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上:4.4物質的比熱專題姓名:___________【知識新授】一、熱量1、熱傳遞: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熱傳遞時,熱會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高溫物體放出熱,溫度降低;低溫物體吸收熱,溫度升高。熱量的定義: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叫做熱量,用符號Q表示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為J,焦耳是個較小的熱量單位,更大的熱量單位是千焦,符號為KJ。對熱量的理解(1)熱量是一個過程量,它存在于熱傳遞的過程中,離開熱傳遞談熱量,毫無意義,所以我們應該說“物體吸收或放出多少熱量”,而不能說“物體具有多少熱量”(2)物質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與溫度的變化量有關。對于質量相同的同種物質而言,溫度升高(或降低)越多,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越多。(3)物質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的質量有關。同種物質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質量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越多。比熱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單位:焦/(千克·攝氏度)[J/(kg·℃)](1)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反映的是物質容熱本領的大小。物質的比熱容與它的質量的大小、溫度的高低、是否吸熱或放熱及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的多少都無關。比熱容只與物質的種類和狀態有關。(2)物質的比熱容與物質的狀態有關系。如c水=2c冰。(3)由公式Q=cm△t變形,可得到,這里要注意這個公式是利用Q、m和△t求物質的比熱容,但我們不能認為比熱容與Q成正比,與m和△t成反比,因為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隨外界變化而變化。(4)對于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比熱容大的物體溫度變化小,所以以比熱容小的砂石為主的內陸地區,氣溫變化明顯,而沿海地區,水的比熱容大,氣溫變化不明顯。(5)水是一種比熱較大的物質。水在吸收或放出較多的熱量后溫度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水的這種特性使它在生活和生產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如汽車發動機用水作為冷卻劑、暖氣管內裝的是流動的熱水等。2、熱量的計算公式 (1)吸熱公式:Q吸=cm(t-t0) 放熱公式:Q吸=cm(t0-t) (2)若用△t表示溫度的變化量,則上述兩公式可統一表示為:Q=cm△t。 說明:①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比熱容用J/(kg·℃),質量用kg,溫度用℃,熱量用J。 ②如果過程中存在物態變化,不能使用這個公式,如冰融化成水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 ?、墼赒=cm△t中,如果物體吸熱,△t就等于末溫減初溫,表示升高的溫度;如果物體放熱,△t等于初溫減末溫,表示降低的溫度?!鱰總是等于較高的溫度減去較低的溫度不取負值。如果被減溫度是負值,前面要帶負號。如一塊冰從-4℃降到-18℃,則△t=-4℃-(-18℃)=14℃。④解題要分清初溫,末溫,升高了,升高到(或降低了、降低到)的含義。要根據題意作出正確的判斷。【鞏固提高】一、選擇題1.小明和小華同學在做“探究:比較水與煤油吸收熱量時溫度升高的快慢”的實驗時,使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設計實驗方案時,他們確定以下需控制的變量,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熱方式 B.酒精燈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2.不同物質的比熱容大小不同,這說明A.單位質量的不同物質,增加1 J的熱量吸熱不同B.單位質量的不同物質每升高1 ℃時,所吸收的熱量不同C.不同的物質溫度每降低10 ℃時所放出的熱量不同D.相同的物質吸熱相同,升高的溫度不同3.關于比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比熱跟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有關 B.物體的比熱跟物體的溫度有關C.物體的質量越大,它的比熱越大 D.物體的比熱與溫度、質量都沒有關系4.質量相等的兩塊金屬,在沸水中加熱足夠的時間后,同時取出放在足夠大的冰上,可以判斷能使冰熔化較多的那塊金屬具有( )A.較大的密度 B.