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6課 戊戌變法 導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6課 戊戌變法 導學案

資源簡介

第6課 戊戌變法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了解公車上書的時間和主張;知道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代表人物;
2.識記維新派創辦的報刊及宣傳的維新思想;
3.理解百日維新的內容和歷史意義;
4.分析變法失敗的原因,認識近代中國探索道路的艱難曲折,增強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樹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
【學習重難點】
重點:公車上書、戊戌變法的內容及影響。
難點: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和失敗的原因。
【知識結構】
【新課探知】
2023課標內容:了解戊戌變法的主要史事;認識變法的意義和局限性
1.序幕——      
(1)過程:1895年春,康有為、梁啟超等聯合在北京參加會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帝,請求拒和、遷都、變法。
(2)影響: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
2.宣傳變法:維新人士在各地組織學會,創辦報刊,其中影響最大的報刊是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      。
3.開始標志:     年6月11日,清政府頒布“      ”詔書,宣布實行變法。
4.變法內容:
項目 內容
政治 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
經濟 鼓勵          ,發展農、工、商業;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
文教 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
軍事 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
5.結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政變,制造了“       ”事件,變法失敗。
6.影響:變法在      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核心素養】
唯物史觀、歷史解釋
1.戊戌變法運動失敗的原因以及教訓。
原因:
(1)急于求成
(2)觸犯了頑固派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
(3)寄希望于沒有實權的皇帝
(4)沒有發動人民群眾,力量薄弱
教訓:資本主義的改良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2.在戊戌政變的當日,梁啟超勸譚嗣同一起逃亡日本公使館,但譚嗣同不愿逃走,最終被捕犧牲,終年33歲。有人認為,譚嗣同應該逃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有材燒”;有人認為,譚嗣同死得光榮,激勵了全國民眾的愛國之心。請你發表自己的觀點加以論述。
觀點一:和梁啟超一起逃走,光緒帝沒有實權,維新勢力十分弱小,在大敵當前的危難時刻,應該選擇逃走,留下維新的種子,以后再圖維新的大業。挽救民族危亡、圖謀人民自由幸福的事業不是一帆風順的,應該在危難之時保存自己,以便將來繼續奮斗。
觀點二:留下為維新事業的成功而犧牲,這次變法臨近失敗,譚嗣同十分痛心,為了昭示后人,為以后的變法能夠成功(即譚認為: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而流血犧牲,表現了譚嗣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慨和對維新事業的赤膽忠心,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自我測評】
1.有人將1895年春一群舉人的行動當做近代中國的第一次“群眾性的政治運動”。這次運動是( )
A.強學會成立 B.《萬國公報》創辦 C.公車上書 D.《國聞報》創辦
2.嚴復曾在天津的一份報刊上提出“非新無以為進,非舊無以為守”,號召變法圖強。這份報刊是
A.《民報》 B.《國聞報》 C.《萬國公報》 D.《申報》
3.近代化就是在經濟上實現工業化,在政治上實現民主化的過程,中國的近代化在這兩大領域的開啟性事件分別是( )
A.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 B.洋務運動和辛亥革命
C.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 D.辛亥革命和洋務運動
4.《戊戌政變記》中寫道:“維新運動作為一次具有相當規模的政治運動的興起,是在強烈刺激下的產物。”這種“刺激”來自(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
5.吳于廑先生在《世界史 總序》中這樣寫道:在戰爭失敗之后,中國微弱的開明派開始推動維新,但是僅僅“百天”而已,轉瞬失敗。“微弱的開明派”代表有( )
A.康有為、梁啟超 B.張之洞、李鴻章
C.陳化成、丁汝昌 D.陳獨秀、李大釗
6.在近代化的艱難起步中,主張“變者,天下之公理也”的人物是( )
A.康有為 B.梁啟超 C.嚴復 D.譚嗣同
7.表示“不甘做亡國之君”,頒布“明定國是”詔書的皇帝是( )
A.咸豐帝 B.慈禧太后 C.宣統帝 D.光緒帝
8.“那是一個風云激蕩的世紀。世紀末的那個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熱鬧起來。幾個讀書人呼號:變亦變,不變亦變。”在讀書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國之君”,實行變法,其在經濟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 B.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C.廢除八股,開辦新式學堂 D.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
9.主張變法圖存,并甘愿為變法而流血犧牲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是( )
A.康有為 B.梁啟超 C.黃興 D.譚嗣同
10.有人說:“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變法是‘跪著造反’,這暗示著變法必將失敗。”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
A.變法觸動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 B.變法沖擊了封建思想
C.變法不利于清朝統治的鞏固 D.變法改變了祖宗例律
11.“家國情懷”作為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的最終落腳點,是學習和探究歷史應具有的社會責任與人文追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他受命于欽差大臣,后赴廣東虎門銷煙。“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他愛國情懷的真實寫照。
材料二 洋務運動倡導者的夢想,主要是為了使國家能夠抵御外來侵略、鎮壓國內動蕩并加強他們自己的權位,他們從未夢想要把中國鍛造成一個近代化的新式國家。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中國的奮斗》
材料三 甲午戰爭是一個命運轉折點,隨著軍隊的戰敗,中國腐朽之極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盡頭。隨著人民的覺醒,中華民族救亡圖存、變革求新的強烈意愿噴薄而出。
——《人民日報:從甲午戰爭的廢墟上崛起》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哪位歷史人物?虎門銷煙產生了怎樣的歷史影響?
(2)仔細分析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列舉出洋務運動的倡導者?該運動為什么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變革求新”的意識噴薄而出后,中國進行了一次旨在謀求“制度變革”的嘗試。這次嘗試指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該事件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發生的?
