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考試(社會思品)答題卷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二、非選擇題(每題10分,共60分)21.(1)(6分)(2)(2分)(3)(2分)22. (1)(4分)(2)(3分)(3)(3 分)23.(1)(2分)(2)(4分)(3)(4分)24.(1)(3分)(2)(5分)(3)(2分)25.(1)(3分)(2)(3分)(3)(4分)26.(1)(2分)(2)(2分)(3)(4分)學校 班級 姓名 考號201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考試(社會思品)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D A B C B D C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B A D A D A D D C二、非選擇題(本題有六大題,共60分)21.(1)和平與發展是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時代的主題(2分)日本的做法不但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危害亞太地區的和平,而且還會影響中日在經貿方面的合作,影響兩國經濟的共同發展。(4分)(2)遏制中國的發展,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2分)(3)內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強國防建設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高捍衛領土和主權的能力。外交: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強與各國的交流合作,爭取良好的國際環境。(任選一點即可,2分)22.(1)人口數量不斷增長(1分)第三次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普查前人口增長迅速,后人口增長速度減慢(1分);原因是經濟發展和我國的人口政策(計劃生育)使人們的觀念發生了較大轉變(2分)(2)材料一:人口數量大、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1分)材料二:環境污染問題嚴重;(1分)材料三:單位產值能耗高,資源利用率低(資源利用率低,破壞與浪費嚴重)(1分)(3)計劃生育、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1分,必寫),多寫科教興國戰略不扣分。(三點,每點1分,共3分)23.(1) 發動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2分)(2) 沒有;(1分)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時大總統后,將臨時政府從南京遷到北京;廢除了《臨時約法》和責任內閣;脅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公布了《中華民國約法》;鎮壓革命黨;接受了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復辟帝制;(寫出三點即可,每點3分)(3) 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當時人們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2分),新文化運動倡導民主與科學,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對五四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2分)24. (1)“斯大林模式”;(1分)高度集中,實行單一的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管理經濟(2分)(2)促使同業團體合作;解決勞資糾紛;公平競爭;保障生產能力充分利用。(3分,寫出三個即可)加強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2分)(4)改革要從國情出發;要發揮政府在經濟發展的調控作用。(2分)25.(1)反帝反封建(2分)打倒軍閥:消滅吳佩孚、孫傳芳主力,推翻北洋軍閥(收回了漢口英租界也可以)(1分)(2)發動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工農紅軍(3分)(3)土地革命(1分)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共產黨贏得了更多的支持,有利于鞏固和發展了農村革命根據地。(3分)26.(1)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2分)(2)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2分)(3)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 http: / / www.21cnjy.com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寫出3點即可。3分)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做好知識方面的準備;樹立遠大的理想,心系祖國,胸懷天下;學會運用批判性思維,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能力。(3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得分)201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考試社會·思品 試題卷考生須知:1.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全卷采用開卷形式,但不能交流材料和討論問題。2.全卷共6頁,分卷Ⅰ(選擇題)和卷Ⅱ(非選擇題)兩部分。卷Ⅰ和卷Ⅱ的答案必須全部涂、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卷 Ⅰ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下列不屬于網絡優勢的有①信息更加準確可靠 ②提供新的學習途徑③尋找刺激更加方便 ④網絡可以擴大視野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1991年《歐洲聯盟條約》、1992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和1993年《哥本哈根協議》的簽訂表明,歐洲共同體將發展成為一個擁有共同的貨幣、外交和安全政策與防務的歐洲聯盟。歐盟的建立有利于構建 。A.區域統一的世界 B.多元并列的世界C.歐洲無敵的世界 D.歐俄均衡的世界3.“中國影響世界的最好方式是改革和發展自己”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改革和發展與否,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B.中國不必關注國際事務,只需改革和發展C.中國必須先改革和發展,才能再對外開放D.中國以自己發展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貢獻4.2014年5月31日,在香格里拉對話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把演講的重點放在公開無端指責中國上。