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上:4.8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專題姓名:___________【知識新授】一、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1.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一般是物質的形狀和狀態發生變化。如玻璃破碎、冰雪融化等。從微觀角度看,構成物質的粒子不變,只是粒子間隔可能改變。2.化學變化: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變化中常伴隨有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發光、發熱、吸熱等現象。如鐵的生銹、煤的燃燒等。從微觀角度看,構成物質的粒子發生了變化,變成了其他粒子。3.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比較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概念 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生成了其他物質的變化本質 有無新物質的產生區別 宏觀:沒有其他物質生成 宏觀:有其他物質生成微觀:構成物質的粒子不變,只是粒子間隔可能改變 微觀:構成物質的粒子發生了變化,變成了另一種物質的粒子燈絲發光 鐵生銹二、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1.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硬度、熔點、沸點、密度、溶解性、揮發性、導電性、傳熱性、延展性等。2.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穩定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毒性、腐蝕性等。【鞏固提高】一、選擇題1.在治療新冠肺炎中,中藥發揮了重要作用。下列中藥煎制步驟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br/>A. 冷水浸泡 B.加熱煎制C. 取液棄渣 D.裝袋保存【答案】B【分析】根據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的特點分析,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判斷變化種類就是看變化后有沒有新物質生成。【詳解】A.冷水浸泡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加熱煎制涉及新物質的生成,發生了化學變化,符合題意。C.取液棄渣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D.裝袋保存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B。2.下列關于我國四大發明的相關做法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引爆火藥 B.切割紙張C.雕刻字體 D. 辨別方向【答案】A【詳解】A.火藥爆炸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劇烈氧化反應,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B.切割紙張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C.雕刻字體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D.使用指南針辨別方向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A。3.下列古代生產工藝中主要體現化學變化的是( )A.糧食糧酒B.紡紗織布C.在甲骨文上刻字D.用石塊修筑長城【答案】A【詳解】A、糧食釀酒過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符合題意;B、紡紗織布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故不符合題意;C、在甲骨上刻文字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故不符合題意;D、用石塊修筑長城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故不符合題意。4.下列物質的性質中,既包含物理性質,又包含化學性質的是()A.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B.堿式碳酸銅呈綠色,受熱易分解C.鋁是銀白色固體、易導電、傳熱 D.石墨是灰黑色固體,熔點較高【答案】B【分析】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例如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導電性、溶解性、延展性等等。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比如穩定性、可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等等。【詳解】A、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只有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 B、堿式碳酸銅呈綠色是物理性質,受熱易分解是化學性質,符合題意; C、鋁是銀白色固體、易導電、傳熱,只有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 D、石墨是灰黑色固體,熔點較高,只有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故選B。5.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石蠟熔化 B.汽油揮發C.濕衣晾干 D.木柴燃燒【答案】D【詳解】A.石蠟熔化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B.汽油揮發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C.濕衣晾干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D.木柴燃燒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故選D。6.下列敘述中,屬于物質物理性質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鎂在空氣中能燃燒C.水在常溫下會呈液態 D.氧氣能供給呼吸【答案】C【詳解】A、冰融化成水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B、鎂條能燃燒,需要通過化學反應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錯誤。C、水在常溫下會呈液態,不需要通過化學反應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正確。D、氧氣能供給呼吸,需要通過化學反應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錯誤。故選C。7.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也可以開展實驗探究活動.下列家庭實驗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用活性炭來凈化水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釀C.