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6汽化與液化 專題講義(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6汽化與液化 專題講義(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七上:4.6汽化與液化專題
姓名:___________
【知識新授】
一.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是兩個互逆過程: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汽化吸熱,液化放熱。
(2)液態氣態
(3)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三個:液體溫度的高低;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液體表面上方空氣流速。蒸發吸熱,導致液體本身及周圍的溫度降低,所以蒸發有制冷作用。
圖4 探究蒸發的影響因素——表面積、溫度、空氣流速
(4)蒸發和沸騰的比較
蒸發 沸騰
發生部位 只在液體表面 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
溫度條件 任何溫度下 只在沸點時
劇烈程度 緩慢 劇烈
影響因素 溫度高低、液面大小、空氣流速快慢 供熱快慢
溫度變化 降溫制冷 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共同特點 都是汽化現象,都吸收熱量
【鞏固提高】
一、選擇題
1.用高壓鍋煮粥,熄滅后立即用冷水冷卻,打開鍋蓋后,發現粥仍在沸騰。其原因是( )
A.熄火后,鍋內溫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開鍋蓋后氣壓降低,所以重新沸騰
B.熄火后,鍋內溫度仍高于100℃,即使不打開鍋蓋,粥也在沸騰
C.熄火后,鍋內溫度仍高于100℃,冷卻后鍋內氣壓下降,沸點也下降,所以重新沸騰
D.粥的流動性差,不易降溫,熄火后即使不打開蓋,粥也將沸騰很長時間
2.如圖所示,某實驗小組把盛有水的紙盒放在火焰上燒,做“紙鍋燒水”實驗,則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紙鍋里的水未加熱前,水是不會發生汽化現象的
B.紙鍋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氣”實際是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水燒開了紙盒仍不會燒著,這是因為紙的著火點較高,高于水的沸點且水沸騰時需要吸收大量的熱
D.紙鍋里的水加熱到沸騰后溫度將保持不變,若撤去酒精燈火焰,則水將不會沸騰
3.在夏天開著空調的公交汽車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車車窗上都會出現水珠,水珠是在車窗的(  )
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內表面 B.夏天在內表面,冬天在外表面
C.都在內表面 D.都在外表面
4.如圖是研究蒸發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過程,這個探究方案中正確的是(  )
①圖a是研究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積大小關系的;
②圖b是研究蒸發快慢與溫度高低關系的;
③圖c是研究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附近氣流快慢關系的;
④整個過程中是利用“控制變量法”和“對比法”進行探究的。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確
5.如圖所示,試管a內裝有水,浸入裝有水的燒杯b內,用酒精燈加熱,設環境氣壓是1標準大氣壓,那么能使試管a內水沸騰的正確做法是(  )
A.延長加熱時間
B.換用火焰更旺的酒精噴燈
C.用塞子將試管a的口塞緊
D.用環形塞子將試管與燒杯間的部分塞緊
6.喝開水時,人們常向水面吹氣,這樣喝起來就不太燙,這是由于(  )
A.向水面吹的是冷氣,因此水溫降低 B.吹氣使熱水下沉而冷水留在上面
C.吹氣加快水面汽化,使水面溫度降低 D.吹氣使水面流動,因此使水面溫度降低
7.如圖所示,在玻璃瓶甲中盛適量的水,使之能浮在水槽中,將另一只同樣的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內水中,并固定其位置,在1標準大氣壓下,對水槽內的水加熱到沸騰時(  )
A.甲瓶內水溫達到100℃,乙瓶內水溫達不到100℃
B.甲瓶內的水沸騰,乙瓶內的水不沸騰
C.甲瓶內的水不沸騰,乙瓶內的水沸騰
D.甲、乙瓶中的水都不會沸騰
8.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鍋內的水中蒸食物,碗與鍋底不接觸,如圖所示。當鍋里的水沸騰以后,碗中的湯將(  )
A.同時沸騰 B.不會沸騰,湯的溫度總是低于水的沸點
C.稍后沸騰 D.不會沸騰,湯的溫度能夠達到水的沸點
9.小華兩次煮雞蛋,第一次在水開后繼續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開后用小火煮,保持鍋中水一直沸騰,直到煮熟。則(  )
A.第一次比第二次既省燃料,又省時間 B.第一次比第二次費燃料,但省時間
C.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但費時間 D.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且時間差不多
10.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賽龍舟、吃粽子也成為人們過節的重要習俗。小彤看見媽媽在家煮粽子時,鍋中水沸騰后改用“小火”繼續煮。針對這種做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點,能更快的將粽子煮熟
B.用“大火”可使水沸騰更劇烈,沸點升高,不應該改用“小火”
C.水沸騰后,改用“小火”水溫升高較慢,鍋中水不易被燒干
D.水沸騰后,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溫都不變,用“小火”煮可節能
11.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對0℃的冰持續加熱到全部變成100℃的水蒸氣,圖中四個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中,哪個圖是正確的(  )。
A.B.C. D.
