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講 機械運動復習與總結單位:____換算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具 使用前觀察:a.放置長度 刻度尺使用方法: 使用時注意: b.視線c.記錄定義測量 誤差 減小誤差的方法誤差與錯誤的區別長度測量 測度算少:(疊加法,以少積多)(紙厚、金特殊方法 屬絲直徑)以直代曲:(棉線、輪子)(地圖上鐵路長度、圓的周長)等長測量:(圓錐的高度、硬幣和球體的直徑)時間 單位: ;符號: ;秒表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物體運動的定義:速度 公式: ;理解: 變形 。單位: ;意義 。測量平均速度實驗:原理、測量量、記錄表格、數據處理、實驗技巧與注意事項、發現的問題等。參照物定義:運動的描述 判斷方法:兩物體同速、同向,則兩物體相對靜止。按運動軌跡分:運動的描述 按速度變化特點分:勻速直線運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塊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1.(2013龍巖)我國1元硬幣的直徑大約是( )A.2.5m B.2.5 dm C.2.5cm D.2.5 mm2.(2013 棗莊)小超為了檢驗躺著和站立時身體長度是否有差異,下列幾種尺子哪種最合適( ?。?br/> A. 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B. 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 量程30,分度值1mm D. 量程3 m,分度值1 mm3.(2013郴州)小明同學對物理課本進行了測量,記錄如下:長為25.91cm,寬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A.1mm B.1cm C.1dm D.1m4.(2013鎮江)研究表明,當空氣中顆粒的直徑越接近可見光的波長(波在一個周期內傳播的距離叫做波長),顆粒對光的“消光”能力就越強.空氣中PM2.5顆粒是灰霾天能見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若可見光的頻率約為5×1014Hz.則可以推算出PM2.5中對能見度造成較大影響的顆粒直徑與下列哪一個值最接近( )A.2.5μm B.0.4μm C.0.6μm D.6μm5.(2013內江)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空氣被嚴重污染,有害物質含量嚴重超標,其中PM2.5是天氣陰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顆粒物,單個PM2.5是隱藏在空氣的浮塵中,容易被吸人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關于PM2.5顆粒物直徑的單位換算正確的是A. 2.5um=2.5 um×10-6m B. 2.5um=2.5 ×10-5dmC. 2.5 um=2.5×10-6cm D. 2.5 um= 2.5 ×10-9m6.(2013年臨沂)圖8中被測鉛筆的長度為 cm。7.(2013資陽)根據下面各圖,寫出所求物理量的值。板塊二:相對運動1.(2013 岳陽)在平直軌道上行駛的火車中,放在車廂內的小桌上蘋果相對于下列哪個物體是運動的( ) A. 這列火車的機車 B. 坐在車廂椅子上的乘客 C. 從旁邊走過的列車員 D. 關著的車門2.(2013 日照)一輛汽車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駛,一個人沿該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為參照物汽車( ) A. 向西運動 B. 向東運動 C. 靜止不動 D. 無法確定3.(2013郴州)放學了,甲乙兩同學并肩漫步在校園里。甲說乙是靜止的,應該選擇什么為參照物( )A.甲 B.乙 C.樹 D.路面4.(2013鎮江)當甲突然向前開動時,與之并排停放的在路邊的乙車中駕駛員感覺自己在向后退,則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A.甲車 B.乙車 C.路燈 D.地面5.(2013年蘭州)某人乘游艇在黃河上逆流而上,若說他靜止,是以下列哪個物體為參照物( )A.黃河水 B.岸邊的高樓C.他乘坐的游艇 D.迎面駛來的游艇6.(2013武漢)“神舟飛船”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神舟飛船”相對于“天宮一號”是運動的B.“神舟飛船”和“天宮一號”相對地球是靜止的C.“神舟飛船”和“天宮一號”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D.“神舟飛船”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天宮一號”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7.(2013年安徽)小林坐在行駛的火車上,以他乘坐的火車為參照物,他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板塊三:速度1.(2013宜賓)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蘆山發生強烈地震,距災區105km的某駐軍部隊接到命令立即驅車趕往災區救援。出發50min后中途遇山體滑坡道路阻斷,經2h搶通道路,繼續前進40min到達指定地點。救援部隊全程平均速度應為( )A.126km/h B.70km/h C.52.5km/h D.30km/h2.(江西省2013年)如圖4所示,是香香同學在相等時間間隔里運動的情景,可能做勻速運動的是( )3.(2013樂山) 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經過6s,甲在乙前面1.2m處 C.以甲為參照物,乙向東運動 D.以乙為參照物,甲向東運動4.(2013年上海市)甲、乙兩車分別從 兩點同時同向運動,它們的圖像分別如圖4()、()所示,經過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別為、,間的距離為,則( )A.,米 B.,米C.,米 D.,米5.(黃石市2013年)小汽車勻速行駛在公路上,坐在副駕駛位置的小紅觀察到小汽車速度表的指針始終在110km/h位置處,在超越相鄰車道上同向勻速行駛的另一輛大客車的過程中,小紅發現自己經過該車的時間約為5s,則下列四個選項中最接近大客車速度的是( )A. 36km/h B. 108 km/h C. 144 km/h D. 180km/h6.(2013 沈陽)甲、乙兩個物體同時從同一地點向西做直線運動,速度與時間關系如圖所示.以甲為參照物,乙向 做直線運動,經過6s甲乙兩物體相距 m.7.(2013達州)一列長200m的火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進入長為2km的隧洞,火車完全在洞中的時間是 s,火車上乘客看見洞中的路燈在后退,乘客是以 為參照物.8.(2013年蘭州)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兩輛汽車,它們的運動路程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線如圖所示。