這次主題活動,沉浸于植物的探索中,在不斷思考、嘗試、探索的過程中搖身一變成為小小科學家!不過,在這個過程中,科科也是遇到了不少的難題,讓我們來看看科科是如何過關斬將,破解難題的吧!課標要求 核心概念:植物是生物 學習內容: 5.2地球上存在動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類型的生物:說出周圍常見的植物名稱及特征。 5.4生物體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辨認和觀察綠色開花植物根、莖、葉的結構,說出其功能。 6.1植物能制造和獲取養分來維持自身的生存:說出植物的生存和生長需要水、陽光和空氣。 學業要求: (1)認識周邊常見的植物,并簡單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通過觀察,對常見的植物的外在特征產生探究興趣。 (2)能描述常見植物的共同特征; (3)認識到植物生存需要外界環境的幫助,能依據可觀察的現象,描述植物生存和生長的條件。 (4)對生物生長的自然現象感到好奇。教材分析 這是小學一年級科學課的第一個單元,它將引領學生走進小學科學學習的大門,掀開科學學習的第一頁,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讓孩子把植物作為一個生命體來思考,運用各種感官進行觀察,是生命科學概念體系構建和技能目標達成的基礎和需要。 第一課《我們知道的植物》安排了一個種養植物的活動,并且養護植物貫穿了整個單元。第二課《觀察一棵植物》,學會科學觀察的基本方法——看、聽、摸、聞、量、問等,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觀察植物的葉、莖、根、花、果實、種子的顏色、形狀、大小及其變化等。第三課《觀察葉》也是觀察植物,只不過是觀察植物的葉。第四課《這是誰的葉》聚焦植物的葉子,從葉片的不同到相同,發現葉子是有生命周期的,也具有生命的特征。第五課《植物是“活”的嗎》整理歸納植物是活的證據,豐富、完善對植物是有生命的認識。第六課《校園里的植物》讓學生再次走出教室,到校園里真正去觀察記錄,認識校園里面的植物。 本單元中,各課雖然有側重,但是都圍繞“植物具有區別與非生物的特征”,是“活的”、“有生命”這個概念展開的,體現了單元學習的連貫性、綜合性,以及概念與探究協調發展的特點。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無法真正理解什么是生物,那么我們將它轉化成兒童語言―—植物是“活”的嗎 “活”的證據在哪呢 我們采用了模型教學――氣泡圖,作為班級記錄表,進行大單元教學。以“植物的特點”為證據,從第一課一直到第六課不斷地尋找植物的特點,并填入班級記錄表,持續地尋找、記錄證據。學生通過六節課的實踐與體驗,逐步認識到植物“有葉”“有莖”“有根”“需要陽光、水”“會長大”等生命特征,從而形成“植物是活的”的認識,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把這些具體的植物特點抽象為幾個主要類別:植物有器官(根、莖、葉);有生命周期(發芽、生長、開花、結果);有需求(陽光、水等〉和生活習性〈喜陰喜陽)等,從而獲得證據—―植物是“活”的。再用植物與塑料花進行對比,進一步獲得“有無生命特征”的感性認識。單元目標 1.科學觀念: 知道身邊常見植物的名稱,了解它們的簡單分類以及用途。 在觀察中感知不同植物的葉子的大小、形狀及顏色的不同。 2.科學思維: 在已有知識、經驗和現有信息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思維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釋或結論,并知道這個結果應該是可以重復驗證的。 3.探究實踐: 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發現和提出問題。 運用已有知識作出自己對問題的假想答案。 根據假想答案,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 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探究結果,進行交流,并參與評議,知道對別人研究的結論提出質疑也是科學探究的一部分。 