較小的比熱容C.較大的比熱容 D.較大的體積5.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溫度越高,比熱容越大 B.物質放熱越多,比熱容越大C.物質的質量越大,比熱容越小 D.物質的比熱容與質量和溫度無關6.關于熔化和凝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固體都是在一定溫度下熔化的B.冰在熔化過程中要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C.水在凝固過程中要放出熱量,溫度保持不變D.把正在熔化的冰放進 0 ℃ 的房間,冰還能繼續熔化7.下列事實中,最能說明物質吸收的熱量跟物質種類有關的是( )A.體積相同的兩杯水溫度都升高10 ℃,它們吸收的熱量相同B.質量相等的兩塊鋼溫度分別升高5 ℃和10 ℃,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C.體積相等的水和煤油溫度都升高10 ℃,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D.質量相等的水和銅溫度都升高10 ℃,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8.不同物質組成的兩個物體A、B,它們的質量相等,已知A的比熱比B大,由此可知A.A物體含有的熱量比B物體的多 B.A物體的溫度一定比B物體的高C.吸收相等的熱量后,A物體升高的溫度比B多 D.降低相等的溫度時,A物體放出的熱量比B多9.如圖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的現象”實驗裝置兩個相同的易拉罐中分別裝有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a、b兩種液體,用相同的裝置加熱,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組裝器材時,先固定上面鐵圈的高度B.升高相同溫度,a液體吸收的熱量更多C.a液體的比熱容小于b液體的比熱容D.不添加器材,利用本實驗裝置還可以比較質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燒時放出的熱量10.甲、乙兩種物體質量相同而比熱容不同,當它們升高相同溫度時,則( ?。?br/>A.比熱容小的吸收熱量多 B.比熱容大的吸收熱量多C.初溫低的吸收熱量多 D.甲、乙吸收的熱量一樣多11.如圖甲所示,把10℃牛奶放在初溫60℃的熱水中加熱,每隔1分鐘測量一下水和牛奶的溫度,描繪出它們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曲線E表示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B.牛奶吸收熱量,溫度上升C.前十分鐘內,水變化的溫度小于牛奶變化的溫度D.從上述變化過程中可以得出水的比熱容比牛奶的比熱容大12.關于物質的比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質量大的物質比熱一定大 B.密度大的物質比熱一定大C.溫度高的物質比熱一定大 D.各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13.兩個物體的質量、體積及構成的物質都不相同,當它們吸收相同的熱量后升高的溫度相同,則( )A.質量較大的比熱較大 B.質量較小的比熱較大C.體積較大的比熱較大 D.體積較小的比熱較大14.甲、乙兩物體的質量相等,比熱容不等。當它們升高相等的溫度時( )A.比熱容大的吸收的熱量多 B.比熱容小的吸收的熱量多C.甲、乙兩物體吸收的熱量一樣多 D.無法判斷吸熱的多少15.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桶水的比熱容比一杯水的比熱容大;B.100℃的銅塊的比熱容比0℃質量相同的鐵塊的比熱容大;C.鐵塊溫度升高時的比熱容比溫度降低時的比熱容大;D.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之一,它與物質的質量,溫度高低均無關二、探究題16.在夏日的炎日之下當你赤腳在河灘上行走時,會感覺河灘上的砂石灼熱難熬.但當你涉入河水中時,卻感覺河水涼爽宜人.為了比較砂石和水吸熱本領的大小,小柯設計如下的實驗方案:① 取兩個同樣100毫升的燒杯,分別裝入50克水和砂石,測出水和砂石的溫度.② 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分別給兩個燒杯加熱.共測3次,記錄實驗數據。加熱時間(分鐘) 0 2 4 6水的溫度/℃ 20 30 40 50砂石的溫度/℃ 20 40 60 80(1)為了比較水和砂石吸收熱量的多少,實驗中可以采用 (選填“酒精燈的加熱時間長短”、“溫度計的示數變化大小”)來表示。(2)分析實驗數據,可推斷若使水和砂石升高相同的溫度時,需要吸收較多熱量的是 。(3)下列事實能用上述實驗結果解釋的是 。A.夏天給教師灑水,感覺涼爽 B.用鹽水腌蛋,一段時間后蛋會變咸C.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會比內陸小 D.長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變成黑色17.在探究物質某些屬性的實驗中,有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套完全相同裝置,燃料的質量都是10g,燒杯內的液體質量也相同。