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9課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米蘭,因建筑、時裝、繪畫、歌劇、足球、旅游、媒體、制造業、金融等聞名于世。它曾是前西羅馬帝國首都、倫巴第王國首都、米蘭公國都城,現為世界最為著名的國際大都市之一。米蘭是意大利最發達的城邦和歐洲四大經濟中心之一,是世界時尚與設計之都和時尚界最有影響力的城市.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中世紀公元1500年左右公元907-960年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古代歐洲時空坐標公元476年公元1500年左右中世紀是指什么時期?中世紀是指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始到15世紀文藝復興時為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歐洲封建時期”一、中世紀城市1.城市興起的原因公元10-11世紀的歐洲,隨著鐵犁等先進工具的廣泛使用……由于大片荒地和森林被開墾,耕地面積明顯擴大,農產品總量顯著增加,在滿足農村人口需要的同時還出現了剩余……脫離農業的手工業生產已不再是為了滿足領主和生產者自身的需要,其目的在于追求交換價值,各類商人遂應運而生,商品交換日趨活躍。為了更方便地購買原料、組織生產和銷售產品,手工業者和商人自發聚集到港灣、河口、城堡、寺院、交通樞紐和行政中心附近。 ——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依據材料和課本第一段,分析城市何時興起?城市興起的原因是什么?興起時間:公元10世紀原因: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增加,手工業的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發展刺激了商業的繁榮,手工業者和商人聚集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于是形成了城市。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是西歐城市興起的根本原因。農業技術提高剩余產品增加人口增長商業貿易發展舊城市復興新城市形成巴黎(人口超過5萬)威尼斯(人口5萬)倫敦(人口4萬)①交通便利、 相對安全②能夠吸引人們聚集的地區③規模小,人口少新興城市的特點相關史事新興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對安全、能夠吸引人們聚集的地區,如道路的交會處、港口、海灣、主教駐地等。當商人、手工業著、農民不斷被吸引到這些地方以后,市場和居民區逐漸擴大,最后形成了城市。歐洲中世紀城市的規模很小,人口數量一般不超過5000人。13世紀時,英格蘭最大的城市倫敦只有4萬人左右,像法蘭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蘭、威尼斯等擁有超過5萬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數。結合地圖和相關史事說出中世紀的代表城市以及城市的特點。瑯城是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領地上,高德理非常貪得無厭。為了擺脫高德理的統治,12世紀初,瑯城的居民湊了一大筆贖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國王路易六世買回了城市的自治權。但是,高德理背信棄義,得到錢后不久,他又要重新統治瑯城。瑯城居民聞訊十分憤怒,1112年,瑯城居民發動起義,成立“公社”,殺死高德理等人。路易六世和法國北部的封建領主派軍隊進占瑯城,強行取消了公社。瑯城居民堅持斗爭,直到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瑯城頒發特許狀,同意瑯城建立公社,實行自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說說瑯城爭取自由和自治的原因?2、瑯城爭取自治權的方式是怎樣的?3、瑯城成功取得自治權的標志是什么?方式: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形式:從國王或領主手中取得證書——“特許狀”。領主像控制莊園一樣,對城市居民任意征稅,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戶一樣履行義務閱讀教材P43相關史事分析城市爭取自由和自治的原因及方式。結合教材內容,根據下表歸納西歐自由與自治城市的權力特點及利弊。自由城市 自治城市共同權力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財產權,領主不得非法剝奪市民的財產,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稅 特別權力 部分城市有權選舉市長、市政官員、設立城市法庭影響 進步性:國王給在封建主領地上的城市頒發特許狀,既削弱了割據勢力,又獲得城市的擁護。局限性: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城市貴族一般也都是國王的支持者。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基本居民城市基本居民包括哪些?那么他怎樣才能轉化成城市市民呢?