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節 大氣的壓強(第1課時)考試這樣考題型一 大氣壓強的存在角度1:證明大氣壓的存在1.科學興趣小組進行了如圖實驗∶先在燒瓶中裝滿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燒瓶口放入去殼的鶴鶉蛋(不留縫隙),將燒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發現鶴鶉蛋一直向燒瓶底部運動。該興趣小組的實驗目的是為了探究( )A.大氣壓的存在 B.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C.大氣各個方向壓強都相等 D.大氣的壓強與熱水溫度的關系角度2:用大氣壓解釋2.下列不能說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是( )A.瓶吞雞蛋 B.紙托水杯 C.橡皮膜凸出 D.大小試管實驗題型二大氣壓的大小角度1:測量大氣壓的工具3.用來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是( )A.壓強計 B.氣壓計 C.馬德堡半球實驗 D.高度計角度2:大氣壓值4.關于大氣壓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個標準大氣壓的值相當于760mm長的水柱產生的壓強B.一個標準大氣壓的值大約是76mm水銀柱C.一個標準大氣壓的值相當于76cm高的水銀柱產生的壓強D.一個標準大氣壓的壓力相當于1.01×105Pa角度3:大氣壓是變化的5.有關大氣壓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大氣壓強等于760厘米水銀柱高 B.大氣壓強的值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C.同一地方的大氣壓的值總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D.大氣壓隨海拔的升高而增大題型三 學科綜合6.小明制作了一個如圖所示的簡易氣壓計。將橡皮膜平鋪在敞口容器上,并用膠帶綁緊。檢查氣密性后,將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紙的M處。外界氣壓的變化會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變化,從而使吸管繞O點轉動,指示氣壓大小變化。(外界氣溫的變化對容器內氣壓的影響極小)(1)檢查氣密性時,將綁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沒在水中,輕壓橡皮膜,如果觀察到 ,則氣密性不好。(2)小明將該氣壓計從甲地帶到乙地,發現吸管B端的指向從M處變為N處。則甲、乙兩地氣壓較大的是 。題型五 拓展創新7.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標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對大氣壓的值進行測量。a.先讓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將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當注射器的小孔充滿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b.用細繩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頸部,使繩另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動注射器筒,如圖所示.當注射器中的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7.5N。c.測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長度為4cm。d.根據測量數據,算出大氣壓的值。(1)根據實驗數據計算出大氣壓強是多大? 。(2)小紅發現,小明在做此實驗時測得的大氣壓值誤差很大,小紅對小明所做實驗進行改進,在完成a、b步驟,活塞口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勻速拉動注射器筒,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2N”這一實驗步驟,這是為什么? 。能力提升訓練1.如圖所示的現象中,解釋錯誤的是( )甲 乙 丙 丁A.甲圖:馬德堡半球實驗是最早證明大氣壓很大的實驗B.乙圖:吸盤能吸附在墻上的原理是大氣壓強的作用C.丙圖:用自制氣壓計可探究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關系D.丁圖:托里拆利第一個用實驗的方法測出大氣壓的值2.有一個兩端開口的玻璃管,用橡皮膜扎緊玻璃管的一端,灌滿水后,用手堵住開口端,倒過來插入水槽中,如圖所示,松手后,橡皮膜所呈現的是( )A.平面 B.凸起一些 C.凹進一些 D.無法判斷參考答案考試這樣考1.B 2.C 3.B 4.C 5.B6.(1)冒出氣泡 (2)乙 7.(1)1.2×105Pa (2)測活塞所受摩擦力能力提升訓練1.C 2.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0張PPT)第3節 大氣的壓強(第1課時)浙教版 八年級上教材解析【核心概念】【學習內容與要求】大氣壓是重要的物理現象,它與生產和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利用大氣壓,但學生對大氣壓的存在卻并不清楚。因此,這節課首先要讓學生意識到大氣壓的存在,然后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證明大氣壓的存在,再利用工具測量大氣壓的大小,讓學生對大氣壓有一個整體認識。3.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3.1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③通過實驗認識大氣壓強,知道大氣壓強的變化及其對生活的影響。創設情境如果把籠罩著地球的大氣層比做海洋的話,我們就生活在大氣海洋的底部。生活在海洋中的魚類會受到水的壓強作用。