4.態度責任: 激發對科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究欲望。 珍愛并善待周圍環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知道科學已經能解釋世界上的許多奧秘,但還有許多領域等待我們去探索。 在科學學習中能注重事實,克服困難,善始善終,尊重他人意見,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 在活動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保持和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單元結構化活動達成評價 圍繞課時學習目標 1.關注課堂問題預設與學生課堂反饋表現 2.作業設計與學生答題正確率的及時分析 3.對植物的特點(生長樣子、生長變化、生活地點、生長照顧)的測試性評價 圍繞單元和主題目標 1.分層設置單元測試 2.讓學生關注身邊的植物,關注一個個生命體的特點。單元課時課型規劃 課時課型課時內容課時目標 (單元目標分配)課時學習任務(或問題) (一般1-2個)達成評價1探究課我們知道的植物識別植物,能簡單買描述植物的特征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的植物的名字以及它們的特征。 塑料花是植物嗎?它和植物有什么區別?將植物和塑料花進行對比觀察,學習用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 能嘗試種植一棵植物,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1觀察課觀察一棵植物1.了解一棵植物有根、莖、葉等結構 2.能用多種感官觀察一棵植物。1.學習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觀察一棵植物。 2.學會認真傾聽,表述個人想法。1.能認真觀察植物,并作真實記錄。 2.認識植物也是有生命的,能愛護植物。1觀察課觀察葉能用語言、圖畫描述和記錄觀察內容,在觀察過程中提出要研究的問題利用感官觀察葉的外形特征,并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 通過觀察、比較各種各樣的葉,認識到植物的葉具有相同和不同之處。知道植物的葉是有生命的,會長大、會變化也會死亡。 愿意傾聽、分享他人有關植物的信息,樂于表達。1討論課這是誰的葉感受植物的多樣性,對植物產生研究興趣。根據葉的特征到校園中尋找它們是哪一種植物的葉。 觀察和描述一片葉的特征。能說出周圍常見植物的名稱及其葉具有的特征。 能用簡單的圖畫描述葉的外部特征。1討論課植物是“活”的嗎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哪些方面可以說明植物是“活”的?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它們的生長需要陽光和水分。1觀察課校園里的植物了解人類需要從自然界獲取植物資源,懂得珍愛植物,認識到保護身邊的植物很重要。在實地觀察中,發現校園里生長著不同的植物,它們有各自的特征和名字。 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長在自然環境中。學會在科學探究活動中,主動與他人合作,積極參與交流和討論,尊重他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課時《觀察葉》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觀念:1.知道植物的葉是多種多樣的,每一種葉在形狀、大小、顏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2.知道植物的葉是有生命的,會長也會死亡大、會變化。科學思維:通過觀察、比較各種各樣的葉,認識植物的葉具有相同和不同之處。探究實踐:在教師指導下,能利用感官觀察葉的外部形態特征,并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態度責任:1.