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上:4.5熔化與凝固專題姓名:___________【知識新授】一.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是兩個互逆的物態變化過程: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熔化吸熱,凝固放熱。固態液態(2)熔點和凝固點:有確定熔化和凝固溫度的物質叫晶體。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晶體凝固時的溫度叫凝固點。不同晶體的熔點不同,同一種晶體的凝固點與其熔點相同。(3)晶體的熔化、凝固的過程都需要兩個條件:溫度條件(熔點、凝固點);吸、放熱。兩個條件同時滿足,才能實現上述兩過程,缺一不可。圖2 常見的一些晶體圖3 常見的一些非晶體①晶體和非晶體的比較晶體 非晶體常見物質 冰、海波、萘、食鹽、各種金屬 玻璃、松香、蠟、瀝青熔點和凝固點 有 無熔化過程 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凝固過程 放出熱量,溫度不變 放出熱量,溫度降低熔化條件 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收熱量 繼續吸收熱量凝固條件 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放出熱量 繼續放出熱量熔化圖象凝固圖象②溫度為熔點的物質的狀態既可能是固態,也可能是液態,還可能是固、液共存態。【鞏固提高】一、選擇題1.小方同學在做冰的熔化實驗時,繪制了如下四幅熔化曲線圖,其中最為合理的是( )A. B.C. D.【答案】B【詳解】冰是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由于冰的比熱容比水的小,所以,當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同時,相同時間內,冰溫度升高的快,故只有B正確。故選B。2.如圖是“探究某種物質熔化和凝固規律”的實驗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在t =5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B.在BC段,該物質不吸熱C.該物質凝固過程持續了5minD.該物質的凝固點是52℃【答案】A【詳解】A.如圖,有一段時間吸熱溫度不變,所以該物質是晶體,熔化過程從3min開始熔化,到6min結束,故在t =5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故A正確;B.在BC段在熔化過程,該物質不斷吸熱,但溫度不變,故B錯誤;C.該物質從12min開始凝固,到15min凝固結束,該物質凝固過程持續了3min,故C錯誤;D.該物質的凝固對應的溫度是48℃,凝固點為48℃,故D錯誤。故選A。3.把盛有碎冰塊的大試管插入燒杯里的碎冰塊中,用酒精燈在燒杯底部慢慢加熱,如圖所示。不考慮空氣影響,當燒杯中的冰塊大部分熔化時,試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C.一點兒都沒熔化 D.下邊的熔化,上邊的沒熔化【答案】C【詳解】冰是晶體,若給燒杯中的冰加熱時,燒杯中的冰會熔化,但在冰的熔化過程中溫度為0℃,保持不變,所以試管中的冰能達到熔點0℃,但試管中的冰和燒杯中的冰的溫度相同,試管中的冰不能從燒杯中繼續吸熱,所以不能熔化。故選C.【點睛】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晶體熔化的條件:達到熔點并且要繼續吸熱.并且要知道晶體熔化過程中的特點:溫度保持不變.4.在 0℃的環境中,把 0℃的冰投入到 0 ℃的水中,將會發生的現象是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質量不變【答案】D【詳解】試題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熔化過程溫度不變,但需要繼續吸收熱量;熱傳遞發生的條件是要有溫度差.把一塊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圍氣溫也是0℃),所以沒有溫度差就沒有熱傳遞,冰因不能吸收熱量所以不能繼續熔化.故選D.考點:熔化與熔化吸熱特點、熔化吸熱和凝固放熱在生活中的應用點評: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放在0℃房間里,溫度相同,不能發生熱傳遞,冰在熔點,無法吸熱,不會熔化;水在凝固點,不能放熱,不會結冰;所以冰、水的質量都保持不變.5.