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 太平天國運動 導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的發展歷程,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和失敗原因。2.思考和認識農民運動的作用和局限性,鍛煉歷史思維能力。3.通過學習本課內容,理解近代農民階級面對侵略與壓迫的反抗斗爭精神。【學習重難點】重點: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天朝田畝制度》。難點:《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和最終失敗的原因。【知識結構】【新課探知】2023課標內容: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衰。1.背景:鴉片戰爭的失敗,進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統治危機;剝削的加重使統治階級與勞動群眾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1843年,洪秀全創立“ ”。 2.發動: 年1月11日,洪秀全(天王)在________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3.建制:洪秀全封 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云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 為翼王,所封諸王均受東王節制。太平天國初步建立起政權組織。 4.定都: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將南京改名為 ,作為都城。 5.文獻:(1)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頒布 ,規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2)洪仁玕(干王)寫成 ,提出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戰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主張。 6.軍事全盛:1853年,太平天國進行了北伐和 ,在軍事上進入全盛時期。7.轉折:1856年秋, 使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 8.重建:提拔 、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將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 9.失敗:1864年夏, 標志著運動失敗。10.歷史意義: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 ,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壯烈的一章。 【核心素養】(一)時空觀念太平天國運動過程(二)唯物史觀、歷史解釋1. 如果沒有洪秀全,廣西的農民起義是不是就不會發生?洪秀全的組織動員是太平天國運動發生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決定性原因。這場起義的發生是鴉片戰爭后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激化的必然結果,是時勢使然,就算沒有洪秀全,也會有其他人起來領 導農民進行抗清斗爭。2. 如果你是農民,你支持《天朝田畝制度》嗎?這個綱領能否成功推行?積極:滿足農民對土地的需求,得到農民的擁戶,激發他們的斗爭熱情,具有進步的革命性。消極:絕對平均分配土地和社會財富在當時只是一種空想,是不可能實現的,實際上也沒有實行。3.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內因(根本原因):農民階級的階級局限性外因: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4. 太平天國運動具有哪些新時代特征?①新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新任務:既要反封建, 又要反侵略。③新內容: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具體方案。④新困境:遭到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自我測評】1.面對列強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壓迫,毅然舉起太平天國的大旗展開斗爭,領導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的歷史人物是( )A.洪仁圩 B.洪秀全 C.楊秀清 D.石達開2.某學者說:“農民造反者……長歌涌入金陵,開始建造人間小天堂,曾是他們的喜劇:天京陷落……則是他們的悲劇。”該學者講述的歷史事件是A.鴉片戰爭 B.太平天國運動 C.義和團運動 D.武昌起義3.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堅持斗爭14年,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壯烈的一章。下面是太平天國運動發展過程中的大事,其中③處應該是金田起義(興起)→①(發展)→定都天京→②(全盛)→③(轉折)→后期防御戰→天京陷落(失敗)A.永安建制 B.天京事變 C.北伐西征 D.安慶陷落4.“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處跑,拿下南京立天國,旗開得勝萬民笑。”材料中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在軍事上達到全盛的標志是( )A.西征和天京突圍戰斗的勝利 B.李秀成率太平軍攻克杭州C.攻占天京 D.永安建制5.土地是封建統治的根基,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土地是幾千年來農民斗爭的目標,太平天國反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綱領是( )A.