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歷史八上 期中期末復習: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單元測試】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歷史八上 期中期末復習: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單元測試】解析版

資源簡介

期中期末復習:
專題四: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選擇題
1.近代中國,提出并努力踐行“實業救國”思想的實業家是( )
A.嚴復 B.榮氏兄弟 C.張騫 D.侯德榜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午中日戰爭慘敗后,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清末狀元張謇提出“實業救國”思想,創辦了大生紗廠等一批近代工業,被譽為“狀元實業家”,C項正確;嚴復是維新派代表人物,翻譯《天演論》,排除A項;一戰期間,榮氏兄弟創辦了福新面粉廠、申新紡織公司等企業,不是“實業救國”思想的提出者,排除B項;侯德榜是近代中國著名的化學家,侯氏制堿法的創始人,排除D項。故選C項。
2.下圖為清末民初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數量變化示意圖,影響其數量變化的國內因素是( )
A.軍事工業的刺激 B.政府法令的鼓勵 C.外國資本的引入 D.海關稅率的降低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涉及的時間段為1895--1911以及1912一-1918年,結合所學可知此時段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原因就是清末放寬民間設廠限制以及實業救國思潮興起,都跟政府法令的鼓勵有關,B項正確;軍事工業的刺激發生在洋務運動時期,與材料中時間不符合,排除A項;外國資本與國內因素無關,而且外國資本只會打擊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排除C項;我國近代關稅沒有自主權,而且關稅降低會導致大量外國商品涌入,打擊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排除D項。故選B項。
3.某校“天地人歷史研究社”以“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為主題制作了下面的發展曲線圖,對該圖解讀正確的是( )
A.十九世紀末民族工業起步 B.一戰期間民族工業發展最快
C.一戰后民族工業持續發展 D.近代民族工業的分布不均衡
【答案】B
【解析】根據《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示意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戰期間由于帝國主義無暇東顧,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民族工業發展較快,B項正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民族工業起步于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排除A項;根據《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示意圖可知,一戰后民族工業發展出現低谷,排除C項;題干材料體現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不穩定,沒有體現近代民族工業分布不均衡,排除D項。故選B項。
4.1913—1921年,中國海關稅征收額受國際局勢影響出現了一定變化。下列各項反映這一時期變化狀況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1914年-1918年期間,列強忙于戰爭,忽略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因此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受到影響,因此中國海關稅征收額呈下降趨勢。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中外貿易增多,因此中國海關稅收額出現回升趨勢,A項正確;BCD描述不符合1913—1921年,中國海關稅征收額受國際局勢影響出現了一定變化,排除BCD項。故選A項。
5.一部反映19世紀末期中國某富商家族興衰歷史的電視劇正在熱播,劇中有以下幾組鏡頭,你認為其中與史實不符的是( )
A.商人到廣州日本人開設的工廠洽談生意 B.商人的兒子在京師大學堂讀書
C.商人正在讀《申報》,了解新聞 D.商人家的傭人稱呼他“先生”
【答案】D
【解析】依據題干信息“19世紀末期中國某富商家族興衰”并結合所學可知,用“先生”代替“老爺”、“大人”等稱呼,是在辛亥革命后,D項符合設問,故選D項;1895年簽訂的《馬關條約》規定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因此商人到日本人在中國開設的工廠洽談生意符合史實,A項與設問不符,排除A項;戊戌變法時期設立京師大學堂,商人的兒子在京師大學堂讀書符合史實,B項與設問不符,排除B項;1872年《申報》在上海創刊,商人正在讀《申報》,了解新聞符合史實,C項與設問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
6.19世紀的報刊和揭帖中,對民眾多以“臣民”“子民”相稱,進入20世紀,這些稱呼逐漸被“國民”所取代。從這種變化中能得出( )
A.甲午戰敗沖擊清朝統治 B.自由平等風尚成為潮流
C.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制度 D.五四運動促成中共誕生
