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導學案【學習目標】1.通過分析地圖,了解臺兒莊戰役、保衛大武漢、第三次長沙會戰等基本史實。2.通過學習正面戰場抗戰的史實,體會抗日將士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激發愛國之情。【學習重難點】教學重點:臺兒莊戰役;保衛大武漢;第三次長沙會戰。教學難點:正確評價國民政府領導的正面戰場的抗戰。【知識結構】【新課探知】2023課標內容:通過了解正面戰場的抗戰史事,認識日本的侵華的罪行,認識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艱苦歷程。1.臺兒莊戰役(1)指揮者:第五戰區司令長官 。 (2)時間、地點:1938年3月,臺兒莊。(3)結果:共殲敵1萬余人。(4)意義: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2.保衛大武漢(1)時間:1938年6—10月。(2)著名戰役:江西 戰役。 (3)影響: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4)正面戰場形勢:廣州、武漢失陷后,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3.第三次長沙會戰(1)第三次長沙會戰: 年12月,日軍對長沙發動第三次進攻。中國軍隊獲得會戰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 (2) 戰役:1944年初,日軍向國民黨正面戰場發動了大規模的豫湘桂戰役,國民黨軍隊丟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貴州省的一部分。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歷史解釋1臺兒莊戰役獲勝原因有哪些?①中國軍隊的英勇作戰。②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指揮得當。③中國軍隊的協同作戰。④正確地把握了戰機。2.如何評價正面戰場的抗戰?①正面戰場組織多次戰役,為國家民族付出了重大犧牲。②正面戰場的抗戰,振奮了民族精神,堅定了中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提高了中國抗戰在國際上的影響力。③正面戰場后期由于國民政府推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方針,致使豫湘桂戰役大潰敗,中國喪失了大片國土。總的來說,正面戰場的抗戰在全民族抗戰中起到了巨大作用。【自我測評】1.李宗仁將軍曾說:“我們在內戰中攪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敗雖不足恥勝亦不足武。現在真是天如人愿,讓我們這些人這輩子有個抗日救國的機會。”李宗仁將軍踐行“救國機會”的最突出表現是( )A.武漢會戰 B.淞滬會戰 C.平型關大捷 D.臺兒莊戰役2.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紅血洗過的戰場》中寫道:“在這里,我們擊退寇兵!……臺兒莊,一片灰燼;臺兒莊的名字,和時間爭長。”材料中所述這場戰役的領導人是A.楊虎城 B.李宗仁 C.林彪 D.彭德懷3.1938年4月日路透社電訊說:“英軍事當局對中國津浦線之戰局極為注意,最初中國軍隊獲勝之消息傳來。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現在證明日軍潰敗之訊確為事實?!辈牧现械摹皯鹁帧敝卮笠饬x是A.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B.粉碎了日軍企下圖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C.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D.使抗戰進入到相持階段4.1938年10月底,蔣介石發表《為國軍退出武漢告全國國民書》,指出:“蓋抗戰勝之關鍵,不在武漢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繼續抗戰持久之力量”,號召全國同胞繼續貫徹持久抗戰、全面戰爭、爭取主動之一貫方針,成最后之勝利。由此可見,武漢會戰( ?。?br/>A.打破了日本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 B.推動了全面抗戰相持階段的到來C.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信心 D.取得抗戰以來正面戰場最大勝仗5.下列關于正面戰場的抗戰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給予敵人重大殺傷 B.堅定了中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念C.是抗戰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D.進入相持階段以后開始消極抗日6.2020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赴武漢視察時指出:“武漢人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遍喿x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二天,各兵營士兵不顧一切地基本按上一天發布的計劃行動。革命力量雄厚的工程營首先發難,占領軍械所。各軍士兵紛起響應,兩天內占領了武漢三鎮,成立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湖北革命黨人以他們的首創精神,揭開了的第一幕。----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1)根據材料一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重要的歷史事件?它對中國思想領域產生了怎樣的深遠影響?材料二:在遭受大革命失敗的嚴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這便是八七會議,這是中國共產黨在處于生死存亡關頭召開的一次緊急會議。它使原來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看到了新的出路,燃起新的希望,重新增加了凝聚力,踏上新的征途,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2)根據材料二,用自己的話概括八七會議召開的重要意義。材料三:1938年6月開始,日軍先后集結40多萬兵力進攻武漢。為了保衛大武漢,中國軍隊共部署100萬人參戰,利用大別山、鄱陽湖和長江兩岸有利地形,構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敵人。武漢會戰歷時4個多月。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3)根據材料三,指出武漢會戰最重要的意義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請舉出中國軍民英勇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重要戰役一例。(4)通過對上述材料的研讀,你能體會到怎樣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挑戰突破】1.歷史地圖可以使我們直觀生動地了解歷史。下圖反映的歷史事件的意義是A.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B.標志著全民族抗戰的開始C.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D.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2.美國海軍部長諾克斯在《告中國人民書》中指出:“數周以來,貴國之長沙偉大之戰績,非僅為中國之勝利,抑且為所有同盟國共同之勝利,而為打擊整個軸心國之勝利?!闭f明第三次長沙會戰A.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 B.鼓舞了盟國的反法西斯斗爭C.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勝利 D.宣告日軍“速戰速決”計劃的破產3.假如你生活在1937年的中國,可能經歷過的事件有①中國軍隊在臺兒莊與日軍展開血戰 ②報紙上刊登九一八事變的消息③有人在閱讀《新青年》 ④青年學生在熱議巴黎和會的情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4.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國共關系的發展演變影響著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此次我們通過宣言,就是重新擔負革命的責任,就是計劃徹底的革命。終要把軍閥來推倒,……這是關于對內的責任。至于對外的責任……反抗帝國侵略主義……。——孫中山在國民黨“一大”上的講話(1)據材料一指出孫中山認為這次革命應擔負的兩個責任。為完成這兩個責任,國民黨做出了哪些努力?材料二 1927~1937年間,國民黨各派軍事集團的混戰,特別是蔣介石發動的對紅軍的幾次“圍剿”,既給中國人民帶來無窮災難,又給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以可乘之機。——摘編自《內戰百科》(2)20世紀30年代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始于哪一事件?結合材料分析,20世紀30年代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歷史背景。材料三 四萬萬同胞,同仇敵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長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抗擊大部分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國民黨愛國將士也在正面戰場英勇抗擊日軍。——人民日報社論《和平與正義是不可戰勝的》(3)結合所學,指出材料中“四萬萬同胞,同仇敵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長城?!闭叫纬傻臉酥?。舉一例說明1938年“國民黨愛國將士也在正面戰場英勇抗擊日軍?!保ㄓ惺穼嵱幸饬x)(4)綜上所述,概括國共兩黨合作的根本出發點。【參考答案】【自我測評】1.D2.B3.C4.B5.C6.(1)辛亥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或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2)為中國的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3)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淞滬會戰或臺兒莊戰役或長沙保衛戰或平型關戰役等。(4)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勇于抗爭的愛國精神;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等。【挑戰突破】1.D2.B3.B4.(1)對內推翻軍閥,對外反抗帝國主義。創辦黃埔軍校,發動北伐戰爭。(2)九一八事變。背景:北伐戰爭失敗后,國民黨各派軍事集團混戰,特別是蔣介石發動對紅軍的幾次圍剿,為日本侵華提供了可乘之機。(3)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也發表談話,實際承認中共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1938年,3月,在李宗仁的指揮下,中國軍隊取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這是抗戰以來中國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1938年6月開始,中國軍隊開展了保衛大武漢會戰,武漢會戰歷時4個多月,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舉一例即可)(4)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