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導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變革、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近代文學藝術成就等基本史實,提高學生分析和理解歷史問題的能力。2.通過對文學藝術內容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利用劇照、圖片、繪畫資料,激發學生的歷史想象力。3.使學生認識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教育必須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并服務于社會;通過對文藝作品時代性的分析,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重難點】教學重點:京師大學堂、《申報》、商務印書館。教學難點:民國時期文藝作品反映出的時代精神。【知識結構】【新課探知】2023課標內容:通過了解開辦京師大學堂、廢除科舉制度等近代新式教育發展的主要史事,知道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曲折過程。一、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1.教育:(1)新式學校:①洋務運動時期:先后興辦了____________、福州船政學堂。②甲午戰爭后:在天津創辦北洋西學堂,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③百日維新期間:創辦 。(2)科舉制度:__________年,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度。(3)同時,通令興辦學堂,頒布各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中國近代新式教育逐步發展起來。2.新聞:(1)鴉片戰爭后,外國人在上海、香港創辦外文報刊。(2)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__________》,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3)天津的《大公報》、上海的《新聞報》和延安的《_________》,是民國時期的著名報紙。(4)上海的《東方雜志》、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和鄒韜奮主辦的《生活》周刊,是民國時期影響較大的刊物。3.出版:(1)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 ,是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2)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創辦的新華書店,成為出版發行進步書刊的重要陣地。二、文學藝術的成就1.文學、美術和音樂:類別 人物 代表作文學 魯迅 《狂人日記》阿Q正傳》郭沫若 <女神》茅盾 《_____________》 《雷雨》 《家》曹禺巴金老舍 《駱駝祥子》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丁玲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 《暴風驟雨》藝術 美術 徐悲鴻 《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 《__________________》 《黃河大合唱》音樂 聶耳冼星海2.電影:(1)20世紀初,西方發明的電影傳入中國。(2)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是1905年的京劇《 ______》。(3)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31年拍攝的《歌女紅牡丹》。(4)出現了《十字街頭》《馬路天使》《漁光曲》等經典影片。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科舉制發展歷程【自我測評】1.戊戌變法時期創辦的近代全國新式教育的最高學府,最高教育行政機關,即今天北京大學的前身是( )A.時務學堂 B.京師大學堂C.京師同文館 D.北洋學堂2.1905年清政府宣布的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 )A.派遣留學生 B.廢除科舉制度C.廢除八股文 D.創辦京師大學堂3.我們在學習中經常使用《新華字典》,出版它的是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這一機構是( )A.中華書局 B.商務印書館 C.開明書店 D.外文出版社4.《申報》是我國早期的報紙。通過當時這份報紙,我們可能看到的內容有( )①譚嗣同英勇就義②《馬關條約》的評論③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④《南京條約》的評論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不朽的民族戰歌《義勇軍進行曲》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斗志。它的曲作者是 ( )A.田漢 B.聶耳 C.洗星海 D.徐悲鴻6.下列文學藝術成就對應不正確的是( )A.魯迅——《狂人日記》 B.聶耳——《義勇軍進行曲》C.茅盾——《愚公移山》 D.冼星海——《黃河大合唱》7.看電影是時下人們休閑娛樂的一種方式。1905年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定軍山》是一部( )A.京劇藝術片 B.生活故事片 C.戰爭故事片 D.愛情故事片8.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經接受了新生事物并生活在當時的上海某政府官員,你不可能( )A.