如圖所示是探究冰的熔化實驗,當燒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時,試管里的冰( )A.也熔化一半 B.不熔化 C.全部熔化 D.無法判斷【答案】B【詳解】當燒杯中的冰熔化一半后,燒杯中為冰水混合物,溫度仍為0℃;試管中的冰溫度為0℃,和燒杯中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一樣,沒有溫差,故不能從燒杯中吸熱。這時雖然達到了熔點,但不能吸收熱量,所以不會熔化。故B正確。6.將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放在-10℃的室外,則( ?。?br/>A.冰和水的溫度都逐漸降為-10℃B.水溫漸漸降為-10℃,且水漸漸結冰C.水溫保持0℃,且水漸漸結冰D.水漸漸降溫而結冰,但冰的溫度保持0℃【答案】C【詳解】水的凝固點是0°C,但水要凝固除了溫度要達到凝固點外還需要繼續放熱,凝固過程溫度不變。因為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C,此時放在-10℃室外,則冰水混合物將對外放熱處于凝固過程中,水漸漸結冰,但溫度不變。故選C。7.一杯充分混合的冰水混合物,放在10 ℃的房間里,過一段時間后仍有少量的冰,則( )A.冰的溫度不變,水的溫度升高 B.冰水溫度都升高C.冰的溫度升高,水的溫度不變 D.冰水溫度都不變【答案】D【詳解】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 ℃,房間的溫度是10 ℃,由于房間的溫度高于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所以會發生熱傳遞,即:冰水混合物會從房間里吸收熱量,然后熔化,但在熔化的過程中,混合物的溫度保持不變。故D正確。8.如圖是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根據圖像中的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物質為非晶體 B.該物質的熔點是80 ℃C.在第5 min時物質已全部熔化 D.第10 min時物質處于液態【答案】B【詳解】試題分析:由于物體在從5分鐘到15分鐘這個過程中,物體吸熱,但溫度并沒有升高,結合晶體熔化的特點,可知這種物質是晶體,故A不正確;根據圖象可知,熔化過程對應的溫度為80℃,故其熔點為80℃,故B正確;第5min時,物質開始熔化,所以從5分鐘到15分鐘這個過程中,既有液體又有固體,即液固共存狀態,故CD錯誤。故C正確考點:晶體的熔化和凝固圖像9.炎熱的夏天,鋪有瀝青的路面會變軟,這是因為( ?。?br/>A.瀝青是晶體,受熱后達到熔點,所以變軟B.瀝青是非晶體,受熱后達到熔點,所以變軟C.瀝青是晶體,受熱后它的硬度要降低,所以變軟D.瀝青是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受熱后逐漸變軟【答案】D【詳解】解答:瀝青是非晶體,所以沒有一定的熔點,它是隨著溫度的升高逐漸由硬變軟。故選D.【點睛】自然界中的固體可分為晶體與非晶體,晶體有熔點,非晶體沒有熔點.10.開啟電風扇,對著一盆0℃水的水面吹風.過了一段時間( )A.水的表面出現薄冰,溫度降到0℃以下 B.水的表面出現薄冰,溫度仍為0℃C.水不會結冰.溫度也保持0℃不變 D.水不會結冰,但溫度要下降【答案】B【詳解】當電風扇對著0℃水面吹風時,水面的空氣流動加快,從而使水面蒸發加快,由于蒸發要帶走熱量,所以0℃的水由于放熱而凝固,從而出現薄冰。又因為冰是晶體,即水在凝固過程中放熱而溫度不變,所以,它的溫度仍是0℃,故選B。11.如圖是“探究某物質熔化和凝固規律”的實驗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t=5分鐘時,該物質處于液態B.在BC段,該物質不吸熱C.該物質凝固過程持續了5分鐘D.該物質的凝固點是45℃【答案】D【詳解】A.在t=5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故A錯誤。B.在BC段,該物質不斷吸熱,但溫度不變,故B錯誤。C.該物質從12min開始凝固,到15min凝固結束,該物質凝固過程持續了3min,故C錯誤。D.該物質的凝固對應的溫度是45℃,凝固點為45℃,故D正確。故選D。12.假設兩套完全相同的(如圖甲所示)加熱裝置,兩套裝置的試管中分別裝有少量的相等體積的M固體和N固體.它們的加熱時間一溫度曲線如圖乙所示(M為實線,N為虛線),在35min內M物質從固體熔化成了液體,N物質始終是固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圖乙知,M、N肯定都是晶體B.由圖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體C.