能在好奇心驅使下,對植物的葉表現出探究興趣。2.認識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愛護植物,與自然和諧相處。二、教學重難點重點:能利用感官觀察葉的外部形態特征,知道葉是多種多樣的。知道植物的葉是有生命的,會長也會死亡大、會變化。難點:通過觀察比較各種各樣的葉,認識到植物的葉具有相同和不同之處。三、評價任務(根據需要設計評價量規)1.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評價量表問題 評價標準 星等不同的植物葉子相同嗎? 說出常見的有特點的葉子,例如,楓樹的葉子像手掌,說出一種對應一顆星 ( )★你能描述不同葉子的特點嗎? 能說出葉子的形狀、大小、顏色等特征,說出一種,獲得一顆星 ( )★同一棵植物的葉子一樣嗎? 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得一顆星;能通過討論學習知道同一棵植物的葉子也不一樣得一顆星。 ( )★2.基于所學知識,分析得出種不同的植物有著不同的葉子,同一棵植物的葉子也會不一樣。四、教學過程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 效果評價(一)導入新課 今天科科特別開心,因為從他參加了《走進植物世界 探尋生命密碼》主題活動后,不僅學到了很多有關植物的知識,認識了很多植物,會區分真假植物,而且還學會了自己畫植物。同時呢,他已經連闖兩關了,所以他有信心通過第三關,那就讓我們一起跟著科科去看看第三關是什么吧! (課件出示“這片葉子好特別”) 師:哦,看來這一關是認識葉子,下面就請跟著老師和科科一起去闖關吧。 揭示主題:觀察葉 課件出示幾種葉子的圖片 問題:這些葉子好漂亮,顏色不一樣,形狀也不一樣,葉子都是什么樣的呢? 通過情境導入,讓大家了解本節課的主題和植物的葉子有關。 揭示主題,讓大家明白今天的主要內容 教師觀察學生的活動參與程度及回答情況,給與學生及時的鼓勵,調動大家興趣。(二)探究活動 師:德國哲學家、數學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真的是這樣嗎?下面就請跟著老師走進今天的課堂去觀察、探討一下吧。 評價活動一: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子 課件出示圖片 師問:這些葉子漂亮嗎?(漂亮)你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這些葉子嗎? 今天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觀察不同的葉子,來找到葉子的特點。 一、葉子的特點 師:好,我們先來觀察一片葉子,看看你都觀察到了什么? 課件出示葉子圖片 生舉手回答自己的發現。 預設: (1)葉子是綠色的 (2)葉子上有粗細不同的紋路。 (3)葉子形狀是橢圓形 (4)葉子邊緣不是光滑的 師小結:通過大家的回答,老師發現,同學們觀察得都非常仔細,說得都非常好。那葉子的這些特點你是如何發現的呢?還記得上節課我們學到的觀察方法嗎? 生討論,舉手回答 師小結:是的,眼睛看、鼻子聞和小手摸是我們觀察植物時常用的三種方法,在用眼睛觀察時,如果我們看不清楚,可以借助放大鏡哦。 那通過我們的觀察,我們都觀察到了些什么呢?一起來總結一下吧。 1.大小 課件出示兩種葉子 師問:這兩種葉子有什么不同? 課件出示 學生觀察,舉手回答(一個大,一個小) 師問:你是通過什么方法觀察到的呢? 生齊答:眼睛看到的 板書:大小→眼睛看 2.顏色 課件出示圖片 師問:這些葉子哪里不同? 小組討論,舉手回答 預設:有黃色,有橘色的,有綠色的,有暗紅的,還有紅色的。 師小結:對,通過我們用眼睛觀察,可以發現這些葉子的顏色不同 板書:顏色→眼睛看 3.硬度 課件出示圖片 師問:這些葉子哪里不同? 小組討論,舉手回答 預設:有的葉子硬,有的葉子軟;有的葉子厚,有的葉子薄。 師問:這你又是如何觀察出來的呢? 生舉手回答,用小手摸出來的 師小結:對,我們可以通過小手的觸摸去感受到葉子的軟硬和厚度 板書:軟硬和厚度→小手摸 4.形狀 課件出示 師:哇,這么多漂亮的葉子,請你仔細觀察觀察,看看這些葉子哪里不同。 