12.從冰箱內取出的冰棍會彌漫著“白氣”;水燒開后水壺嘴會噴出“白氣”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這兩種情況下的“白氣”都是水蒸氣
B.這兩種情況下的“白氣”都是空氣中原來的水蒸氣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冰棍周圍的“白氣”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D.壺嘴噴出的“白氣”是壺嘴噴出的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珠
13.小芳吃雪糕時,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她又聯想到了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的情景。以下是她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其中正確的是(  )
A.“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他們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氣
B.“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水蒸氣,后者是小水珠
C.“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4.現代的汽車一般在水箱里注入防凍劑來冷卻發動機。與水相比,防凍劑不易冰凍也不易開鍋(沸騰),這是因為(  )
A.防凍劑的凝固點比水的凝固點低,沸點比水的沸點高
B.防凍劑的凝固點比水的凝固點高,沸點比水的沸點高
C.防凍劑的凝固點比水的凝固點低,沸點比水的沸點低
D.防凍劑的凝固點比水的凝固點高,沸點比水的沸點低
15.小科在四塊玻璃板上各滴一滴水,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探究。關于本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中每滴水的質量要相同
B.對比甲和乙,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積的關系
C.對比乙和丙,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液體溫度的關系
D.對比甲和丁,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空氣流動速度的關系
16.夏天,打開棒冰的包裝紙,常常會看到棒冰在冒“白氣”,下面關于”白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白氣”是棒冰熔化后蒸發的水蒸氣 B.“白氣”是棒冰升華而形成的
C.“白氣”是周圍空氣中水蒸氣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D.“白氣”是周圍空氣中水蒸氣凝華而成的小水滴
17.某同學將四個裝了50毫升不同液體的碗置于溫度相同環境中(如圖)。一段時間后,剩余液體體積最少的是(  )
A. B.
C. D.
18.在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車車窗上會出現水珠,這些水珠一般是在車窗的(  )
A.外表面 B.內表面
C.內、外表面都有 D.內、外表面都不會出現
19.細心的小敏發現媽媽每次洗完頭發后,總是用電吹風吹濕頭發,而且還用梳子不停的抖動頭發,這是為什么呢?(   )
A.梳子不停的抖動頭發主要是為了增加水的表面積,加快水分蒸發
B.梳子不停的抖動頭發主要是為了提高水的溫度,以加快水分蒸發
C.梳子不停的抖動頭發主要是為了減少水的表面積,加快水分蒸發
D.用電吹風吹濕頭發,主要是為了加快水分表面的空氣流動,減慢水分蒸發
20.如圖所示,燒杯中有水,水中倒扣著一玻璃瓶,瓶內水面比燒杯內水面低,當燒杯中的水被加熱到一定溫度時( )
A.燒杯和瓶內的水可能都會沸騰 B.燒杯中的水可能會沸騰,瓶內的水一定不會沸騰
C.燒杯和瓶內的水一定都不會沸騰 D.燒杯中的水一定不會沸騰,瓶內的水可能會沸騰
21.如圖所示是常見的鴛鴦鍋,兩鍋內分別是湯汁量和初溫都相同的清湯和紅油,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紅油鍋先沸騰,是因為紅油覆蓋在水面減少了熱量的散失
B.湯汁沸騰后可以改為小火加熱,此時湯汁溫度升高較慢,不易燒干
C.火鍋內湯汁越來越少是因為水分子在不斷地進行無規則運動
D.湯汁沸騰時,金屬鍋的溫度比鍋內湯汁的溫度高
22.在制藥時,為從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熱的方法使水沸騰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超過80℃的溫度下提取,應采用的辦法是( )
A.增加氣壓,使水的沸點低于80℃ B.降低氣壓,使水的沸點低于80℃
C.縮短沸騰的時間 D.用微水加熱使其沸騰
二、填空題
23.“燉湯”因味道好而深受諸暨人喜愛。“燉湯”就是把湯料和水置于燉盅內,而燉盅則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與煲底隔離,如圖所示。在大煲內的水沸騰過程中,煲蓋與煲的縫隙間冒出大量的“白氣”,這是 現象(填物態變化),煲蓋不斷跳動若湯的沸點與水的沸點相同,則盅內的湯 (填“會”或“不會”)沸騰。
24.生活處處有科學,留心觀察。
(1)用圖甲所示的燉盅燉湯,鍋蓋周圍有很多“白氣”,這些“白氣”是 (選填“空氣”或“燉盅”)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在燉湯的過程中,能聞到湯的香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2)大煲內的水沸騰后,若湯的沸點與水的沸點相同,則盅內的湯 (選填“同時沸騰”或“不會沸騰”)。
(3)圖乙和圖丙所示的粒子模型表示沸騰的是 (選填“圖乙”或“圖丙”)。
(4)當大煲內的水沸騰后為使湯料快點煮熟,加大火力讓水沸騰更劇烈,分析這種做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
25.如圖所示為冰箱的工作原理圖。冷凝劑是熱的“搬運工”,把冷凍室里的“熱”搬運到冰箱外面。工作時,冷凝劑在蒸發器里 (填物態變化名稱)吸熱,在冷凝器中液化 (選填“吸熱”或“放熱”)。如此循環工作,從而使冷凍室保持相當低的溫度。根據冰箱的工作原理,冷凝劑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質是 (選填“低沸點”或“高沸點”)。
三、探究題
26.在研究水的沸騰實驗中,小明將裝有水的試管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如圖甲所示。
