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 古代印度【目標梳理】學習目標 重點難點1、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掌握印度森嚴的種姓制度,佛教的創立以及傳播 1.重點:印度的種姓制度和佛教的興起 2.難點:如何看待佛教的教義【知識預覽】【新課探知】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地域: 。2.概況:(1) 早期文明遺址: 。出現時間: 。(2) 出現國家:公元前 ,自稱 的游牧部落侵入印度,陸續在 和 ,從事農業生產,印度北部逐漸出現許多小國家。(3) 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時期: 。二、森嚴的種姓制度產生時間:__________雅利安人進入古印度后內容:等級 名稱 從事職業第一等級 掌管祭祀第二等級 掌管軍事和行政權力第三等級 從事農業、畜牧業、商業第四等級 由被征服的居民構成,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要為前三個等級服務其他 最卑賤的“不可接觸者”—賤民 --------三、釋迦牟尼創立佛教1背 景:2、時 間:______________3、創始人:_____________4、教義:提出__________,宣揚__________。一度成為印度的________。5、傳播:_________,開始向外傳播。________,經中亞傳到_______,再傳入內地,后又傳到朝鮮、日本和越南等國。往南經錫蘭傳到東南亞的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歸納總結】1.什么時候印度河流域出現哪些早期文明?什么時間?那些人入侵古印度征服當地居民并逐步建立起了種姓制度?公元前23世紀—前18世紀;哈拉巴和摩亨佐·達羅早期文明;雅利安人2.種姓制度的特點?種姓界限森嚴; 種姓職業世襲;種姓實行內婚。3.古代亞非文明對比古代文明 發祥地 大致時間 文明代表古埃及文明 尼羅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太陽歷、象形文字、金字塔古兩河流域文明 兩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楔形文字、《漢謨拉比法典》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 種姓制度、佛教古中國文明 黃河流域 公元前2070年 甲骨文、青銅器、分封制【基礎鞏固】1.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時期是在A.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文明時期 B.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C.孔雀王朝統治時期 D.佛教創立時期2.與下列數字符號來源于同一文明地域的是A.種姓制度 B.《一千零一夜》 C.帕臺農神廟 D.金字塔3.“在權利方面,人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但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古代印度,卻逐漸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在當時的四個等級中,處于第二等級的是( )A.婆羅門 B.剎帝利 C.吠舍 D.首陀羅4.按古印度種姓制度的劃分,阿育王應該屬于( )A.婆羅門 B.剎帝利 C.吠舍 D.首陀羅5.《摩奴法典》規定:剎帝利辱罵了婆羅門,要罰款100帕那(銀錢單位)。如果是吠舍罵了,就要罰款200帕那。要是首陀羅罵了,就要用滾燙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此規定說明印度四個種姓A.職業世襲不變 B.社會生活不一致C.宗教權利不同 D.法律地位不平等6.公元前6世紀,釋迦牟尼創立的宗教是( )A.伊斯蘭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佛教7.佛教的創始人是喬達摩 悉達多,公元前6世紀,佛教興起于( )A.尼泊爾 B.古中國 C.古印度 D.斯里蘭卡8.“當他們分割普魯沙(巨人)時,其口為婆羅門,由其雙臂造成羅惹尼耶(剎帝利),其雙腿變成吠舍,從其雙腳生出首陀羅。”這則材料從側面反映了( )A.印度的種姓制度 B.埃及至高無上的王權 C.雅典的直接民主 D.古巴比倫的法治傳統9.公元前6世紀,早期佛教反對第一等級婆羅門的特權。釋迦牟尼力圖在宗教領域內破除種姓之間的嚴格界限,他認為種姓之間沒有貴賤之分。由此可知,佛教主張A.等級森嚴 B.眾生平等 C.因果報應 D.忍耐順從10.2019年5月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召開。以下屬于古代亞洲文明的是①金字塔②《漢謨拉比法典》③佛教④秦始皇陵兵馬俑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一考古隊從非洲出發,由西向東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國的發源地,其考察的順序是①尼羅河流域 ②印度河流域 ③黃河流域 ④兩河流域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12.古代亞非地區的四大文明古國都創造過輝煌燦爛的文明。下列選項中屬于四大文明古國的共同特征的是A.都位于亞洲地區 B.都產生于大河流域C.都屬于海洋文明 D.都以民主政治著稱13.按以下要求完成下面知識點文明古國 文明成就古埃及 材料一 (1)圖中的古代埃及文字應該是__________材料二 (2)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隸社會_________ 的陵墓,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其最高統治者被稱作___________ 。 (3)除埃及金字塔和文字之外,你所知道的埃及文明還有哪些? 