【答案】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辛亥革命使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所以臣民、子民的稱呼被國民取代,B項正確;臣民、子民的稱呼被國民取代體現的是思想的轉變,甲午中日戰爭戰敗發生在1895年,排除A項;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政體,排除C項;D項與題意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
7.京城官員士大夫聚集,保守思想濃厚,在洋運動造輪船,辦鐵路之初,動輒紛起反對斥為崇洋,清末以后,京城官員外出公務差旅,往往盡量借道輪船,火車,這一變化反映了( )
A.先進技術引入促進了思想解放 B.傳統觀念制約交通發展
C.洋務運動引入了外國技術 D.中國實現了近代化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材料可知,當時的京城官員士大夫由反對和抵制輪船、火車等近代交通到盡量借道輪船、火車,說明隨著先進技術引入,社會思想也得到解放,A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交通發展對傳統觀念的沖擊,不是傳統觀念制約交通發展,排除B項;“洋務運動引入了外國技術”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當時的中國并未實現近代化,排除D項。故選A項。
8.近代上海西式小洋樓、花園洋房、公寓住宅、石庫門等里弄住宅并存,住所選擇由個人經濟實力而非政治地位決定。這現象折射出近代上海( )
A.深受西方文明影響 B.民眾財力普遍雄厚 C.建筑凸顯民族風格 D.難以滿足住房需求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近代上海西式小洋樓、花園洋房、公寓住宅、石庫門等里弄住宅并存,住所選擇由個人經濟實力而非政治地位決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代上海建筑,結合了中西特色而獨具風情。材料中這現象折射出近代上海深受西方文明影響。A項正確;民眾財力普遍雄厚、建筑凸顯民族風格、難以滿足住房需求,在題干內容中都沒有體現,排除BCD項。故選A項。
9.民國初年,鎮江、揚州等地舉行新式婚禮,有證婚人演說、新人行三鞠躬禮,圍觀者行上千人。時人有詩云:“無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牽羊禮早更。最愛萬人齊著眼,看儂親手挽郎行。”這一史實應納入的學習主題是( )
A.斷發易服 B.移風易俗 C.實業救國 D.踐行民權
【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舉行新式婚禮”、“有證婚人演說”、“行三鞠躬禮”等信息,可知這是文明結婚的新式婚喪禮節出現,體現出辛亥革命后,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俗發生變化,可得出該學習主題是移風易俗,B項正確;斷發易服指的是剪發辮,穿西式服裝,與題干無關,排除A項;實業救國是指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即實業)作為救國救民主要途徑,與題干無關,排除C項;踐行民權指的是追求人民在政治上的民主權利,與題干無關,排除D項。故選擇B項。
10.下面圖片反映了民國時期生活方式變化的特點是( )
A.全面西化 B.不平衡性 C.崇洋逐新 D.新舊并呈
【答案】C
【解析】根據圖片“民國時期生活方式變化”“西餐、西式蛋糕、洋酒”可知反映了民國時期的衣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C項正確;“全面西化”的說法是史實性錯誤,不符合民國時期的時代特征,排除A項;“不平衡性”強調的是地區發展不平衡,在題文未體現,排除B項;題文中無法體現新舊并呈情況,排除D項。故選C項。
11.魯迅先生以辛亥革命前后的農村社會為背景創作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中有個情景是:阿Q被帶到公堂上接受審判,不由自主想跪下去,一個長衫人物吆喝他“站著說!不要跪!”而阿Q終究還是跪下,被長衫人物罵道“奴隸性!”這反映出當時( )
A.司法審判嚴酷 B.政治斗爭激烈 C.尊卑等級森嚴 D.新舊思想交替
【答案】D
【解析】根據題干中“阿Q被帶到公堂上接受審判,不由自主想跪下去,一個長衫人物吆喝他‘站著說!不要跪!’而阿Q終究還是跪下,被長衫人物罵道‘奴隸性!’”可知,人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即新舊思想交替,D項正確;司法審判嚴酷、政治斗爭激烈、尊卑等級森嚴題干未體現,排除ABC項。故選D項。
12.某同學通過云展覽搜集了以下三幅圖片。可以判斷他正在學習的內容是( )
京師同文館 京師大學堂 清政府停止科舉制的詔書
A.近代新聞出版的發展 B.清朝科舉制度的變化
C.近代教育事業的發展 D.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
【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京師同文館、京師大學堂、清政府宣布停止科舉的詔書”可知,京師同文館是近代新式教育的開端;京師大學堂是百日維新期間創辦的近代第一所國辦大學堂;清政府宣布停止科舉考試,這是近代教育的一個進步,據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近代教育事業的發展,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近代新聞出版的發展,排除A項;B項包括不全面,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排除D項。故選C項。
1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下列中國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幾件大事,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創辦同文館 ②創辦京師大學堂 ③創辦南洋公學 ④廢止科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
