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5.5 顯微鏡和望遠鏡 (解析版+原卷版) 同步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5.5 顯微鏡和望遠鏡 (解析版+原卷版) 同步學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3-2024人教版八年物理上冊同步學講練測學案(全國通用)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專題5.5 顯微鏡和望遠鏡
1.了解顯微鏡和望遠鏡的基本結構。
2.知道影響視角大小的因素。
3.能說出顯微鏡和望遠鏡的成像原理。
閱讀本節課教材,參考教材完成教師給出的知識點問題的填空:
知識點1.顯微鏡:
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目鏡都是凸透鏡,它們使物體兩次放大。物鏡像投影儀一樣成像,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的作用像一個普通放大鏡,以物鏡成的實像為物,再成一個正立、放大虛像。
所以總的來說,顯微鏡成的是倒立、放大、虛像。(物鏡的實像被目鏡又變成虛像了,而我們看到的是目鏡成的虛像,而不是物鏡成的實像)
知識點2. 望遠鏡:
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目鏡都是凸透鏡,它們使遠處物體先成實像,后成虛像。物鏡使物體成縮小、倒立的實像(相當照相機);目鏡的作用像一個普通放大鏡,以物鏡成的實像為物,成一個正立、放大虛像。
知識點3. 了解顯微鏡與望遠鏡區別
1.對于顯微鏡而言
(1)作用:用來觀察細微物體或物體細微部分。
(2)原理:先用一個接近物體的凸透鏡使物體成一放大的實像,然后再用另一個接近眼睛的凸透鏡把這個實像再一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體了。
離物體近的這個透鏡叫物鏡,其焦距較短;離眼睛近的這個透鏡叫目鏡,其焦距比物鏡稍大。兩鏡間的距離可以調節。
(3)使用顯微鏡的注意事項
①拿顯微鏡時,要一手緊握鏡臂,一手托鏡座,不要單手提拿,以防目鏡或其他零件滑落。
②顯微鏡不可放置在實驗臺的邊緣,以免碰翻落地。
③不要隨意取下目鏡或拆卸顯微鏡的各種部件,以防灰塵落入內部或發生丟失損壞等。
④使用顯微鏡時,操作要正規,養成兩眼同睜、兩手并用的習慣,邊觀察邊計數和繪圖等。
⑤要保持顯微鏡的清潔,發現有灰塵或操作中不慎使鏡頭和載物臺沾上染料、水滴等,應及時擦去。光學和照明部分的鏡面只能用擦鏡紙輕輕擦拭,切勿用手指、手帕和綢布等擦摸,以免磨損鏡面。機械部分可以用布擦拭。
⑥顯微鏡使用完畢,轉動粗調螺旋上升鏡筒或下降載物臺,取下標本片,轉動轉換器使物鏡離開通光孔,然后再下降鏡筒或上升載物臺使接近物鏡,垂直反光鏡,下降集光器,關閉虹彩光闌,復原傾斜關節和報片器位置,把顯微鏡放回鏡箱。
(4)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①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物鏡放大倍數和目鏡的放大倍數的乘積。
②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指長和寬的倍數
③物鏡、目鏡的焦距越短,放大率越高。
2.對于望遠鏡而言
(1)作用:利用望遠鏡能看清遠處的(大)物體。
(2)組成:有一種望遠鏡(開普勒望遠鏡)由兩組凸透鏡組成。靠近物體的叫物鏡,焦距較長;靠近眼睛的叫目鏡,焦距較短。物鏡的第二焦點與目鏡的第一焦點重合。
(3)原理: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實像,目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放大鏡,用來把這個像放大。
(4)視覺效果:望遠鏡所成的像是縮小的,但是由于“視角”增大,人感覺物體被放大了。
望遠鏡的直徑比我們的眼睛的瞳孔大得多,這樣它可以會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明亮。
還有一種望遠鏡用凸透鏡作物鏡,用凹透鏡作目鏡(伽利略望遠鏡)。天文望遠鏡也常用凹面鏡作物鏡。望遠鏡成的是倒立的像,而日常及軍用望遠鏡所成的像是正
【例題】在2018年1月31日晚,受到世人矚目的“超級月亮”、“紅月亮”、“藍月亮”組團在天空中亮相。小虎用如圖所示的天文望遠鏡觀察,關于該望遠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鏡成放大的實像
B.物鏡焦距比目鏡焦距短
C.目鏡相當于放大鏡,使像更靠近眼睛
D.物鏡越大,成像越清晰
【答案】
【解析】D
A.望遠鏡的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錯誤;
B.望遠鏡的物鏡使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使物體在焦點附近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因此物鏡的焦距大于目鏡的焦距,故B錯誤;