近年來,美國為維持在亞太地區的霸權地位,先后拋出“重返亞太”“轉向亞太”“亞太再平衡”等各種名目的新亞太戰略。這說明A.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依然存在 B.美國建立起單極世界C.政治多極化趨勢是大大的加強 D.國際的恐怖主義橫行5.冷戰結束以后,世界局勢的發展引人矚目。對于當今世界局勢的表述,正確的有①世界正在往多極化方向發展 ②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已經建立③世界總體動蕩,但局部和平 ④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又有新的表現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6.有位著名的漫畫家曾告訴年輕—代:這世界多么廣大,要呼吸的空氣和表演的舞臺不再局限于你們的國家,而是整個世界。這說明A.經濟全球化把世界聯結成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B.政治多極化成為當代世界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C.我們需要樹立平等、開放、參與的全球觀念D.和平與發展是全世界人們的共同企盼與愿望霧霾天氣,造成城市里大面積低能見度的情況越 ( http: / / www.21cnjy.com )來越普遍。在早上或夜間相對濕度較大的時候,形成的是霧;在白天氣溫上升、濕度下降的時候,逐漸轉化成霾。這種現象既有氣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讀某城市一天中PM2.5變化圖,回答7-8題7.下列有關圖1中PM2.5出現兩個峰值的主要原因最合理的是A.大量工業活動所造成的污染B.日益增加的汽車尾氣造成污染C.來自城市外圍大量秸稈的燃燒D.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造成的揚塵8.下列措施不能減輕PM2.5的是A.關閉污染嚴重的工廠B.推廣綠色的出行方式C.植樹種草加大綠化面積D.減少城市公交車的數量9.氦-3”是一種目前已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公認的高效、清潔、安全、廉價的核聚變發電燃料,但在地球上的蘊藏量很少,而月球地殼淺層內竟含有上百萬噸氦-3。這反映了人類未來解決資源問題的發展方向是A.擴大利用可再生資源 B.發展“廢氣物資源化”C.擴展資源的開發范圍 D.“開源”與“節流”并舉10. “這支衣衫襤褸、面帶饑色的軍隊從南中國出發時有8.6萬人,到陜北時只剩下不到6000人……”。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北伐戰爭 B.遵義會議 C.西安事變 D.紅軍長征11. 百年前的一場世界戰爭,“令全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這是歐洲一場野蠻兄弟的殺戮,歐洲沒有哪個國家是這場戰爭真正的勝利者”。材料描述的戰爭是A.英法戰爭 B.第一次世界大戰C.蘇德戰爭 D.第二次世界大戰12. 羅斯福就職演說:“……更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的是,大批失業公民正面臨嚴峻的生存問題,還有大批公民正以艱辛的勞動換取微薄的報酬。”針對這些現狀羅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是①整頓金融,實施新貨幣政策 ②規定最低工資標準③提供工作的機會以代替賑濟 ④建立社會保障制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 孫中山先生認為:“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縱觀孫中山一生,其順應世界潮流的做法不包括A.領導武昌起義,并結束了封建制度 B.創建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C.創建黃埔軍校,培養軍事政治人才 D.改組國民黨,實現國共合作14. 前蘇聯有一個笑話:農夫伊萬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河里捉到一條大魚,高興地回到家里對老婆說:“看,我們有炸魚吃了!”老婆說:“沒有油啊。”伊萬說:“那就煮 。”老婆說:“沒鍋。”伊萬說:“那就烤。”老婆說:“沒有柴。”伊萬氣壞了,走到河邊把魚扔了回去。那魚在水里劃了一個半圓,上身出水,舉起右鰭激動地高呼:“斯大林萬歲!”該笑話反映的是A.農民生產積極性受到極大的損害 B.個人崇拜已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C.新經濟政策恢復自由貿易的后果 D.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帶來的弊端15. 凱末爾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的原因有①土耳其人民堅決抵抗外來侵略②廢除了素丹制度,結束了帝制③人民群眾的忠誠擁護和大力支持④實行政教合一的政策建立共和國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 “山歌越唱越開懷……井岡山找對革命路徑來。”民歌中的“革命路徑”是指A.占領中心城市 B.實施戰略決戰 C.和平奪取政權 D.農村包圍城市17. 1923年,上海《晨報》公布了一次社會調查,其中兩個問題的統計數據如下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有①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中國人對西方資本主義的失望②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帶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③五四運動中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進一步傳播④國民革命失敗,國共進入長達十年的對峙時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8. 從1840年到1919年,中國走向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化的歷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腳步并非一條直線,歷經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觀念(思想)層面。下列最能體現觀念層面的是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19. “女學生已經開始覺 ( http: / / www.21cnjy.com )悟,抵制學校開設的‘列女傳’(修身課)。在操場的樹蔭下,在宿舍里,她們常常聚在一起,爭的面紅耳赤,后來由爭論變成抗婚、逃婚,以實際行動反抗舊禮教,爭取婚姻自由。”這則材料反映的是A.維新啟蒙思想開始傳播 B.民主共和思想已經深入人心C.近代學校開設修身課程 D.民主科學思想沖擊封建禮教20. 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曾兩次攜手,為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作出了重大貢獻。屬于第一次國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B.建立了第一個紅色革命根據地C.創建了黃埔陸軍軍官學校 D.