【答案】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62年,洋務派創辦了京師同文館;1898年,清政府創辦了京師大學堂;1896年,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盛宣懷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1905年,清政府廢止科舉考試。因此,按時間先后排序為①③②④,B項符合題意;由此可知,按時間先后排序排列正確的是①③②④,因此,排除順序排列錯誤的ACD項。故選B項。
14.中國近代新式教育的起步開始于洋務運動。下列關于中國近代新式教育逐漸發展起來的史實,正確的是( )
A.洋務運動期間清政府宣布廢除八股文 B.甲午戰后清政府在天津創辦南洋公學
C.百日維新期間洋務派興辦京師同文館 D.1905年清政府諭令一律停止科舉考試
【答案】D
【解析】1905年清政府諭令一律停止科舉考試,科舉制度最終被廢除,D項正確;戊戌變法期間清政府宣布廢除八股文,排除A項;甲午戰爭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創辦北洋西學堂,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排除B項;洋務運動期間洋務派興辦京師同文館,排除C項。故選D項。
15.戊戌變法中創辦的近代第一所高等學府是( )
A.京師同文館 B.京師大學堂 C.太學 D.北京大學
【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百日維新期間,清政府創辦了京師大學堂,B項正確;京師同文館創辦于洋務運動時期,排除A項;太學創辦于西漢,排除C項;1912年,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排除D項。故選B項。
16.下面的作品是依托我國古代神話故事“愚公移山”而創作的,其創作的主旨是( )
A.弘揚民主科學 B.反對專制獨裁 C.宣傳抗日救亡 D.爭取自由平等
【答案】C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愚公移山》這幅畫作是抗日戰爭時期徐悲鴻為宣傳抗日救亡創作的美術作品,表達了抗戰勝利的決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眾去爭取最后的勝利,C項正確;《愚公移山》沒有弘揚民主科學、反對專制獨裁、爭取自由平等的思想,排除ABD項。故選C項。
17.19世紀40年代后,外國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創辦了許多供在華外國人閱讀的外文報刊,在其影響下國內出現了一系列報紙和出版機構。下列選項中成為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的是( )
A.《時務報》 B.《民報》 C.《申報》 D.《解放日報》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可知,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C項正確;《時務報》是維新運動時期著名的維新派報紙,是當時維新派最重要的、影響最大的機關報,排除A項;《民報》是中國同盟會機關報,1905年創刊,排除B項;《解放日報》最早創刊于1941年中國共產黨延安時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政治理論早期刊物,排除D項。故選C項。
18.同學們經常查閱的《新華字典》等字、詞典,有相當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出版的。這一機構是( )
A.《申報》社 B.京師大學堂 C.《民報》 D.商務印書館
【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D項正確;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排除A項;百日維新期間,清政府創辦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排除B項;《民報》是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排除C項。故選D項。
19.《黃河大合唱》,以豐富的藝術形象,壯闊的歷史場景和磅礡的氣勢,表現出黃河兒女的英雄氣概。為《黃河大合唱》作曲的是( )
A.聶耳 B.田漢 C.冼星海 D.趙樹理
【答案】C
【解析】《黃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在中國抗日戰爭時起到鼓舞作用,C項正確;《義勇軍進行曲》是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歌曲,是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歌,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誕生以來,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排除AB項;趙樹理是現代作家,代表作品《小二黑結婚》《靈泉洞》《三里灣》《李有才板話》等,排除D項。故選C項。
20.下列各項歷史人物與其歷史貢獻對應錯誤的是( )
A.老舍——《駱駝祥子》 B.冼星海——《義勇軍進行曲》
C.徐悲鴻——《愚公移山》 D.趙樹理——《李有才板話》
【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在抗日救亡運動的洪流中,聶耳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等名曲,譜寫了時代的最強音。因此,《義勇軍進行曲》不是冼星海創作的是,而是聶耳創作的,B項符合題意,選擇B項;老舍的《駱駝祥子》、徐悲鴻的《愚公移山》 、趙樹理的《李有才板話》都搭配正確,AC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故選B項。