小組討論,舉手回答 預設,形狀不同 課件出示:樣子不一樣,有的像手掌,有的像一顆心,有的把扇子…… 師小結:我們通過眼睛看可以觀察到這些葉子的形狀不同。 板書:形狀→眼睛看 5.氣味 課件出示圖片 師問:這兩種葉子有什么不同? 小組討論,舉手回答 預設:葉子的氣味不同 課件出示:香椿的葉子是香的,臭椿的葉子是臭的。 師小結:我們從這兩種樹的名字也可以簡單分辨出它們葉子的不同,香椿不僅帶有濃郁的芳香氣味,而且還可以食用。臭椿的氣味其實并不臭,而是一種難聞的氣味。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鼻子聞,去分辨一些葉子的氣味。 板書:氣味→鼻子聞 師小結:各種各樣的葉子,有很多不同之處,如大小、顏色、軟硬、厚度、形狀、氣味等,我們可以通過眼睛、手、鼻子等感覺器官去觀察。 葉子的構造 師過渡:通過剛才同學們的觀察,我們知道了不同的葉子,特點不同,但是你知道嗎?不同的葉子也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比如葉子的構造,下面就讓我們仔細觀察一片葉子吧。 課件出示 師:請大家再次仔細觀察一下這片葉子,看看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小組討論,舉手回答 生1:葉子上有很多小細條 生2:葉子中間有一根粗粗的桿 …… 師小結:一片葉子一般分三部分,從上到下,整體我們稱之為葉片,中間長長的部分叫葉脈,周圍細細的紋路也是葉脈,葉脈規則地分布在葉片中,主要作用是給葉片提供水分。葉柄在葉片的最下端,連接莖和葉片,主要作用是把莖中的營養輸送給葉片。 葉子的不同 師過渡:不同的葉子有不同的特點,下面我們就來認識幾種葉子吧。 課件出示 評價活動二:同一棵植物的葉,都一樣嗎? 課件出示圖片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這些葉子的形狀好像是一樣的? 師解釋:這些都是同一棵植物的葉子,是從同一根枝條上摘下來的。那怎么不一樣呢? 課件出示葉子的圖片 師問:觀察枝條上的葉子一樣嗎?你有什么新發現? 小組討論,舉手回答 生1:有的葉子顏色深,有的葉子顏色淺 生2:有的葉子大,有的葉子小 …… 師小結:顏色淺、比較小的是“小時候”的葉子,叫嫩葉;顏色深且比較大的是“長大后”的葉子,叫老葉。 所以我們可以給同一枝條上的葉子分分類。 課件出示 師小結:通過我們隊葉子的成長歷程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葉子從葉芽開始,會長大,會死亡,葉子是有生命的。 評價活動三:畫一片葉子 師過渡:通過前面的學習,你是不是已經對植物的葉子有了一定的了解,植物的葉子是各種各樣的,而且用一棵植物上的葉子也會不同,那下面我們能不能把我們喜歡的葉子畫下來呢? 師問:你還記得葉子的一般構造嗎?因為只有我們知道了葉子是什么樣子的,才會把它準確的畫下來。 生舉手回答 (預設:葉片、葉脈、葉柄) 課件出示 師解釋:葉托在葉柄下面,通常比葉片先一步長出來,目的是要在葉片剛剛長出和幼小的時候保護它。 讓學生把葉子畫在本子上,老師巡視指導 課件出示畫的過程,先畫葉片,再畫葉柄,最后添畫里面的葉脈,葉托可畫可不畫。 課件出示 師小結:學到這里,科科也很開心,因為他這一關的收獲也不小,他不僅能說出這些葉子的形狀,還能把它們畫下來,用它們做一幅美麗的樹葉畫。看來科科這一關又是成功通過。 活動一:先通過名人名言,讓大家知道植物的葉子很特別,從而調動觀察葉子的興趣。 回憶上節課的觀察方法,進一步熟悉三種常用的觀察方法 通過圖示,讓大家觀察葉子的大小、顏色、硬度、形狀、厚度、氣味等方面的不同,同時檢查同學們能否把自己的意思準確表達出來。 師生共同總結各種各樣的葉子的不同以及觀察方法 讓學生再次觀察前面出現的葉子,目的是讓大家發現葉子的構造。 通過圖片的認識,讓學生學習楊樹、銀杏樹、桃樹、雪松、楓樹的葉子是什么樣的,以及會說出它們的形狀,會用“像……”說一句話。 活動二:通過圖片和老師的解釋,讓大家產生疑問“同一棵植物的葉子怎么不一樣呢”,從而產生去觀察和學習的興趣。 觀察同一枝條上的葉子的特點,回答出自己的發現 通過讓學生感受葉子顏色和大小的不同,從而感受出葉子是在變化的,會長大,會死亡,進而總結出葉子是有生命的。 活動三:通過讓學生動手畫一畫自己認識的葉子,進一步讓大家明白葉子的特點和構造,從而產生去觀察葉子的興趣。 活動一:教師統計學生的回答,評估學生對葉子的初步認識,從而做出及時的引導。 