用 75%的酒精殺菌消毒 D.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答案】A【詳解】A、用活性炭來凈化水,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釀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用75%的酒精殺菌消毒過程中酒精與細菌的成分發生反應,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D、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A。8.溫州有許多非遺工藝,以下工藝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細紋刻紙 B.黃楊木雕C.發絲繡圖 D.大米釀酒【答案】D【詳解】A、細紋刻紙,只是紙的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物理變化,故A錯誤。B、黃楊木雕,只是黃楊木的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物理變化,故B錯誤。C、發絲繡圖,只是發絲的存在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物理變化,故C錯誤。D、大米釀酒,大米經過酵母菌的作用生成新物質酒精,發生化學變化,故D正確。故選D。9.成語是中華民族語言的瑰寶。下列成語中,其本意主要是化學變化的是( ?。?br/>A.鐵棒磨成針 B.死灰復燃 C.木已成舟 D.積土成山【答案】B【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詳解】A、鐵棒磨成針過程中,只是物質的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死灰復燃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木已成舟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D、積土成山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B。10.義烏特產豐富,以下特產制作的過程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生產紅糖時蒸發甘蔗汁液 B.配制紅曲酒時發酵糯米C.制作火腿時將成品切塊包裝 D.制作蜜棗時曬干水【答案】B【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有無新物質生成,據此抓住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詳解】A、蒸發甘蔗汁液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發酵糯米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制作火腿時將成品切塊包裝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D、曬干水分過程中只是水的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B。【點睛】掌握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1.下列被媒體曝光的質量問題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用工業石蠟等給瓜子“美容”B.奶粉中查出含有三聚氰胺C.用硫磺燃燒法熏蒸粉絲D.用醬色、水、鹽等兌制成“假醬油”【答案】C【詳解】A、用工業石蠟等給瓜子“美容”,只是將石蠟涂抹在瓜子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奶粉中查出含有三聚氰胺,只是簡單的混合,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C、硫磺燃燒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色素反應均屬于化學變化;D、用醬色、水、鹽等兌制成“假醬油”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C。1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變化,前者是化學變化,后者是物理變化的一組是A.鋼鐵生銹,燈泡發光B.煤氣爆炸,煤燃燒C.酒精揮發,食物腐敗D.石蠟熔化,碘升華【答案】A【詳解】A、鋼鐵生銹過程中有新物質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燈泡發光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符合題意;B、煤氣爆炸、煤燃燒過程中都有新物質生成,都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C、酒精揮發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食物腐敗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D、石蠟熔化、干冰升華過程中都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都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A。13.下列敘述屬于鐵的物理性質的是( )A.鐵在氧氣中燃燒時火花四濺 B.鐵在1535℃時變為鐵水C.鐵投入鹽酸中,有氣泡冒出 D.鐵投入硫酸銅溶液有銅析出【答案】B【詳解】A、鐵在氧氣中燃燒時火花四濺,有新物質四氧化三鐵生成,必須經過化學變化才能體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錯誤;B、鐵在1535℃時變為鐵水,描述的是熔點,屬于鐵的物理性質,正確;C、鐵投入鹽酸中,有氣泡冒出,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必須經過化學變化才能體現出來,屬于鐵的化學性質,錯誤;D、鐵投入硫酸銅溶液有銅析出,必須經過化學變化才能體現出來,屬于鐵的化學性質,錯誤。故選B。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看鐵的性質是否需要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如果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就屬于鐵的物理性質。14.化學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下列過程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海水曬鹽 B.車胎爆炸 C.鋼鐵生銹 D.干冰降雨【答案】C【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詳解】A、B、D選項中并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C選項鋼鐵生銹是鐵跟空中的氧氣和水發生反應,生成了新物質氧化鐵,所以屬于化學變化。所以選C。15.下列性質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A.氫氣能燃燒,產生淡藍色的火焰B.水會電解C.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燃燒D.