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 導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 導學案

資源簡介

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了解中華民國成立的史實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認識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探討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原因。學會用口頭、書面等方式陳述歷史,提高表達與交流的能力。
2.通過探究中華民國建立后中國政治制度、社會生活的變化,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的偉大意義,通過分析辛亥革命的勝利與失敗,訓練歷史思維能力。
3.通過學習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在《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前后反專制的斗爭,體會中國民主革命的艱巨性和曲折性;能正確認識近代中國國情,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資產階級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徹底勝利。
【學習重難點】
重點:中華民國的建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
難點: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的意義。
【知識結構】
【新課探知】
2023課標內容:通過了解中華民國成立的史事,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及局限性。
中華民國的建立
1.革命形勢的發展要求有一個統一的 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會,選舉_____________為臨時大總統。
2.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以1912年為_____________,改用公歷。選舉_____________為副總統,成立臨時參議院。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是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二)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1.武昌起義成功后,湖北軍政府與清朝內閣大臣_____________交涉,力圖通過和平方式早日實現共和。1912年2月,在袁世凱軟硬兼施的逼迫下,_____________下詔退位。清朝_____________多年的統治結束。
2.2月13日,孫中山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推薦_____________繼任臨時大總統。袁世凱通電擁護共和后,臨時參議院選舉他為臨時大總統。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孫中山提出臨時政府設在南京、新任大總統應到南京就職等條件。
3.袁世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參議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職。3月,袁世凱在_____________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4月,臨時政府遷往北京,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
(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名義頒布了由_____________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約法規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_____________;國民有人身、居住、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及請愿、考試、選舉、參政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議院行使立法權,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行使_____________并負其責任,司法_____________等。
2.《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質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難有實際的約束力。
【核心素養】
時空觀念
2.民國紀年法
公元xx年=1911+民國N年
民國N年=公元xx年-1911
唯物史觀、歷史解釋
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
內部原因:①袁世凱得到帝國主義支持;②袁世凱掌握清政府政治大權
外部原因:③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
根本原因: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
辛亥革命的評價
意義:
①政治方面: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②經濟方面: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迎來短暫的春天;
②思想方面: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④社會習俗:男子剪辮、服飾的改變,婦女解放等。
⑤文化教育:結束了封建教育體制,開啟了國民教育。
遺憾:
①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建立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②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得到徹底改變。
③中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
教訓:
①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須發動和依靠群眾。
②在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走資產階級共和國的道路行不通。
【自我測評】
1.為紀念中國近代歷史上的某個重大歷史事件,有詩贊曰:“武昌禮炮震清宮,志士仁人浩氣雄。熱血終澆民主樹,丹心己鑄自由鐘。”該作者稱贊的歷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國運動 B.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
C.義和團運動 D.辛亥革命
2.中國歷史上最后一道圣旨是宣統帝溥儀的退位詔書,這道詔書的下達,結束了清朝長達260多年的統治。詔書下達的時間是在( )
A.1911年 B.1912年 C.1915年 D.1921年
3.《清帝退位詔書》中說:“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由材料中可以看出,清帝退位的原因是( )
A.以退為進,等待時機 B.順應民心,接受共和
C.無可奈何,靜觀事變 D.表面接受,實為攬權
4.下圖反映的是
A.中華民國的建立 B.北洋政府的統治
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 D.護國戰爭的爆發
5.《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全體國民,規定責任內閣制和三權分立的國家組織原則。該內容反映了此文件( )
A.是一部資產階級憲法 B.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C.徹底改變了人民的命運 D.推動了武昌起義爆發
6.民國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綺撰對聯一幅:“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聯中嵌入“民”“國”“總”“統”四字,并在聯尾點出自己的看法。該對聯諷刺的是( )
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 B.宣統帝被逼退位
C.袁世凱篡奪辛亥革命果實 D.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
7.下圖是蔡元培被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的任命狀,后面簽署的時間是中華民國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換算成公元紀年應是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23年
8.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強侵華史,也是一部中國人民抗爭史,還是一部學習西方的探索史。讓我們共同探究晚清時期的這三部歷史。
(列強的侵略)
材料一: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等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
材料二: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材料三:在北京設立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
(艱難的探索)
材料四:“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
——李鴻章
材料五: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
(人民的抗爭)
材料六:義和團民謠:“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兵法藝,都學全平鬼子不費難。拆鐵道,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大法國,心膽寒,英美德俄盡消然……”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不平等條約的內容?該條約中把哪一地區割讓給了英國?