三、城市居民的身份農奴農民逃往城市住滿一年零一天市民階層手工工匠商人普通手工業者富裕的大手工業作坊主富商銀行家早期資產階級為資本主義興起準備了階級條件中世紀教堂裝飾:小商販和工匠涌入城市小花:我國宋代的城市比西歐城市規模大得多,熱鬧得多,市民階級也龐大得多,所以更為先進。小明:你看到是的表面現象。實際上,西歐市民階級力量強大的多,而且從中產生了后來的市民階級,孕育了西歐資本主義萌芽和資本主義文化。互動探究哪一種說法有道理?歐洲封建社會的城市與同時期中國封建社會的城市有什么不同?比較兩者不同 歐洲封建社會的城市 中國封建社會的城市城市性質規模大小有無自治權一般是工商業活動中心中國此時的城市先是政治中心,再發展為工商業中心;規模較小規模較大一般有較大的自治權。有些成為獨立的城市共和國;中國封建城市一般沒有實現自治第二種說法更有道理。雖然宋代城市比歐洲同時期城市規模大得多,熱鬧得多,也是市民階層。但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不僅形成了市民階級,而且它還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早期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面包師釀酒裁縫鐵匠 為了避免同行之間的惡性競爭,維護行業的共同利益,同時防止封建領主的侵犯,城市中都有行業組織,如商人行會和手工業行會。商人行會的行規嚴格限制外地人在城內經商,強制執行統一的商品價格,禁止囤積居奇。 手工業行會的行規也禁止外地手工業者或他的產品進入該城市,規定本行業產品的制造工藝、規格、原料和用量,還規定工人的人數、工資與勞動時間的長度。手工業行會的正式成員一般是作坊主,招收的學徒沒有報酬,學徒期滿后成為幫工,才可得到報酬。幫工通過行會組 織考核后可以取得師傅的資格,獨立開設作坊。幫工實際上是作坊主的雇傭工人。知識分子的“行會”叫什么?閱讀課本44頁相關史事,為什么要建立行會?二、大學的興起1.興起背景閱讀史料,結合教材分析大學興起的背景。材料一:城市工商業作為世俗職業活動,需要各種實用的社會知識、地理知識,需要人掌握讀、寫、算基本能力,需要進行行業技巧訓練,還需要大量為工商業服務的管理者、律師、醫生、教師等專業人員。——侯建新主編《歐洲中世紀城市、鄉村與文化》材料二 :(城市的興起不僅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條件……隨著貿易劇增,導致西歐城市的快速發展,在文化上,由拜占廷和阿拉伯人保存的古代希臘文化又回到歐洲,大大拓寬了歐洲的文化和智力水平。 ——賀國慶《歐洲中世紀大學起源探微》(1)各行業對人才的需求;(2)城市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播。背景:大學是中世紀“最美好的花朵”。三、大學的興起巴黎大學材料一:“師生在境內免于任何義務、征集、貢物或其他任何苛稅。”材料二:“拘捕學生時,決不能打他,除非他抗拒,要把他移送給教會法庭。如果法官逮捕了學生,暫時找不到教會審判官,或者教會審判官當時不能馬上到場,負責法官可以把犯人在學校宿舍看守起來,不能虐待學生,安全地把學生送至教會法庭。”——1200年,法國國王菲利普二世授予巴黎大學特許狀材料三:1231年教皇格里高利九世頒布了特許狀《知識之源》,以法定形式授予教師和學生各種特許權,賦予巴黎大學自我治理權,承認巴黎大學擁有結盟權、罷教罷課權、審判權和授予學位等特許權。2、大學的自治地位:①免賦稅特權②司法特權③教育自主權國王和教皇對大學的態度:國王:尊重大學自治;教皇:支持大學自治,但不允許異端言論文法修辭音樂邏輯算數幾何天文神學法學醫學專業課程基礎課程評價:大學的課程設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大學的課程設置:大學的興起七藝3、根據下圖,結合教材有關內容,中世紀的大學生可以學到哪些課程 從課程名稱設置上來看,你對這些課程的設置有什么看法 索邦神學院(巴黎大學前身)博洛尼亞大學解剖教室教會的影響現實的需要合作探究:中世紀西歐城市和大學興起對歐洲文明發展的影響?材料一:西歐中世紀城市興起后,工商業迅速發展孕育了新的經濟關系,城市中集中的手工業和商業所構成的商品經濟從一開始就對封建制度起著瓦解作用。材料三:中世紀城市是大學產生的搖籃,大學又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和繁榮.大學活躍了當時的思想文化活動,有利于師生的自由探索和學術研究,在一定意義上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準備了條件。材料二:西歐城市興起,促進了西歐工商業發展,城市工商業者逐漸集結成市民階級,他們作為享有自由權利的經濟活動者,最終成長為與封建勢力相抗衡的近代資產階級的前身經濟:城市興起,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政治:市民階層不斷壯大,促使早期資產階級出現,為資本主義興起準備了條件思想文化:城市發展推動大學出現,為日后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做了準備(學法指導:從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去思考,抓材料關鍵字句)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爭取自由和自治 13世紀城市的興起 10世紀城市的主要居民大學的興起(時間、發展情況、課程設置)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課堂小結中世紀城市中世紀大學孕育促進行會手工工匠和商人教教師行會學生行會1.2023年6月浙江省高考報名人數達到39.09萬人。學子們憧憬著理想的大學校園生活。大學興起于A.古代中國 B.古代印度 C.