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3-2024人教版八年物理上冊同步學講練測學案(全國通用)第三章 物態變化 專題3.2 熔化和凝固1.能區別物質的氣態、液態和固態三種狀態;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概念;3.知道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4.知道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5.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吸放熱情況.閱讀本節課教材,參考教材完成教師給出的知識點問題的填空:知識點1. 熔化和凝固1.物態變化:物質各種______之間的變化叫做物態變化。物質有三種基本形態,固態、液態和氣態。狀態 形狀(固定/不固定) 體積(固定/不固定)固定 固定 固定液態 不固定 固定氣態 不固定 不固定物體的溫度發生變化時,三種狀態之間能發生相互變化。2.熔化和凝固:(1)物質從______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從______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2)注意區別熔化和溶化熔化:是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是一種物態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______。所以用“火”旁“熔”,例如加熱冰熔化為水,蠟加熱要熔化。溶化指固體溶解,是某固態物質,在另一種液態物質分散成單個分子或離子的擴散過程。此過程不需要加熱,但是必須有______,所以用三點水旁“溶”,如把糖放在水中溶化成糖水。3.固體熔化和凝固時的溫度變化規律(1)注意:酒精燈外焰加熱,水浴加熱、并且加熱的過程中要用攪拌器不斷地攪拌冰塊或者海波(被加熱物體受熱均勻)。(2)現象:海波經過緩慢加熱,溫度逐漸上升,當溫度達到48℃時,海波開始熔化。在熔化過程中,雖然繼續加熱,但海波的溫度始終保持在熔點______,直到熔化完后,溫度才繼續上升。停止加熱,變成液態的海波又逐漸變成固態,溫度還是始終保持在______不變,等到所有的海波全變成固態時,溫度才又繼續下降。石蠟的熔化過程則不同,隨著不斷加熱,石蠟的溫度不斷______,在此過程中,石蠟由硬變軟變稀,最后熔化為液體。停止加熱,由稀變軟,又變成固態,溫度不斷______。知識點2. 熔點和凝固點1. 根據物質在熔化時有無固定的熔化溫度可將物質分為兩類:______和______。(1)晶體: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的物質稱為晶體,如海波、冰、石英、所有金屬等。(2)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的物質稱為非晶體,如石蠟、瀝青、玻璃、橡膠等。2.熔點和凝固點(1)熔點:晶體______時的溫度叫做晶體的熔點,晶體都有一定的熔點,如冰的熔點是0℃、海波的熔點是48℃、萘的熔點是80℃。(2)凝固點:晶體______時的溫度叫做晶體的的凝固點,同種晶體的熔點與凝固點______。知識點3.熔化吸熱和凝固放熱1. 晶體熔化需要兩個條件:(1)溫度必須達到______;(2)讓晶體繼續______。2.晶體凝固也需要兩個條件:溫度必須降到______;讓晶體繼續______。3.晶體在處于熔點和凝固點時,可能處于液態,可能處于固態,也可能處于______共存狀態。注意: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晶 體 非 晶 體熔點和凝固點 有 沒有熔 化過 程 吸收熱量,溫度不變,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吸收熱量,溫度升高,物質先變稀,最后成為液體。熔化條件 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熱。 吸收熱量凝固條件 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放出熱量熔化圖像凝固圖像舉 例 海波、水晶、石英、食鹽、各種金屬 瀝青、玻璃、松香、石蠟考點1. 熔點熔化和凝固【例題1】(2023廣西)“滴水成冰”描述的是下列物態變化中的( )A. 凝華 B. 升華 C. 熔化 D. 凝固考點2. 熔點和凝固點【例題2】(2023北京) 將某種金屬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屬勺沒有熔化;將該金屬勺放入45℃的水中,發現金屬勺逐漸熔化。該金屬的熔點可能是( )A. 10℃ B. 30℃ C. 50℃ D. 60℃考點3. 熔化吸熱和凝固放熱【例題3】(2023山西)西周晉侯鳥尊是中國青銅器中罕見的珍品,是山西博物院的“鎮院之寶”(如圖所示)。制作鳥尊等青銅器時,先用泥土制成“內范”,在其外部涂適當厚度的蠟,將蠟雕刻成所需形狀,稱之為“模”,然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通過加熱使蠟液流出形成空腔(模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銅液,待青銅液冷卻后,打碎“外范”和“內范”,就得到與“模”一樣的青銅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將蠟加熱到液態是熔化過程,會放出熱量B. 青銅液冷卻到固態是凝固過程,會放出熱量C. 青銅液冷卻到固態是凝華過程,需吸收熱量D. 青銅和蠟熔化過程中,溫度均保持不變考點4. 晶體熔化特點的實驗【例題4】(2023遼寧撫順)小明在家中發現了爸爸防止血糖過低而食用的葡萄糖粉,想知道它是晶體還是非晶體。于是將葡萄糖粉末帶到學校的實驗室,組裝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驗證。(1)器材組裝過程中,a、b、c三個裝置正確安裝順序依次為___________。