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 水的組成目錄模塊一 知己知彼 1模塊二 知識掌握 1知識點一、水的電解 1知識點二、水分子的構成 5模塊三 鞏固提高 6模塊一 知己知彼學習目標 目標解讀1.通過觀察電解水的實驗現象,確認其產物,了解產物的檢驗方法。 2.知道水的組成,了解水分子構成。 解讀1:電解水的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和水的組成是中考命題的重點,常見題型為填空題、解答題,難度較小解讀2:圍繞水的狀態變化考查水的性質及水分子的基本性質是中考的另-重點內容, 常見題型為選擇題、填空題,難度較小。模塊二 知識掌握知識點一、水的電解實驗儀器 水電解器、直流電源實驗藥品 水、氫氧化鈉溶液或稀硫酸(若無電解水的裝置,可按右圖所示自制實驗裝置)實驗裝置實驗操作 在電解器玻璃管里注滿水,接通直流電源,觀察現象,經過一段時間后,停止通電現象 ①通電后,電極上產生氣泡,正極產生氣泡的速率慢,負極產生氣泡的速率快; ②經過一段時間后,觀察到正極與負極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 ,即與負極相連的玻璃管中氣體的體積約為與正極相連的玻璃管中氣體的體積的2倍(可巧記為:正氧負氫1比2)氣體的檢驗 正極: ;負極:文字表達式實驗結論 實驗結論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了氫氣和氧氣,所以水由氫和氧組成【能力拓展】①電解水時通的是 。②電解水時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氫氧化鈉,目的是 。③“正氧負氫1比2”是指氣體 ,而非質量比。④水是由 組成的,不能認為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⑤電解水時產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大于2:1的原因有:(2022春 鎮海區校級期中)如圖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標號)A.為增強水的導電性,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鈉B.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C.正極和負極產生氣體的質量比為1:2D.該實驗證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2021秋 錢塘區期末)給10%的硫酸溶液通電(實質為電解水,硫酸不發生化學變化)以測定水的組成,下面是小組成員各自實驗后獲得的數據,你認為其中最接近理論值的一組是( )組別 氧氣體積(毫升) 氫氣體積(毫升) 終止實驗時硫酸的質量分數A 80 160 10%B 180 90 10%C 140 282 11%D 200 100 11%(2021秋 拱墅區月考)下列關于電解水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電解水的實驗證明水是由氫分子、氧分子組成的B.為增強水的導電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鈉或氫氧化鈉溶液C.若a試管氣體為5mL,則b試管氣體為10mLD.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得到的氣體能在空氣中燃燒(2023春 海曙區期末)如圖甲所示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為電解水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回答問題:(1)如圖甲所示,b管與電源 極相連產生氣體。(2)在電解水實際操作中,a、b兩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是兩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則在相同條件下, (選填“氫氣”或“氧氣”)更難溶于水。(2022秋 余杭區期末)純水導電能力很弱,電解水時常加入一些氫氧化鈉增強導電性(氫氧化鈉本身不會減少),以加快電解速度。小靈研究影響電解水速度的因素做了如下實驗,實驗記錄結果如表:實驗編號 溫度/℃ 溶液濃度 氫氣體積/mL 時間/s① 15 2% 20 54.0② 15 5% 20 36.2③ 30 2% 20 46.2④ 30 5% 20 t(水的電解信息:水在通直流電的條件下會生成氫氣和氧氣)(1)本實驗通過比較 來反映電解水速度的快慢。(2)根據對實驗①②③數據的分析,實驗④的時間t最有可能是 。A.55.7B.51.5C.38.8D.34.4(3)小靈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發現每組實驗的氫氣的產生速度總是越來越快,請結合以上探究結果分析其中原因 。知識點二、水分子的構成水分子在通電的條件下分裂為 ,氫原子兩兩結合形成氫分子,氧原子兩兩結合形成氧分子。如圖所示,一個水分子中含有 ,水分子是由 構成的,因此我們可以說水是由 組成的。【能力拓展】水分子變化過程的意義①宏觀角度:水由氫、氧組成。②微觀角度A.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一個氧分子由兩個氧原子構成;一個氫分子由兩個氫原子構成。B.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氫氣是由氫分子構成的。③物質變化兩個水分子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兩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水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2021秋 濱江區校級期中)如圖是水電解時的微觀粒子模型,由該圖可知( ?。?br/>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B.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C.水分子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D.水電解過程中產生了新的分子(2021秋 拱墅區月考)水是重要自然資源。