(1)比較不同燃料的熱值,應選擇 兩圖進行實驗;比較不同物質的比熱容,應選擇 兩圖進行實驗;(2)實驗中,甲與丙的加熱時間相同,目的是為了 ,最后發現丙圖中的溫度計示數較高,據此可得到的結論是 ;(3)該實驗過程主要用到的兩種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和 。18.如圖甲所示是“比較水和煤油吸熱升溫特點”的實驗裝置。(1)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應加入初溫相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別記錄加熱時間和升高的溫度,根據記錄的數據做出了兩種液體的溫度(T)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2)由圖像乙可知,加熱相同時間,煤油的溫度比水的溫度升高的多,表明 的吸熱本領更強。(3)關于該實驗的變量控制,下列要求中多余的是 (填字母)。A.采用相同的加熱方法 B.使用相同的燒杯 C.酒精燈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D.使用酒精燈的火焰基本相同 E.火焰與燒杯底的距離相等(4)根據探究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可知,曲線C表示的是 (填“沿?!被颉皟汝憽保┏鞘械臍鉁刈兓€(砂的比熱<水的比熱容)。19.為了比較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A.在兩個同樣的燒杯中,分別裝入等體積的水和煤油; B.用兩支溫度計分別測出水和煤油的初溫;C.在燒杯中,分別放入功率相同的電熱器,加熱時間相同; D.用溫度計分別測出水和煤油的末溫。小聰認為:(1)步驟A存在的錯誤是: ,應改為 ;(2)步驟C,加熱時間相同是為了使水和煤油 。(3)步驟B和D是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 。20.為比較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某小組進行了如圖的實驗,實驗結果如下表。組別 液體 質量/g 初溫/℃ 末溫/℃ 加熱時間/min1 水 200 20 40 13.5煤油 200 20 40 6.52 水 200 20 40 12煤油 200 20 40 5.5(1)在組裝器材時應先調節 (選填“A”或“B”)的高度。(2)組裝好器材,用相同的熱源分別給燒杯中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熱,加熱過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是通過 來判斷的。(3)下列能用上述實驗結果解釋的是 (填字母)。A.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會比內陸地區小 B.用水作為汽車發動機的冷卻液C.長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變成黑色 (4)下圖是同學們繪制的“吸收熱量——時間”和“溫度——時間”圖像,能正確描述該實驗真實情況的圖像是 (填字母)。 七上:4.4物質的比熱專題姓名:___________【知識新授】一、熱量1、熱傳遞: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熱傳遞時,熱會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高溫物體放出熱,溫度降低;低溫物體吸收熱,溫度升高。熱量的定義: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叫做熱量,用符號Q表示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為J,焦耳是個較小的熱量單位,更大的熱量單位是千焦,符號為KJ。對熱量的理解(1)熱量是一個過程量,它存在于熱傳遞的過程中,離開熱傳遞談熱量,毫無意義,所以我們應該說“物體吸收或放出多少熱量”,而不能說“物體具有多少熱量”(2)物質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與溫度的變化量有關。對于質量相同的同種物質而言,溫度升高(或降低)越多,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越多。(3)物質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的質量有關。同種物質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質量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越多。比熱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單位:焦/(千克·攝氏度)[J/(kg·℃)](1)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反映的是物質容熱本領的大小。物質的比熱容與它的質量的大小、溫度的高低、是否吸熱或放熱及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的多少都無關。比熱容只與物質的種類和狀態有關。(2)物質的比熱容與物質的狀態有關系。