(1)指出甲圖實驗操作不當之處 ;
(2)糾正錯誤后,記錄溫度計示數隨時間變化規律如乙圖,此時水的沸點是 ℃;
(3)燒杯中的水持續沸騰一段時間后,試管中水的溫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燒杯中水的沸點,但試管中的水并不會沸騰,這說明液體沸騰必須滿足的條件是 。
27.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
(1)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2)水沸騰時,準確測量的溫度計示數如圖甲所示,則水的沸點為 ℃,當時的大氣壓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標準大氣壓。
(3)a、b兩組同學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像可得: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 熱量,溫度 。通過圖像可知,b組加熱到沸騰所用時間較長,請寫出一個可能原因: 。
28.在學習了有關物態變化的知識以后,小明回家做了如下實驗:甲、乙兩個房間里相同的電爐上,相同的兩壺水都已燒開,水燒開后壺口冒出“白氣”。請回答:
(1)這些“白氣”是由于壺口跑出的水蒸氣 形成的,根據甲、乙兩圖所示情況可以判斷出房間 的氣溫較高。
(2)A、B兩幅圖中,符合水沸騰前的情形的是 圖。
(3)如果加大爐火猛燒,則壺內開水的溫度 (選填“升高”“不變”“降低”)。
29.某同學在4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探究,得出水蒸發的快慢與水的溫度、水的表面積和水表面空氣流動速度有關。
(1)通過A、D兩圖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 有關。
(2)通過 兩圖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表面積有關。
(3)該同學猜想水的蒸發快慢還可能與水的質量有關,于是進行如下探究:在相同環境下,往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一滴和兩滴水,如圖所示。結果發現圖甲中水先蒸發完,于是他得出結論:水蒸發快慢與水的質量有關,水的質量越小蒸發越快。
請分析他的實驗結論是否合理 ,理由是 。
(4)我們知道液體蒸發時要吸熱,請你舉一個應用蒸發吸熱的事例: 。七上:4.6汽化與液化專題
姓名:___________
【知識新授】
一.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是兩個互逆過程: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汽化吸熱,液化放熱。
(2)液態氣態
(3)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三個:液體溫度的高低;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液體表面上方空氣流速。蒸發吸熱,導致液體本身及周圍的溫度降低,所以蒸發有制冷作用。
圖4 探究蒸發的影響因素——表面積、溫度、空氣流速
(4)蒸發和沸騰的比較
蒸發 沸騰
發生部位 只在液體表面 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
溫度條件 任何溫度下 只在沸點時
劇烈程度 緩慢 劇烈
影響因素 溫度高低、液面大小、空氣流速快慢 供熱快慢
溫度變化 降溫制冷 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共同特點 都是汽化現象,都吸收熱量
【鞏固提高】
一、選擇題
1.用高壓鍋煮粥,熄滅后立即用冷水冷卻,打開鍋蓋后,發現粥仍在沸騰。其原因是( )
A.熄火后,鍋內溫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開鍋蓋后氣壓降低,所以重新沸騰
B.熄火后,鍋內溫度仍高于100℃,即使不打開鍋蓋,粥也在沸騰
C.熄火后,鍋內溫度仍高于100℃,冷卻后鍋內氣壓下降,沸點也下降,所以重新沸騰
D.粥的流動性差,不易降溫,熄火后即使不打開蓋,粥也將沸騰很長時間
【答案】C
【詳解】高壓鍋鍋內氣壓大,沸點也高,用高壓鍋煮粥,粥的溫度會在100℃以上。當給鍋加熱時,粥會沸騰;當停止加熱時,粥會停止沸騰,但當給它立即用冷水冷卻時,鍋內的氣壓會立即減小,粥的沸點也會隨之減小,由于粥的溫度在停火一瞬間仍然是高于100℃,所以粥重新沸騰。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如圖所示,某實驗小組把盛有水的紙盒放在火焰上燒,做“紙鍋燒水”實驗,則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紙鍋里的水未加熱前,水是不會發生汽化現象的
B.紙鍋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氣”實際是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水燒開了紙盒仍不會燒著,這是因為紙的著火點較高,高于水的沸點且水沸騰時需要吸收大量的熱
D.紙鍋里的水加熱到沸騰后溫度將保持不變,若撤去酒精燈火焰,則水將不會沸騰
【答案】A
【詳解】A.紙鍋里的水未加熱前,雖然不能沸騰,但會蒸發,所以水會發生汽化現象。故A錯誤,符合題意;
B.紙鍋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氣”,實際是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紙鍋中盛著水,水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最高溫度是100℃,紙鍋受水的影響,不會超過100℃,沒有達到紙的著火點,所以紙鍋不會燃燒。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紙鍋里的水加熱到沸騰后溫度將保持不變,若撤去酒精燈火焰,則水將停止沸騰。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3.在夏天開著空調的公交汽車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車車窗上都會出現水珠,水珠是在車窗的(  )
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內表面
B.夏天在內表面,冬天在外表面
C.都在內表面
D.都在外表面
【答案】A