檢查學生能否準確說出三種常用的觀察方法,評估學生的掌握情況。 教師通過學生的回答,判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及表達能力做出評價。 學生說出自己認為的葉子上都有哪些構造,老師給予適當引導,判斷學生對于葉子結構的認知程度。 先出示樹的圖片,然后讓學生去初步認識它們的葉子,再出示葉子的圖片,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形狀特點,像什么。老師考查學生的表達能力并給予適當點評。 活動二:教師提出問題后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判斷學生對于“同種植物,葉子也有所不同”得認知情況。 教師觀察學生的回應,考察學生是否能從葉子的大小和顏色去說出自己的發現。 活動三:檢查學生是否能把自己觀察到的葉子清楚地畫下來,畫出它的葉脈、葉片和葉柄。 引導學生完成評價量表。(三)生活應用 1.樹葉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可以說我們出門會經常看到樹葉,無論是長在樹上的,還是掉在地上的。不同的樹會有不同的葉子,同一棵樹葉會有不同的葉子,那這些葉子是不是掉下來就都變成垃圾,扔到垃圾桶呢?其實我們還可以用這些葉子做出美麗的樹葉畫哦,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吧。 課件出示樹葉畫,讓大家欣賞 2.通過這節課我們還知道了樹葉除了形狀不同,還會有各種顏色,有綠色,有紅色,也有黃色。那你知道為什么有的葉子是綠色,有的葉子是紅色,或是黃色嗎? 小組討論,組內交流 師小結:夏天葉片中的葉綠體含四種色素(葉黃素,胡蘿卜素,葉綠素a,葉綠素b)它們很少吸收綠光,把綠光反射出來,使葉片呈綠色。到了秋天氣溫降低,原有的葉綠素逐漸被分解,新的葉綠素不能合成,葉綠體中只剩下葉黃素和胡蘿卜素,葉片呈黃色。干旱的條件下,葉子在凋落以前會產生大量的紅色花青素,這也就是有的葉子會紅色的原因。 怎么樣,現在你明白了嗎? 通過樹葉畫的欣賞,讓大家明白樹葉雖然從樹上掉下來了,但是可以做成美麗的樹葉畫。 學習樹葉不用顏色的原因。 教師通過拓展樹葉畫、顏色變化的原因,觀察學生是否樂于探究課外知識。(四)知識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植物的葉子是多種多樣的,每一種葉子在性狀、大小、顏色、軟硬和氣味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植物的葉是有生命的,會長大、會變化,也會死亡。我們也懂得了要呵護植物,珍愛生命。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教師考察學生本節課的收獲,及時給予評價。四、成果集成學生可以通過對不同植物的葉子的認識以及同一棵植物的葉子的認識,去了解葉子的特點,以及葉子的基本構造,從而可以親自畫出一片葉子。五、作業設計【知識技能類作業】一、選擇題1.下列哪項不是葉的組成部分( )A.葉片 B.莖 C.葉脈2.雪松的葉子是( )形。A.針形 B.心形 C.條形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葉是植物的一部分。B.植物的葉會慢慢地發生變化。C.同一種植物的葉都是一模一樣的.二、填空題1.葉子的( )、大小、( )等各不相同。2.銀杏樹的葉子像( ),楓樹的葉子像( ),楊樹的葉子像( )。3.葉子的結構包括( )、( )和( )。判斷題1.自然界中是可以找到兩片相同的葉子的。( )2.楓樹的葉子是紅色的。( )3.落葉是植物死亡掉的葉子。( )【綜合實踐類作業】課下通過觀察校園里不同植物的葉子,或是同一棵植物的葉子,完成以下調研報告。調研人: 調研時間: 觀察對象 (不同植物) (同一棵植物)觀察結果 1.葉子的顏色: 2.葉子的形狀: 3.葉子的大小: 4.葉子的氣味: 5.葉子的軟硬和厚度: 1.葉子的顏色: 2.葉子的形狀: 3.葉子的大小: 4.葉子的氣味: 5.葉子的軟硬和厚度:記錄(畫一畫你觀察到的葉子)答案:【知識技能類作業】一、選擇題1.B 2.A 3.C二、填空題1.顏色 形狀2.扇子 手掌 心3.葉片 葉脈 葉柄三、判斷題1.× 2.× 3.