中世紀的歐洲 D.古代羅馬2.農業、采礦業、漁業和林業產量的提高,相應地促進了商業和城市的發展……城市作為地方貿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開始慢慢地出現。”材料反映歐洲城市興起的主要原因是 A.大學的興起 B.市民階層發展壯大 C.莊園的出現 D.社會生產力的發展3.西歐城市興起后,農奴大量逃入城市。他們按規定在城市住滿一年零一天后就可成為A.市民 B.領主 C.佃戶 D.資產階級4、1130年,英王亨利一世給倫敦頒發的特許狀規定:“倫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權力任命他們所愿的倫敦市民為市長,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們所愿的倫敦市民為法官,負責處理按照國王的法令而提出的申訴,遇有訟案即審理”。從材料可以看出,特許狀的頒布使倫敦市民A.不能完全擺脫國王的控制 B.有權選舉市長,完全實現自治C.享有完全獨立的司法權 D.成為自由人,享有財產權課堂練習60倒計時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 第9課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 課型 新課新課標要求 知道西歐中世紀的城市既是工商業者的聚集地,也是一個相對自治的共同體。初步認識歐洲中世紀的大學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素養目標1.通過探討城市興起的原因、西歐早期大學的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2.借助時間軸、中世紀城市示意圖,幫助學生對中世紀歷史的時空觀念。 3.運用文字、圖片資料分析新興城市的特點、大學自治地位,培養學生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素養4.借助史料,通過對中國北宋開封與同時代西歐的城市規模的對比,讓學生直觀感悟到古代中國的發達繁榮,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的家國情懷。教學重點:中世紀歐洲城市自治與城市的發展;大學的興起。教學難點:中世紀城市的興起對歐洲社會發展的影響,大學興起的原因和意義教學內容分析與學情分析 學習內容要點 城市特許狀;城市居民的身份。巴黎大學的建立,牛津大學的興起。學習提示:初步理解西歐中世紀城市既是工商業者的聚集地,也是一個相對自治的共同體。初步認識歐洲早期大學起源、大學課程設置和目的。從課程內容上看,本課主要內容是10世紀開始,西歐經濟恢復,商業貿易發展,促使西歐城市興起與發展,這些城市在斗爭中發展壯大起來,用贖買、武力等方式爭取自由、自治。伴隨著城市發展,新的社會力量市民階層形成,早期的資產階級出現。隨著工商業的繁榮,社會需要世俗化、專門化的人才,于是大學也隨之興起、發展起來,培養了人才,活躍了思想,在一定意義上為文藝復興等做了準備。學情分析:中世紀西歐與中國同時期歷史大相徑庭,學生對當時的社會狀況不易理解。因此,更需要清晰的脈絡、豐富的圖片、多樣的活動來吸引學生注意。同時,圖史互證,培養學生用唯物史觀解釋歷史事件。關于大學的興起,學生比較感興趣,課前讓學生查找大學的一些相關知識,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活動設計【教學導入】展示圖片--意大利城市米蘭米蘭,因建筑、時裝、繪畫、歌劇、足球、旅游、媒體、制造業、金融等聞名于世。它曾是前西羅馬帝國首都、倫巴第王國首都、米蘭公國都城,現為世界最為著名的國際大都市之一。米蘭是意大利最發達的城邦和歐洲四大經濟中心之一,是世界時尚與設計之都和時尚界最有影響力的城市.你知道米蘭興起于什么時候嗎?同時期歐洲城市還有哪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中世紀城市興起設計意圖:利用圖片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示自主學習單,要求快速查找課本,抓住核心關鍵字句,3-5分鐘內完成參考答案:1.復蘇 手工業 商業2.自由 自治 金錢贖買 武力斗爭3.自由城市 自由人 財產權4.特許狀5.手工工匠 農奴 一年零一天6.市民階層 資產階級7.最美好的花朵 教育自主權8.基督教會 社會發展設計意圖:先學后教,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讓教學活動更加有針對性環節一:自由和自治城市1.城市的興起中世紀是指什么時期?中世紀是指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始到15世紀文藝復興時為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歐洲封建時期”材料一:公元10-11世紀的歐洲,隨著鐵犁等先進工具的廣泛使用……由于大片荒地和森林被開墾,耕地面積明顯擴大,農產品總量顯著增加,在滿足農村人口需要的同時還出現了剩余……脫離農業的手工業生產已不再是為了滿足領主和生產者自身的需要,其目的在于追求交換價值,各類商人遂應運而生,商品交換日趨活躍。為了更方便地購買原料、組織生產和銷售產品,手工業者和商人自發聚集到港灣、河口、城堡、寺院、交通樞紐和行政中心附近。 ——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師:依據材料和課本第一段,分析城市何時興起?城市興起的原因是什么?生:時間:從10世紀起。