實驗過程中使用攪拌棒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2)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其顯示溫度為______℃。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溫度/℃ 57 66 75 84 84 84 84 89 94 99(3)上表是小明實驗記錄的部分數據,根據表中數據可知葡萄糖粉______(填“是”或“不是”)晶體。在第5min時,試管中物質處于_______狀態。(4)從第7min到第8min,試管中物質分子熱運動劇烈程度_______(填“加劇”“不變”或“減弱”)。【演練1】(2022湖南湘西)如圖所示,下列四個物態變化的實例中,屬于熔化的是( )A. 山間云海的形成B. 樹枝上霧淞的形成C. 初春冰雪消融D. 流水凍成冰凌【演練2】(2022安徽)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 對釜的鑄造有 “鐵化如水, 以泥固針鐵柄勺從嘴受注”(如圖) 這樣的記載。其中“鐵化如水”描述的物態變化是 。【演練3】 (2022遼寧沈陽)在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中,小雨所用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為了使冰受熱均勻,試管中應加入______(選填“碎冰塊”或“大冰塊”);(2)小雨繪制出冰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像可知冰是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3)小雨還想利用這套實驗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他先把試管和攪拌棒取出,再把溫度計插入燒杯的水中。為了縮短給水加熱的時間,燒杯中的水應該______(選填“增加”或“減少”)一些。記錄測量數據后,小雨又繪制出了水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4)小雨通過對比圖乙和圖丙,發現冰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有著相同的特點:都需要吸收熱量,溫度都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記憶課節知識思維導圖(滿分100分,答題時間45分鐘,根據下面給出的試題答案與解析自測自評)一、選擇題(7小題,每小題5分,共35分)1. 一種合金魔術道具,久提在 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會熔化,則該合金的熔點可能是( )A. 16°C B. 30°C C. 47°C D. 70°C2. (2022蘇州)下列四幅圖中的物態變化,需要吸熱的是( )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夏天,山頂上形成薄霧C. 秋天,草葉上形成露珠 D. 嚴冬,樹枝上出現霧淞3. 下列自然現象與物態變化名稱對應正確的是( )A. 初春,冰雪消融——熔化 B. 夏天,大霧彌漫——汽化C. 深秋,霜打枝頭——凝固 D. 冬天,冰封江面——凝華4. (2022江蘇連云港)下列關于物態變化描述正確的是( )A. 冬天水面結冰是凝固現象 B. 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是熔化現象C. 燒開水時冒出的“白氣”是升華現象 D. 皮膚上涂一些酒精感到涼快是液化現象5.下列物態變化現象中,屬于熔化的是( )A.天氣熱的時候,從冰柜中拿出的冰,一會兒就變成了水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灑的水,過一會兒就會變干C.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戶外的人不斷呼出“白氣”D.衣柜里防蟲用的樟腦片,過一段時間會變小6.某晶體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第5min,晶體開始熔化B. 晶體熔化過程持續20minC. 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吸收熱量D. 晶體的熔點是80℃7. (2022湖南衡陽)如圖是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根據圖像可以判斷( )A. 該物質是非晶體B. 該物質的熔點是80℃C. 第10min時,該物質已完全熔化D. 該物質在10~25min內沒有吸收熱量二、填空題(4小題,10個空,每空3分,共30分)1.在研究某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時,持續加熱該物質,記錄并描繪出了該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根據圖象可知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判斷依據是 。2.新冠疫情期間重慶一中同學們通過網絡在家學習,田田正學習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實驗時將裝有海波的試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加熱,如圖甲,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讀取示數時正確的讀數方法是_______ (選填“A”、“B”或“C”)。圖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圖像,由圖可知加熱到第15min時物質處于__________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3. (2022湖北宜昌)如圖為關于“55℃”水杯的圖片。