由圖乙知,M肯定是晶體,N肯定是非晶體D.這種加熱方法一般稱為“水浴法”優點是被加熱物質受熱比較均勻,缺點是加熱溫度一般不會超過100℃【答案】D【詳解】ABC.由圖可知,M這種物質,有一段吸熱,但溫度不再升高,說明此時物質達到了熔點,正在熔化,因此這種物質屬于晶體,但在35min內N物質始終是固體,不能由此確定N是晶體還是非晶體,故ABC錯誤;D.將試管放入水中加熱,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溫度變化比較均勻,并且變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缺點是加熱溫度一般不會超過100℃,故D正確。13.通過熱傳播,某物體從固態變為液態,如圖是該過程物體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這是非晶體 B.此過程是液化過程 C.t=0時刻物體內能為零 D.0﹣t1這段時間,物體要吸熱【答案】D【詳解】A.從圖象可以看出,此物質有一定的熔化溫度,所以此物質是晶體,故A錯誤.B.從圖象可以看出,固體吸熱,溫度升高,繼續吸熱,溫度不變,此時溫度不變的過程是晶體的熔化過程,故B錯誤;C.任何物質的分子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所以內能不可能為零,因此t0時刻物體溫度為零,但其分子仍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所以具有內能,故C錯誤;D.熔化過程吸熱,0﹣t1這段時間,物質三種狀態下物體一直吸熱,故D正確.14.下列物質中都是晶體的是( ?。?br/>A.萘、冰、石英 B.冰、石英、玻璃C.鐵、食鹽、松香 D.金、海波、石蠟【答案】A【詳解】A.萘、冰、石英熔化時有固定的熔化溫度,所以都是晶體,故A符合題意;B.冰、石英、玻璃中玻璃屬于非晶體,故B不符合題意;C.鐵、食鹽、松香中松香屬于非晶體,故C不符合題意;D.金、海波、石蠟中石蠟屬于非晶體,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5.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愛的食物,做棉花糖時將白糖放在中心的圓盤中,白糖立刻就變成糖水,不斷旋轉的圓盤又將糖水從四周甩出去,由于四周溫度低,就可以看到一絲絲的糖,用小棍將它繞好,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了。整個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有( ?。?br/>A.熔化、凝華 B.熔化、液化C.熔化、凝固 D.汽化、凝固【答案】C【詳解】做棉花糖時將白糖放在棉糖機的圓盤上,白糖很快化成糖水,即由固態變為液態,該過程稱為熔化;同時旋轉的圓盤將糖水甩出,變成了一絲絲的糖繞在小棍上,即變成了固態,故是由液態變為固態,該過程是凝固。故選C。16.北方的冬天,下過大雪后,常用裝滿鹽水的灑水車,給主要馬路噴灑鹽水,使雪熔化,這是因為( )A.鹽水是熱的,把雪熔化了 B.鹽水降低了水的凝固點C.鹽水升高了水的熔點 D.鹽水吸收太陽的熱量多【答案】B【詳解】下雪以后我們采用撒鹽水的方法目的是降低冰的凝固點。北方的冬天下大雪時,常見到一城市出動裝滿鹽水的灑水汽車,在主要的街道上噴灑鹽水,灑了鹽水后,使雪中有雜質鹽,則鹽水降低了水的凝固點,加快了積雪熔化,盡快疏導交通。故B正確。17.下列各圖中,能大致反映晶體凝固過程的是:( )A. B.C. D.【答案】B【詳解】由于晶體在熔化或凝固時溫度是不變的,所以圖象AD是非晶體,BC是晶體;對于C來說,隨著時間的增長溫度總體呈現一個上升的趨勢,故該圖象是晶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圖象B中,隨著時間的增長,溫度總體呈現一個下降的趨勢,故該圖象反映了晶體凝固時的溫度變化規律。故B正確.18.在下列各圖中,能正確描述鐵路鐵軌的鑄造過程中溫度變化的是( ?。?br/>A. B.C. D.【答案】D【詳解】A.是晶體先凝固降溫,后熔化升溫的過程,故A不符合題意;B.是非晶體先凝固降溫,后熔化升溫的過程,故B不符合題意;C.是非晶體先熔化升溫,后凝固降溫的過程,故C不符合題意;D.是晶體先熔化升溫,后凝固降溫的過程,故D符合題意。故選D。19.科學家開發研制出一種神奇的納米晶體,這種納米晶體的神奇之處就在于能夠“捕獲”體積大約是其80倍的二氧化碳。下面四個圖像中,能正確表示納米晶體熔化圖像的是( )A. B.C. D.