(1)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 和 組成。(2)如圖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圖,這一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填字母)。A.水分子B.氫分子C.氧分子D.氫原子和氧原子(3)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 。模塊三 鞏固提高(2022秋 鹿城區期中)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實驗裝置。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br/>A.a、b分別是電源的正極、負極B.在水中加入少許氫氧化鈉,能增強導電性C.電解水實驗表明,水由2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構成D.目前通過電解水獲得氫能,成本高、效率低(2022秋 余杭區期末)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管①中收集到的氣體是氫氣B.管②與管①中的氣體體積比是2:1C.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管②中收集到的氣體D.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2022 溫州模擬)2021年12月,我國航天員王亞平等開授“天宮課堂”,介紹了中國空間站通過電解水獲得氧氣的情況。電解水變化過程可用如圖模型表示(圖中●代表氧原子,〇代表氫原子),圖中表示生成氧氣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22秋 蕭山區期中)如圖是電解水的實驗及電解時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br/>A.a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B.a、b試管中產生氣體的質量比為2:1C.水分解的過程中,保持不變的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D.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為:水2個氫分子+1個氧分子(2021秋 天臺縣期末)如圖是電解水實驗的改進裝置,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該實驗能證明水由氫和氧元素組成B.左側注射器收集到的氣體能燃燒C.左右兩側注射器收集到氣體體積比為2:1D.右側注射器收集到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2022秋 瑞安市校級期中)小瑞在學習了水的電解后,用橡皮泥制作了電解水的微觀模型示意圖(如圖),從中獲得信息正確的是( ?。?br/>A.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B.通電后,陽極產生的氣體體積較大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沒有變化D.該實驗證明了水中含有氫氣和氧氣(2022秋 桐鄉市校級期中)電解水實驗中產生氣體的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分析正確的是( ?。?br/>A.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生氣體NB.通電后氣體產生的速率相同C.氣體M、N 的質量比為1:2D.檢驗M、N 氣體可證明水的組成(2022秋 東陽市期中)簡圖和模型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小明同學繪制了水電解實驗的裝置簡圖(圖1)和水電解微粒模型圖(圖2)。請仔細閱讀,回答下列問題:(1)試管b中的氣體是 。(2)電解水實驗說明水是由 組成。(3)模型圖中“?”的微粒情況,應選擇下列的圖 。A.B.C.D.(2022秋 柯橋區期中)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和電解水生成氣體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圖。回答下列問題。(1)若甲試管生成A氣體,則b應該接直流電源的 極。(2)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入B氣體中,能看到的現象是 ,說明B氣體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性。(3)實驗中得到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1的原因可能是 。(2022秋 拱墅區校級月考)如圖甲所示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為電解水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卮饐栴}:(1)如圖甲所示,a管內氣體是與直流電源 (選填“正”或“負”)極相連的電極生成的氣體。(2)理論上a、b兩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為2:1,結合圖乙所示的電解水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推測氣體體積大小的主要決定因素除氣體物質所含分子數目外,還有 (選填“氣體分子的直徑”或“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3)在電解水實際操作中,a、b兩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是兩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則在相同條件下, (選填“氫氣”或“氧氣”)更難溶于水。(2022秋 東陽市月考)如圖所示,圖1是電解水的簡易實驗裝置,圖Ⅱ是科學老師根據圖1實驗設計的創新裝置(夾持裝置略去)。圖2的創新實驗操作步驟如下:先將裝置固定在鐵架臺上,向其中注入250g濃度為8%的氫氧化鈉溶液作電解液,用注射器將電解液注滿移液管并倒立在裝置的兩極,連接好導線,通電約4分鐘,產生一定量的氣體時,關閉電源,檢驗兩極產生的氣體。