【詳解】在悶熱的夏天開著空調的公交汽車里,由于車內溫度低于車外溫度,所以外面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車玻璃,就會發生液化現象,在外表面出現水霧; 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車內溫度高于車外溫度,所以車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車玻璃時,會發生液化現象,在車玻璃的內表面形成水霧;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
4.如圖是研究蒸發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過程,這個探究方案中正確的是(  )
①圖a是研究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積大小關系的;
②圖b是研究蒸發快慢與溫度高低關系的;
③圖c是研究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附近氣流快慢關系的;
④整個過程中是利用“控制變量法”和“對比法”進行探究的。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確
【答案】D
【詳解】(a)圖中的液體的溫度和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相同,但液體的表面積不同,可以通過對比兩個衣服干的快慢探究: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表面積大小關系,故(1)說法正確;
(b)圖中的液體的表面積和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相同,但液體的溫度不同,可以通過對比兩個衣服干的快慢探究: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溫度高低關系,故(2)說法正確;
(c)圖中的液體的表面積和液體的溫度相同,但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不同,可以通過對比兩個衣服干的快慢探究: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關系,故(3)說法正確;
整個過程中是利用“控制變量法”和“對比法”進行探究的,故(4)說法正確;
所以D選項是正確的.
【點睛】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有:液體的表面積、液體的溫度和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物理學中對于多因素的問題,常常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問題變成多個單因素的問題,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余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的影響,分別加以研究,最后再綜合解決,這種方法叫控制變量法.
5.如圖所示,試管a內裝有水,浸入裝有水的燒杯b內,用酒精燈加熱,設環境氣壓是1標準大氣壓,那么能使試管a內水沸騰的正確做法是(  )
A.延長加熱時間
B.換用火焰更旺的酒精噴燈
C.用塞子將試管a的口塞緊
D.用環形塞子將試管與燒杯間的部分塞緊
【答案】D
【詳解】當燒杯b中的水沸騰后,盡管不斷吸熱,但燒杯b中的水溫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點溫度不變;試管a中的水從大燒杯b中吸熱,溫度達到水的沸點后,就和燒杯b中的水的溫度一樣,就不能從燒杯b中繼續吸熱,這時雖然達到了沸點,但不能繼續吸收熱量,所以試管a中的水不會沸騰,為了能使試管a內水沸騰,根據液體的沸點與液面上方的氣壓的關系,采用的方法:
(1)可以增大燒杯b內氣壓的方法使試管a中的水沸騰:用環形塞子將試管與燒杯間的部分塞緊;
(2)可以用降低試管內的氣壓的方法來降低水的沸點:將裝有注射器針管的瓶塞塞緊試管口,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故D正確。
故選D。
6.喝開水時,人們常向水面吹氣,這樣喝起來就不太燙,這是由于
A.向水面吹的是冷氣,因此水溫降低
B.吹氣使熱水下沉而冷水留在上面
C.吹氣加快水面汽化,使水面溫度降低
D.吹氣使水面流動,因此使水面溫度降低
【答案】C
【詳解】喝開水時,人們常向水面吹氣,這樣加快液體表面空氣流動速度,進而使蒸發速度加快,蒸發吸收熱量降低溫度,所以喝起來就不會太燙, C正確。
7.如圖所示,在玻璃瓶甲中盛適量的水,使之能浮在水槽中,將另一只同樣的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內水中,并固定其位置,在1標準大氣壓下,對水槽內的水加熱到沸騰時
A.甲瓶內水溫達到100℃,乙瓶內水溫達不到100℃
B.甲瓶內的水沸騰,乙瓶內的水不沸騰
C.甲瓶內的水不沸騰,乙瓶內的水沸騰
D.甲、乙瓶中的水都不會沸騰
【答案】D
【詳解】因為水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是100℃,所以槽中水沸騰時溫度是100℃,并保持不變。甲瓶中水從槽內水中吸熱,溫度升高直到100℃,這樣甲瓶中的水溫也能達到沸點,不過甲瓶中的水一旦與槽內的水溫度相等,甲瓶中的水就無法吸熱,當然不能沸騰;雖然乙瓶中水溫同樣可達到100℃,但乙瓶上端封閉,瓶內氣壓大于標準大氣壓,因為液體沸點隨液面上氣壓的增大而增大,所以乙瓶中水的沸點高于100℃.這樣乙瓶中水溫達不到沸點,不能沸騰。故ABC錯誤不符合題意,D正確符合題意。
8.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鍋內的水中蒸食物,碗與鍋底不接觸,如圖所示。當鍋里的水沸騰以后,碗中的湯將(  )
A.同時沸騰 B.不會沸騰,湯的溫度總是低于水的沸點
C.稍后沸騰 D.不會沸騰,湯的溫度能夠達到水的沸點
【答案】D
【詳解】開始鍋與碗中的水都會吸熱升溫,當鍋中的水達到沸點時吸熱會沸騰起來,但溫度不再升高,此時碗中的水也會達到沸點,但由于碗中的水與鍋中水的溫度相同,所以不能繼續吸熱,所以碗中的水不會沸騰,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9.小華兩次煮雞蛋,第一次在水開后繼續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開后用小火煮,保持鍋中水一直沸騰,直到煮熟。則
A.第一次比第二次既省燃料,又省時間
B.第一次比第二次費燃料,但省時間
C.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但費時間
D.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且時間差不多
【答案】D
【詳解】水沸騰時雖然繼續吸熱但保持溫度不變,故沸騰時使用急火、慢火水的溫度不變,因此使用急火、慢火煮熟雞蛋所用時間差不多,但第一種方法浪費了燃料。故選項D符合題意.