坐輪船、火車去北京購買商品 B.在報紙上看新聞C.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禮、稱“老爺” D.發電報問候親人9.歌曲的創作往往和時代的發展緊密相連。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國民革命軍誓師大會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為國民革命,努力為國民革命,齊奮斗……——《國民革命歌》節選(1)材料一是國民革命時期傳唱的歌曲,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兩項重大成果。材料二日軍占領沈陽……“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松花江上》節選(2)材料二中“那個悲慘的時候”是指什么事件?松花江的同胞為什么會“流浪”?這首歌曲唱出了東北人民什么樣的心情?材料三全民族抗戰浮雕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義勇軍進行曲》節選(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義勇軍進行曲》的曲作者,列舉兩個“中國人民用血肉筑長城”的典型戰役。材料四人民解放軍強渡長江……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向最后的勝利,向全國的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節選(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標志,分析這支部隊為什么能夠走向勝利?(5)結合上述材料,你認為這些歌曲至今仍被傳唱的原因是什么?【挑戰突破】1.在1905年北京的街頭,人們見面時可能談及的話題是( )A.關于軍警為行人剪辮子的情形 B.關于廢除科舉制的詔書C.關于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 D.關于廢止纏足的法令2.1916年《申報》披露袁世凱當年出賣維新變法的一則日記。國人紛紛嘲罵袁世凱卑鄙無恥。這體現《申報》( )A.試圖影響社會輿論 B.以實時報道為依據 C.注重辦報經濟效益 D.大力促進文化發展3.甲午戰后,中國出現了赴日留學的熱潮。后來清政府發現有不少留學生思想日益激進,走上“排滿反清”的道路,于是在1906年,于駐日使館內設游學監督處,加強對留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活動的管理。這說明A.留學教育使民主觀念深入人心 B.清朝專制統治的基礎出現動搖C.留學生缺對日本的正確認識 D.清政府仍沒有改良自強的意識4.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光緒二十四年(1898)京師同文館所譯書目《化學指南》《化學闡原》《全體通考》 《中西合歷》《分化津梁》 《法國律例》《公法便覽》《新加坡刑律》《中國古世公法論略》 《富國策》《萬國公報》《各國史略》《英文舉隅》——摘編自《同文館題名錄》 材料二 亞細亞洲,占全球全陸三分之一,其面積之廣大,為五大洲……然多分屬歐洲諸國,主權喪盡,其號稱獨立自主者,只我中國及日本、暹(xiān)羅、波斯諸國而已。—— 《最新地理教科書》(1905年)材料三 1931-1945年教科書部分章目教科書 部分章目《復興歷史教科書》 國恥和民族復興運動《新修正標準初中本國史》 日軍的暴行《初級小學補充教材》 戰時兒童應有的態度與責任、抗日的民族團結、漢奸的下場《戰時補充教材》 戰時常識、國防算術、國民防空必讀——摘編自《民國歷史教科書研究》等(1)材料一中“京師同文館”興辦于什么時期 根據1898 年京師同文館所譯書目,概述這一時 期的時代需求。(2)與傳統的“天朝”觀念相比,材料二中《最新地理教科書》對世界的認識發生了什么變化 用材料中的信息加以說明。(3)根據材料三,簡要說明這類教科書的兩點時代意義。(4)綜合以上三則材料,談談你對教科書的認識。【參考答案】【自我測評】1.B2.B3.B4.A5.B6.C7.A8.C9.(1)黃埔軍校;北伐戰爭的勝利(2)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后,日軍相繼占領了東北三省,東北軍十幾萬人撤到山海關內,短短4個多月,東北全部淪于敵手,東北人民被迫流亡他鄉。歌曲唱出了東北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3)聶耳。北平保衛戰;淞滬會戰;臺兒莊戰役;武漢保衛戰;第三次長沙會戰;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任意兩點即可)(4)1949年4月,渡江戰役占領了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從共產黨方面: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解放軍英勇善戰;解放區人民的支持;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正確的戰略戰術等(任意一點)從國民黨方面:不得民心;國民黨的腐敗等(任意一點)(5)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緊扣時代主旋律;體現堅持不懈、奮發向上的民族精神等。(任意一點即可)【挑戰突破】1.B2.A3.B4.(1)洋務運動;學習西方,變法圖強。(2)不再認為中國是天下之中;中國和日本、暹羅、波斯諸國一樣是亞細亞洲的一部分。(3)有利于中華民族的覺醒;有利于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有利于民眾認清日本侵略者的殘暴本質;對于鼓舞中國人民戰勝日本侵略發揮了重要作用(兩點即可)(4)教科書是傳播科學文化的重要媒介;教科書對于促進民眾思想啟蒙有重要作用;教科書往往體現了當時的時代特色。(言之有理即可)原創精品資源獨家享有版權,侵權必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