C.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目的是把像放大,不是使像更靠近眼睛,故C錯誤;
D.望遠鏡力求把物鏡的口徑加大,這樣可以會聚更多的光,使成的像更加明亮,故D正確。
【演練】(2022浙江金華)觀察是科學學習的重要方法,顯微鏡是常用的科學觀察工具。下列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操作規范的是(  )
A. 清潔時,用擦鏡紙擦拭鏡頭
B. 安放時,顯微鏡放置于身體前方正中間
C. 對光時,光線過暗選用平面鏡和小光圈
D. 調焦時,找到物像后調節粗準焦螺旋使像更清晰
【答案】A
【解析】顯微鏡的使用:1.取鏡與安放;2.對光;3.放片;4.調焦;5.觀察。
A.清潔顯微鏡物鏡和目鏡的鏡頭時,應用擦鏡紙。擦鏡紙質軟又不易掉毛,用擦鏡紙擦拭鏡頭既可以清潔鏡頭,又可以避免損傷鏡頭和有少量的纖維留在鏡頭上,影響觀察效果,A正確。
B.安放時,把顯微鏡輕輕的放在實驗臺上略偏左的地方,鏡臂朝向自己,鏡座距離實驗臺邊緣7厘米左右,這樣便于用左眼觀察,右眼做記錄,B錯誤。
C.對光時,光線暗用大光圈和凹面鏡,光線強,用小光圈和平面鏡,C錯誤。
D.調焦時,找到物像后調節細準焦螺旋使像更清晰,D錯誤。故選A。
顯微鏡和望遠鏡
(滿分100分,答題時間45分鐘,根據下面給出的試題答案與解析自測自評)
一、選擇題(本題有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我們要觀察植物的細胞,應選用(  )
A.平面鏡 B.放大鏡 C.顯微鏡 D.望遠鏡
【答案】C
【解析】觀測月球等天體時應選用望遠鏡,觀察植物的細胞時應選用顯微鏡。故選:C。
2.顯微鏡在生物課時我們已學過,顯微鏡的結構如圖所示,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物鏡相當于凸透鏡,目鏡相當于凹透鏡
B.物鏡和目鏡都相當于凸透鏡,但只有目鏡起放大作用
C.物鏡和目鏡都相當于凸透鏡,但只有物鏡起放大作用
D.物鏡和目鏡都相當于凸透鏡,來自被觀察物體的光經物鏡成一個放大的像,再經目鏡再放大一次
【答案】D
【解析】A、物鏡相當于凸透鏡,目鏡相當于凸透鏡,故A錯誤;BC、物鏡和目鏡都相當于凸透鏡,都起放大作用,故BC錯誤;D、物鏡和目鏡都相當于凸透鏡,來自被觀察物體的光經物鏡成一個放大的像,再經目鏡再放大一次,這樣就可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體了,故D正確。故選:D。
3. 制作并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部分操作與問題分析合理的是(  )
A. 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①是生理鹽水
B. 粗準焦螺旋②可以調節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C. 視野太暗時,應該換用遮光器③中的小光圈
D. 視野中出現氣泡④,可能是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引起的
【答案】D
【解析】 A.制作的是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因此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①應該是清水,目的是保持細胞正常形態,A錯誤。
B.②是粗準焦螺旋,其作用是大幅度升降鏡筒,起到調節焦距的作用,它不能調節顯微鏡的放大倍數,B錯誤。
C.視野太暗,應該使用遮光器③中的大光圈,C錯誤。
D.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蓋在水滴上,這樣水滴從一側被均勻趕向另一側,避免產生氣泡,視野中出現氣泡④,可能是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引起的,D正確。故選D。
4.如圖所示為實驗室用顯微鏡和天文望遠鏡,關于圖中兩種儀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顯微鏡的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B.天文望遠鏡的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C.顯微鏡的目鏡相當于凸透鏡,物鏡相當于凹透鏡
D.天文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相當于凸透鏡
【答案】C
【解析】AC、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A正確,C不正確;BD、天文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由凸透鏡組成,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D正確;因此說法錯誤的是C。故選:C。