(2)材料二反映的條約還有一個重要條款在材料中沒有體現出來,請你寫出這一條款內容?有何危害?
(3)材料三反映的條約是哪次戰爭后簽訂的?該條約的簽訂對近代中國造成了什么嚴重危害?
(4)材料四中的歷史事件在中國近代史上有何歷史地位?李鴻章“辦了一輩子的事”,根本目的是什么?
(5)材料五所說的“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這場革命主要的歷史貢獻是什么?
(6)從材料六中我們可以學習義和團運動的什么精神?
【挑戰突破】
1.在近代中國變革的道路上,如果說19世紀最后幾年的時代象征是康有為,那么,到20世紀初則進入了孫中山為代表的時代。這主要是因為( )
A.他領導了義和團運動 B.他領導了五四運動
C.他領導了新文化運動 D.他領導了辛亥革命
2.建立起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的共和政體,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會經濟、思想文化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新的變化,沖破了封建主義的藩籬,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與上述材料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國運動 B.洋務運動
C.戊戌變法運動 D.辛亥革命
3.“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種民眾的聯合,其實不然……與我們民眾大多數,沒有關系。”材料意在說明辛亥革命( )
A.傳播了民主思想 B.缺少了群眾基礎 C.推翻了君主專制 D.實現民眾的聯合
4.“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出版等自由和權利…”。與材料敘述有關的法律文獻是( )
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B.《中華民國約法》
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地球上的某個角落里有著一個人間奇跡:它叫夏宮(圓明園)。……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創造的一切幾乎是神話性的東西都體現在這座宮殿中。……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圓明園)。一個進行洗劫,另一個放火焚燒……
——摘自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
材料二:康有為是近代中國“現代化運動”這場“接力賽”中,第一個“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將。
——摘自唐德剛《從晚清到民國》
材料三:20世紀的大幕拉開了,紫禁城依然巍峨莊嚴,但太和殿前卻留下了中國在20世紀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國恥。此時的中國,一個聲音變得越來越響亮,那就是——革命。孫中山已成為一個堅定的革命者,成為20世紀初期推動中國發生歷史性巨變的主要代表。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夏宮被洗劫并焚毀,源于近代哪一重大事件?面對今天斷壁殘垣的圓明園遺址,你有何感想?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第二段”賽程是指什么事件?“現代化運動”這場“接力賽”的起點開始于哪一事件?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太和殿前卻留下了中國在20世紀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國恥”是指什么事件?舉兩例孫中山推動中國發生歷史性巨變的具體事例。
【參考答案】
【自我測評】
1.D
2.B
3.B
4.A
5.A
6.C
7.B
8.(1)《南京條約》,香港島。
(2)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便利了帝國主義列強的資本輸出。
(3)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開啟了中國近代化歷程;維護清王朝的統治。
(5)三民主義;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的終結。
(6)反抗外來侵略的精神。
【挑戰突破】
1.D
2.D
3.B
4.A
5.(1)第二次鴉片戰爭;落后就要挨打,堅持經濟建設毫不動搖,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加大國防建設,捍衛國家主權(或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2)戊戌變法(或維新變法或百日維新);洋務運動
(3)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創立中國同盟會,提出資產階級革命綱領:三民主義(或領導辛亥革命,或建立中華民國,或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等)(答案符合史實,可酌情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县| 锡林郭勒盟| 原阳县| 秭归县| 和硕县| 新田县| 彭泽县| 固安县| 楚雄市| 淳安县| 彭水| 晋州市| 五寨县| 弋阳县| 隆林| 金堂县| 宝丰县| 土默特左旗| 徐州市| 西吉县| 措美县| 铜山县| 洪雅县| 玉屏| 娄烦县| 五河县| 京山县| 若尔盖县| 柘城县| 年辖:市辖区| 清涧县| 台南县| 教育| 拜城县| 金沙县| 苍南县| 天津市| 安义县| 尼玛县| 花莲县| 望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