生活在大氣“海洋”中的我們應該也會受到大氣的壓強作用。有什么證據可以證明大氣對處于其中的物體會產生壓強呢?水的重力和流動性探究實踐活動1.在一個玻璃杯里盛滿水,杯口覆蓋一張硬紙片。用手托住紙片,把杯子倒轉過來(如圖 2-11)。把托紙片的手移開后,觀察水是否會流出來,并解釋觀察到的現象。水不會流出,原因是大氣的壓強將紙片托住了。改變杯口朝向,把托紙片的手移開后,觀察水是否會流出來?水不會流出。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探究實踐2.用吸管吸牛奶盒內的牛奶,當牛奶吸完后繼續吸,觀察牛奶盒會發生什么變化(如圖 ),并對觀察到的現象作出解釋。牛奶盒變癟,原因是牛奶吸完后繼續吸使盒內氣壓減小,外部的大氣的壓強將牛奶盒壓癟。3.將一只薄膜塑料袋放入廣口瓶內,使塑料袋盡可能貼近瓶壁。將袋口沿瓶口翻過來,用橡皮筋緊緊扎在瓶口上(如圖 )。試試看,你能否將塑料袋從瓶內拉出來,并解釋實驗現象。不能將塑料袋從瓶內拉出來。原因是塑料袋與廣口瓶之間的夾縫中空氣很少,氣壓小,外部大氣的壓強會將塑料袋壓在瓶內。探究實踐大量現象表明,大氣會向各個方向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大氣的壓強簡稱大氣壓。手壓塑料瓶大氣壓塑料瓶4.用手壓空塑料瓶,瓶變癟。瓶中先倒入適量的熱水,振蕩,迅速倒掉,然后擰緊瓶蓋后冷卻,瓶變癟。請解釋實驗現象。手對空塑料瓶有壓力作用,使瓶發生形變。冷卻后,瓶內氣壓減小,外部大氣的壓強將瓶壓癟。探究實踐思考與討論1.如圖 2-14 所示,杯中的飲料為什么能夠通過吸管進入口中?用手壓牛奶盒,能將牛奶壓入口中。當口含吸管吸氣時,吸管內空氣的壓強變小,外界大氣壓就將杯內的飲料壓入吸管,進入人的口中。2.如圖 2-15 所示,帶有掛鉤的吸盤為什么能牢牢地貼在瓷磚表面?吸盤緊壓在瓷磚表面時,擠出了里面的空氣,吸盤就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牢牢地貼在瓷磚的表面。探究實踐馬德堡半球實驗:探究實踐早在 1654 年,德國馬德堡市市長格里克就在馬德堡市公開表演了一個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他將兩個直徑為 30 多厘米的空心銅半球緊貼在一起,用抽氣機抽出球內的空氣,然后讓馬向相反的方向拉兩個半球。直到兩邊的馬各增加到8 匹時,才把半球拉開。馬德堡半球實驗有力地證實了大氣會產生很大的壓強。馬德堡半球內的空氣抽出后,球外的大氣壓會將兩個半球緊緊壓在一起。探究實踐你是否知道,不少動物身上的吸盤也具有馬德堡半球的功能?蒼蠅倒立在天花板上爬行,為什么不會從掉下來?蒼蠅腳的末端有一個彎曲的爪,爪掌中有一些吸盤。腿上的肌肉收縮、放松,使吸盤內沒有空氣,大氣壓將蒼蠅的腳壓在天花板上。章魚、墨魚等軟體動物的觸手上也有許多吸盤,利用這些吸盤,在外界液體壓強的作用下,這些觸手得以緊緊抓住水下附著物或獵物,進行行走或捕食。你還知道哪些動物身上也有吸盤?空盒氣壓計探究實踐氣壓是天氣要素之一,氣象臺每天都要測量大氣壓的大小。大氣壓的大小可以用空盒氣壓計或水銀氣壓計測量。有兩行刻度,分別以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為單位。1 毫米汞柱約為 133 帕水銀氣壓計讀出的水銀柱高度為多少毫米,大氣壓即為多少毫米汞柱。攜帶和使用比較方便測量較精確探究實踐在起降的飛機里,人耳會有不舒適的感覺。為什么?這是因為大氣壓隨著高度發生了變化,高度越高,大氣壓越小。在海平面附近,大氣壓的數值接近于 1.01×105帕(即 760 毫米汞柱)。人們通常把這個大氣壓稱為標準大氣壓。標準大氣壓與 760 毫米高的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相等。p=ρ水銀gh=13.6×103kg/m3×0.76m×9.8N/kg=1.01×105帕相當于在1 厘米2的面積上施加約 10 牛的壓力。探究實踐標準大氣壓能托起 760 毫米高的水銀柱。760 mm大氣壓真空標準大氣壓與 760 毫米高的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相等。標準大氣壓能托起多少高的水柱?通過計算可知,標準大氣壓能托起約10.3米高的水柱。探究實踐思考與討論根據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能否將圖 2-18 所示的空盒氣壓計改造成高度計?如果可以,那么高度計的指針沿順時針方向轉動時,表示所在的高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由于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小,隨高度的減小而增大。能將空盒氣壓計改造成高度計。高度計的指針沿順時針方向轉動時,表示外界的大氣壓變大。指針沿順時針方向轉動時,高度計所在的高度變低了。大氣壓變大高度變小探究實踐利用身邊的材料自制氣壓計,反映氣壓大小的變化。材料:玻璃瓶、吸管、橡皮塞、橡皮膜、水(紅墨水)等。完成后,與同學們交流,說明如何反映氣壓變化。探究實踐1.如圖所示的實驗中不能說明大氣壓存在的是 ( )D2.如圖所示,用吸管吸飲料,讓飲料進入口中的力是( )A.大氣壓力 B.飲料的重力C.手握玻璃杯的力 D.玻璃杯對飲料的支持力A遷移應用3.如圖所示實驗中吸盤都保持靜止,但所掛鉤碼已是吸盤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對此下列說法正確是 ( )A.圖甲中大氣對吸盤的壓力等于鉤碼的重力B.圖乙中大氣對下面吸盤的壓力等于鉤碼重力的一半C.利用圖甲的實驗可以粗測大氣壓的值D.利用圖乙的實驗可以粗測大氣壓的值D板書設計存在證據:馬德堡半球實驗含義:大氣對處于其中的物體各個方向產生的壓強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強的測量工具:空盒氣壓計和水銀氣壓計大小:1標準大氣壓=760 mmHg=1.01×105 Pa大氣壓強的變化: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大氣壓強第3節 大氣的壓強(第1課時)解釋:大氣壓的“壓”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3節 大氣的壓強(共20張PPT).pptx 考試這樣考--第3節 大氣的壓強(第1課時).docx 馬德堡半球實驗.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