5.我國幾乎所有地區都欣賞到一輪“紅月亮”高懸夜空的迷人景象。有很多天文愛好者使用望遠鏡欣賞美麗的月食景觀,還有人用攝像頭記錄下整個過程。對于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投影儀
B.通過攝像頭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C.通過望遠鏡的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D.攝像頭記錄“紅月亮”時鏡頭應該后縮
【答案】C
【解析】AC、望遠鏡觀察物體時,物距大于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似,故A錯誤,C正確;B、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當物體位于其二倍焦距以外時,物體在凸透鏡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因此其成像情況與照相機相似,故B錯誤;D、記錄“紅月亮”時,應該在原來全景照的基礎上,拉長鏡頭,拍下月亮的特寫鏡頭,相對應全景照,此時的像變大,像距變大,因此應將鏡頭向前伸,故D錯誤。故選:C。
6.當下,一款生存類游戲風靡網絡,網友戲稱為“吃雞”。如圖甲是狙擊手通過高倍望遠鏡觀察到的畫面。關于望遠鏡(如圖乙),說法正確的是(  )
A.它的物鏡是凸透鏡,目鏡是凹透鏡
B.它的目鏡能用來矯正近視眼
C.它的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近處成像
D.夜晚用望遠鏡觀察星空,能看到天體(行星)被放大的像
【答案】C
【解析】A、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照相機,其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時凸透鏡,相當于放大鏡,把像放大,故A錯誤;B、近視眼應該用凹透鏡來矯正,故B錯誤;C、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使遠處的物體在近處成像,故C正確;D、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錯誤。故選:C。
二、填空題(本題有5小題,18個空,每空3分,共54分)
1.小明同學參加了學校生物標本制作小組和天文觀測興趣小組,使用簡易的顯微鏡和望遠鏡都有物鏡和目鏡。顯微鏡的物鏡是   透鏡,望遠鏡的目鏡是   透鏡(選填“凸”或“凹”)。
【答案】凸;凸。
【解析】望遠鏡是由兩組透鏡組成,靠近眼睛的叫目鏡,靠近被測物體的叫物鏡,物鏡的作用是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實像,天文望遠鏡的物鏡口徑做得較大,是為了會聚更多的光線,從而觀測到更暗的星;顯微鏡物鏡和目鏡都是凸透鏡,把標本放在物鏡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間,這樣得到一個放大的實像,那么這個放大的實像正好成在目鏡焦點以內,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當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2.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個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體,這是水滴的相當于一個   鏡,拿一個放大鏡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調節這個鏡子與水滴之間的距離,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體,這時它們的作用相當于一個   (選填“望遠鏡”或“顯微鏡”)。
【答案】凸透;顯微鏡。
【解析】(1)因為小水滴中間比邊緣厚,物體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所以小水滴就相當于凸透鏡。(2)小水滴相當于顯微鏡的物鏡,能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鏡相對于顯微鏡的目鏡,它們的共同作用相對于顯微鏡,所以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
3.(2022·臺州)利用水滴、放大鏡、平面鏡、透明玻璃杯和可調支架等制作了一臺“水滴顯微鏡”(如圖甲)。調節支架高度,適當調整標本、水滴和放大鏡三者之間的距離,可實現與圖乙所示光學顯微鏡相似的成像效果。
(1)水滴相當于光學顯微鏡結構中的   鏡。
(2)上下調整支架的高度相當于調節圖乙所示光學顯微鏡的    (填結構編號)。
(3)寫出一種能改變水滴顯微鏡放大倍數的方法:   。
【答案】(1)物(2)②
(3)更換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或“更換水滴”、“調節標本、水滴和放大鏡三者之間的距離”等)
【解析】【分析】(1)顯微鏡的主要結構是鏡頭,包括目鏡和物鏡,起放大作用,目鏡安插在鏡筒里,物鏡通過螺絲擰緊在轉換器上。