水在通常狀況下是液體【答案】D【詳解】A、氫氣燃燒生成水,是化學變化,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A錯誤;B、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是化學變化,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B錯誤;C、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是利用了氧氣能支持燃燒的性質,物質的燃燒屬于化學變化,所以屬于化學性質,故C錯誤;D、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密度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D正確。故選D。16.生活處處有化學。下列變化過程只有物理變化的是A.葡萄釀酒 B.食品發霉 C.氖管發光 D.煤氣中毒【答案】C【詳解】A、葡萄釀酒產生酒精屬于化學變化,A項錯誤;B、食物變質產生新的物質,屬于化學變化,B項錯誤;C、稀有氣體發光屬于物理變化,C項正確;D、煤氣中毒是一氧化碳使人體中毒屬于化學變化,D項錯誤;故選擇C項。17.綿陽市標志性建筑越王樓是中國歷史名樓,樓中展有陶瓷、青銅器和書畫作品等。下列有關性質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br/>A.陶瓷耐腐蝕 B.青銅強度高 C.宣紙易燃燒 D.墨跡難氧化【答案】B【詳解】A、陶瓷耐腐蝕,耐腐蝕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選項錯誤;B、青銅強度高,強度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選項正確;C、宣紙易燃燒,易燃燒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選項錯誤;D、墨跡難氧化,抗氧化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選項錯誤。故選B。18.物質世界充滿了變化。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煤氣爆炸 C.酸雨侵蝕 D.冰山融化【答案】D【詳解】A、光合作用,是植物、藻類和某些細菌,在可見光的照射下,利用光合色素,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故A不正確;B、煤氣爆炸,是甲烷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過程,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故B不正確;C、酸雨腐蝕大理石時,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了硫酸鈣,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故C不正確;D、冰山熔化,物質的種類沒有發生改變,只是狀態發生變化,是物理變化,故D正確。 故選D。19.國慶期間小華跟隨父親一起游完了新光古村落,體驗了各種好吃的好玩的,在下列體驗中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有( )(1)拉石磨磨大豆 (2)咀嚼淡白米粉餅皮感覺有點甜(3)在農莊用麥稈編蒲扇子 (4)在燒烤店利用木炭燒烤A.(1)(3) B.(2)(4) C.(1)(4) D.(2)(3)【答案】B【詳解】(1)拉石磨磨大豆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2)咀嚼淡白米粉餅皮感覺有點甜過程中有新物質葡萄糖生成,屬于化學變化(3)在農莊用麥稈編蒲扇子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4)在燒烤店利用木炭燒烤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B。二、填空題20.物質的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它們的區別在于變化過程中 生成。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① 鋼鐵生銹; ② 物質燃燒; ③ 火藥爆炸;④ 食物消化; ⑤ 冰雪消融; ⑥ 電燈發光。【答案】 有無新物質 ⑤ ⑥ ① ② ③ ④【詳解】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① 鋼鐵生銹由新物質氧化鐵生成,是化學變化; ② 物質燃燒有二氧化碳等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 ③ 火藥爆炸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化學變化;④ 食物消化是食物在體內發生的緩慢氧化的過程,是化學變化; ⑤ 冰雪消融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 ⑥ 電燈發光沒有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故物理變化有⑤ ⑥, 化學變化有① ② ③ ④。21.為應對新冠疫情,我們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還可以用75%的酒精溶液對手進行消毒。小科同學查閱資料發現酒精具有如下性質:酒精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①易燃、②易揮發、③無色透明的液體;④具有略帶刺激性的特殊香味;⑤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請回答:(1)以上屬于化學性質的有 (填文中序號);(2)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臨床上,酒精除了消毒外,還常用于為高燒患者擦身,這主要是利用了酒精具有 的性質,能吸收并帶走患者身上的熱量,以達到降溫的目的。【答案】 ① 易揮發【詳解】(1)乙醇具有可燃性,需要經過化學變化來表現,屬于化學性質,故選①;(2)用酒精為高燒患者擦身時,由于酒精具有易揮發的性質,揮發時吸熱使患者身上的熱量降低,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故填:易揮發。22.在日常生活和工業中,鐵具有很多的用途,下列是關于鐵的性質和變化的敘述;①鐵具有良好的延展性;②將鐵條拉成鐵絲;③鐵能與氧氣反應;④鐵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⑤鐵燃燒后生成四氧化三鐵;⑥鐵易生銹。這些敘述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答案】 ② ④⑤ ① ③⑥【詳解】①鐵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屬于物理性質;②將鐵條拉成鐵絲,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③鐵與氧氣反應屬于化學變化,能與氧氣反應,屬于化學性質;④鐵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⑤鐵燃燒后生成四氧化三鐵,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⑥鐵易生銹,金屬生銹屬于化學變化,易生銹,屬于化學性質;屬于物理變化的是②;屬于化學變化的是④⑤;屬于物理性質的是①;屬于化學性質的是③⑥。23.下列變化中:①雕琢玉石 ②食物變餿 ③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⑤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⑥鋼鐵生銹。(1)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填序號,下同).