將沸水倒入這種杯中搖一搖,便可使水溫快速變為55℃并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溫度不變,這是因為杯的內壁和外壁間貯存了一種顆粒,這種顆粒是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使沸水降溫利用了它______的特點。4. (2022山東棗莊)小剛同學在探究某種物質熔化特點的實驗中,根據實驗數據畫出了該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其熔點是 ℃,在熔化過程中溫度 ;在加熱6min時,該物質處于 (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三、簡答題(1小題,共10分)1.夏天,冰淇淋從冰箱取出來后不久,其包裝紙表面會變濕,這是為什么?把裝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的冷凍段時間。玻璃容易破裂,這又是為什么?請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釋這兩個現象。四、實驗探究題(3小題,共25分)1. (7分)(2023安徽)某小組加熱一杯冰水混合物,探究其溫度變化的特點,根據測量數據在圖示坐標紙上描出了相應的點。(1)請把圖上的點連接起來,作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_________;(2)實驗表明:在冰熔化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________(選填“保持不變”或“不斷上升”)。2.(10分)冬天給道路撒鹽,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發生,為了解其原因,小明用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探究鹽冰(濃鹽水凍成的冰塊)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1)將鹽冰打碎后放入燒杯,溫度計插入碎冰中,圖2中溫度計示數為 ℃;(2)觀察現象,記錄實驗效據,共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如圖3所示,由圖可知鹽冰的熔點為 ℃;熔化過程中,鹽冰水混合物的內能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3)實驗時燒杯外壁出現水珠,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4)由實驗可知,鹽冰屬于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3. (8分)如圖甲是小桂“探究海波熔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1)小桂安裝器材時應該_______(選填“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安裝。(2)圖乙是小桂根據實驗數據繪制溫度時間圖像,由圖像可知,海波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此溫度為_______,可以判斷海波是_______體。(3)小桂觀察乙圖發現,和兩段圖像中,溫度升高快慢不同,這是因為物質在不同狀態時的_____(選填“密度”或“比熱容”)不同造成的。對提出的科學探究問題進行猜想要有依據任何科學猜想都不是憑空產生的,它需要根據所觀察到的現象,運用學過的知識和已有經驗,對問題的可能答案作出假定。學習目標自學知識點梳理考點例題精講對點演練解題方法歸納課時減負課外小驗科學精神與擔當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3-2024人教版八年物理上冊同步學講練測學案(全國通用)第三章 物態變化 專題3.2 熔化和凝固1.能區別物質的氣態、液態和固態三種狀態;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概念;3.知道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4.知道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5.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吸放熱情況.閱讀本節課教材,參考教材完成教師給出的知識點問題的填空:知識點1. 熔化和凝固1.物態變化:物質各種狀態之間的變化叫做物態變化。物質有三種基本形態,固態、液態和氣態。狀態 形狀(固定/不固定) 體積(固定/不固定)固定 固定 固定液態 不固定 固定氣態 不固定 不固定物體的溫度發生變化時,三種狀態之間能發生相互變化。2.熔化和凝固:(1)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2)注意區別熔化和溶化熔化:是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是一種物態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加熱。所以用“火”旁“熔”,例如加熱冰熔化為水,蠟加熱要熔化。溶化指固體溶解,是某固態物質,在另一種液態物質分散成單個分子或離子的擴散過程。此過程不需要加熱,但是必須有液體,所以用三點水旁“溶”,如把糖放在水中溶化成糖水。3.固體熔化和凝固時的溫度變化規律(1)注意:酒精燈外焰加熱,水浴加熱、并且加熱的過程中要用攪拌器不斷地攪拌冰塊或者海波(被加熱物體受熱均勻)。(2)現象:海波經過緩慢加熱,溫度逐漸上升,當溫度達到48℃時,海波開始熔化。在熔化過程中,雖然繼續加熱,但海波的溫度始終保持在熔點不變,直到熔化完后,溫度才繼續上升。停止加熱,變成液態的海波又逐漸變成固態,溫度還是始終保持在熔點不變,等到所有的海波全變成固態時,溫度才又繼續下降。