拜上帝教教義 B.《勸世良言》C.《天朝田畝制度》 D.《資政新篇》6.近代中國第一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社會改革方案是( )A. B.C. D.7.紀錄片《復興之路》中有這樣一段話"(太平天國)起義不僅嚴重動搖了清王朝的根基,而且提出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較為系統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資政新篇》。"《資政新篇》的結局是A.只進行了試點 B.沒有付諸實踐 C.全部實施 D.半途而廢8.電視劇《喬家大院》中有這樣一些情節:“長毛”(太平軍)一路北上打到保定府,京城一片惶恐,商家店鋪大多關門歇業,達官貴人們紛紛攜家眷帶細軟準備外逃,晉商們也大多逃回山西。喬致庸硬是堅持留在京師,結果京師果然安然無恙。這主要是因為太平軍( )A.沒有先進的理論指導 B.領導集團的腐敗C.致力于保護商人利益 D.北伐軍孤軍深入,缺乏后援9.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則分多,人寡則分寡,雜以九等…幾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每家五母雞、二母彘(豬)。凡收成者……(除足口糧外)余則歸圣庫。凡麥、豆、麻、布帛、雞,錢亦然……所有婚娶彌月喜事,俱用圣庫,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錢。--《天朝田畝制度》材料二:(1)材料一中頒布的綱領,其體現的土地和生活產品的分配原則是什么?該綱領對未來社會的設想是什么?(2)材料二所示著作的主張是什么?(3)事實證明了以上綱領和思想在當時行不通,請說明原因。【挑戰突破】1.曾有人評價說:“洪秀全領導的這場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規模巨大、波瀾壯闊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戰爭。它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打擊了外國侵略者,表現出中國人民不屈服的頑強反抗精神”。該運動是A.維新變法運動 B.義和團運動C.太平天國運動 D.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2.有學者認為,太平天國起義的時候,正是資本主義列強侵入中國的時候,列強和封建勢力結合在一起,就變成了兇惡的敵人。單純的農民戰爭遇到這樣的敵人,就不能不失敗。該觀點旨在說明太平天國( )A.把反侵略作為革命的側重點 B.肩負反帝反封建雙重使命C.缺乏正確的革命理論的指導 D.失敗的原因是內外夾擊3.《天朝田畝制度》強調:“凡一軍一切生死黜陟等事,軍帥詳監軍,監軍詳欽命總制,欽命總制次詳將軍、侍衛、指揮、檢點、丞相。丞相稟軍師,軍師奏天王。天王降旨,軍師遵行。功勛等臣世食天祿。”這反映了( )A.綱領具有強烈反封建性 B.凸顯“平均”主義的分配觀C.帶有濃厚舊式農民思想 D.是當時完整的土地革命綱領4.電視劇《喬家大院》中有這樣一些情節:“長毛”(太平軍)一路北上打到保定府,京城一片惶恐,商家店鋪大多關門歇業,達官貴人們紛紛攜家眷帶細軟準備外逃,晉商們也大多逃回山西。喬致庸硬是堅持留在京師,結果京師果然安然無恙。這主要是因為太平軍( )A.沒有先進的理論指導 B.領導集團的腐敗C.致力于保護商人利益 D.北伐軍孤軍深入,缺乏后援5.“楚歌聲里霸圖空,血染胡天爛漫紅。煮豆燃箕誰管得,莫將成敗論英雄。”這是l905年柳亞子《題太平天國戰史》中的一首詩。詩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金田起義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變 D.天京陷落6.中國歷來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問題攸關歷代政權的興亡治亂和社會經濟的繁榮更替。近代中國因未立足現實,而將農民平均主義思想發展到最高峰,最終成為空想的是A.《天朝田畝制度》 B.《資政新篇》C.“耕者有其田”政策 D.《中國土地法大綱》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在1842年戰爭失敗后被迫付給英國的賠款,大量的非生產性的鴉片消費,鴉片貿易所引起的金銀外流,外國競爭對本國生產的破壞……這一切造成兩個后果;舊稅捐更難負擔,此外又加上了新稅捐。”——馬克思《論中國革命》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則多分,人寡則寡分,雜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凡天下田,豐荒相通。此處荒,則移彼豐處,以賑此荒處。彼處荒,則移此豐處,以賑彼荒處。”——《天朝田畝制度》材料三:“現在說到我朝禍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軍兩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軍確受重大損失,但如洋人不助敵軍,則吾人斷可長久支持。”——《洪仁玕自述》(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太平天國爆發的原因是什么?(2)結合材料二,指出太平天國想實行怎樣的土地政策?(3)材料三中洪仁開認為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妖”,你同意這個觀點嗎?為什么?【參考答案】【自我測評】1.B2.B3.B4.A5.C6.B7.B8.D9.(1)平均分配;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保暖”的理想社會。(2)提出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政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主張。(3)都脫離實際,具有一定的空想性。【挑戰突破】1.C2.D3.A4.D5.C6.A7.(1)外國競爭對本國生產的破壞,國家行政機關的腐化,農民負擔沉重。(2)有田同耕的土地政策(3)不同意;這個觀點片面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農民階級本身的局限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