(2)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大幅度位移,而細準焦螺旋使鏡筒小幅度位移;圖中①目鏡、②粗細準焦螺旋、③反光鏡。
(3)顯微鏡成倒立的像,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物鏡與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
【解答】(1)物鏡安裝在鏡筒的下端,觀察時靠近玻片標本,根據圖示比較可知,水滴相當于光學顯微鏡結構中的物鏡。
(2)使用顯微鏡時,準焦螺旋可以使鏡筒上升或下降,調節焦距,所以上下調整支架的高度相當于調節圖乙所示光學顯微鏡的②粗準焦螺旋和細準焦螺旋。
(3)改變水滴顯微鏡放大倍數的方法:更換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或“更換水滴”、“調節標本、水滴和放大鏡三者之間的距離”等)。
4.今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觀,即從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點在太陽表面緩慢移動。
(1)要觀測更加清晰,最好借助   (選填“顯微鏡”或“望遠鏡”)觀察了整個過程。
(2)金星凌日現象可以用  原理來解釋。光在傳播過程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質。
(3)如圖為太陽及八大行星示意圖。據圖分析,你認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還能看到   凌日現象。
【答案】(1)望遠鏡;(2)光的直線傳播;不需要;(3)水星。
【解析】(1)顯微鏡有放大的作用,用于觀察微小物體,利用凸透鏡成像原理制成望遠鏡,能夠觀測遠處﹣太空中的星體情況;(2)“金星凌日”現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線傳播,當金星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在地球上看,是金星從太陽面上移過。這就是“金星凌日”現象;光可在真空中傳播,光在傳播過程中不需要介質;
(3)據圖分析,在地球和太陽之間還有水星,所以水星有可能轉到太陽與地球的中間,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就會發生“水星凌日”現象。
5.自制水滴顯微鏡,探究顯微鏡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較長的凸透鏡一個,滴管一個,廢錄音帶盒一個,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個焦距很小的   鏡,本實驗以小水滴作為顯微鏡的   鏡,它與被觀察物體的間距為10﹣15mm,如左圖所示。
(2)如圖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過這個小水滴,如果看到一個與原來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頭,在不調整與箭頭的距離,應該把水珠變   (填“厚”或者”薄”),直至與原來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頭。如果廢錄音帶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終水滴凸透鏡的焦距范圍是:   。
(3)透過凸透鏡去觀察小水滴,使箭頭、小水滴,凸透鏡   ,并且保持凸透鏡水平,看到的箭頭相對于原來的箭頭是   (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頭更大的像,應把凸透鏡略微向   (填“上”或“下”)移動。
【答案】(1)凸透;物;(2)厚;6~12mm;(3)同一豎直直線上;倒立;上。
【解析】(1)小水滴接近圓形,所以其相當于一個焦距很小的凸透鏡,是當作顯微鏡的物鏡來使用的;
(2)由題意可知,小水滴此時相當于放大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說明箭頭在小水滴的焦點之內,即小水滴的焦距過大,因此應該把水珠變得再厚些,使其焦距變小,直至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物距滿足:f<12mm<2f,即:凸透鏡的焦距為:6mm<f<12mm;
(3)透過凸透鏡去觀察小水滴,使箭頭、小水滴,凸透鏡在同一直線上,此時,凸透鏡鏡相當于一個放大鏡,成的是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雖然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對于物體是倒立的,但旋轉的方向是一致的;要使成的虛像更大一些,應增大物距,把凸透鏡向上移動。
三、閱讀理解題(本題有1小題,共16分)
1.(16分)閱讀短文:
望遠鏡的發明