石蠟的熔化過程則不同,隨著不斷加熱,石蠟的溫度不斷上升,在此過程中,石蠟由硬變軟變稀,最后熔化為液體。停止加熱,由稀變軟,又變成固態,溫度不斷降低。知識點2. 熔點和凝固點1. 根據物質在熔化時有無固定的熔化溫度可將物質分為兩類:晶體和非晶體。(1)晶體: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的物質稱為晶體,如海波、冰、石英、所有金屬等。(2)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的物質稱為非晶體,如石蠟、瀝青、玻璃、橡膠等。2.熔點和凝固點(1)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晶體的熔點,晶體都有一定的熔點,如冰的熔點是0℃、海波的熔點是48℃、萘的熔點是80℃。(2)凝固點:晶體凝固時的溫度叫做晶體的的凝固點,同種晶體的熔點與凝固點相同。知識點3.熔化吸熱和凝固放熱1. 晶體熔化需要兩個條件:(1)溫度必須達到熔點;(2)讓晶體繼續吸熱。2.晶體凝固也需要兩個條件:溫度必須降到凝固點;讓晶體繼續放熱。3.晶體在處于熔點和凝固點時,可能處于液態,可能處于固態,也可能處于固液共存狀態。注意: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晶 體 非 晶 體熔點和凝固點 有 沒有熔 化過 程 吸收熱量,溫度不變,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吸收熱量,溫度升高,物質先變稀,最后成為液體。熔化條件 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熱。 吸收熱量凝固條件 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放出熱量熔化圖像凝固圖像舉 例 海波、水晶、石英、食鹽、各種金屬 瀝青、玻璃、松香、石蠟考點1. 熔點熔化和凝固【例題1】(2023廣西)“滴水成冰”描述的是下列物態變化中的( )A. 凝華 B. 升華 C. 熔化 D. 凝固【答案】D【解析】“滴水成冰”意思是由于溫度較低,下落的水滴放熱變成了冰,從液態變成固態,這個過程叫凝固,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考點2. 熔點和凝固點【例題2】(2023北京) 將某種金屬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屬勺沒有熔化;將該金屬勺放入45℃的水中,發現金屬勺逐漸熔化。該金屬的熔點可能是( )A. 10℃ B. 30℃ C. 50℃ D. 60℃【答案】B【解析】金屬屬于晶體,其溫度達到熔點并且繼續吸熱時,金屬就會熔化。根據題目表述此金屬的熔點在15℃到45℃之間,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考點3. 熔化吸熱和凝固放熱【例題3】(2023山西)西周晉侯鳥尊是中國青銅器中罕見的珍品,是山西博物院的“鎮院之寶”(如圖所示)。制作鳥尊等青銅器時,先用泥土制成“內范”,在其外部涂適當厚度的蠟,將蠟雕刻成所需形狀,稱之為“模”,然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通過加熱使蠟液流出形成空腔(模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銅液,待青銅液冷卻后,打碎“外范”和“內范”,就得到與“模”一樣的青銅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將蠟加熱到液態是熔化過程,會放出熱量B. 青銅液冷卻到固態是凝固過程,會放出熱量C. 青銅液冷卻到固態是凝華過程,需吸收熱量D. 青銅和蠟熔化過程中,溫度均保持不變【答案】B【解析】A.蠟從固態到液態是熔化過程,此過程吸熱,故A錯誤;BC.青銅液體變成固體的過程是凝固,此過程放熱,故B正確,C錯誤;D.青銅是晶體,熔化過程溫度保持不變,蠟是非晶體,熔化過程溫度升高,故D錯誤。故選B。考點4. 晶體熔化特點的實驗【例題4】(2023遼寧撫順)小明在家中發現了爸爸防止血糖過低而食用的葡萄糖粉,想知道它是晶體還是非晶體。于是將葡萄糖粉末帶到學校的實驗室,組裝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驗證。(1)器材組裝過程中,a、b、c三個裝置正確安裝順序依次為___________。實驗過程中使用攪拌棒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2)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其顯示溫度為______℃。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溫度/℃ 57 66 75 84 84 84 84 89 94 99(3)上表是小明實驗記錄的部分數據,根據表中數據可知葡萄糖粉______(填“是”或“不是”)晶體。在第5min時,試管中物質處于_______狀態。(4)從第7min到第8min,試管中物質分子熱運動劇烈程度_______(填“加劇”“不變”或“減弱”)。【答案】(1)cba 使葡萄糖粉(試管內物質)受熱均勻 (2) 58 (3)是 固液共存 (4)加劇【解析】(1)實驗儀器的安裝順序為自下而上,依次為cba。使用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使試管中的物質受熱均勻。(2)由圖可知,分度值為1℃,故讀數為58℃。(3)由表可知,熔化過程中有一段時間溫度不變,說明該固體有固定的熔點,所以是晶體。由表可知,第5min時,溫度保持不變,處于熔化過程中,所以是固液共存態。(4)從第7min到第8min,溫度升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演練1】(2022湖南湘西)如圖所示,下列四個物態變化的實例中,屬于熔化的是( )A. 山間云海的形成B. 樹枝上霧淞的形成C. 初春冰雪消融D. 流水凍成冰凌【答案】C【解析】A.