請你結合如圖所示和操作步驟,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可以說明,水在通直流電的條件下生成兩種不同的氣體,請書寫其文字表達式 ;(2)你認為圖2的創新實驗相對圖1來說,所具備的優點有 。①便于對兩極氣體進行檢驗②實驗時不用直接接觸有腐蝕性的電解液③所用實驗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見的物品改制而成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1.2 水的組成目錄模塊一 知己知彼 1模塊二 知識掌握 1知識點一、水的電解 1知識點二、水分子的構成 6模塊三 鞏固提高 8模塊一 知己知彼學習目標 目標解讀1.通過觀察電解水的實驗現象,確認其產物,了解產物的檢驗方法。 2.知道水的組成,了解水分子構成。 解讀1:電解水的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和水的組成是中考命題的重點,常見題型為填空題、解答題,難度較小解讀2:圍繞水的狀態變化考查水的性質及水分子的基本性質是中考的另-重點內容, 常見題型為選擇題、填空題,難度較小。模塊二 知識掌握知識點一、水的電解實驗儀器 水電解器、直流電源實驗藥品 水、氫氧化鈉溶液或稀硫酸(若無電解水的裝置,可按右圖所示自制實驗裝置)實驗裝置實驗操作 在電解器玻璃管里注滿水,接通直流電源,觀察現象,經過一段時間后,停止通電現象 ①通電后,電極上產生氣泡,正極產生氣泡的速率慢,負極產生氣泡的速率快; ②經過一段時間后,觀察到正極與負極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1:2,即與負極相連的玻璃管中氣體的體積約為與正極相連的玻璃管中氣體的體積的2倍(可巧記為:正氧負氫1比2)氣體的檢驗 正極: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玻璃管尖嘴口處,木條復燃,證明此玻璃管內收集的是氧氣;負極:將燃著的木條放在玻璃管尖嘴口處,氣體能夠燃燒,火焰呈淡藍色,如果氣體量較少時,可能發出爆鳴聲,證明此玻璃管內收集的是氫氣文字表達式 水氫氣+氧氣實驗結論 實驗結論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了氫氣和氧氣,所以水由氫和氧組成【能力拓展】①電解水時通的是直流電。②電解水時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氫氧化鈉,目的是增強水的導電性。③“正氧負氫1比2”是指氣體體積比,而非質量比。④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不能認為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⑤電解水時產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大于2:1的原因有:A.產生的氧氣氧化電極而減少;B.在水中氧氣的溶解度大于氫氣。(2022春 鎮海區校級期中)如圖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D?。ㄌ顦颂枺?br/>A.為增強水的導電性,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鈉B.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C.正極和負極產生氣體的質量比為1:2D.該實驗證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解答】解:A、純水幾乎不導電,為增強水的導電性,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鈉,故選項說法正確。B、正極產生的氣體體積少,能支持燃燒,是氧氣,故選項說法正確。C、正極和負極產生氣體的體積(而不是質量)比為1:2,故選項說法錯誤。D、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和氧氣分別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故答案為:ABD。(2021秋 錢塘區期末)給10%的硫酸溶液通電(實質為電解水,硫酸不發生化學變化)以測定水的組成,下面是小組成員各自實驗后獲得的數據,你認為其中最接近理論值的一組是( ?。?br/>組別 氧氣體積(毫升) 氫氣體積(毫升) 終止實驗時硫酸的質量分數A 80 160 10%B 180 90 10%C 140 282 11%D 200 100 11%【解答】解: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難溶于水,氧氣不易溶于水,因此產生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略小于1:2,隨著反應進行,水的質量減小,硫酸質量分數增大,最接近理論值的一組是C。故選:C。(2021秋 拱墅區月考)下列關于電解水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br/>A.電解水的實驗證明水是由氫分子、氧分子組成的B.為增強水的導電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鈉或氫氧化鈉溶液C.若a試管氣體為5mL,則b試管氣體為10mLD.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得到的氣體能在空氣中燃燒【解答】解:A、電解水的實驗證明水是由氫元素、氧元素組成的,故此選項錯誤。B、由于硫酸鈉或氫氧化鈉在水中能解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為增強水的導電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鈉或氫氧化鈉溶液,故此選項正確。C、由電解水的裝置可知,a試管氣體是電源的負極產生的氣體,是氫氣,則b試管氣體的為氧氣,若a試管氣體為5 mL,則b試管氣體為2.5 mL,故此選項錯誤。D、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得到的氣體是氧氣,不具有可燃性,不能能在空氣中燃燒,故此選項錯誤。故選:B。