21.20世紀三四十年代,重慶文藝創作十分活躍,出現了不少好作品。在當時出現的《天國春秋》《屈原》《虎符》《法西斯細菌》等戲劇的創作和演出,旨在( )
A.弘揚愛國精神,致力抗日救亡 B.反對專制獨裁,抨擊北洋政府
C.傳承傳統文化,開展戲曲比賽 D.爭取和平民主,推動政權鞏固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三四十年代是抗日戰爭時期,這一時期出現“《天國春秋》《屈原》《虎符》《法西斯細菌》等戲劇的創作和演出”其目的在于弘揚愛國精神,致力抗日救亡,A項正確;反對專制獨裁,抨擊北洋政府在20世紀一二十年代,排除B項;傳承傳統文化,開展戲曲比賽,與題干無關,排除C項;爭取和平民主,推動政權鞏固,與題干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
22.抓住歷史事件相關聯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識,加深對歷史事件的理解。以下關聯正確的是( )
①張謇創辦大生紗廠——帶動了很多中國人走上“實業救國”道路
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的春天”
③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④重慶談判——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
⑤解放軍占領上海——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清末張謇創辦的私營棉紡織企業 大生紗廠是張謇于清末創辦的一所私營棉紡織企業,帶動了很多中國人走上“實業救國”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的春天”,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文化出版機構是商務印書館,①②③正確,A項正確;中共七大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④錯誤,排除D項;解放軍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⑤錯誤,排除BC兩項。故選A項。
二、綜合題
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816年—1927年上海人口官方統計表
1816年 1865年 1915年 1927年
人口數量 529249 691919 2006573 2641220
材料二:上海開埠以后,上海城市的經濟功能和地位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從傳統的城市發展成為近代化的大都市,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起到了引領風氣的作用。上海成為近代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口岸;上海集中了眾多的洋行、銀行等商貿組織和機構,形成以外貿為主導的貿易導向型經濟;上海孕育出近代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一大批面粉、棉紡織等民族資本工廠建立。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上海人口發生變化的原因都有哪些。
(2)據材料二結合所學,思考近代上海出現“歷史性變化”對我國近代社會發展會有怎樣的影響。
(3)上海是近代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除了上述內容,請再舉一例中國近代經濟發展的史實,并說明其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答案】
(1)鴉片戰爭后,上海成為通商口岸,經濟得到發展,吸引了大量人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工業獲得了迅速發展的良機,出現了“短暫的春天”,上海的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快速增長。
(2)有利于西方的侵略,有利于西方先進文化的傳入;促進了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中國的工業化等。
(3)洋務派創辦近代民用工業輪船招商局,對西方列強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解析】
(1)從材料一的圖表中可以看出,1865年的上海,人口相比1816年開始增加,到了1915年,上海人口相比50年前猛然增加了將近三倍,1915年到1927年這短短的十幾年中,上海人口再次飛速增長。根據所學可知,1842年的《南京條約》強迫清政府開放上海為通商口岸,此后,上海的經濟在客觀上得到了飛速發展,發達的經濟吸引了大量人口,進而導致人口激增;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工業獲得了迅速發展的良機,出現了“短暫的春天”,上海發展尤其迅速,人口快速增長。
(2)根據材料二中的“上海成為近代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口岸”“集中了眾多的洋行、銀行等商貿組織和機構,形成以外貿為主導的貿易導向型經濟”,結合所學可知,上海作為通商口岸,方便了西方列強的經濟侵略;從材料中的“中國近代化進程中起到了引領風氣的作用”可知,上海的變化,客觀上有利于西方先進文化的傳入;從材料中的“海孕育出近代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可知,上海的變化促進了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中國的工業化。