【答案】A【詳解】A、整個過程溫度有上升的趨勢,且有一段時間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是晶體的熔化圖象;故A符合題意;B、整個過程溫度有下降的趨勢,且有一段時間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是晶體的凝固圖象;故B不符合題意;C、溫度有上升的趨勢,且整個過程中溫度都在不斷上升,所以是非晶體的熔化圖象;故C不符合題意;D、整個過程中溫度有下降的趨勢,且整個過程中溫度都在不斷下降,所以是非晶體的凝固圖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20.用兩套完全相同(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在標準大氣壓下分別對試管中裝有少量質量相等的固體和進行加熱。和的溫度一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在35分鐘內物質始終是固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肯定都是晶體B.肯定是晶體,肯定是非晶體C.肯定是晶體,熔化過程用了35分鐘D.若是晶體,其熔點不低于100℃【答案】D【詳解】將裝有固體M和N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由圖象可知,M有一段時間(10min-25min之間)雖然吸熱,但溫度不再升高,說明此時物質達到了熔點,正在熔化,因此這種物質屬于晶體,熔化過程持續了15min;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水沸騰后溫度不再升高,N物質溫度不再升高是與水的溫度相同了,是否達到N的熔點或N有沒有熔點無法確定假設N是晶體,其熔點一定不低于100℃。故選D。二、填空題21.如圖是某種物質在同一個加熱器加熱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圖,根據圖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該物質是晶體的依據 :它的熔點是 ℃,在熔化過程中 (選填“吸熱”放熱”或“不吸熱也不放熱”);在15min時,物質的狀態是 。【答案】 有固定的熔化溫度 80 吸熱 固液共存【詳解】[1][2][3]由圖象知道,該物質從30℃加熱經10min,溫度達到80℃,雖然繼續吸收熱量,但溫度不再升高,直到第25min后溫度繼續升高,也就是在10-25min時間內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所以,屬于晶體的熔化過程,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也就是熔點為80℃;[4]該物質在10-25min時間內吸收熱量,溫度不變,處于熔化過程,由于是晶體,所以,在15min時,物質的狀態是固液共存狀態。22.如圖所示,設相同時間內物質吸收的熱量相同,甲、乙兩圖中符合冰熔化規律的是圖 (選填“甲”或“乙”)。這是因為c冰 (選填“>”“<”或“=”)c水,所以相同時間內 (選填“冰”或“水”)升溫更快。【答案】 乙 < 冰【詳解】解答:比較甲、乙兩個圖象可知:甲圖中,冰和水的溫度變化相同;而乙圖中水的溫差小于冰的溫差;由于水的比熱容大于冰的比熱容,并且質量不變,因此吸收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得慢,冰的溫度升高的快,故乙圖正確。點睛:由題可知,兩物質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熱量相同;在質量、吸收熱量相同的條件下,物質的比熱容越大,溫差變化越小。23.一袋3千克的水放入冰箱內凝固成冰,質量將 (選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水凝固時需要 (選填“吸熱”或“放熱”)。若將這些水由神舟飛船帶上太空,則水的質量將 (選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答案】 不變 放熱 不變【詳解】[1]質量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水放入冰箱內凝固成冰,只是狀態變化,而質量將不變。[2]凝固的條件:達到凝固點和繼續放熱,水凝固時需要放熱。[3]若將這些水由神舟飛船帶上太空,只是位置發生改變,而水的質量將不變。24.市場上有一種“55℃保溫杯”,外層為隔熱材料,內層為導熱材料,夾層間有“神奇物質”。開水倒入杯中數分鐘后,水溫降為55℃且能較長時間保持不變?!吧衿嫖镔|”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在55℃時其狀態為 (選填“固態”“液態”“固液共存態”或“固態、液態、固液共存態都有可能”)。【答案】 晶體 固態、液態、固液共存態都有可能【詳解】[1]根據題意知道,這種晶體能使水溫在55℃且能較長時間保持不變,說明這種“神奇物質”是一種晶體,因為晶體熔化吸熱、凝固放熱溫度保持不變,且該晶體的熔點為55℃。