興起原因: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產品增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加城市開始興起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 人口的增長農業技術提高→剩余產品增加 → 舊城市復興新城市形成商業貿易發展師:結合地圖和相關史事說出中世紀的代表城市以及城市的特點。生1:代表城市:意大利、法蘭西、英格蘭、德意志等,都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城市。如法蘭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蘭和威尼斯、英格蘭的倫敦等生2:①交通便利②經濟中心③規模很小④人口很少隨著城市的發展,階級矛盾沖突日益尖銳,許多城市出現了自治權的斗爭設計意圖:通過師生互動,幫助學生夯實基礎,解決疑難,再精講點撥。城市爭取自治權的斗爭出示材料:材料二 瑯城是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領地上,高德理非常貪得無厭。為了擺脫高德理的統治,12世紀初,瑯城的居民湊了一大筆贖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國王路易六世買回了城市的自治權。但是,高德理背信棄義,得到錢后不久,他又要重新統治瑯城。瑯城居民聞訊十分憤怒,1112年,瑯城居民發動起義,成立“公社”,殺死高德理等人。路易六世和法國北部的封建領主派軍隊進占瑯城,強行取消了公社。瑯城居民堅持斗爭,直到1128年路易六世才不得不向瑯城頒發特許狀,同意瑯城建立公社,實行自治。教師活動:1、說說瑯城爭取自由和自治的原因?學生活動:領主像控制莊園一樣,對城市居民任意征稅,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戶一樣履行義務教師活動:2、瑯城爭取自治權的方式是怎樣的?學生活動:金錢贖買、武力斗爭。教師活動:3、瑯城成功取得自治權的標志是什么?學生活動:形式:從國王或領主手中取得證書——“特許狀”。教師活動:結合教材內容,根據下表歸納西歐自由與自治城市的權力特點及利弊自由城市 自治城市共同權力特別權力影響學生活動:自由城市 自治城市共同權力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財產權,領主不得非法剝奪市民的財產,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稅特別權力 部分城市有權選舉市長、市政官員、設立城市法庭影響 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城市貴族一般都是國王的支持者設計意圖:通過表格梳理,幫助學生從對比中找到差異,同時選取可信史料來判定歷史事實,形成歷史認識。城市居民身份教師活動:城市基本居民包括哪些?那么他怎樣才能轉化成城市市民呢?學生活動:手工工匠和商人設計意圖:通過史料研讀,進一步落實基礎知識,培養學生概括能力。出示14世紀中西城市人口對比圖和兩則不同觀點:同學甲:我國北宋的東京(開封)、南宋的臨安(杭州),比同時期西歐的城市大得多,人口多,商業更繁榮,市民中也有大量的手工業者和商人,因此也產生了市民階層,這比西歐更先進。同學乙: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西歐城市有自由和自治權,盡管還不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但是,這種獨立性是我國古代城市所沒有的。我國古代城市往往都是政治中心,東京和臨安都是首都,市民很難成為一個獨立的階級,更不能像西歐那樣產生資產階級。教師活動:根據七年級所學知識,結合教材有關內容,判斷甲、乙兩個同學誰說得更有道理并說明理由?歐洲封建社會的城市與同時期中國封建社會的城市有什么不同?學生活動:第二種說法更有道理。雖然宋代城市比歐洲同時期城市規模大得多,熱鬧得多,也是市民階層。但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不僅形成了市民階級,而且它還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早期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設計意圖:通過討論,進一步掌握西歐封建制與中國封建制的不同,培養學生概括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行會的出現在工商業繁榮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部分人獲得的利益超過了另一部分人,這就產生了矛盾,而個體經營者和政府之間的關系也需要協調,于是出現了行會。教師活動:自主學習:閱讀 P44上方“相關史事”,回答下列問題。①建立行會的目的是什么 學生活動:為了避免同行之間的惡性競爭,維護行業的共同利益,同時防止封建領主的侵犯②行會的類型有哪些 行會的類型主要分為商人行會和手工業行會兩大類,行業內部又再有細分。商人行會的出現比手工業行會稍晚,但比較富有,其經濟勢力和地位都遠超手工業行會。③行會如何進行管理 從管理規則中,明顯看出行會有地方保護主義的色彩,同業之間也實行平均主義的經濟政策。(結合圖示講解)行會的組織形式從上到下分為四等,依次是行頭、行東、幫工和學徒。行東、幫工和學徒之間表面上是師徒關系,但實際上存在著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這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教師活動:那么知識分子的“行會”叫什么大學的興起出示材料材料一:城市工商業作為世俗職業活動,需要各種實用的社會知識、地理知識,需要人掌握讀、寫、算基本能力,需要進行行業技巧訓練,還需要大量為工商業服務的管理者、律師、醫生、教師等專業人員。