如c水=2c冰。(3)由公式Q=cm△t變形,可得到,這里要注意這個公式是利用Q、m和△t求物質的比熱容,但我們不能認為比熱容與Q成正比,與m和△t成反比,因為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隨外界變化而變化。(4)對于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比熱容大的物體溫度變化小,所以以比熱容小的砂石為主的內陸地區,氣溫變化明顯,而沿海地區,水的比熱容大,氣溫變化不明顯。(5)水是一種比熱較大的物質。水在吸收或放出較多的熱量后溫度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水的這種特性使它在生活和生產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如汽車發動機用水作為冷卻劑、暖氣管內裝的是流動的熱水等。2、熱量的計算公式 (1)吸熱公式:Q吸=cm(t-t0) 放熱公式:Q吸=cm(t0-t) (2)若用△t表示溫度的變化量,則上述兩公式可統一表示為:Q=cm△t。 說明:①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比熱容用J/(kg·℃),質量用kg,溫度用℃,熱量用J。 ②如果過程中存在物態變化,不能使用這個公式,如冰融化成水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 ?、墼赒=cm△t中,如果物體吸熱,△t就等于末溫減初溫,表示升高的溫度;如果物體放熱,△t等于初溫減末溫,表示降低的溫度?!鱰總是等于較高的溫度減去較低的溫度不取負值。如果被減溫度是負值,前面要帶負號。如一塊冰從-4℃降到-18℃,則△t=-4℃-(-18℃)=14℃。④解題要分清初溫,末溫,升高了,升高到(或降低了、降低到)的含義。要根據題意作出正確的判斷。【鞏固提高】一、選擇題1.小明和小華同學在做“探究:比較水與煤油吸收熱量時溫度升高的快慢”的實驗時,使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設計實驗方案時,他們確定以下需控制的變量,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熱方式B.酒精燈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答案】B【詳解】A.為保證水和煤油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同,應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熱方式,故A項不符合題意;B.實驗時為了減小誤差,應盡量使酒精燈的火焰大小一樣,但不一定要求酒精燈內的酒精量相同,故B項符合題意;C.為了便于比較水與煤油升高的溫度差,實驗時應取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故C項不符合題意;D.為防止熱量散失對實驗的影響,應讓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故D項不符合題意;2.不同物質的比熱容大小不同,這說明A.單位質量的不同物質,增加1 J的熱量吸熱不同B.單位質量的不同物質每升高1 ℃時,所吸收的熱量不同C.不同的物質溫度每降低10 ℃時所放出的熱量不同D.相同的物質吸熱相同,升高的溫度不同【答案】B【詳解】單位質量的物質升高或降低1攝氏度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這種物質的比熱容。A單位質量的不同物質,增加1 J的熱量吸熱是相同的,故A錯誤;B由于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般不同,所以單位質量的不同物質每升高1 ℃時,所吸收的熱量不同,故B正確;C物質溫度降低放出的熱量多少與質量有關,所以不同的物質溫度每降低10 ℃時所放出的熱量不同的說法是錯誤的;D相同質量的物質吸熱相同,升高的溫度相同,故D錯誤。3.關于比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比熱跟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有關B.物體的比熱跟物體的溫度有關C.物體的質量越大,它的比熱越大D.物體的比熱與溫度、質量都沒有關系【答案】D【詳解】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只與物質的種類和狀態有關,與吸放熱的多少、質量、體積的大小都沒有關系.水的比熱容是一個常量,要記?。?br/>4.質量相等的兩塊金屬,在沸水中加熱足夠的時間后,同時取出放在足夠大的冰上,可以判斷能使冰熔化較多的那塊金屬具有( )A.較大的密度 B.較小的比熱容C.較大的比熱容 D.較大的體積【答案】C【詳解】“在沸水中加熱足夠的時間”即兩金屬塊的溫度等于沸水的溫度,兩金屬塊初溫相同,放在足夠大的冰上,末溫等于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即,末溫也相同,根據,金屬的質量相等,溫度變化相同,比熱容大的金屬放出熱量多,使冰熔化多的金屬就是放出熱量多的,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5.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溫度越高,比熱容越大 B.