山間云海的形成,云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現象,故A項不符合題意;B.樹枝上霧淞的形成,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B項不符合題意;C.初春冰雪消融,即固態變為液態,是熔化過程,故C符合題意;D.流水凍成冰凌,屬于凝固現象,故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演練2】(2022安徽)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 對釜的鑄造有 “鐵化如水, 以泥固針鐵柄勺從嘴受注”(如圖) 這樣的記載。其中“鐵化如水”描述的物態變化是 。【答案】熔化【解析】“鐵化如水”的意思是把固態的鐵通過加熱變成液體的“鐵水”,這個過程是熔化。【演練3】 (2022遼寧沈陽)在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中,小雨所用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為了使冰受熱均勻,試管中應加入______(選填“碎冰塊”或“大冰塊”);(2)小雨繪制出冰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像可知冰是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3)小雨還想利用這套實驗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他先把試管和攪拌棒取出,再把溫度計插入燒杯的水中。為了縮短給水加熱的時間,燒杯中的水應該______(選填“增加”或“減少”)一些。記錄測量數據后,小雨又繪制出了水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4)小雨通過對比圖乙和圖丙,發現冰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有著相同的特點:都需要吸收熱量,溫度都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答案】(1)碎冰塊 (2)晶體 (3)減少 (4)不變【解析】(1)為了使冰受熱均勻,試管中應加入碎冰塊,更容易攪拌。(2)由冰熔化圖像發現,冰熔化時溫度有一段保持不變,說明持續吸熱溫度不變,即為晶體的熔點,所以冰是晶體。(3)為了縮短給水加熱的時間,燒杯中的水應該減少,質量越少,吸收同樣多的熱量,升溫更快。(4)由冰的熔化圖像和水的沸騰圖像發現,冰熔化過程持續吸熱溫度不變,水沸騰時達到沸點后溫度不變,持續吸熱。記憶課節知識思維導圖(滿分100分,答題時間45分鐘,根據下面給出的試題答案與解析自測自評)一、選擇題(7小題,每小題5分,共35分)1. 一種合金魔術道具,久提在 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會熔化,則該合金的熔點可能是( )A. 16°C B. 30°C C. 47°C D. 70°C【答案】C【解析】一種合金魔術道具,久提在 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會熔化,則該合金的熔點可能是大于 34℃小于60℃,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2. (2022蘇州)下列四幅圖中的物態變化,需要吸熱的是( )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夏天,山頂上形成薄霧C. 秋天,草葉上形成露珠 D. 嚴冬,樹枝上出現霧淞【答案】A【解析】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熔化現象,熔化需要吸收熱量,故A符合題意;B.霧的形成的是液化,液化放熱,故B不符合題意;C.露珠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C不符合題意;D.霧淞是凝華現象,凝華需要放熱,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3. 下列自然現象與物態變化名稱對應正確的是( )A. 初春,冰雪消融——熔化 B. 夏天,大霧彌漫——汽化C. 深秋,霜打枝頭——凝固 D. 冬天,冰封江面——凝華【答案】A【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態的冰雪變為液態的水,是熔化現象,故A正確;B.霧是液態的小水滴,是水蒸氣遇冷變成的,是液化現象,故B錯誤;C.霜是固態的小冰晶,是水蒸氣遇冷變成的,是凝華現象,故C錯誤;D.冰是固態的,是液態的水遇冷變成的,是凝固現象,故D錯誤,故選A。4. (2022江蘇連云港)下列關于物態變化描述正確的是( )A. 冬天水面結冰是凝固現象 B. 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是熔化現象C. 燒開水時冒出的“白氣”是升華現象 D. 皮膚上涂一些酒精感到涼快是液化現象【答案】A【解析】A.冬天水面結冰,水由液態變成固態,屬于凝固現象,故A正確;B.冬天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衣服上的冰直接變成了水蒸氣,是升華現象,故B錯誤;C.燒開水時冒出的“白氣”是冒出的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C錯誤;D.皮膚上涂一些酒精會感到涼爽是因為酒精蒸發時吸熱,故D錯誤。故選A。5.下列物態變化現象中,屬于熔化的是( )A.天氣熱的時候,從冰柜中拿出的冰,一會兒就變成了水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灑的水,過一會兒就會變干C.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戶外的人不斷呼出“白氣”D.衣柜里防蟲用的樟腦片,過一段時間會變小【答案】A【解析】A.