——侯建新主編《歐洲中世紀城市、鄉村與文化》材料二 :(城市的興起不僅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條件……隨著貿易劇增,導致西歐城市的快速發展,在文化上,由拜占廷和阿拉伯人保存的古代希臘文化又回到歐洲,大大拓寬了歐洲的文化和智力水平。——賀國慶《歐洲中世紀大學起源探微》教師活動:閱讀史料,結合教材分析大學興起的背景。學生活動:(1)各行業對人才的需求(2)城市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播。出示材料材料一:“師生在境內免于任何義務、征集、貢物或其他任何苛稅。”材料二:“拘捕學生時,決不能打他,除非他抗拒,要把他移送給教會法庭。如果法官逮捕了學生,暫時找不到教會審判官,或者教會審判官當時不能馬上到場,負責法官可以把犯人在學校宿舍看守起來,不能虐待學生,安全地把學生送至教會法庭。”——1200年,法國國王菲利普二世授予巴黎大學特許狀材料三:1231年教皇格里高利九世頒布了特許狀《知識之源》,以法定形式授予教師和學生各種特許權,賦予巴黎大學自我治理權,承認巴黎大學擁有結盟權、罷教罷課權、審判權和授予學位等特許權。教師活動:從上述材料中,大學的自治權利有哪些?國王和教皇對大學的態度是怎么樣的?學生活動: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教育自主權國王:尊重大學自治;教皇:支持大學自治,但不允許異端言論教師活動:根據下圖,結合教材有關內容,中世紀的大學生可以學到哪些課程 從課程名稱設置上來看,你對這些課程的設置有什么看法 學生活動:基礎課程: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專業課程:法學、醫學、神學。看法:大學的課程設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教師活動:思考,為什么說大學的興起是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學生活動:大學的興起,既培養了大量高等專業人才,又實現了有效自治,促進了西歐中世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合作探究:材料一:西歐中世紀城市興起后,工商業迅速發展孕育了新的經濟關系,城市中集中的手工業和商業所構成的商品經濟從一開始就對封建制度起著瓦解作用。材料二:西歐城市興起,促進了西歐工商業發展,城市工商業者逐漸集結成市民階級,他們作為享有自由權利的經濟活動者,最終成長為與封建勢力相抗衡的近代資產階級的前身材料三:中世紀城市是大學產生的搖籃,大學又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和繁榮.大學活躍了當時的思想文化活動,有利于師生的自由探索和學術研究,在一定意義上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準備了條件。教師活動:結合材料和本課所學知識,分析中世紀西歐城市和大學興起對歐洲文明發展的影響?學生活動:經濟上:城市商品經濟對封建制度有瓦解作用。政治上:市民階層不斷發展壯大,發展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思想上:大學的產生,為后來文藝復興的產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礎和人才基礎。設計意圖:通過師生互動,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用問題探究,加強學生合作學習,以問題解決為導向,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結:本課中,我們學習了中世紀城市和中世紀大學兩部分內容。城市的興起和大學的發展,兩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板書設計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A類學生P49第8題(素養目標2、3)、9-13題(素養目標1、3、4)B類學生P49第8題(素養目標2、3)、9、12題(素養目標1、 4)C類學生P48第1-7題(素養目標2、3)、9、12題(素養目標1、 4)教學反思與改進在本課教學中,圍繞城市的興起、大學的興起按照新課標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在設計中貫穿了學生主體,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理念,能夠圍繞重點和難點展開設計;但是如何把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更有趣味,是本節課應著重探討的一個問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9課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 學習單一、素養目標 1.通過探討城市興起的原因、西歐早期大學的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2.借助時間軸、中世紀城市示意圖,幫助學生對中世紀歷史的時空觀念。 3.運用文字、圖片資料分析新興城市的特點、大學自治地位,培養學生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素養4.