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卷 Ⅱ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小題,共60分)21.(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釣魚島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日本卻啟動釣魚島“國有化”程序。日本政府不顧中方一再嚴正交涉,最終通過了“購買”釣魚島本島、北小島、南小島的決議,正式將三島“收歸國有”。材料二:在釣魚島矛盾激化后,中日兩國經貿雪上加霜。美國卻一方面向日本承諾尖閣列島屬于日美安保條約中規定的防衛適用對象,另一方面還要中國冷靜。美國的行為助長了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強硬態度。材料三:圖2(1)請你結合材料和當今時代的主題,抨擊日本政府的行為。(6分)(2)美國與日本狼狽為奸,其目的是什么?(2分)(3)面對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挑釁,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請從內政和外交兩個角度指出中國的應對之策。(2分)22.(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歷次人口普查數據圖(圖3) 人口結構變化圖(圖4)注:第六次人口普查同第五次相比,65歲及以上人口(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1.91%。(1)分析材料一左數據圖 ( http: / / www.21cnjy.com ),請你判斷我國人口發展的總趨勢是什么?(1分)其中第三次普查前的發展趨勢與第三次之后的發展趨勢有什么不同?(1分)試分析原因。(2分)材料二:圖5材料三: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產出不足全球的4%,但一年中消耗了全球31%的原煤、27%的鋼材、40%的水泥。中國單位GDP (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美國和歐盟高4 倍左右,比日本高8 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 倍,比印度也要高4 倍(2)以上三則材料分別反映了我國在人口環境資源方面的什么問題?(3分)(3)面對上述問題,我們要堅持哪些基本國策?應堅持什么發展戰略?(3分)23.(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他(孫中山)替中華民族診斷的結果,也以為非開刀不可。第一刀要割去那段盲腸——皇帝,免得殘余器官發炎作怪。——曹聚仁《中國近百年史話》(1) 孫中山怎樣醫治這個“朝不保夕”的老太爺的?(2分)材料二:1912 年2 月13 日,孫中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向參議院請辭臨時大總統,并說“清帝退位,南北統一,袁君之力實多。發表政見,更為絕對贊同(共和),舉為公仆,必能盡忠民國。且袁君富于經驗,……故敢以私見貢薦于貴院。”(2)結合所學知識,試用史實說明“袁君”是否“盡忠民國?(至少寫出3點)(4分)材料三 :換句話說,這場革命在政治上付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的沉重代價,最終以文化的巨大進步而獲得了某種補償。1912—1919年初的中國知識界的價值重建運動,可以視為象征。--------摘自許紀霖主編《中國現代化史》(3)運用相關知識分析的“這場革命在政治上付出的沉重代價,最終以文化的巨大進步而獲得了某種補償”的內涵。(4分)24.(10分)20世紀三十年代,蘇美各自調整經濟體制,形成了新的經濟運行模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在世界歷史上,還沒有任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個國家如此全面而細致地規劃過自己的發展進程,這是斯大林的一個創造。在那個時代,所有的生產、運輸、銷售都由國家計劃安排。……對于蘇聯而言,它未來幾十年的興衰都和這種“創造”聯系在了一起。——《大國崛起》(1)運用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的“創造”的名稱。并概述其突出特點。(3分)材料二 :茲宣布,國會的政策是:……促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同業團體之間的合作行動,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適當的政府制裁和監督下,引導如維護勞資雙方的聯合行動;要淘汰不公平的競爭慣例;要使各產業的現有生產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全國工業復興法(1933年(節錄)》(2)依據材料二,概括羅斯福新政的內容,說出新政的特點。(5分)(3)我們可以從以上材料中得到怎樣的啟示。(2分)25.(10分)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提出了許多正確的口號,率領我國各族人民取得了輝煌業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北伐戰爭開始后,中華全國總工會的號召(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共產黨提出怎民主革命任務是什么。并列舉北伐戰爭中“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的成果一例。(3分)材料二:“工農武裝割據”。——1928年10月,毛澤東在論述了紅軍與根據地存在和發展時提出的。(2)革命的理論來源于革命的實踐,“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建立在哪些革命實踐之上?(3分)材料三: “打土豪,分田地”——1927年第一次出現在湘贛交界的文家市(3)該口號反應了哪一歷史事件?并說明其意義(4分)26.(10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材料一: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2 ( http: / / www.21cnjy.com )8 年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贏得了民族獨立。-----摘編自《中國共產黨歷史》 第一卷(1)指出材料一中“28 年艱苦卓絕英勇斗爭”開始的標志性事件。(2分)材料二:中國共產黨把中國從黑暗引向光明,領導人民取得了新民主義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2)為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夢”,中國共產黨人探索出的革命道路是怎樣的?(2分)材料三: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華民族圓了一個又一個的夢想:回歸夢、小康夢、入世夢、奧運夢、飛天夢、航母夢……(3)材料三中“中國夢”得以實現的是原因有哪些。(3分)為實現百強“現代強國”之夢,我們青少年應從哪些方面作好準備。(3分)圖1圖2圖3圖4圖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社會政治.doc 參考答案.doc 答題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