×【綜合實踐類作業】板書設計3.觀察葉 大小→眼睛看 顏色→眼睛看 特點 軟硬和厚度→小手摸 形狀→眼睛看 氣味→鼻子聞 結構:葉片、葉脈、葉柄 葉是有生命的七、教學反思本節課我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通過復習常用的觀察方法,讓學生們理解了不同植物的葉子是各種各樣的,能用“葉子像”說出不同葉子的形狀像什么。同時理解葉子也會生長,會變化,會死亡,是有生命的。讓學生養成愛護植物,珍愛生命的好習慣。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0張PPT)觀察葉教科版一年級上冊單元主題學校近期舉辦了一個《走進植物世界 探尋生命密碼》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們與植物“約會”,探尋植物的奧秘,科科也參加了這次主題活動,沉浸于植物的探索中,在不斷思考、嘗試、探索的過程中搖身一變成為小小科學家!不過,在這個過程中,科科也是遇到了不少的難題,讓我們來看看科科是如何過關斬將,破解難題的吧!教學目標科學觀念:1.知道植物的葉是多種多樣的,每一種葉在形狀、大小、 顏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2.知道植物的葉是有生命的,會長也會死亡大、會變化。科學思維:通過觀察、比較各種各樣的葉,認識植物的葉具有相同和不同之處。探究實踐:在教師指導下,能利用感官觀察葉的外部形態特征,并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態度責任:1.能在好奇心驅使下,對植物的葉表現出探究興趣。2.認識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愛護植物,與自然和諧相處。《觀察葉》新知導入第三關:這片葉子好特別新知導入這些葉子好漂亮,顏色不一樣,形狀也不一樣,葉子都是什么樣的呢?新知講解“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德國哲學家、數學家)新知講解活動一: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子你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這些葉子嗎?新知講解活動一: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子說一說這片葉子有什么特點?綠色形狀是橢圓形葉子上有粗細不同的紋路葉子邊緣不是光滑的新知講解眼睛看鼻子聞小手摸活動一: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子你是怎樣觀察到葉的特點的?一、葉子的特點新知講解活動一: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子一個大,一個小這兩種葉子有什么不同?大小眼睛看一、葉子的特點新知講解活動一: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子有黃色,有橘色的,有綠色的,有暗紅的,還有紅色的。這些葉子哪里不同?顏色眼睛看一、葉子的特點新知講解活動一: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子有的葉子硬,有的葉子軟;有的葉子厚,有的葉子薄。軟硬和厚度小手摸一、葉子的特點新知講解活動一: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子形狀眼睛看樣子不一樣,有的像手掌,有的像一顆心,有的像扇子……一、葉子的特點新知講解活動一: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子氣味鼻子聞香椿臭椿香椿的葉子是香的,臭椿的葉子是臭的。帶有濃郁的芳香氣味帶有一種難聞的氣味一、葉子的特點新知講解小結各種各樣的葉子,有很多不同之處,如大小、顏色、軟硬、厚度、形狀、氣味等,我們可以通過眼睛、手、鼻子等感覺器官去觀察。