(2023春 海曙區期末)如圖甲所示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為電解水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回答問題:(1)如圖甲所示,b管與電源 正 極相連產生氣體。(2)在電解水實際操作中,a、b兩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是兩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則在相同條件下, 氫氣?。ㄟx填“氫氣”或“氧氣”)更難溶于水。【解答】解:(1)如圖甲所示,b管中氣體的體積較小,為氧氣,b管中氣體是與電源正極相連產生氣體;(2)電解水實驗得到氫氣和氧氣,理論上氫氣與氧氣的體積之比為2:1;但在電解水實際操作中,a、b兩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通常大于2:1,說明兩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則在相同條件下,氫氣更難溶于水。故答案為:(1)正;(2)氫氣。(2022秋 余杭區期末)純水導電能力很弱,電解水時常加入一些氫氧化鈉增強導電性(氫氧化鈉本身不會減少),以加快電解速度。小靈研究影響電解水速度的因素做了如下實驗,實驗記錄結果如表:實驗編號 溫度/℃ 溶液濃度 氫氣體積/mL 時間/s① 15 2% 20 54.0② 15 5% 20 36.2③ 30 2% 20 46.2④ 30 5% 20 t(水的電解信息:水在通直流電的條件下會生成氫氣和氧氣)(1)本實驗通過比較 收集相同體積氣體所需要的時間 來反映電解水速度的快慢。(2)根據對實驗①②③數據的分析,實驗④的時間t最有可能是 D 。A.55.7B.51.5C.38.8D.34.4(3)小靈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發現每組實驗的氫氣的產生速度總是越來越快,請結合以上探究結果分析其中原因 反應放熱,溫度升高,加快反應速率 。【解答】解:(1)根據實驗記錄可以看出,通過記錄收集相同體積氣體所需要的時間來反映電解水速度的快慢;故答案為:收集相同體積氣體所需要的時間。(2)①②說明溶液濃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①③說明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而②④正好是溫度為變量,此時④的溫度高,所以反應速率快,收集氣體時間比②少,故選D;故選:D。(3)電解水屬于放熱反應,溫度會升高,根據實驗數據可知,溫度升高會加快反應速率,所以看到氫氣的產生速度越來越快;故答案為:反應放熱,溫度升高,加快反應速率。知識點二、水分子的構成水分子在通電的條件下分裂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兩兩結合形成氫分子,氧原子兩兩結合形成氧分子。如圖所示,一個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因此我們可以說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能力拓展】水分子變化過程的意義①宏觀角度:水由氫、氧組成。②微觀角度A.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一個氧分子由兩個氧原子構成;一個氫分子由兩個氫原子構成。B.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氫氣是由氫分子構成的。③物質變化兩個水分子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兩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水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2021秋 濱江區校級期中)如圖是水電解時的微觀粒子模型,由該圖可知(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B.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C.水分子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D.水電解過程中產生了新的分子【解答】解:A、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A說法錯誤;B、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故B說法錯誤;C、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故C說法錯誤;D、水電解過程中產生了氫分子和氧分子,是新的分子,故D說法正確。故選:D。(2021秋 拱墅區月考)水是重要自然資源。(1)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 氫元素 和 氧元素 組成。(2)如圖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圖,這一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D?。ㄌ钭帜福?。A.水分子B.氫分子C.氧分子D.氫原子和氧原子(3)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 水氫氣+氧氣 。【解答】解:(1)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2)水分子分解反應這一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故選D;(3)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水氫氣+氧氣。故答案為:(1)氫元素;氧元素;(2)D;(3)水氫氣+氧氣。模塊三 鞏固提高(2022秋 鹿城區期中)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實驗裝置。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br/>A.a、b分別是電源的正極、負極B.在水中加入少許氫氧化鈉,能增強導電性C.電解水實驗表明,水由2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構成D.