17世紀初,荷蘭制造眼鏡的技術已經很精湛了,主要的工藝是磨制凸透鏡和凹透鏡。人們經常與凸透鏡和凹透鏡打交道,用它們可以矯正遠視眼和近視眼,但是人們從來都沒有想到把透鏡和透鏡放在一起組合起來使用。1608年的一天,在荷蘭眼鏡制造商漢斯的作坊里,一位學徒無事拿著兩個磨制好的透鏡片在眼前對著看,結果驚奇地發現遠處的物體變得近在眼前而且非常清晰,便把這件怪事告訴了老板漢斯。漢斯馬上試驗證實了這種現象,為了更便于觀察,他把這兩個透鏡片裝在一個筒里,稱之為“窺鏡”,這就制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望遠鏡。正是有了望遠鏡的幫助,荷蘭艦隊能在敵艦發現他們之前就先行發現敵艦的動向,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打敗了強大的西班牙艦隊,使荷蘭成為一個海上強國。
望遠鏡發明的消息很快在歐洲各國流傳開了。1609年,伽利略得知望遠鏡這種新儀器,馬上意識到它的價值和作用。他立即動手制作,并且不斷改進,造出了一架放大20倍的望遠鏡。伽利略把這架望遠鏡指向了天空,指向了星星,由此揭開了天文學全新的一頁。伽利略利用望遠鏡發現了木星有衛星,觀察了月面,繪制了月面圖,觀察到太陽黑子。伽利略這一系列重大的天文發現,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宇宙學說,在知識界產生了巨大反響,人們爭相傳誦“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伽利略發現了新宇宙”。通過閱讀,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答案】望遠鏡的發明,是常見的兩個透鏡片的組合,看起來應該是非常簡單的。但是,人們并沒有有意識地運用“組合”這種方法,使得望遠鏡很晚才出現。如果人們學會運用組合技法的話,望遠鏡可能會提前很多年被發明出來,由此可以看出方法技巧在技術發明中的重要作用。
【解析】通過對以上短文的閱讀,同學們就會體會到只要善于觀察,勤于動手,認真思索,就能發現很多科學規律,甚至某些科技產品的發明。
顯微鏡的發明者
我們一般把顯微鏡的發明者歸于17世紀末的荷蘭透鏡制造商列文虎克。列文虎克自幼就喜愛磨制透鏡,并用之觀察自然界的細微物體。他一生磨制了400多個透鏡,有一架簡單的凸透鏡,其放大率竟達300倍!他用這架透鏡觀察到了“小微生物”,成為第一個觀察到微生物世界的人。雖然列文虎克是第一個發現微生物的人,但卻不是第一個發明顯微鏡的人,在他磨制高倍透鏡之前十幾年,英國博物學家羅伯特·胡克就已經設計出了一臺復雜的復合顯微鏡。有一次他從樹皮上切了一片軟木薄片,并放到自己發明的顯微鏡觀察。他觀察到了植物細胞(已死亡),并且覺得它們的形狀類似教士們所住的單人房間,所以他使用表示單人房間的cell一詞命名植物細胞為cellua。此為史上人類第一次成功觀察細胞。同年胡克出版了《顯微術》一書,該書描述了一些他使用顯微鏡或望遠鏡進行的觀察,包括上述的軟木切片。列文虎克正是受《顯微術》一書啟發,才磨制出精度更高的顯微鏡。那為什么不說是羅伯特·胡克發明了顯微鏡呢?難道是因為當時他做的顯微鏡比較復雜?事實并非如此,而是因為胡克曾經得罪過英國科學界權威牛頓,而胡克去世后牛頓升任英國皇家學會的主席,此后胡克的很多資料、文獻和成果都被牛頓的擁躉毀滅和銷毀,從而喪失了科學意義和流傳性。
不難看出,科學家內斗,會嚴重影響某項名譽或榮譽的歸屬。還有一點也很重要。縱覽科技史,一項發明,從初具雛形再到成熟完善,是需要很長時間、很多科技人才奮斗的,但最終往往歸結到某個人身上,則該人往往具有劃時代的突破。比如造紙,現有考古和古籍資料表明,肯定不是蔡倫首創,但是是由蔡倫改進的,有了突破,因此歸于蔡倫,其他貢獻者皆默默無聞。
第一架反射望遠鏡樣機
牛頓不但擅長數學計算,而且能夠自己動手制造各種試驗設備并且作精細實驗。為了制造望遠鏡,他自己設計了研磨拋光機,實驗各種研磨材料。公元1668年,他制成了第一架反射望遠鏡樣機,這是第二大貢獻。公元1671年,牛頓把經過改進得反射望遠鏡獻給了皇家學會,牛頓名聲大震,并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反射望遠鏡的發明奠定了現代大型光學天文望遠鏡的基礎。同時,牛頓還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實驗和數學計算,比如研究惠更斯發現的冰川石的異常折射現象,胡克發現的肥皂泡的色彩現象,牛頓環的光學現象等等。牛頓還提出了光的微粒說,認為光是由微粒形成的,并且走的是最快速的直線運動路徑。他的微粒說與后來惠更斯的波動說構成了關于光的兩大基本理論。此外,他還制作了牛頓色盤等多種光學儀器。
學習目標
自學知識點梳理
考點例題精講
對點演練
解題方法歸納
課時減負課外小測驗
科學精神與擔當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3-2024人教版八年物理上冊同步學講練測學案(全國通用)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專題5.5 顯微鏡和望遠鏡
1.了解顯微鏡和望遠鏡的基本結構。
2.知道影響視角大小的因素。
3.能說出顯微鏡和望遠鏡的成像原理。
閱讀本節課教材,參考教材完成教師給出的知識點問題的填空:
知識點1.顯微鏡:
由_____鏡和_____鏡組成,物鏡、目鏡都是_____,它們使物體兩次放大。物鏡像投影儀一樣成像,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的作用像一個普通放大鏡,以物鏡成的實像為物,再成一個正立、放大虛像。