新知講解葉脈葉片葉柄二、葉子的構造給葉片提供水分把莖中的營養輸送給葉片活動一: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子新知講解楊樹楊樹葉(心形)三、葉子的不同活動一: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子新知講解銀杏樹銀杏葉(扇形)三、葉子的不同活動一: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子新知講解桃樹桃樹葉(條形)三、葉子的不同活動一: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子新知講解雪松雪松葉(針形)三、葉子的不同活動一: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子新知講解楓樹楓葉(手形)三、葉子的不同活動一: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子新知講解活動二:同一棵植物的葉,都一樣嗎?這些葉子的形狀好像是一樣的?新知講解活動二:同一棵植物的葉,都一樣嗎?顏色深顏色淺葉子大葉子小新知講解小結顏色淺、比較小的是“小時候”的葉子,叫嫩葉;顏色深且比較大的是“長大后”的葉子,叫老葉。新知講解葉子經歷了一個怎樣的生命歷程?活動二:同一棵植物的葉,都一樣嗎?新知講解活動二:同一棵植物的葉,都一樣嗎?葉芽小葉嫩葉將枯的葉成熟的葉新知講解活動二:同一棵植物的葉,都一樣嗎?葉子從葉芽開始,會長大,會死亡,葉子是有生命的。新知講解活動三:畫一片葉葉脈新知講解我能說出這些葉子的形狀,還能把它們畫下來,用它們做一幅美麗的樹葉畫。拓展延伸樹葉畫欣賞真漂亮拓展延伸夏天葉片中的葉綠體含四種色素(葉黃素,胡蘿卜素,葉綠素a,葉綠素b)它們很少吸收綠光,把綠光反射出來,使葉片呈綠色。到了秋天氣溫降低,原有的葉綠素逐漸被分解,新的葉綠素不能合成,葉綠體中只剩下葉黃素和胡蘿卜素,葉片呈黃色。干旱的條件下,葉子在凋落以前會產生大量的紅色花青素,這也就是有的葉子會紅色的原因。你知道為什么有的葉子是綠色,有的葉子是紅色,或是黃色嗎?課堂評價評價量表問題 評價標準 星等不同的植物葉子相同嗎? 說出常見的有特點的葉子,例如,楓樹的葉子像手掌,說出一種對應一顆星 ( )★你能描述不同葉子的特點嗎? 能說出葉子的形狀、大小、顏色等特征,說出一種,獲得一顆星 ( )★同一棵植物的葉子一樣嗎? 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得一顆星;能通過討論學習知道同一棵植物的葉子也不一樣得一顆星。 ( )★課堂練習一、選擇題1.下列哪項不是葉的組成部分( )A.葉片 B.莖 C.葉脈2.雪松的葉子是( )形。A.針形 B.心形 C.條形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葉是植物的一部分。B.植物的葉會慢慢地發生變化。C.同一種植物的葉都是一模一樣的。BAC課堂練習二、填空題1.葉子的( )、大小、( )等各不相同。2.銀杏樹的葉子像( ),楓樹的葉子像( ),楊樹的葉子像( )。3.葉子的結構包括( )、( )和( )。顏色形狀扇子手掌心葉片葉脈葉柄課堂練習三、判斷題1.自然界中是可以找到兩片相同的葉子的。( )2.楓樹的葉子是紅色的。( )3.落葉是植物死亡掉的葉子。( )×××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植物的葉子是多種多樣的,每一種葉子在性狀、大小、顏色、軟硬和氣味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植物的葉是有生命的,會長大、會變化,也會死亡。我們也懂得了要呵護植物,珍愛生命。板書設計觀察葉大小→眼睛看顏色→眼睛看軟硬和厚度→小手摸形狀→眼睛看氣味→鼻子聞特點結構:葉片、葉脈、葉柄葉是有生命的作業布置1.記得照顧好自己種植的植物。2.用剪刀、膠水,把撿來的樹葉修剪后粘貼在白紙上,做一幅美麗的樹葉貼畫。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大單元整體教學】教科版科學一上第一單元《植物》3.觀察葉 課件.pptx 【大單元整體教學】教科版科學一上第一單元《植物》3.觀察葉 課時教案.docx 【大單元整體教學】教科版科學一上第一單元《植物》單元教學規劃.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