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 年 級 物 理 學 案 第八章 復習和總結 班級:八( )班 姓名: 組 號 上課時間:Ⅰ、學習(教學)目標 1.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知道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2.理解什么是慣性,會利用慣性知識解決生產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3.知道什么是平衡狀態;知道平衡力及二力平衡條件,能對平衡力進行分析 4.知道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會判斷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掌握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Ⅱ、學習(教學)重、難點 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知道影響摩擦力的因素。 Ⅲ、學習(教學)方法 1.實驗法: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歸納法:通過對本章知識的歸納總結,體會知識內容之間的聯系,進而系統復習本章知識. 3.引導分析法:通過引導學生對典型事例的分析,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物理概念、規律,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Ⅳ、器材準備 多媒體課件 Ⅴ、圍繞目標有效教學 (一)規律總結 1.牛頓第一定律: (1)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是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是在實驗事實的基礎上推理出來的. (3)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2.慣性: (1)內容: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即運動的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靜止的物體保持靜止狀態不變. (2)質量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3.二力平衡: (1)定義:在兩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條件:等大、反向、共線、同體. 4.摩擦力: (1)產生條件:相互接觸;具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接觸面粗糙;有相對擠壓的作用.四個條件缺一不可. (2)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3)分類: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滾動摩擦力. (4)滑動摩擦力的大?。号c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 (二)本章總結 知識點1 牛頓第一定律 例題1人類對“運動和力的關系”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曲折漫長的探索過程. (1)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 .這一根據生活經驗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錯誤觀點被人們沿用了近2000年. (2)十七世紀,伽利略通過理想斜面實驗,正確地揭示了“運動和力的關系”.如圖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實驗有如下步驟:①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小球在這個斜面上仍然要達到原來的高度.②兩個對接的斜面,讓小球沿一個斜面從靜止滾下,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③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原來釋放時的高度.④繼續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將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續運動下去.上述步驟,有的屬于可靠事實,有的則是科學推論,將這些事實和推論進行分類排序,以下正確的是( ) A.事實②→事實①→推論③→推論④ B.事實②→推論①→推論③→推論④ C.事實②→推論①→推論④→推論③ D.事實②→推論③→推論①→推論④ (例1圖)(例2圖) 知識點2 二力平衡 例題2如圖所示,小剛遛狗時,用力拉住拴狗的繩子,正僵持不動,如果繩子的質量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剛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B.繩拉狗的力小于狗拉繩的力 C.狗由于靜止不動,所以沒有慣性 D.小剛拉繩的力與狗拉繩的力是一對平衡力 例題3體重為490N的某同學用雙手握住豎直的木桿勻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 A.等于490N,方向豎直向下 B.等于490N,方向豎直向上 C.大于490N,方向豎直向下 D.小于490N,方向豎直向上 知識點3 摩擦力 例題4 如圖所示,車站進站口的水平傳送帶正將旅客包裹從入口車間運送到停車場.重500N的包裹靜止放到傳送帶上,包裹先在傳送帶上滑動,稍后與傳送帶一起勻速向右運動,包裹滑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5倍.包裹在滑動時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____,隨后與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___N.例題5 小明用如圖甲、乙、丙的步驟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F1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