10.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賽龍舟、吃粽子也成為人們過節的重要習俗。小彤看見媽媽在家煮粽子時,鍋中水沸騰后改用“小火”繼續煮。針對這種做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點,能更快的將粽子煮熟
B.用“大火”可使水沸騰更劇烈,沸點升高,不應該改用“小火”
C.水沸騰后,改用“小火”水溫升高較慢,鍋中水不易被燒干
D.水沸騰后,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溫都不變,用“小火”煮可節能
【答案】D
【詳解】A.水沸騰后,溫度保持在沸點不變,所以小火不能提高水的沸點,但可以節約燃料,故A錯誤;
B.液體的沸點跟氣壓有關,用“大火”不能使水的沸點升高,當水沸騰后應使用小火,可以節約燃料,故B錯誤;
C.水沸騰后,改用“小火”可以節約燃料,水的溫度都保持不變,故C錯誤;
D.水沸騰后,無論是用“大火”煮,還是用“小火”煮,水的溫度都保持不變,用“小火”煮可以節約燃料,故D正確。
故選D。
11.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對0℃的冰持續加熱到全部變成100℃的水蒸氣,圖中四個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中,哪個圖是正確的(  )。
A. B. C. D.
【答案】A
【詳解】冰是晶體。1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是0℃,所以對0℃的冰持續加熱,此時冰開始熔化,但溫度不變。所以從圖像上看,開始一段時間溫度溫度保持0℃不變。當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吸熱升溫,當溫度達到100℃時,水開始沸騰,此時溫度又會保持不變。
故選A。
【點睛】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晶體熔化過程中的特點,就是吸熱但溫度不變。并且要知道1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是0℃,水的沸點是100℃。同時要掌握水沸騰時的特點:吸熱,但溫度不變。
12.從冰箱內取出的冰棍會彌漫著“白氣”;水燒開后水壺嘴會噴出“白氣”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這兩種情況下的“白氣”都是水蒸氣
B.這兩種情況下的“白氣”都是空氣中原來的水蒸氣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冰棍周圍的“白氣”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D.壺嘴噴出的“白氣”是壺嘴噴出的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珠
【答案】D
【詳解】A.這兩種情況下的“白氣”都是液態的小水滴,故A錯誤;
B.冰棍周圍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的冰塊液化形成的;壺嘴噴出的“白氣”是壺中水汽化成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空氣液化形成,故B錯誤;
C.冰棍周圍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錯誤;
.壺嘴噴出的“白氣”是壺內噴出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正確。
故選D。
13.小芳吃雪糕時,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她又聯想到了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的情景。以下是她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其中正確的是(  )
A.“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他們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氣
B.“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水蒸氣,后者是小水珠
C.“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答案】D
【詳解】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是碗里蒸發出的水蒸氣,在上升過程中,遇到溫度較低的空氣時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所以,它們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14.現代的汽車一般在水箱里注入防凍劑來冷卻發動機。與水相比,防凍劑不易冰凍也不易開鍋(沸騰),這是因為(  )
A.防凍劑的凝固點比水的凝固點低,沸點比水的沸點高
B.防凍劑的凝固點比水的凝固點高,沸點比水的沸點高
C.防凍劑的凝固點比水的凝固點低,沸點比水的沸點低
D.防凍劑的凝固點比水的凝固點高,沸點比水的沸點低
【答案】A
【詳解】防凍液中摻入了專門的物質,使凝固點降低,沸點升高。所以與水相比,防凍劑不易冰凍也不易開鍋,這是因為防凍劑的凝固點比水的凝固點低,沸點比水的沸點高。
故選A。
15.小科在四塊玻璃板上各滴一滴水,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探究。關于本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中每滴水的質量要相同
B.對比甲和乙,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積的關系
C.對比乙和丙,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液體溫度的關系
D.對比甲和丁,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空氣流動速度的關系
【答案】C