天氣熱的時候,從冰柜中拿出的冰,一會兒就變成了水,是由固態變為液態,屬于熔化現象,故A符合題意;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灑的水,過一會兒就會變干,屬于汽化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C.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戶外的人不斷呼出“白氣”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白氣”,故C不符合題意;D.衣柜里防蟲用的樟腦片,過一段時間會變小,是樟腦片直接由固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屬于升華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6.某晶體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第5min,晶體開始熔化B. 晶體熔化過程持續20minC. 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吸收熱量D. 晶體的熔點是80℃【答案】D【解析】A.由圖可知,第10min,晶體開始熔化,故A錯誤;B.晶體熔化過程持續的時間t=25min-10min=15min,故B錯誤;C.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故C錯誤;D.由圖可知,圖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對應的溫度80℃是物質的熔點,所以晶體的熔點是80℃,故D正確。7. (2022湖南衡陽)如圖是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根據圖像可以判斷( )A. 該物質是非晶體B. 該物質的熔點是80℃C. 第10min時,該物質已完全熔化D. 該物質在10~25min內沒有吸收熱量【答案】B【解析】ABD.圖中該物質在10~25min內吸熱但溫度不變,是晶體,此時對應的溫度為80℃,即它的熔點是80℃,故A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C.由圖可知,第10min時,該物質剛開始熔化,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B。二、填空題(4小題,10個空,每空3分,共30分)1.在研究某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時,持續加熱該物質,記錄并描繪出了該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根據圖象可知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判斷依據是 。【答案】晶體;有熔點。【解析】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的區別: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上升,晶體熔化時的溫度為熔點。由圖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80℃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并且熔點為80℃。2.新冠疫情期間重慶一中同學們通過網絡在家學習,田田正學習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實驗時將裝有海波的試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加熱,如圖甲,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讀取示數時正確的讀數方法是_______ (選填“A”、“B”或“C”)。圖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圖像,由圖可知加熱到第15min時物質處于__________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答案】B 固液共存【解析】溫度計讀數時,視線應和管內液面相平(平視),B的方法是正確的。由丙圖可知,第15min海波正處于熔化過程中,所以它此時的狀態為“固液共存”。3. (2022湖北宜昌)如圖為關于“55℃”水杯的圖片。將沸水倒入這種杯中搖一搖,便可使水溫快速變為55℃并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溫度不變,這是因為杯的內壁和外壁間貯存了一種顆粒,這種顆粒是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使沸水降溫利用了它______的特點。【答案】 晶體 熔化吸熱【解析】將沸水倒入這種杯中搖一搖,便可使水溫快速變為55℃并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溫度不變,說明這種顆粒吸收了熱水的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即有固定的熔點,所以這種顆粒是晶體。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水的熱量,使熱水的溫度降低。4. (2022山東棗莊)小剛同學在探究某種物質熔化特點的實驗中,根據實驗數據畫出了該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其熔點是 ℃,在熔化過程中溫度 ;在加熱6min時,該物質處于 (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答案】 ①. 晶體 ②. 80 ③. 不變 ④. 固液共存態【解析】由圖像可知,BC段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所以該物質是晶體。