物質放熱越多,比熱容越大C.物質的質量越大,比熱容越小 D.物質的比熱容與質量和溫度無關【答案】D【詳解】試題分析:①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②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和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溫度的高低、質量的大小都沒有關系,只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有關.解:A、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有關,與物體的溫度高低無關,故A不正確;B、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有關,與物質放熱多少無關,故B不正確;C、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有關,與物質的質量大小無關,故C不正確;D、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容,比熱容與物體的質量、物體的溫度變化和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均無關,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比熱容的概念.注意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體的質量、物體的溫度變化和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均無關,它只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有關.6.關于熔化和凝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固體都是在一定溫度下熔化的B.冰在熔化過程中要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C.水在凝固過程中要放出熱量,溫度保持不變D.把正在熔化的冰放進 0 ℃ 的房間,冰還能繼續熔化【答案】C【詳解】A. 固體中的晶體熔化時吸熱,但溫度保持熔點不變,而非晶體熔化時溫度不斷上升,所以不是所有的固體都在一定的溫度下熔化的,故A錯誤;B. 因為冰是晶體,水在熔化成水過程中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故B錯誤;C. 因為冰是晶體,水在凝固成冰過程中放出熱量,但溫度不變,故C正確;D. 冰的熔點是0℃,正在熔化的冰,溫度是0℃,溫度達到了冰的熔點,但冰在0℃的房間與周圍環境的溫度都是0℃,沒有溫度差,不會有熱傳遞現象發生,冰不能吸熱,所以冰不會熔化,故D錯誤。故選C.7.下列事實中,最能說明物質吸收的熱量跟物質種類有關的是( )A.體積相同的兩杯水溫度都升高10 ℃,它們吸收的熱量相同B.質量相等的兩塊鋼溫度分別升高5 ℃和10 ℃,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C.體積相等的水和煤油溫度都升高10 ℃,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D.質量相等的水和銅溫度都升高10 ℃,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答案】D【詳解】A.體積相同的同種物質質量相同,升高的溫度相同,吸收的熱量就相同。不能說明物質吸收的熱量跟物質種類有關。故A錯誤;B.質量相同的同種物質升高的溫度不同,吸收的熱量就不同。不能說明物質吸收的熱量跟物質種類有關。故B錯誤;C.由于水和煤油的密度不同,所以體積相等的水和煤油質量不同,那么溫度都升高5℃,吸收熱量不同,與物質種類有關,也與質量有關。故C錯誤;D.質量相等,升高溫度相等,吸收熱量不同,說明物質吸收的熱量跟物質的種類有關。故D正確。故選D。8.不同物質組成的兩個物體A、B,它們的質量相等,已知A的比熱比B大,由此可知A.A物體含有的熱量比B物體的多B.A物體的溫度一定比B物體的高C.吸收相等的熱量后,A物體升高的溫度比B多D.降低相等的溫度時,A物體放出的熱量比B多【答案】D【詳解】A.不能說物體含有熱量,更不能比較物體含有熱量的多少,故A不正確;B.不知道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及初始溫度,不能比較物體溫度的高低,故B不正確;C.吸收相等的熱量,質量相等,cAcB,根據公式Q吸=cmt,甲物體升高的溫度比乙物體升高的溫度少,故C不正確。D.降低相等的溫度,質量相等,cAcB,,根據Q放=cmt,甲物體放出的熱量比乙物體放出的熱量多,故D正確;9.如圖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的現象”實驗裝置兩個相同的易拉罐中分別裝有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a、b兩種液體,用相同的裝置加熱,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組裝器材時,先固定上面鐵圈的高度B.升高相同溫度,a液體吸收的熱量更多C.a液體的比熱容小于b液體的比熱容D.不添加器材,利用本實驗裝置還可以比較質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答案】C【詳解】A.