目前通過電解水獲得氫能,成本高、效率低【解答】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試管b中氣體較多,是氫氣,a收集的氣體較少是氧氣,a、b分別是電源的正極、負極,故正確;B、在水中加入少許氫氧化鈉,可以增強導電性,故正確;C、電解水實驗表明,一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構成,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錯誤;D、目前通過電解水獲得氫能,成本高、效率低,應尋找合適的催化劑,故正確。故選:C。(2022秋 余杭區期末)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管①中收集到的氣體是氫氣B.管②與管①中的氣體體積比是2:1C.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管②中收集到的氣體D.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解答】解:A、管①中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該選項不正確。B、管②與管①中的氣體體積比是2:1,該選項正確。C、可用燃燒的木條檢驗管②中收集到的氣體,該選項不正確。D、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該選項不正確。故選:B。(2022 溫州模擬)2021年12月,我國航天員王亞平等開授“天宮課堂”,介紹了中國空間站通過電解水獲得氧氣的情況。電解水變化過程可用如圖模型表示(圖中●代表氧原子,〇代表氫原子),圖中表示生成氧氣的是( ?。?br/>A.① B.② C.③ D.④【解答】解: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1個氧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且電解水實驗,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氣體是氫氣,可知圖中表示生成氧氣的是④。故選:D。(2022秋 蕭山區期中)如圖是電解水的實驗及電解時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br/>A.a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B.a、b試管中產生氣體的質量比為2:1C.水分解的過程中,保持不變的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D.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為:水2個氫分子+1個氧分子【解答】解:A、a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氫氣,該選項不正確。B、a、b試管中產生氣體的質量比為1:8,該選項不正確。C、水分解的過程中,保持不變的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該選項正確。D、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為:水氫氣+氧氣,該選項不正確。故選:C。(2021秋 天臺縣期末)如圖是電解水實驗的改進裝置,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該實驗能證明水由氫和氧元素組成B.左側注射器收集到的氣體能燃燒C.左右兩側注射器收集到氣體體積比為2:1D.右側注射器收集到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解答】解:A、該實驗生成了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正確;B、左側是正極,與電源正極相連注射器產生的氣體是氧氣,具有助燃性,故錯誤;C、左右兩側注射器收集的氣體分別是O2和H2,體積比為1:2,故錯誤;D、右側是負極,與電源負極相連注射器產生的氣體是氫氣,具有可燃燒,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錯誤;故選:A。(2022秋 瑞安市校級期中)小瑞在學習了水的電解后,用橡皮泥制作了電解水的微觀模型示意圖(如圖),從中獲得信息正確的是( ?。?br/>A.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B.通電后,陽極產生的氣體體積較大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沒有變化D.該實驗證明了水中含有氫氣和氧氣【解答】解:A、分子、原子和離子都可以構成物質,該選項不正確。B、通電后,陽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氧氣體積較小,該選項不正確。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沒有變化,該選項正確。D、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不能說明含有氫氣和氧氣,該選項不正確。故選:C。(2022秋 桐鄉市校級期中)電解水實驗中產生氣體的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分析正確的是( ?。?br/>A.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生氣體NB.通電后氣體產生的速率相同C.氣體M、N 的質量比為1:2D.檢驗M、N 氣體可證明水的組成【解答】解:A、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生氣體較多,由圖示可知應是M,故A錯誤;B、通電后氣體產生的速率負極快,正極慢,故B錯誤;C、氣體M、N 的質量比即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1:8,故錯誤;D、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檢驗M、N 氣體可證明水的組成,故D正確。故選:D。(2022秋 東陽市期中)簡圖和模型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小明同學繪制了水電解實驗的裝置簡圖(圖1)和水電解微粒模型圖(圖2)。