熔化過程中保持不變的溫度即為該物質的熔點,由圖可知,BC段為熔化過程,保持的溫度為80℃,故該物質的熔點為80℃。在加熱6min時,該物質處于熔化過程,一部分已經熔化為液體,一部分還沒來得及熔化,處于固態,所以在加熱6min時,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三、簡答題(1小題,共10分)1.夏天,冰淇淋從冰箱取出來后不久,其包裝紙表面會變濕,這是為什么?把裝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的冷凍段時間。玻璃容易破裂,這又是為什么?請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釋這兩個現象。【答案】(1)夏天,冰淇淋從冰箱取出來后不久,其包裝紙表面會變濕,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冰淇淋包裝紙,在其表面液化為小水滴。(2)把裝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的冷凍段時間,玻璃容易破裂,是由于水凝固后體積變大,將玻璃漲破。【解析】(1)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2)水凝固后,質量不變,密度變小,體積變大。四、實驗探究題(3小題,共25分)1. (7分)(2023安徽)某小組加熱一杯冰水混合物,探究其溫度變化的特點,根據測量數據在圖示坐標紙上描出了相應的點。(1)請把圖上的點連接起來,作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_________;(2)實驗表明:在冰熔化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________(選填“保持不變”或“不斷上升”)。【答案】 (1)見解析 (2)保持不變【解析】(1)由題圖可知,反映的是加熱冰水混合物時溫度與時間的關系,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如圖所示(2)由題圖可知,冰熔化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在0℃不變,即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保持不變。2.(10分)冬天給道路撒鹽,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發生,為了解其原因,小明用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探究鹽冰(濃鹽水凍成的冰塊)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1)將鹽冰打碎后放入燒杯,溫度計插入碎冰中,圖2中溫度計示數為 ℃;(2)觀察現象,記錄實驗效據,共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如圖3所示,由圖可知鹽冰的熔點為 ℃;熔化過程中,鹽冰水混合物的內能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3)實驗時燒杯外壁出現水珠,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4)由實驗可知,鹽冰屬于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答案】(1)﹣4;(2)﹣2;增加;(3)液化;(4)晶體。【解析】(1)由圖2可知,溫度計的最小刻度值是1℃,且液柱在零刻度線下方,因此該溫度計的示數是﹣4℃;(2)從圖3中可知,鹽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2℃不變,所以熔點是﹣2℃;鹽冰熔化過程吸收熱量,內能增大;(3)鹽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使燒杯的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燒杯外壁液化形成液態小水滴,即出現的水珠;(4)根據曲線圖可知:鹽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2℃不變,所以鹽冰屬于是晶體。3. (8分)如圖甲是小桂“探究海波熔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1)小桂安裝器材時應該_______(選填“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安裝。(2)圖乙是小桂根據實驗數據繪制溫度時間圖像,由圖像可知,海波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此溫度為_______,可以判斷海波是_______體。(3)小桂觀察乙圖發現,和兩段圖像中,溫度升高快慢不同,這是因為物質在不同狀態時的_____(選填“密度”或“比熱容”)不同造成的。【答案】 (1)由下往上 (2)48 晶 (3)比熱容【解析】(1)如圖甲所示,本實驗中,需控制用外焰加熱,因此安裝器材時,應由下往上安裝。(2)如圖乙所示,海波在熔化過程中,有一段固定不變的溫度,這個溫度叫熔點,是48℃,晶體為有固定熔點的物質,因此海波為晶體。(3)如圖乙所示,AB段為固態,CD段為液態,相同時間內海波吸熱相同,AB段升溫比CD段快說明固態海波比液態海波比熱容小。對提出的科學探究問題進行猜想要有依據任何科學猜想都不是憑空產生的,它需要根據所觀察到的現象,運用學過的知識和已有經驗,對問題的可能答案作出假定。學習目標自學知識點梳理考點例題精講對點演練解題方法歸納課時減負課外小測驗科學精神與擔當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3.2 熔化和凝固(原卷版) .doc 專題3.2 熔化和凝固(解析版) .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