【詳解】A. 水蒸發快慢與多個因素有關,根據控制變量法,要控制實驗中每滴水的質量要相同,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對比甲和乙,水的表面積大小不同,而水面上方的空氣流動情況及溫度相同,故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積的關系,故B正確, 不符合題意;
C. 研究水蒸發快慢與液體溫度的關系,要控制水表面積和空氣流動情況相同,對比乙和丙,因水的表面積不同,故不能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液體溫度的關系,故C錯誤,符合題意;
D. 研究水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空氣流動速度的關系,要控制水的溫度及水的表面積大小相同,對比甲和丁可知,因水的溫度及水的表面積大小相同,而空氣流動速度不同,故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表面空氣流動速度的關系,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6.夏天,打開棒冰的包裝紙,常常會看到棒冰在冒“白氣”,下面關于”白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白氣”是棒冰熔化后蒸發的水蒸氣
B.“白氣”是棒冰升華而形成的
C.“白氣”是周圍空氣中水蒸氣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D.“白氣”是周圍空氣中水蒸氣凝華而成的小水滴
【答案】C
【詳解】夏天,打開冰棒的包裝紙,常常會看到冰棒在冒“白氣”,是冰棒周圍的水蒸氣,遇冷放熱液化而成的小水滴,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17.某同學將四個裝了50毫升不同液體的碗置于溫度相同環境中(如圖)。一段時間后,剩余液體體積最少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詳解】因為酒精揮發的速率比水蒸發的速率快,液面上有風,可以使液體的蒸發速度變快,所以一段時間后,剩余液體體積最少的是選項C。
故選C。
18.在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車車窗上會出現水珠,這些水珠一般是在車窗的(  )
A.外表面 B.內表面
C.內、外表面都有 D.內、外表面都不會出現
【答案】B
【詳解】在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車車窗上會出現水珠,這是因為車內的水蒸氣溫度較高,而車外溫度較低,則車內的水蒸氣在窗戶玻璃上放熱發生液化現象形成的,因此這些水珠一般是在車窗的內側,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9.細心的小敏發現媽媽每次洗完頭發后,總是用電吹風吹濕頭發,而且還用梳子不停的抖動頭發,這是為什么呢?(   )
A.梳子不停的抖動頭發主要是為了增加水的表面積,加快水分蒸發
B.梳子不停的抖動頭發主要是為了提高水的溫度,以加快水分蒸發
C.梳子不停的抖動頭發主要是為了減少水的表面積,加快水分蒸發
D.用電吹風吹濕頭發,主要是為了加快水分表面的空氣流動,減慢水分蒸發
【答案】A
【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的溫度、表面積、液面上空氣流動的快慢等因素有關.
【詳解】洗完頭發后,為讓頭發干快些,用電吹風吹濕頭發,主要是為了加快水份表面的空氣流動,加快水分蒸發;用梳子不停的抖動頭發,這樣是為了增加水的表面積,加快水分蒸發。故BCD錯誤,A正確。
故選A.
20.如圖所示,燒杯中有水,水中倒扣著一玻璃瓶,瓶內水面比燒杯內水面低,當燒杯中的水被加熱到一定溫度時( )
A.燒杯和瓶內的水可能都會沸騰 B.燒杯中的水可能會沸騰,瓶內的水一定不會沸騰
C.燒杯和瓶內的水一定都不會沸騰 D.燒杯中的水一定不會沸騰,瓶內的水可能會沸騰
【答案】B
【詳解】燒杯中的水吸收熱源的熱量,當達到沸點后還能繼續吸熱,因此燒杯中的水肯定會沸騰;當瓶子里的水也達到沸點后,內外溫度相同,不能再繼續吸熱,因此肯定不會沸騰。故B符合題意。
21.如圖所示是常見的鴛鴦鍋,兩鍋內分別是湯汁量和初溫都相同的清湯和紅油,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紅油鍋先沸騰,是因為紅油覆蓋在水面減少了熱量的散失
B.湯汁沸騰后可以改為小火加熱,此時湯汁溫度升高較慢,不易燒干
C.火鍋內湯汁越來越少是因為水分子在不斷地進行無規則運動
D.湯汁沸騰時,金屬鍋的溫度比鍋內湯汁的溫度高
【答案】B
【詳解】A.覆蓋在湯汁上面的紅油層使麻辣紅油湯蒸發慢,蒸發吸熱少,所以在吸熱相同的情況下,麻辣紅油湯升溫快,先沸騰,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液體沸騰時,溫度不變,湯汁沸騰后可以改為小火加熱,湯汁溫度不變,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火鍋內湯汁越來越少,在受熱時,水分子運動劇烈,液態變成氣態,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液體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繼續吸熱,金屬鍋的溫度比鍋內湯汁的溫度高,湯汁才能沸騰,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2.在制藥時,為從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熱的方法使水沸騰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超過80℃的溫度下提取,應采用的辦法是( )
A.增加氣壓,使水的沸點低于80℃ B.降低氣壓,使水的沸點低于80℃
C.縮短沸騰的時間 D.用微水加熱使其沸騰
【答案】B
【詳解】A.增加氣壓,水的沸點會升高,高于80℃,A的說法是錯誤的;
B.降低氣壓,水的沸點也會降低,低于80℃,此方法是可行的;
C.如果不降低氣壓,即使縮短加熱沸騰時間,水的溫度仍為100℃,并不能降溫,C方法不可行;
D.如果不降低氣壓,即使用微火加熱,水的溫度仍為100℃,并不能降溫,D方法不可行。
二、填空題
23.“燉湯”因味道好而深受諸暨人喜愛。“燉湯”就是把湯料和水置于燉盅內,而燉盅則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與煲底隔離,如圖所示。在大煲內的水沸騰過程中,煲蓋與煲的縫隙間冒出大量的“白氣”,這是 現象(填物態變化),煲蓋不斷跳動若湯的沸點與水的沸點相同,則盅內的湯 (填“會”或“不會”)沸騰。