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為確保組裝器材一次到位,應按從下往上的順序調節,故A錯誤;B.由乙圖知,升高相同溫度,b加熱時間長,說明b液體吸收的熱量更多,故B錯誤;C.由乙圖知,加熱相同時間時,b液體升高的溫度少,說明b液體的吸熱能力強,即比熱容大,故C正確;D.比較質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燒時放出的熱量,吸熱液體應為同一種類且質量相同,根據,通過溫度的變化反應吸熱多少,故D錯誤。故選C。10.甲、乙兩種物體質量相同而比熱容不同,當它們升高相同溫度時,則( ?。?br/>A.比熱容小的吸收熱量多 B.比熱容大的吸收熱量多C.初溫低的吸收熱量多 D.甲、乙吸收的熱量一樣多【答案】B【詳解】由Q吸=cm△t知道,相同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比熱容大的吸收的熱量多,故選B。11.如圖甲所示,把10℃牛奶放在初溫60℃的熱水中加熱,每隔1分鐘測量一下水和牛奶的溫度,描繪出它們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曲線E表示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B.牛奶吸收熱量,溫度上升C.前十分鐘內,水變化的溫度小于牛奶變化的溫度D.從上述變化過程中可以得出水的比熱容比牛奶的比熱容大【答案】D【詳解】A.裝有涼奶的奶瓶放在熱水中要吸收熱量,溫度升高,由圖乙可知, F 的溫度不斷升高,因此表示熱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曲線 E 表示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圖中所示牛奶吸收熱量,溫度上升,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前十分鐘內,水溫度從60攝氏度到40攝氏度,牛奶溫度從20攝氏度以下到40攝氏度 ,水變化的溫度小于牛奶變化的溫度,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由于水和熱奶的質量關系可能不同,因此我們不能僅憑圖象判斷水的比熱容比牛奶的大,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2.關于物質的比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質量大的物質比熱一定大B.密度大的物質比熱一定大C.溫度高的物質比熱一定大D.各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答案】D【分析】根據教材提供的知識我們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只和物體的種類有關,和物體的溫度、質量等是沒有關系的。【詳解】A. 因為比熱容只和物質的種類有關,所以和質量無關,A錯。B. 同上,和密度也無關,B錯。C. 同上,和溫度無關,C錯。D. 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必然每種物質的比熱容是不一樣的。故選D.13.兩個物體的質量、體積及構成的物質都不相同,當它們吸收相同的熱量后升高的溫度相同,則A.質量較大的比熱較大B.質量較小的比熱較大C.體積較大的比熱較大D.體積較小的比熱較大【答案】B【詳解】吸收相同的熱量后升高的溫度相同,根據Q吸=cmt可知,物體的質量和比熱容成反比,質量較小的比熱較大。故選項B符合題意。14.甲、乙兩物體的質量相等,比熱容不等。當它們升高相等的溫度時( ?。?br/>A.比熱容大的吸收的熱量多 B.比熱容小的吸收的熱量多C.甲、乙兩物體吸收的熱量一樣多 D.無法判斷吸熱的多少【答案】A【詳解】甲、乙兩物體的質量相等,升高的溫度相同,根據公式Q=cmΔt可得,吸收的熱量和比熱容成正比,即比熱容大的物體吸收的熱量多。故選A。15.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桶水的比熱容比一杯水的比熱容大;B.100℃的銅塊的比熱容比0℃質量相同的鐵塊的比熱容大;C.鐵塊溫度升高時的比熱容比溫度降低時的比熱容大;D.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之一,它與物質的質量,溫度高低均無關【答案】D【詳解】ACD.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是物質的基本特性之一,比熱容與物體質量大小、溫度高低、溫度變化都沒有關系;故AC項錯誤,D項正確;B.鐵的比熱容比銅的比熱容大,比熱容與溫度無關;故B項錯誤;二、探究題16.在夏日的炎日之下當你赤腳在河灘上行走時,會感覺河灘上的砂石灼熱難熬.但當你涉入河水中時,卻感覺河水涼爽宜人.為了比較砂石和水吸熱本領的大小,小柯設計如下的實驗方案:① 取兩個同樣100毫升的燒杯,分別裝入50克水和砂石,測出水和砂石的溫度.② 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分別給兩個燒杯加熱.共測3次,記錄實驗數據。加熱時間(分鐘) 0 2 4 6水的溫度/℃ 20 30 40 50砂石的溫度/℃ 20 40 60 80(1)為了比較水和砂石吸收熱量的多少,實驗中可以采用 (選填“酒精燈的加熱時間長短”、“溫度計的示數變化大小”)來表示。