所以總的來說,顯微鏡成的是_____、_____、_____。(物鏡的實像被目鏡又變成虛像了,而我們看到的是目鏡成的虛像,而不是物鏡成的實像)
知識點2. 望遠鏡:
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目鏡都是凸透鏡,它們使遠處物體先成_____像,后成_____像。_____鏡使物體成縮小、倒立的實像(相當照相機);_____鏡的作用像一個普通放大鏡,以物鏡成的實像為物,成一個正立、放大虛像。
知識點3. 了解顯微鏡與望遠鏡區別
1.對于顯微鏡而言
(1)作用:用來觀察_____物體或物體細微部分。
(2)原理:先用一個接近物體的凸透鏡使物體成一的_____實像,然后再用另一個接近眼睛的凸透鏡把這個實像再一次_____,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體了。
離物體近的這個透鏡叫_____鏡,其焦距較短;離眼睛近的這個透鏡叫_____鏡,其焦距比物鏡稍大。兩鏡間的距離可以調節。
(3)使用顯微鏡的注意事項
①拿顯微鏡時,要一手緊握鏡臂,一手托鏡座,不要單手提拿,以防目鏡或其他零件滑落。
②顯微鏡不可放置在實驗臺的邊緣,以免碰翻落地。
③不要隨意取下目鏡或拆卸顯微鏡的各種部件,以防灰塵落入內部或發生丟失損壞等。
④使用顯微鏡時,操作要正規,養成兩眼同睜、兩手并用的習慣,邊觀察邊計數和繪圖等。
⑤要保持顯微鏡的清潔,發現有灰塵或操作中不慎使鏡頭和載物臺沾上染料、水滴等,應及時擦去。光學和照明部分的鏡面只能用擦鏡紙輕輕擦拭,切勿用手指、手帕和綢布等擦摸,以免磨損鏡面。機械部分可以用布擦拭。
⑥顯微鏡使用完畢,轉動粗調螺旋上升鏡筒或下降載物臺,取下標本片,轉動轉換器使物鏡離開通光孔,然后再下降鏡筒或上升載物臺使接近物鏡,垂直反光鏡,下降集光器,關閉虹彩光闌,復原傾斜關節和報片器位置,把顯微鏡放回鏡箱。
(4)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①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物鏡放大倍數和目鏡的放大倍數的_____。
②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指長和寬的倍數
③物鏡、目鏡的焦距越短,放大率越高。
2.對于望遠鏡而言
(1)作用:利用望遠鏡能看清_____處的(大)物體。
(2)組成:有一種望遠鏡(開普勒望遠鏡)由兩組凸透鏡組成。靠近物體的叫_____鏡,焦距較長;靠近眼睛的叫_____鏡,焦距較短。物鏡的第二焦點與目鏡的第一焦點_____。
(3)原理: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附近成實像,目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放大鏡,用來把這個像_____。
(4)視覺效果:望遠鏡所成的像是_____的,但是由于“視角”增大,人感覺物體被放大了。
望遠鏡的直徑比我們的眼睛的瞳孔大得多,這樣它可以會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明亮。
還有一種望遠鏡用凸透鏡作物鏡,用凹透鏡作目鏡(伽利略望遠鏡)。天文望遠鏡也常用凹面鏡作物鏡。望遠鏡成的是倒立的像,而日常及軍用望遠鏡所成的像是正
【例題】在2018年1月31日晚,受到世人矚目的“超級月亮”、“紅月亮”、“藍月亮”組團在天空中亮相。小虎用如圖所示的天文望遠鏡觀察,關于該望遠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鏡成放大的實像
B.物鏡焦距比目鏡焦距短
C.目鏡相當于放大鏡,使像更靠近眼睛
D.物鏡越大,成像越清晰
【演練】(2022浙江金華)觀察是科學學習的重要方法,顯微鏡是常用的科學觀察工具。下列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操作規范的是(  )
A. 清潔時,用擦鏡紙擦拭鏡頭
B. 安放時,顯微鏡放置于身體前方正中間
C. 對光時,光線過暗選用平面鏡和小光圈
D. 調焦時,找到物像后調節粗準焦螺旋使像更清晰
顯微鏡和望遠鏡
(滿分100分,答題時間45分鐘,根據下面給出的試題答案與解析自測自評)
一、選擇題(本題有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我們要觀察植物的細胞,應選用(  )
A.平面鏡 B.放大鏡 C.顯微鏡 D.望遠鏡
2.顯微鏡在生物課時我們已學過,顯微鏡的結構如圖所示,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物鏡相當于凸透鏡,目鏡相當于凹透鏡
B.物鏡和目鏡都相當于凸透鏡,但只有目鏡起放大作用
C.物鏡和目鏡都相當于凸透鏡,但只有物鏡起放大作用
D.物鏡和目鏡都相當于凸透鏡,來自被觀察物體的光經物鏡成一個放大的像,再經目鏡再放大一次
3. 制作并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部分操作與問題分析合理的是(  )
A. 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①是生理鹽水