根據圖線可知,汽車 處于靜止狀態(填“甲”或“乙”)。9.(湖北省襄陽市2013年)在《襄陽市城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中,市區已初步規劃了四條地鐵線。在這四條地鐵線中,最長的約為38km,若地下車輛的平均速度是100km/h,全程運行時間為_______分鐘。板塊四:平均速度的實驗1.(2013金華)某校同學在水平直道上進行1000米跑步比賽。甲、乙兩位同學同時出發,甲同學在整個比賽過程中作勻速運動。乙同學出發后,經過100秒通過的路程400米,此時他發現比甲同學落后100米;接著乙同學以6米/秒的速度追趕,經過50秒沒有趕上;然后乙同學發起沖刺,最后比甲同學提前10秒到達終點。則甲同學比賽中的速度為 米/秒。乙同學出發后,前100秒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 米/秒;乙同學最后沖刺的平均速度為 米/秒。2.(2013年煙臺)小明一家雙休日駕車外出郊游,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小明同學觀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盤如圖1O甲所示.此時汽車的行駛速度為___________,汽車行駛了半個小時后.表盤的示數如圖1O乙所示,那么這段時間內汽車行駛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_.3. (2013郴州)小華同學每天步行上學,他很想知道從自家到學校的距離,進行了如下探究。⑴小華在學校跑道上以上學步行速度步行100m,測得用時80s,則他步行速度為 m/s。(2)小華步行上學需20min,則他家到學校的距離是 m。為了保證測量結果比較準確,除計時準確外,還必須控制步行 不變。4.(2013泰安)甲乙兩地的距離是900km,一列火車從甲地早上7:30出發開往乙地,途中??苛藥讉€車站,在當日16:30到達乙地。列車行駛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度為400m的橋梁,列車全部通過橋梁的時間是25s。求:(1)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時?(2)火車的長度是多少米?《機械運動》單元測試(時間:20分鐘)一、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56分)1.某學生在記錄測量結果時忘記寫單位,下列數據的單位是“厘米”的是( )A.一支鉛筆的直徑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書的長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2.一著名運動員在100米賽跑中,起跑時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最后沖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績是10s,則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7 m/s B、9 m/s C、10 m/s D、11 m/s3.在勻速直線運動中,下列關于公式v=S/t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速度v與路程S成正比B.速度v的大小與路程S、時間t都沒有關系C.當速度v一定時,路程S與時間t成反比D.速度v與時間t成反比4.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在開始5秒鐘內通過5米的路程,接著靜止5秒,再在5秒鐘內通過10米的路程,物體在這15秒內的平均速度是( )A. 1米/秒 B. 15米/秒 C. 2米/秒 D. 1.5米/秒5.卡車和聯合收割機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下列有關它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相對于地面來說,聯合收割機是靜止的 選卡車為參照物,聯合收割機是靜止的相對于收割機來說,卡車在運動選地面為參照物,卡車是靜止的6.下列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br/>A.12.56 cm=12.56×10-2 m=0.1256 mB.12.56 cm=12.56 cm×10-2 m=0.1256mC.12.56 cm=12.56÷102 m=0.1256 mD.12.56 cm=12.56×10-2 cm=0.1256 m7.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B.誤差就是測量中產生的錯誤C.只要認真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 D.選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可以消除誤差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計14分)9、“地球同步衛星總是靜止在地球某處的上空”,這是以_______為參照物的.10、一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2 min內通過了300 m的路程,它運動的速度是:______ m/s,這個物體在前10 s經過的路程是:_______ m。11.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前一句是以_________為參照物;后一句是以_________為參照物。12、小明在體育畢業考試中,50m跑的成績是8.0s,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 m/s;在4×100m接力賽中,為保證交接棒順利進行,交接棒時兩運動員要力求做到相對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3分,共36分)13.小明用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如圖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_,物體的長度是 _________ cm。14.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通常有兩種(如圖甲、乙),其中甲是 ;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如圖是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圖片,其中刻度尺的分值為1mm,圖中是小車到達A、B、C三處電子表顯示。(1)該實驗根據的公式是 ;(2)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 ;(填“大”或“小”)(3)據圖中信息sAB=_____cm ,tBC= s,vAC= m/s ,vAB= m/s,小車做 運動。(4)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測到的AC段速度偏 (“大”或“?。?/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