古巴比倫 (4)大約從公元前___________年起, 兩河流城南部逐漸產生了一些小國。大約在公元前2250年左右,居住在這里的______________創造了先進的文明, 發明了文字即_______________, 使兩河流域進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期。(3分 ) (5)公元前18世紀, 古巴比倫王朝漢謨拉比統治時期編纂了一部法典, 史稱________________。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_______________.古印度 材料三古代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在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對人類文明作出了突出貢獻。 (6)公元前6世紀, 在古代印度產生了____________, 先后傳入中國、朝鮮、日本, 泰國、緬甸等。 (7)種姓制度, 這種森嚴的_____________被視為古印度文明的象征, 正如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是古巴比倫文明的象征。 各個種姓之間原則上禁止_________種姓制度的本質是保護上層種姓的特權地位。【培優提升】1. “印度文明我們了解得最少,它的文字至今還沒有解讀出來。對它的研究,目前只能依賴考古發掘。”要了解印度早期文明可以發掘( )A. B.C. D.2.據古印度《梨俱吠陀·原人歌》(注:原人,古印度婆羅門教的神名)記載: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腳。這種比喻的目的是A.論證種姓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B.明確各種姓之間的職業分工C.強調古印度是多民族的國家 D.規定首陀羅是“不可接觸者”3.(2021·湖南婁底·中考真題)玄奘游歷印度時記錄:“城鎮和村莊都有幾扇內門,城墻又寬又高……屠夫、漁夫、舞 女、劊子手和清道夫之類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時只能走路的左邊……"。這印證 了印度歷史上的哪一制度A.種姓制度 B.莊園制度 C.城邦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4.《全球通史》中提及:“中東、印度、中國和歐洲這四塊地區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 孕育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這里強調了古代產生偉大文明的共同因素是A.政治條件 B.地理條件C.經濟條件 D.文化條件5.歷史連線是考查學生掌握歷史的一種方式。下列連線搭配,正確的是( )①金字塔②種姓制度③《漢漠拉比法典》a兩河流域b尼羅河流域c恒河流域A.①——a②——c③——b B.①—b②——c③——aC.①—b②—a③—c D.①——c②——a③——b6.(2021·山東淄博·中考真題)李宏宇近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下面是他設計的問題,你能回答嗎?【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各國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差異自古就存在,是人類文明的內在屬性。沒有多樣性,就沒有人類文明。多樣性是客觀現實,將長期存在。——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的特別致辭(1)習總書記闡述了怎樣的文明觀?文明名稱 代表性成就(各舉一例)(2)列舉亞非四大文明的代表性成就說明上述文明觀。【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從山東曲阜的孔子研究院,到湖南長沙的岳麓書院;從福建武夷山的朱熹園,到此次(河南南陽)的醫圣祠……循著總書記的考察足跡可以發現,“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他念茲在茲的一件大事。——新華社《醫圣祠里觀古今》(3)循著總書記這些考察點,你能學到哪些歷史知識?(4)對總書記“念茲在茲的一件大事”,你有什么想法?【參考答案】【基礎鞏固】1.C2.A3.B4.B5.D6.D7.C8.A9.B10.D11.A12.B13.(1)象形文字(2)國王法老 (3)太陽歷;獅身人面像;木乃伊;等等。 (4)3500蘇美爾人楔形文字(5)漢謨拉比法典成文法典 (6)佛教 (7)等級制度通婚【培優提升】1.A2.A3.A4.B5.B6.(1)人類文明具有多樣性(或差異性)。(2)(每方面需一項史實,各組史實中任選一項即可)文明名稱 代表性成就(各舉一例)古埃及文明 金字塔、太陽歷、象形文字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漢謨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園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種姓制度﹑佛教古代中國文明 青銅器(司母戊鼎)、甲骨文(3)在孔子研究院:孔子;孟子;儒家學說。在醫圣祠: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在朱熹園:朱熹的理學思想。在岳麓書院:宋代的學校;讀書與講學。(任答兩處即可)(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積極弘揚和世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利用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國家﹔保護傳統文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意思類似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