[2]由于這種晶體的熔點為55℃,所以,55℃時這種物質可能是固態(達到熔點尚未熔化),可能是液態(剛剛熔化結束),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態(熔化過程中)。25.如圖所示,是某種物質的熔化圖象,由此可知它的熔點 ℃,這種物質是 。熔化過程持續了 分鐘,在0~4分鐘時間內物質處于 狀態,4~8分鐘時間內是 狀態,8分鐘以后是 態【答案】 0 冰 4 固體 固液共存 液【詳解】[1][2]由圖象可以知道,BC段呈水平,說明該物質是晶體,BC段是該物體的熔化過程,對應的溫度是0,也就是該物體的熔點,所以這種物質是冰;[3]從第4分鐘開始熔化,到第8分鐘結束,熔化過程持續了4分鐘;[4]在0-4分鐘內物體處于固態,吸引熱量溫度不斷升高,但還沒有開始熔化;[5]第4-8分鐘之間是熔化過程,處于固液共存狀態;[6]8分鐘以后,冰全部熔化成水,呈液態。三、探究題26.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冰熔化時的特點,他每隔相同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并觀察物質的狀態。(1)應選用顆粒 (選填“較大”或“較小”)的冰塊做實驗。(2)圖乙是他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的“溫度--時間”圖像。由圖像可知:冰屬于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這樣判斷的依據是 。(3)圖乙中第3min時,物質處于 態。【答案】 較小 晶體 冰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 固【詳解】試題分析:(1)較小的冰塊比較大的冰塊受熱均勻;(2)掌握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的特點: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3)知道晶體在熔化前為固態;熔化過程為固液共存態;熔化完后為液態.解:(1)應選用較小顆粒的冰塊做實驗,較小的冰塊受熱均勻;(2)由圖象知,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所以冰是晶體;(3)由圖象知,圖乙中第3min時,物質還沒有熔化,因此物質處于固態;故答案為(1)較??;(2)晶體;冰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3)固.【點評】此題考查了對冰的熔化圖象的分析,要掌握晶體熔化過程中的特點;晶體與非晶體最大的區別就是看是否有一定的熔點,從圖象上分辨,最大的不同就是晶體有一段時間只吸熱而溫度不變,我們應該學會區分.27.如圖所示,加圖是“探究晶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裝置。(1)該實驗中存在一個錯誤操作是 。(2)乙圖是改正錯誤后根據實驗數據所繪制的溫度-時間圖象,由圖可知該晶體在第5分鐘時處于 態。(3)丙圖是溫度計在第3分鐘時的示數,則該晶體的熔點為 。【答案】 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試管底 液 48℃【詳解】(1)圖甲中,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試管的底部,測得的溫度是試管底的溫度,故這一操作是錯誤的;(2)讀圖乙知,第2分鐘時晶體開始熔化,到第4分鐘時熔化結束,所以第5分鐘時該晶體處于液態;(3)圖丙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2℃,其示數為48℃;第3分鐘時,物質處于熔化過程中,所以該晶體的熔點為48℃。七上:4.5熔化與凝固專題姓名:___________【知識新授】一.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是兩個互逆的物態變化過程: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熔化吸熱,凝固放熱。固態液態(2)熔點和凝固點:有確定熔化和凝固溫度的物質叫晶體。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晶體凝固時的溫度叫凝固點。不同晶體的熔點不同,同一種晶體的凝固點與其熔點相同。(3)晶體的熔化、凝固的過程都需要兩個條件:溫度條件(熔點、凝固點);吸、放熱。兩個條件同時滿足,才能實現上述兩過程,缺一不可。