【答案】 液化 不會
【詳解】在大煲內的水沸騰過程中,煲蓋與煲的縫隙間冒出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遇到冷的空氣,液化成小液滴,形成“白氣”;
沸騰需要的條件是液體溫度達到沸點,同時還要繼續吸熱。本題中將燉盅浸在大煲的水中,而且用蒸架把盅與煲底隔離,大煲內水由于火的持續加熱,溫度達到沸點而沸騰,經過一段時間的熱傳遞,燉盅中的溫度也會達到沸點溫度,這樣燉盅內外溫度相等,沒有溫度差,不會發生熱傳遞,也就不會繼續給燉盅中水加熱,里面的水只能是達到沸點溫度而不能沸騰起來。
24.生活處處有科學,留心觀察。
(1)用圖甲所示的燉盅燉湯,鍋蓋周圍有很多“白氣”,這些“白氣”是 (選填“空氣”或“燉盅”)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在燉湯的過程中,能聞到湯的香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2)大煲內的水沸騰后,若湯的沸點與水的沸點相同,則盅內的湯 (選填“同時沸騰”或“不會沸騰”)。
(3)圖乙和圖丙所示的粒子模型表示沸騰的是 (選填“圖乙”或“圖丙”)。
(4)當大煲內的水沸騰后為使湯料快點煮熟,加大火力讓水沸騰更劇烈,分析這種做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
【答案】 燉盅 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或分子熱運動) 不會沸騰 圖丙 不合理,水沸騰后溫度保持不變,無論用大火或小火,煮熟湯料的時間相同,用大火反而更費燃料
【詳解】(1)[1]用圖甲所示的燉盅燉湯,鍋蓋周圍有很多“白氣”,這些“白氣”是燉盅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
[2]在燉湯的過程中,能聞到湯的香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2)[3]大煲內的水沸騰后,若湯的沸點與水的沸點相同,則盅內的湯不能從外面的水里面吸熱,所以它不會沸騰;
(3)[4]因為丙圖中燒杯內有大量氣泡,所以表示沸騰的是丙圖;
(4)[5]當大煲內的水沸騰后為使湯料快點煮熟,加大火力讓水沸騰更劇烈,這種做法不合理,理由是:水沸騰后溫度保持不變,無論用大火或小火,煮熟湯料的時間相同,用大火反而更費燃料。
25.如圖所示為冰箱的工作原理圖。冷凝劑是熱的“搬運工”,把冷凍室里的“熱”搬運到冰箱外面。工作時,冷凝劑在蒸發器里 (填物態變化名稱)吸熱,在冷凝器中液化 (選填“吸熱”或“放熱”)。如此循環工作,從而使冷凍室保持相當低的溫度。根據冰箱的工作原理,冷凝劑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質是 (選填“低沸點”或“高沸點”)。
【答案】 汽化 放熱 低沸點
【詳解】[1]工作時液態的冷凝劑在蒸發器里汽化(或蒸發)吸熱,使冷凍室內溫度降低;
[2]氣態的冷凝劑在冰箱外面的冷凝器中液化放熱。
[3]如此循環工作,從而使冷凍室保持相當低的溫度。根據冰箱的工作原理,要求冷凝劑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所以應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質是低沸點。
三、探究題
26.在研究水的沸騰實驗中,小明將裝有水的試管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如圖甲所示。
(1)指出甲圖實驗操作不當之處 ;
(2)糾正錯誤后,記錄溫度計示數隨時間變化規律如乙圖,此時水的沸點是 ℃;
(3)燒杯中的水持續沸騰一段時間后,試管中水的溫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燒杯中水的沸點,但試管中的水并不會沸騰,這說明液體沸騰必須滿足的條件是 。
【答案】 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 98 等于 溫度達到沸點并持續吸熱
【詳解】(1)[1]甲圖中實驗操作不當之處為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
(2)[2]由圖乙知,當水的溫度達到98℃時,溫度不再變化,此時是水的沸騰過程,其特點是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水的沸點是98℃。
(3)[3][4]當燒杯中的水沸騰后,小試管中的水從燒杯中吸熱,溫度達到水的沸點后,就和燒杯中的水的溫度一樣,就不能從燒杯中繼續吸熱,這時雖然達到了沸點,但不能吸收熱量,所以不會沸騰,這說明液體沸騰必須滿足的條件是溫度達到沸點并持續吸熱。
27.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
(1)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2)水沸騰時,準確測量的溫度計示數如圖甲所示,則水的沸點為 ℃,當時的大氣壓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標準大氣壓。
(3)a、b兩組同學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像可得: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 熱量,溫度 。通過圖像可知,b組加熱到沸騰所用時間較長,請寫出一個可能原因: 。
【答案】 自下而上 98 低于 吸收 不變 水的質量較大
【詳解】解:(1)酒精燈需用外焰加熱,所以要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而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沒到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燒杯后,再調節溫度計的高度,因此必須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2)由圖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其示數為98℃,低于100℃,所以當時氣壓小于1個標準大氣壓;
(3)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溫度不變.通過圖象可知,b組加熱到沸騰所用時間較長,其原因是水的質量較大或酒精燈的火焰較小.