(2)分析實驗數據,可推斷若使水和砂石升高相同的溫度時,需要吸收較多熱量的是 。(3)下列事實能用上述實驗結果解釋的是 。A.夏天給教師灑水,感覺涼爽 B.用鹽水腌蛋,一段時間后蛋會變咸C.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會比內陸小 D.長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變成黑色【答案】 (1)酒精燈的加熱時間長短; (2)水; (3)C【詳解】(1)實驗采用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加熱時間越長,沙子和水吸收的熱量就多,因此實驗中用酒精燈加熱時間表示水和沙子吸熱的多少.(2)分析上表中的實驗數據可知: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溫度時,水用的時間長,故水吸收的熱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熱量;(3)本實驗結果為:水的比熱容大(水的吸熱能力大),水溫度變化慢A、夏天給教室灑水,感覺涼爽,這是由于水蒸發吸熱造成的,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用鹽水腌蛋,一段時間后蛋會變咸,這是因為分子是在永不停息的運動的,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相同質量的水和干泥土相比較,在相同的受冷和受熱的情況下,由于水的比熱容大(水的吸熱能力大),水溫度變化慢,而干泥土溫度變化快,故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會比內陸地區小,所以該選項正確;D、長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變成黑色,這也是由于分子運動造成的,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17.在探究物質某些屬性的實驗中,有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套完全相同裝置,燃料的質量都是10g,燒杯內的液體質量也相同。(1)比較不同燃料的熱值,應選擇 兩圖進行實驗;比較不同物質的比熱容,應選擇 兩圖進行實驗;(2)實驗中,甲與丙的加熱時間相同,目的是為了 ,最后發現丙圖中的溫度計示數較高,據此可得到的結論是 ;(3)該實驗過程主要用到的兩種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和 。【答案】 甲、乙 甲、丙 使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熱量 水的比熱容比煤油的比熱容大 轉換法【分析】燃料的熱值大小不能直接測量,需要通過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來體現燃料燃燒放出熱量的多少,而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跟液體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有關。比較兩種液體的比熱容,液體的種類不同,液體的質量相同。【詳解】(1)[1]為了比較熱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熱同一種液體,讓液體的質量相同,通過溫度計的示數高低得出吸熱多少,進而判斷熱值大小,應選擇甲和乙兩圖進行實驗。[2]為了比較兩種液體的比熱容,需要燃燒相同的燃料,加熱不同的液體,讓液體的質量和溫度的變化相同,通過比較加熱時間,進而判斷兩種比熱容的大小關系,應選擇甲和丙兩圖進行實驗。(2)[3][4]實驗中,甲與丙的加熱時間相同,目的是為了使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熱量;根據Q=cmΔt,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熱量,煤油的溫度變化大,說明煤油的比熱容較小,水的比熱容較大。(3)[4][5]由(1)分析實驗中用到了控制變量法,通過加熱時間來反映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用到了轉換法。18.如圖甲所示是“比較水和煤油吸熱升溫特點”的實驗裝置。(1)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應加入初溫相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別記錄加熱時間和升高的溫度,根據記錄的數據做出了兩種液體的溫度(T)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2)由圖像乙可知,加熱相同時間,煤油的溫度比水的溫度升高的多,表明 的吸熱本領更強。(3)關于該實驗的變量控制,下列要求中多余的是 (填字母)。A.采用相同的加熱方法B.使用相同的燒杯C.酒精燈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D.使用酒精燈的火焰基本相同E.火焰與燒杯底的距離相等(4)根據探究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可知,曲線C表示的是 (填“沿?!