B. 粗準焦螺旋②可以調節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C. 視野太暗時,應該換用遮光器③中的小光圈
D. 視野中出現氣泡④,可能是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引起的
4.如圖所示為實驗室用顯微鏡和天文望遠鏡,關于圖中兩種儀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顯微鏡的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B.天文望遠鏡的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C.顯微鏡的目鏡相當于凸透鏡,物鏡相當于凹透鏡
D.天文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相當于凸透鏡
5.我國幾乎所有地區都欣賞到一輪“紅月亮”高懸夜空的迷人景象。有很多天文愛好者使用望遠鏡欣賞美麗的月食景觀,還有人用攝像頭記錄下整個過程。對于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投影儀
B.通過攝像頭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C.通過望遠鏡的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D.攝像頭記錄“紅月亮”時鏡頭應該后縮
6.當下,一款生存類游戲風靡網絡,網友戲稱為“吃雞”。如圖甲是狙擊手通過高倍望遠鏡觀察到的畫面。關于望遠鏡(如圖乙),說法正確的是(  )
A.它的物鏡是凸透鏡,目鏡是凹透鏡
B.它的目鏡能用來矯正近視眼
C.它的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近處成像
D.夜晚用望遠鏡觀察星空,能看到天體(行星)被放大的像
二、填空題(本題有5小題,18個空,每空3分,共54分)
1.小明同學參加了學校生物標本制作小組和天文觀測興趣小組,使用簡易的顯微鏡和望遠鏡都有物鏡和目鏡。顯微鏡的物鏡是   透鏡,望遠鏡的目鏡是   透鏡(選填“凸”或“凹”)。
2.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個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體,這是水滴的相當于一個   鏡,拿一個放大鏡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調節這個鏡子與水滴之間的距離,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體,這時它們的作用相當于一個   (選填“望遠鏡”或“顯微鏡”)。
3.(2022·臺州)利用水滴、放大鏡、平面鏡、透明玻璃杯和可調支架等制作了一臺“水滴顯微鏡”(如圖甲)。調節支架高度,適當調整標本、水滴和放大鏡三者之間的距離,可實現與圖乙所示光學顯微鏡相似的成像效果。
(1)水滴相當于光學顯微鏡結構中的   鏡。
(2)上下調整支架的高度相當于調節圖乙所示光學顯微鏡的    (填結構編號)。
(3)寫出一種能改變水滴顯微鏡放大倍數的方法:   。
4.今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觀,即從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點在太陽表面緩慢移動。
(1)要觀測更加清晰,最好借助   (選填“顯微鏡”或“望遠鏡”)觀察了整個過程。
(2)金星凌日現象可以用  原理來解釋。光在傳播過程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質。
(3)如圖為太陽及八大行星示意圖。據圖分析,你認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還能看到   凌日現象。
5.自制水滴顯微鏡,探究顯微鏡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較長的凸透鏡一個,滴管一個,廢錄音帶盒一個,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個焦距很小的   鏡,本實驗以小水滴作為顯微鏡的   鏡,它與被觀察物體的間距為10﹣15mm,如左圖所示。
(2)如圖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過這個小水滴,如果看到一個與原來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頭,在不調整與箭頭的距離,應該把水珠變   (填“厚”或者”薄”),直至與原來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頭。如果廢錄音帶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終水滴凸透鏡的焦距范圍是:   。