借助史料,通過對中國北宋開封與同時代西歐的城市規模的對比,讓學生直觀感悟到古代中國的發達繁榮,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的家國情懷。二、自主學習 1.從10世紀起,西歐舊的城市開始 ,新的城市不斷產生。那些以 和 為中心的城市發展更快。 2.城市居民采取各種方式反抗封建領主對城市的控制和盤剝,爭取城市的 和 ,常用的手段包括 和 。 3.到13世紀,許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與特權,成為 。在這樣的城市里,市民是 ,享有 。 4.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權的形式,是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一種證書,這種證書就是“ ”。 5. 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們一般是從周圍農村的農民轉變而來的。很多人進入城市以前還是 ,一旦進入城市,住滿 ,就獲得了市民的身份。 6.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 逐漸形成。城市手工業者和商人不斷分化,出現了富裕的大手工業作坊主、商人和銀行家等,他們成為早期的 。 7.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 ”。大學的自治地位主要體現在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 。 8.中世紀大學的課程設置一方面仍受 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經濟和 的要求。 三、合作探究 1.中古西歐和中國的城市、文化差異,構成了世界文明的一部分。你認為他們倆誰說得更有道理 為什么 2.材料一:西歐中世紀城市興起后,工商業迅速發展孕育了新的經濟關系,城市中集中的手工業和商業所構成的商品經濟從一開始就對封建制度起著瓦解作用。材料二:西歐城市興起,促進了西歐工商業發展,城市工商業者逐漸集結成市民階級,他們作為享有自由權利的經濟活動者,最終成長為與封建勢力相抗衡的近代資產階級的前身材料三:中世紀城市是大學產生的搖籃,大學又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和繁榮.大學活躍了當時的思想文化活動,有利于師生的自由探索和學術研究,在一定意義上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準備了條件。結合材料和本課所學知識,分析中世紀西歐城市和大學興起對歐洲文明發展的影響?四、思維導圖五、課堂精練 要求:1、不看課本和資料;2、劃出關鍵詞;3、把選項寫在題號前。1.2023年6月浙江省高考報名人數達到39.09萬人。學子們憧憬著理想的大學校園生活。大學興起于 A.古代中國 B.古代印度 C.中世紀的歐洲 D.古代羅馬 2.農業、采礦業、漁業和林業產量的提高,相應地促進了商業和城市的發展……城市作為地方貿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開始慢慢地出現。”材料反映歐洲城市興起的主要原因是 A.大學的興起 B.市民階層發展壯大 C.莊園的出現 D.社會生產力的發展3.西歐城市興起后,農奴大量逃入城市。他們按規定在城市住滿一年零一天后就可成為A.市民 B.領主 C.佃戶 D.資產階級4、1130年,英王亨利一世給倫敦頒發的特許狀規定:“倫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權力任命他們所愿的倫敦市民為市長,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們所愿的倫敦市民為法官,負責處理按照國王的法令而提出的申訴,遇有訟案即審理”。從材料可以看出,特許狀的頒布使倫敦市民A.不能完全擺脫國王的控制 B.有權選舉市長,完全實現自治C.享有完全獨立的司法權 D.成為自由人,享有財產權我的疑問參考答案:一、自主學習1.復蘇 手工業 商業2.自由 自治 金錢贖買 武力斗爭3.自由城市 自由人 財產權4.特許狀5.手工工匠 農奴 一年零一天6.市民階層 資產階級7.最美好的花朵 教育自主權8.基督教會 社會發展二、合作探究:1第二種說法更有道理。雖然宋代城市比歐洲同時期城市規模大得多,熱鬧得多,也是市民階層。但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不僅形成了市民階級,而且它還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早期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2.經濟上:城市商品經濟對封建制度有瓦解作用。政治上:市民階層不斷發展壯大,發展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思想上:大學的產生,為后來文藝復興的產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礎和人才基礎。三、思維導圖四、課堂精練1-4 CDA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9課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 學習單.doc 第9課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doc 第9課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