【挑戰突破】
1.“那是一個風云激蕩的世紀。19世紀末的那個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熱鬧起來。幾個讀書人呼號:‘變亦變,不變亦變。’”在讀書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國之君”,實行變法。揭開該變法序幕的歷史事件是( )
A.虎門銷煙 B.公車上書 C.改革開放 D.《青年雜志》創刊
2.康有為四次上述內容節選,如下表。康有為上書的共同心聲是( )
時間 名稱 主張
1895年4月 《上清帝第二書》 遷都、練兵,變通新法,拒外夷,保疆土……
1895年5月 《上清帝第三書》 乞及時變法,富國養民……同下情而圖自強,而保疆土。
1895年6月 《上清帝第四書》 為變通善后,講求體要,乞速行乾斷,以圖自強。
1897年12月 《上清帝第五書》 及時發憤,革舊圖新,以少(稍)存國祚。
A.學習西方先進技術設備 B.學習西方先進政治制度
C.變法自強,以救亡圖存 D.學習西方天賦人權思想
3.《日落紫禁城》中寫道:“那是一個風云激蕩的世紀,世紀末的那個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熱鬧起來,幾個讀書人呼號‘變亦變,不變亦變’。‘殺!!’匆匆來去的‘現代化’運動在菜市口的刑場畫上了休止符。”材料中的“現代化運動”是( )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
4.嚴復是戊戌變法時期的重要啟蒙思想家。他的哪部譯著在當時引起了重大反響?( )
A.《天演論》 B.《海國圖志》
C.《物種起源》 D.《四洲志》
5.19世紀中后期,地主階級洋務派和資產階級維新派都主張學習西方,他們所進行的近代化探索活動( )
A.有利于傳播西方先進思想 B.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進程
C.徹底否定了中國傳統文化 D.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統治
6.摘自話劇《茶館》第一幕:龐太監:喲!秦二爺!秦仲義:龐老爺!這兩天您心里安頓了吧?龐太監:那還用說嗎?天下太平了,圣旨下來了,譚嗣同問斬!告訴您,誰敢改祖宗的章程,誰就掉腦袋!此一幕發生的背景是( )
A.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清廷朝野震動 B.甲午戰爭失敗,簽訂《馬關條約》
C.維新變法失敗,“戊戌六君子”遇害 D.袁世凱復辟帝制,護國戰爭爆發
7.1898年,康有為40歲,梁啟超25歲。變革前,兩人都沒有出過國,對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對于西方的認識,也只是局限于所讀的傳教士的出版物和對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見聞。這說明戊戌變法失敗的重要原因是( )
A.列強不支持維新變法 B.慈禧太后反對變法
C.當時民眾民主素質缺乏 D.維新派缺乏政治經驗
8.杜維運在《史學方法論》中說:“所謂原始史料,為目擊者的陳述、文獻以及事實自身的遺存,數者皆與事件同時。”按照該標準,以下可以作為研究戊戌變法的原始史料的是( )
A.湯志鈞先生修訂本《戊戌變法史》 B.歷史教科書中的相關內容
C.歷史劇《戊戌變法》 D.維新派創辦的《時務報》
9.請閱讀下述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1843年,中國第一批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正式形成……甲午中日戰爭本身及戰后賠款在財政經濟上給中國帶來巨大負擔,促使清政府“自開商埠”,廣開財源,以度危機……1898年4月,總理衙門奏請開秦皇島、三都澳、岳州為通商口岸……很快獲朝廷批準。
材料三:概而言之,強迫中國開放通商口岸,固然是為了擴大英國在華利益,但對閉關鎖國的大清國而言,并非一點益處都沒有……它至少為中世紀的大清國提供了幾個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必然帶來中英貿易量的迅猛增加,從而增加消費者的福祉,帶來海關稅的增加。
(1)材料一中圖一圖三所示通商口岸的開放分別與近代哪個條約有關?觀察三幅圖的變化,說說近代通商口岸的開放過程呈現出什么地域特點?
(2)根據材料二,指出19世紀末通商口岸開放方式的變化。
(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你如何認識近代中國通商口岸的開放?
【參考答案】
【自我測評】
1.C
2.B
3.A
4.C
5.A
6.B
7.D
8.B
9.D
10.A
11.(1)林則徐。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索。
(2)代表:奕 ,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原因:性質是一場封建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由于洋務運動的目的是維護和鞏固清政府的統治,再加上其內部的腐敗和外國勢力的擠壓,所以它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3)事件:戊戌變法運動;背景: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中國面臨被瓜分的危機,民族危機加劇。
【挑戰突破】
1.B
2.C
3.B
4.A
5.A
6.C
7.D
8.D
9.(1)《南京條約》;《馬關條約》;由沿海地區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
(2)由被動開放變為主動開放。
(3)弊:資本主義列強通過通商口岸把廉價的工業品輸入中國,掠奪原材料,建立工廠企業,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導致近代中國的落后;利:瓦解中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推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誕生,產生中國最早的工人階級,中國開始了步履維艱的近代化歷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乃县| 安陆市| 咸阳市| 阜康市| 博爱县| 巫山县| 忻城县| 大冶市| 鄄城县| 资溪县| 中超| 枣阳市| 隆林| 扶余县| 新蔡县| 开阳县| 安塞县| 易门县| 卓尼县| 门头沟区| 绥化市| 厦门市| 平度市| 金川县| 聊城市| 寿阳县| 民乐县| 嘉黎县| 宁津县| 南郑县| 祁门县| 历史| 天水市| 卢氏县| 西充县| 九龙坡区| 文安县| 洮南市| 和田市| 牟定县| 红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