圖2 常見的一些晶體圖3 常見的一些非晶體①晶體和非晶體的比較晶體 非晶體常見物質 冰、海波、萘、食鹽、各種金屬 玻璃、松香、蠟、瀝青熔點和凝固點 有 無熔化過程 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凝固過程 放出熱量,溫度不變 放出熱量,溫度降低熔化條件 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收熱量 繼續吸收熱量凝固條件 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放出熱量 繼續放出熱量熔化圖象凝固圖象②溫度為熔點的物質的狀態既可能是固態,也可能是液態,還可能是固、液共存態。【鞏固提高】一、選擇題1.小方同學在做冰的熔化實驗時,繪制了如下四幅熔化曲線圖,其中最為合理的是( ?。?br/>A. B.C. D.2.如圖是“探究某種物質熔化和凝固規律”的實驗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在t =5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B.在BC段,該物質不吸熱C.該物質凝固過程持續了5minD.該物質的凝固點是52℃3.把盛有碎冰塊的大試管插入燒杯里的碎冰塊中,用酒精燈在燒杯底部慢慢加熱,如圖所示。不考慮空氣影響,當燒杯中的冰塊大部分熔化時,試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C.一點兒都沒熔化 D.下邊的熔化,上邊的沒熔化4.在 0℃的環境中,把 0℃的冰投入到 0 ℃的水中,將會發生的現象是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質量不變5.如圖所示是探究冰的熔化實驗,當燒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時,試管里的冰( )A.也熔化一半 B.不熔化 C.全部熔化 D.無法判斷6.將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放在-10℃的室外,則( ?。?br/>A.冰和水的溫度都逐漸降為-10℃B.水溫漸漸降為-10℃,且水漸漸結冰C.水溫保持0℃,且水漸漸結冰D.水漸漸降溫而結冰,但冰的溫度保持0℃7.一杯充分混合的冰水混合物,放在10 ℃的房間里,過一段時間后仍有少量的冰,則( ?。?br/>A.冰的溫度不變,水的溫度升高 B.冰水溫度都升高C.冰的溫度升高,水的溫度不變 D.冰水溫度都不變8.如圖是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根據圖像中的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物質為非晶體 B.該物質的熔點是80 ℃C.在第5 min時物質已全部熔化 D.第10 min時物質處于液態9.炎熱的夏天,鋪有瀝青的路面會變軟,這是因為( )A.瀝青是晶體,受熱后達到熔點,所以變軟B.瀝青是非晶體,受熱后達到熔點,所以變軟C.瀝青是晶體,受熱后它的硬度要降低,所以變軟D.瀝青是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受熱后逐漸變軟10.開啟電風扇,對著一盆0℃水的水面吹風.過了一段時間( )A.水的表面出現薄冰,溫度降到0℃以下 B.水的表面出現薄冰,溫度仍為0℃C.水不會結冰.溫度也保持0℃不變 D.水不會結冰,但溫度要下降11.如圖是“探究某物質熔化和凝固規律”的實驗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t=5分鐘時,該物質處于液態B.在BC段,該物質不吸熱C.該物質凝固過程持續了5分鐘D.該物質的凝固點是45℃12.假設兩套完全相同的(如圖甲所示)加熱裝置,兩套裝置的試管中分別裝有少量的相等體積的M固體和N固體.它們的加熱時間一溫度曲線如圖乙所示(M為實線,N為虛線),在35min內M物質從固體熔化成了液體,N物質始終是固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圖乙知,M、N肯定都是晶體B.由圖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體C.由圖乙知,M肯定是晶體,N肯定是非晶體D.這種加熱方法一般稱為“水浴法”優點是被加熱物質受熱比較均勻,缺點是加熱溫度一般不會超過100℃13.通過熱傳播,某物體從固態變為液態,如圖是該過程物體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這是非晶體 B.此過程是液化過程C.t=0時刻物體就開始熔化 D.0﹣t1這段時間,物體要吸熱14.下列物質中都是晶體的是( ?。?br/>A.萘、冰、石英 B.冰、石英、玻璃C.鐵、食鹽、松香 D.金、海波、石蠟15.