故答案為(1)自下而上;(2)98;低于;(3)吸收;不變;水的質量較大.
【點評】本題“探究水的沸騰”實驗,考查了有關實驗儀器的調節,考查了溫度計的讀數、影響水沸騰時間的因素及液體沸騰條件的分析.
28.在學習了有關物態變化的知識以后,小明回家做了如下實驗:甲、乙兩個房間里相同的電爐上,相同的兩壺水都已燒開,水燒開后壺口冒出“白氣”。請回答:
(1)這些“白氣”是由于壺口跑出的水蒸氣 形成的,根據甲、乙兩圖所示情況可以判斷出房間 的氣溫較高。
(2)A、B兩幅圖中,符合水沸騰前的情形的是 圖。
(3)如果加大爐火猛燒,則壺內開水的溫度 (選填“升高”“不變”“降低”)。
【答案】 液化 乙 B 不變
【詳解】(1)[1][2]水蒸氣是看不到的,這些“白氣”是由于壺口跑出的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液滴形成的,甲圖與乙圖相比,甲圖 “白氣”團大,說明液化過程容易,根據液化的條件可知,液化需要遇冷所以溫度更低時較易液化,據此可知房間乙的氣溫較高。
(2)[3]因為水沸騰時,氣泡上升的過程中是變大的,所以符合水沸騰前的情形的是B圖。
(3)[4]由于水沸騰時繼續吸熱但溫度已經不會升高,所以加大爐火猛燒,則壺內開水的溫度 不變。
29.某同學在4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探究,得出水蒸發的快慢與水的溫度、水的表面積和水表面空氣流動速度有關。
(1)通過A、D兩圖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 有關。
(2)通過 兩圖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表面積有關。
(3)該同學猜想水的蒸發快慢還可能與水的質量有關,于是進行如下探究:在相同環境下,往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一滴和兩滴水,如圖所示。結果發現圖甲中水先蒸發完,于是他得出結論:水蒸發快慢與水的質量有關,水的質量越小蒸發越快。
請分析他的實驗結論是否合理 ,理由是 。
(4)我們知道液體蒸發時要吸熱,請你舉一個應用蒸發吸熱的事例: 。
【答案】 水表面空氣流動速度 A、B 不合理 沒有控制水的表面積相同,實驗存在多個變量 發熱病人體表擦拭酒精降溫或夏天給教室灑水降溫
【詳解】(1)[1]比較A、D兩圖看出是水的溫度和表面積相同,不同的是水上面的空氣流動情況,所以比較上述兩圖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面上方的空氣流動快慢有關。
(2)[2]要研究水蒸發的快慢與水的表面積的關系,應控制水的溫度和水上方空氣流動速度相同,水的表面積不同,故選A、B兩圖對比。
(3)[3][4]該同學的實驗結論不合理,因為從設計的環節看他沒有控制水的表面積相同,實驗存在多個變量。
(4)[5]發熱病人體表擦拭酒精降溫或夏天給教室灑水降溫能證明蒸發吸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族自治县| 郓城县| 黄浦区| 江口县| 蚌埠市| 聂荣县| 德化县| 荣昌县| 崇信县| 尖扎县| 宣化县| 大渡口区| 永川市| 许昌县| 辽宁省| 巫山县| 长治县| 沈丘县| 固阳县| 大田县| 和龙市| 柳州市| 通道| 兴隆县| 宁津县| 临桂县| 长沙县| 项城市| 思南县| 建始县| 垦利县| 遂川县| 和龙市| 靖宇县| 木里| 德化县| 壤塘县| 和田市| 乡宁县| 怀来县| 黎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