(3)根據所學可知,洋務運動經過 30 多年的建設,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民用工業、交通運輸業等逐漸發展起來,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4.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先進的中國人不斷進行救國道路的探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862年京師同文館學生跟洋教頭學外語 1872年留美幼童在輪船招商局前合影
(1)材料一反映的措施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相關?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答出兩點即可)材料二 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其綱領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后來,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把這十六字綱領闡發為三民主義。
——改編自《中國近代史》
(2)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材料二中救國方案的核心內容。(照抄原文不得分)
材料三 《馬關條約》簽訂后,日本及資本雄厚的英美等國紛紛在中國開辦工廠, 獲利豐厚;同時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辦廠的限制。這激發了張謇創辦實業的熱情,他認為實業是國家將來生存的命脈。在創辦大生紗廠期間,他克服了許多困難,也得到了兩江總督張之洞等地方官員的支持。1899年,大生紗廠建成投產。
(3)根據材料三,概括大生紗廠創辦的有利條件。(至少兩點)
材料四 秋收起義后,毛澤東率部隊到達井岡山,開展土地革命,進行武裝斗爭,努力發展生產,最終探索出一條正確革命道路,指引中國革命取得最終勝利。
——改編自《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
(4)材料四中的“正確革命道路”指的是哪一革命道路?中國革命為什么會走這條道路?(答出兩點即可)
【答案】
(1)洋務運動;培養了近代外交、軍事和科技人才;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傳播了科學技術;傳播了西方的思想觀念。(答出兩項即可)
(2)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專制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照抄原文不得分)
(3)有利條件:①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②實業救國思潮的興起;③張謇個人的努力;④地方官員的支持;⑤《馬關條約》簽訂后,列強加緊對中國資本輸出, 加速了自然經濟的解體。(任答兩點即可。)
(4)“正確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原因:敵我為量對比懸殊;農村敵人力量相對薄弱;農民階級是革命的主力軍;符合中國國情;總結了歷史經驗、教訓;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不存在通過合法斗爭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可能性。
【解析】
(1)事件:根據圖片可知,洋務運動期間,洋務派創辦了京師同文館等新式學校,還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
作用:根據所學可知,可以從培養了近代外交、軍事和科技人才;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傳播了科學技術;傳播了西方的思想觀念等角度作答。(答出兩項即可)
(2)核心內容:根據材料“中國同盟會成立,其綱領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可知,材料二中救國方案的核心內容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專制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照抄原文不得分)
(3)有利條件:根據材料“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辦廠的限制”可知,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根據材料“這激發了張謇創辦實業的熱情”可知,實業救國思潮的興起;根據材料“他認為實業是國家將來生存的命脈。在創辦大生紗廠期間,他克服了許多困難”可知,張謇個人的努力;根據材料“得到了兩江總督張之洞等地方官員的支持”可知,地方官員的支持;根據材料“《馬關條約》簽訂后,日本及資本雄厚的英美等國紛紛在中國開辦工廠,獲利豐厚”可知,《馬關條約》簽訂后,列強加緊對中國資本輸出,加速了自然經濟的解體。(任答兩點即可)
(4)“正確革命道路”:根據材料“毛澤東率部隊到達井岡山,開展土地革命,進行武裝斗爭”及所學可知,“正確革命道路”是指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原因:根據所學可知,可以從敵我為量對比懸殊;農村敵人力量相對薄弱;農民階級是革命的主力軍;符合中國國情;總結了歷史經驗、教訓;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不存在通過合法斗爭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可能性等角度作答。
25.近代中國國恥與國難接踵而至,有識之士開始探索救國的道路,前赴后繼,砥礪前行。請你運用所掌握的歷史基本技能,參與下面主題為“憶沉淪,探復興”的活動。
任務一:【時空觀念——縱觀屈辱歷史】
(1)觀察時間軸,依次寫出字母所代表的歷史信息。A代表哪一戰爭?在B戰爭期間趁火打劫割地最多的是哪個國家?在C戰爭后哪一條約的簽訂使列強侵略方式開始變為資本輸出?D戰爭對中國社會性質產生最重大的影響是什么?