請仔細閱讀,回答下列問題:(1)試管b中的氣體是 氧氣 。(2)電解水實驗說明水是由 氫元素和氧元素 組成。(3)模型圖中“?”的微粒情況,應選擇下列的圖 A 。A.B.C.D.【解答】解:(1)水通電分解得到了氫氣和氧氣,并且正氧負氫;故答案為:氧氣;(2)從實驗中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故答案為:氫元素和氧元素;(3)模型圖中“?”的微粒情況,應選擇下列的圖A,因為圖A表示2個氫分子;故答案為:A。(2022秋 柯橋區期中)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和電解水生成氣體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圖?;卮鹣铝袉栴}。(1)若甲試管生成A氣體,則b應該接直流電源的 負 極。(2)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入B氣體中,能看到的現象是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說明B氣體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助燃 性。(3)實驗中得到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1的原因可能是 在同一條件下,氫氣難溶于水,氧氣不易溶于水,氧氣在水中溶解的量更多 。【解答】解:(1)根據電解水生成氣體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圖可知,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A氣體是B氣體體積的2倍,因此A為氫氣,B為氧氣;若甲試管生成氫氣,則b應該接直流電源的負極相連;(2)B為氧氣;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入B氣體中,能看到的現象是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氧氣具有助燃性;(3)在同一條件下,氫氣難溶于水,氧氣不易溶于水,氧氣在水中溶解的量更多,因此實驗中得到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1。故答案為:(1)負;(2)助燃;(3)在同一條件下,氫氣難溶于水,氧氣不易溶于水,氧氣在水中溶解的量更多。(2022秋 拱墅區校級月考)如圖甲所示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為電解水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回答問題:(1)如圖甲所示,a管內氣體是與直流電源 負 (選填“正”或“負”)極相連的電極生成的氣體。(2)理論上a、b兩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為2:1,結合圖乙所示的電解水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推測氣體體積大小的主要決定因素除氣體物質所含分子數目外,還有 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ㄟx填“氣體分子的直徑”或“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3)在電解水實際操作中,a、b兩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是兩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則在相同條件下, 氫氣?。ㄟx填“氫氣”或“氧氣”)更難溶于水。【解答】解:(1)如圖甲所示,a管內氣體體積較大,為氫氣,因此此極與直流電源負極相連;(2)氣體分子間距離較大,因此理論上a、b兩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為2:1,推測氣體體積大小的主要決定因素除氣體物質所含分子數目外,還與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有關;(3)在電解水實際操作中,a、b兩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通常大于2:1,說明氫氣的體積多一些,氧氣的體積相對要少一些,則在相同條件下,氫氣更難溶于水;故答案為:(1)負;(2)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3)氫氣。(2022秋 東陽市月考)如圖所示,圖1是電解水的簡易實驗裝置,圖Ⅱ是科學老師根據圖1實驗設計的創新裝置(夾持裝置略去)。圖2的創新實驗操作步驟如下:先將裝置固定在鐵架臺上,向其中注入250g濃度為8%的氫氧化鈉溶液作電解液,用注射器將電解液注滿移液管并倒立在裝置的兩極,連接好導線,通電約4分鐘,產生一定量的氣體時,關閉電源,檢驗兩極產生的氣體。請你結合如圖所示和操作步驟,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可以說明,水在通直流電的條件下生成兩種不同的氣體,請書寫其文字表達式 水氫氣+氧氣 ;(2)你認為圖2的創新實驗相對圖1來說,所具備的優點有 D 。①便于對兩極氣體進行檢驗②實驗時不用直接接觸有腐蝕性的電解液③所用實驗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見的物品改制而成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解答】解:(1)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其文字表達式是水氫氣+氧氣。故答案為:水氫氣+氧氣。(2)圖2的創新實驗相對圖1來說,所具備的優點有便于對兩極氣體進行檢驗、實驗時不用直接接觸有腐蝕性的電解液、所用實驗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見的物品改制而成的。故答案為: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 水的組成(原卷版).docx 1.2 水的組成(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