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愛的食物,做棉花糖時將白糖放在中心的圓盤中,白糖立刻就變成糖水,不斷旋轉的圓盤又將糖水從四周甩出去,由于四周溫度低,就可以看到一絲絲的糖,用小棍將它繞好,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了。整個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有( ?。?br/>A.熔化、凝華 B.熔化、液化C.熔化、凝固 D.汽化、凝固16.北方的冬天,下過大雪后,常用裝滿鹽水的灑水車,給主要馬路噴灑鹽水,使雪熔化,這是因為( )A.鹽水是熱的,把雪熔化了 B.鹽水降低了水的凝固點C.鹽水升高了水的熔點 D.鹽水吸收太陽的熱量多17.下列各圖中,能大致反映晶體凝固過程的是:( )A.B. C. D.18.在下列各圖中,能正確描述鐵路鐵軌的鑄造過程中溫度變化的是( ?。?br/>A.B. C. D.19.科學家開發研制出一種神奇的納米晶體,這種納米晶體的神奇之處就在于能夠“捕獲”體積大約是其80倍的二氧化碳。下面四個圖像中,能正確表示納米晶體熔化圖像的是( )A.B.C. D.20.用兩套完全相同(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在標準大氣壓下分別對試管中裝有少量質量相等的固體和進行加熱。和的溫度一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在35分鐘內物質始終是固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肯定都是晶體B.肯定是晶體,肯定是非晶體C.肯定是晶體,熔化過程用了35分鐘D.若是晶體,其熔點不低于100℃二、填空題21.如圖是某種物質在同一個加熱器加熱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圖,根據圖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該物質是晶體的依據 :它的熔點是 ℃,在熔化過程中 (選填“吸熱”放熱”或“不吸熱也不放熱”);在15min時,物質的狀態是 。22.如圖所示,設相同時間內物質吸收的熱量相同,甲、乙兩圖中符合冰熔化規律的是圖 (選填“甲”或“乙”)。這是因為c冰 (選填“>”“<”或“=”)c水,所以相同時間內 (選填“冰”或“水”)升溫更快。23.一袋3千克的水放入冰箱內凝固成冰,質量將 (選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水凝固時需要 (選填“吸熱”或“放熱”)。若將這些水由神舟飛船帶上太空,則水的質量將 (選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24.市場上有一種“55℃保溫杯”,外層為隔熱材料,內層為導熱材料,夾層間有“神奇物質”。開水倒入杯中數分鐘后,水溫降為55℃且能較長時間保持不變?!吧衿嫖镔|”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在55℃時其狀態為 (選填“固態”“液態”“固液共存態”或“固態、液態、固液共存態都有可能”)。25.如圖所示,是某種物質的熔化圖象,由此可知它的熔點 ℃,這種物質是 。熔化過程持續了 分鐘,在0~4分鐘時間內物質處于 狀態,4~8分鐘時間內是 狀態,8分鐘以后是 態三、探究題26.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冰熔化時的特點,他每隔相同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并觀察物質的狀態。(1)應選用顆粒 (選填“較大”或“較小”)的冰塊做實驗。(2)圖乙是他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的“溫度--時間”圖像。由圖像可知:冰屬于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這樣判斷的依據是 。(3)圖乙中第3min時,物質處于 態。27.如圖所示,加圖是“探究晶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裝置。(1)該實驗中存在一個錯誤操作是 。(2)乙圖是改正錯誤后根據實驗數據所繪制的溫度-時間圖象,由圖可知該晶體在第5分鐘時處于 態。(3)丙圖是溫度計在第3分鐘時的示數,則該晶體的熔點為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上:4.5熔化與凝固專題(原卷).docx 七上:4.5熔化與凝固專題(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