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個人收入與分配高考考點1.按勞分配為主體2.多種分配形式并存3.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4.公平與效率的關系一、精華回放1. 我國的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2.儲蓄存款利息的計算方法3.儲蓄、債券、股票、商業保險(收益、風險)二、合作自學1.我國的分配制度(是什么?為什么?——思考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配方式 (按勞分配為主體)(1)按勞分配(地位、基本內容和要求、原因、意義)(2)按生產要素分配(意義)3.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 (1)表現(2)意義:A.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體現——新教材;B.有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3)怎樣? 4.公平與效率的關系(1)關系(2)怎樣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三、質疑解惑簡要列出疑點,并在組內解決。四、互動探究:1.區分按勞分配安生產要素分配:(1)按勞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經濟中,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工資、獎金、津貼收入,農村家庭聯產承包收入都屬于按勞分配所得。(2)按生產要素分配存在于股份制企業、私營經濟、外資經濟和個人投資活動中,凡是看到股息、利息、科技入股、出租、私營企業工資、土地流轉等信息都可直接判定為按生產要素分配。2. 勞動收入就是按勞分配收入,非勞動收入就是剝削收入。對嗎?五、建構知識六、遷移運用1.當前農民收入結構呈現全新特點:一是以農業收入為代表的家庭(承包)經營收入比重下降。二是以外出務工收入為代表的工資性收入比重穩定上升,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這種“以農業收入為代表的家庭(承包)經營收入”主要來源于________,屬于________的分配方式。A.集體經濟 按勞分配 B.私營經濟 生產要素分配 C.集體經濟 按勞動力要素分配 D.民營經濟 按土地要素分配2.60多年來,我國分配制度經歷了“單一的按勞分配方式→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多種分配方式為補充→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變遷。這一變遷的根本原因是 A.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深化 B.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不斷完善 C.社會主義制度的改革和發展 D.是由我國生產力不斷發展的水平和特點決定的3.李某是一國有企業工程師,去年工資收入36 000元,獎金8 000元,個人專利轉讓收入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 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勞分配收入和按生產要素分配收入分別是A.44 000元 26 000元 B. 36 000元 19 000元 C.49 000元 21 000元 D. 44 000元 11 000元4.中關村科技園區范圍內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將開展試點,對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實施技術入股、股權獎勵、分紅等形式的激勵。這些分配方式屬于 A.按勞分配 B.按勞動成果分配 C.按生產要素分配 D.按技術要素分配5.甲在國有企業工作,年薪4萬元;甲利用空閑時間在民營企業兼職,年薪1萬元;甲購買股票,年終分得紅利1萬元;甲出租住房,年收入1萬元。甲一年的勞動收入為 A.4萬元 B.5萬元 C.6萬元 D.7萬元 8.江蘇省從2013年7月1日起,全省最低工資標準又作了一次調整。其中三類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到1 100元,增加150元。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是A.獲得勞動權益的基礎 B.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 C.再分配更注重效率的體現 D.初次分配重視公平的舉措9.企業必須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和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這體現了: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B.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C.逐步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進一步強調效率優先、兼顧公平10.我國制定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更加注重社會公平。下列關于我國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生產方式變革決定社會性質的變化 ②調整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狀況 ③分配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11.我完善和發展 ④調整上層建筑,以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狀況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中國的收入差距正從改革開放初期基尼系數0.20的高度平均,迅速擴大到目前基尼系數0.474,突破了國際公認的貧富差距0.40警戒線,嚴重影響了和諧社會的構建。下列措施能縮小我國貧富差距的是: A.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 B.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C.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強化稅收調節 D.加快經濟發展,增加國民收入13.材料一 近幾年來,我國貧富差距日益突出,目前占人口20%的最貧困人口在收入或消費中所占的份額只有4.7%,占總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費的份額則高達50%。 材料二 鑒于當前收入分配領域存在的矛盾比較突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合理調節收入分配的問題,明確提出逐步解決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原則和政策,強調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1)材料一 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2)結合材料二 ,你認為怎樣解決好材料中反映的問題?(1)近幾年來,我國貧富差距問題日益突出,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總體上處于擴大的趨勢。(2)①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②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兼顧效率與公平,既要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又要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④加大收入分配的調節力度,強化對分配結果的監督。⑤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先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①最根本的是大力發展生產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增加居民收入。②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③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個重要舉措。要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的問題,要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⑤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兼顧效率與公平,既要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又要防止收入差距過于懸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