(3)透過凸透鏡去觀察小水滴,使箭頭、小水滴,凸透鏡   ,并且保持凸透鏡水平,看到的箭頭相對于原來的箭頭是   (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頭更大的像,應把凸透鏡略微向   (填“上”或“下”)移動。
三、閱讀理解題(本題有1小題,共16分)
1.(16分)閱讀短文:
望遠鏡的發明
17世紀初,荷蘭制造眼鏡的技術已經很精湛了,主要的工藝是磨制凸透鏡和凹透鏡。人們經常與凸透鏡和凹透鏡打交道,用它們可以矯正遠視眼和近視眼,但是人們從來都沒有想到把透鏡和透鏡放在一起組合起來使用。1608年的一天,在荷蘭眼鏡制造商漢斯的作坊里,一位學徒無事拿著兩個磨制好的透鏡片在眼前對著看,結果驚奇地發現遠處的物體變得近在眼前而且非常清晰,便把這件怪事告訴了老板漢斯。漢斯馬上試驗證實了這種現象,為了更便于觀察,他把這兩個透鏡片裝在一個筒里,稱之為“窺鏡”,這就制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望遠鏡。正是有了望遠鏡的幫助,荷蘭艦隊能在敵艦發現他們之前就先行發現敵艦的動向,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打敗了強大的西班牙艦隊,使荷蘭成為一個海上強國。
望遠鏡發明的消息很快在歐洲各國流傳開了。1609年,伽利略得知望遠鏡這種新儀器,馬上意識到它的價值和作用。他立即動手制作,并且不斷改進,造出了一架放大20倍的望遠鏡。伽利略把這架望遠鏡指向了天空,指向了星星,由此揭開了天文學全新的一頁。伽利略利用望遠鏡發現了木星有衛星,觀察了月面,繪制了月面圖,觀察到太陽黑子。伽利略這一系列重大的天文發現,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宇宙學說,在知識界產生了巨大反響,人們爭相傳誦“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伽利略發現了新宇宙”。通過閱讀,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顯微鏡的發明者
我們一般把顯微鏡的發明者歸于17世紀末的荷蘭透鏡制造商列文虎克。列文虎克自幼就喜愛磨制透鏡,并用之觀察自然界的細微物體。他一生磨制了400多個透鏡,有一架簡單的凸透鏡,其放大率竟達300倍!他用這架透鏡觀察到了“小微生物”,成為第一個觀察到微生物世界的人。雖然列文虎克是第一個發現微生物的人,但卻不是第一個發明顯微鏡的人,在他磨制高倍透鏡之前十幾年,英國博物學家羅伯特·胡克就已經設計出了一臺復雜的復合顯微鏡。有一次他從樹皮上切了一片軟木薄片,并放到自己發明的顯微鏡觀察。他觀察到了植物細胞(已死亡),并且覺得它們的形狀類似教士們所住的單人房間,所以他使用表示單人房間的cell一詞命名植物細胞為cellua。此為史上人類第一次成功觀察細胞。同年胡克出版了《顯微術》一書,該書描述了一些他使用顯微鏡或望遠鏡進行的觀察,包括上述的軟木切片。列文虎克正是受《顯微術》一書啟發,才磨制出精度更高的顯微鏡。那為什么不說是羅伯特·胡克發明了顯微鏡呢?難道是因為當時他做的顯微鏡比較復雜?事實并非如此,而是因為胡克曾經得罪過英國科學界權威牛頓,而胡克去世后牛頓升任英國皇家學會的主席,此后胡克的很多資料、文獻和成果都被牛頓的擁躉毀滅和銷毀,從而喪失了科學意義和流傳性。
不難看出,科學家內斗,會嚴重影響某項名譽或榮譽的歸屬。還有一點也很重要。縱覽科技史,一項發明,從初具雛形再到成熟完善,是需要很長時間、很多科技人才奮斗的,但最終往往歸結到某個人身上,則該人往往具有劃時代的突破。比如造紙,現有考古和古籍資料表明,肯定不是蔡倫首創,但是是由蔡倫改進的,有了突破,因此歸于蔡倫,其他貢獻者皆默默無聞。
第一架反射望遠鏡樣機
牛頓不但擅長數學計算,而且能夠自己動手制造各種試驗設備并且作精細實驗。為了制造望遠鏡,他自己設計了研磨拋光機,實驗各種研磨材料。公元1668年,他制成了第一架反射望遠鏡樣機,這是第二大貢獻。公元1671年,牛頓把經過改進得反射望遠鏡獻給了皇家學會,牛頓名聲大震,并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反射望遠鏡的發明奠定了現代大型光學天文望遠鏡的基礎。同時,牛頓還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實驗和數學計算,比如研究惠更斯發現的冰川石的異常折射現象,胡克發現的肥皂泡的色彩現象,牛頓環的光學現象等等。牛頓還提出了光的微粒說,認為光是由微粒形成的,并且走的是最快速的直線運動路徑。他的微粒說與后來惠更斯的波動說構成了關于光的兩大基本理論。此外,他還制作了牛頓色盤等多種光學儀器。
學習目標
自學知識點梳理
考點例題精講
對點演練
解題方法歸納
課時減負課外小測驗
科學精神與擔當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益县| 许昌市| 新津县| 喜德县| 河池市| 普兰店市| 乐平市| 屯昌县| 新乡县| 和顺县| 甘肃省| 瓮安县| 昂仁县| 长乐市| 化德县| 白水县| 云霄县| 仁怀市| 外汇| 四平市| 平顶山市| 商都县| 友谊县| 常山县| 江山市| 周宁县| 郯城县| 黄山市| 阿拉善盟| 收藏| 宾川县| 如皋市| 内丘县| 京山县| 玉树县| 湘乡市| 大余县| 拉萨市| 同心县| 策勒县| 日喀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