被颉皟汝憽保┏鞘械臍鉁刈兓€(砂的比熱<水的比熱容)。【答案】 質量 水 C 內陸【詳解】(1)[1]為了比較水和煤油吸熱升溫特點,應控制它們的質量、初溫相同,使它們吸收相同熱量,比較它們溫度升高的多少來反映它們的吸熱能力。(2)[2]熱源相同,加相同時間,則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相同,煤油的溫度比水的溫度升高的多,說明水的吸熱本領更強。(3)[3]在實驗中,為了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時間內吸熱相同,則應使用相同的燒杯來盛放液體,且采用相同的加熱方法、酒精燈的火焰相同、火焰與燒杯底距離相等,但酒精燈的形狀和大小不會影響加熱。故多余的是C。故選C。(4)[4]因水的比熱容大,與同質量的其它物質相比,在吸收(放出)相同熱量后,水的溫度變化不大,故在水多的地方年溫差較小,在水少的地方年溫差較大。圖線C的年溫差較大,說明是水少的地方,即內陸地區。19.為了比較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A.在兩個同樣的燒杯中,分別裝入等體積的水和煤油;B.用兩支溫度計分別測出水和煤油的初溫;C.在燒杯中,分別放入功率相同的電熱器,加熱時間相同;D.用溫度計分別測出水和煤油的末溫。小聰認為:(1)步驟A存在的錯誤是: ,應改為 ;(2)步驟C,加熱時間相同是為了使水和煤油 。(3)步驟B和D是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 。【答案】 等體積的水和煤油 等質量的水和煤油 吸收相同的熱量 升高的溫度【詳解】(1)[1][2]依題意,為了比較水和煤油吸熱升溫的特點,根據吸收熱量的公式可知,實驗需要采用控制變量法,控制水和煤油的質量;步驟A存在的錯誤是:燒杯中裝入了等體積的水和煤油,應改為等質量的水和煤油。(2)[3]電加熱器的功率相同,步驟C加熱時間相同是為了使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熱量。(3)[4]步驟B和D測量水和酒精的初溫和末溫,是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升高溫度,從而根據判斷吸熱能力的大小。20.為比較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某小組進行了如圖的實驗,實驗結果如下表。組別 液體 質量/g 初溫/℃ 末溫/℃ 加熱時間/min1 水 200 20 40 13.5煤油 200 20 40 6.52 水 200 20 40 12煤油 200 20 40 5.5(1)在組裝器材時應先調節 (選填“A”或“B”)的高度。(2)組裝好器材,用相同的熱源分別給燒杯中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熱,加熱過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是通過 來判斷的。(3)下列能用上述實驗結果解釋的是 (填字母)。A.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會比內陸地區小 B.用水作為汽車發動機的冷卻液C.長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變成黑色 (4)下圖是同學們繪制的“吸收熱量——時間”和“溫度——時間”圖像,能正確描述該實驗真實情況的圖像是 (填字母)。 【答案】 B 加熱時間 AB C【詳解】(1)[1]組裝實驗儀器時,應根據酒精燈及其火焰的高度先固定圖中的B的高度,使酒精燈的外焰正好能給燒杯加熱,然后再固定圖中的A部分,這樣可以避免重復調整。(2)[2]根據轉換法,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是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來比較吸熱多少。(3)[3]根據上述實驗可知,等質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更多,即水的吸熱能力更強。A.相同質量的水和干泥土相比較,在相同的受冷和受熱的情況下,由于水的比熱容大(水的吸熱能力大),水溫度變化慢,而干泥土溫度變化快,故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會比內陸地區小,故A正確;B.由于水的比熱容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液體相比較,在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水吸收的熱量多,所以汽車發動機用水來冷卻,故B正確;C.長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變成黑色,這也是由于分子運動造成的,故C錯誤。故選AB。(4)[4]加熱時間相同,吸收的熱量相同,故AB錯誤;由表中數據,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溫度,水吸熱的熱量多,由此推理可知,加熱相同時間,水升溫慢,故C正確,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上:4.4物質的比熱專題(原卷).docx 七上:4.4物質的比熱專題(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