任務二:【圖析歷史——感悟艱難求索】
圖六漢陽鐵廠 圖七譚嗣同就義 圖八《新青年》雜志 圖九張謇的大生紗廠
(2)據圖六、七、八分別寫出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的三個重大歷史事件名稱。圖九企業的創辦體現了當時怎樣的救國主張?
任務三:【表格歸納——堅定中國道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
重大事件 時間 意義
中共一大 1921年 ①
② 1927年 是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辟了 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正確道路。
遵義會議 1935年 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③ 1945年 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
開國大典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3)以上簡表內的史實都發生在哪一個歷史時期?結合所學知識,將任務三表格中的內容填寫完整。
任務四:【鑄魂啟智——正確詮釋歷史】
(4)綜合上述任務內容,從中國近代史的發展中,你得到什么啟示?請從兩個方面回答。
【答案】
(1)鴉片戰爭;沙俄(或俄國);《馬關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新文化運動;實業救國。
(3)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①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②井岡山革命根據地③中共七大
(4)列強的侵略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列強的侵略是中國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中華民族對外反抗列強侵略,對內反對封建專制統治,中國人民為挽救民族危亡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意思接近即可,需從兩個方面回答)
【解析】
(1)根據時間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得出A代表鴉片戰爭;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美國、俄國充當侵略的幫兇,趁火打劫,俄國成為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得出在B戰爭期間趁火打劫割地最多的是俄國(沙俄);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馬關條約》的簽訂,列強侵略方式由商品輸出開始變為資本輸出,得出在C戰爭后《馬關條約》的簽訂使列強侵略方式開始變為資本輸出;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得出D戰爭對中國社會性質產生最重大的影響是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根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向西方學習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民用工業,據圖六得出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的重大歷史事件是洋務運動;向西方學習制度的戊戌變法失敗,戊戌六君子慷慨就義,據圖七得出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的重大歷史事件是戊戌變法;《新青年》雜志是新文化運動最為重要的陣地,據圖八得出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的重大歷史事件是新文化運動;張謇創辦大生紗廠,帶動了很多中國人走上“實業救國”的道路,得出圖九企業的創辦體現了實業救國的主張。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到1949年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得出以上簡表內的史實都發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①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②井岡山革命根據地③中共七大。
(4)根據材料和問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列強的侵略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列強的侵略是中國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中華民族對外反抗列強侵略,對內反對封建專制統治,中國人民為挽救民族危亡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意思接近即可,需從兩個方面回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峰县| 凤阳县| 资源县| 沈丘县| 元谋县| 仙桃市| 湘阴县| 明溪县| 涪陵区| 读书| 兰考县| 平凉市| 大洼县| 阳东县| 苗栗县| 隆化县| 乌拉特中旗| 三都| 大厂| 班玛县| 镇远县| 新竹县| 驻马店市| 德化县| 朝阳市| 紫阳县| 郁南县| 磐石市| 平昌县| 曲沃县| 南宁市| 察哈| 凌海市| 微山县| 沙雅县| 伊春市| 珲春市| 虎林市| 河间市| 噶尔县| 阳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