(2)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答案】 ②④⑥ ①③⑤【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詳解】①雕琢玉石,只是改變物體的形狀,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②食物變餿生成有害物質,屬于化學變化;③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水蒸氣變成冰雪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④野火燒不盡發生的過程中森林樹木、雜草等燃燒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⑤雨打花落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⑥鋼鐵生銹,產生了鐵銹,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屬于化學變化的有:②④⑥;屬于物理變化的有:①③⑤。24.1806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用電解法從蘇打中得到一種新金屬。他對新金屬做了以下實驗:取一塊金屬,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小塊金屬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并與水發生劇烈的反應。它在水面上急速的游動,發出嘶嘶聲,立即熔化成一個閃亮的銀白色小球,并逐漸縮小,最后完全消失。閱讀后,歸納出這種金屬的物理性質: 、 、 、 。【答案】 銀白色固體 硬度小(軟) 熔點低 密度比水小【分析】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詳解】能用小刀切下一小塊說明這種金屬硬度小,能夠浮在水面上急速轉動說明密度比水小,在水中立刻熔化為一個閃亮的銀白色小球說明這種金屬的熔點低、是銀白色固體,這些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答案填:銀白色固體;硬度小(軟);熔點低;密度比水小。25.酒精是一種 ①無色透明,②有特殊氣味的液體,③易揮發,④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⑤能溶解碘、汽油等物質,⑥易燃燒,⑦可作燃料.以上文字中屬于酒精物理性質的是(填序號) ,化學性質的是 。【答案】 ①②③④⑤ ⑥【詳解】物理性質是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本題中酒精的這五個性質:①無色透明、②有特殊氣味的液體、③易揮發、④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⑤能溶解碘、汽油等物質,都不需要酒精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所以①②③④⑤都是物理性質;而⑥易燃燒必須發生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所以⑥是化學性質;⑦可作燃料是酒精的用途。26.性質與變化的區別是描述性質的語句中有易、不易,可以、不可以,能、不能樣。下列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物理性質的是 ,化學變化的是 ,物理變化的是 。A酒精易揮發 B酒精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酒精易燃燒 D酒精揮發【答案】 C A B D【分析】在物質的變化過程中,產生新物質的叫化學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的為物理變化,在這個變化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對應的稱為化學性質或者物理性質。【詳解】A 酒精易揮發,酒精揮發,沒有產生新物質,物理變化,那么在這個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就是物理性質。B 酒精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產生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C 酒精易燃燒,酒精燃燒是化學變化,那么在這個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就是化學性質。D 酒精揮發,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故答案為 C,A,B,D。【點睛】區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理清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27.物質具有的性質分為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下列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① 物質的狀態; ② 氣味; ③ 硬度; ④ 溶解性;⑤ 延展性; ⑥ 導電性; ⑦ 酸堿性; ⑧ 可燃性; ⑨ 毒性。【答案】 ⑦⑧⑨ ①②③④⑤⑥【詳解】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化學性質有:可燃性、還原性、氧化性、穩定性、不穩定性、酸堿性、金屬的活潑性等;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物理性質經常表現為:顏色、狀態、氣味、密度、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溶解性、揮發性、延展性等;故答案為⑦⑧⑨;①②③④⑤⑥。28.在通常狀況下,①氮氣是沒有顏色;②沒有氣味的氣體;③比空氣稍輕;④在-209.9℃、1.01×105帕的壓強下,氮氣可變成雪狀固體;⑤常溫下,氮氣難溶于水;⑥在雷電的作用下,氮氣可與氧氣反應,產生一種有毒物質;⑦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作用下,氮氣能與氧氣合成氨氣。根據以上信息,將符合題意的編號填入空格內:其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答案】 ①②③④⑤ ⑥⑦【詳解】①氮氣是沒有顏色;②沒有氣味的氣體;③比空氣稍輕;④在-209.9℃、1.01×105帕的壓強下,氮氣可變成雪狀固體;⑤常溫下,氮氣難溶于水等都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都屬于物理性質;⑥在雷電的作用下,氮氣可與氧氣反應,產生一種有毒物質;⑦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作用下,氮氣能與氧氣合成氨氣等都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都屬于化學性質。29.氧氣是我們不可缺少的物質。關于氧氣的敘述有:①通常情況下,氧氣無色無味;②氧氣能支持燃燒;③氧氣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④氧氣供給呼吸;⑤氧氣可使鐵制品生銹。(1)描述氧氣物理性質的有 。(2)描述氧氣化學性質的有 。(3)描述氧氣用途的有 。【答案】 ① ②③⑤ ④【詳解】(1)物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熔沸點、密度、硬度等,故描述氧氣物理性質的是①;(2)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所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②氧氣能支持燃燒、③氧氣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⑤氧氣可使鋼鐵制品生銹,都必須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都是化學性質;(3)④氧氣供人呼吸,是氧氣的用途。30.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體;②木炭能燃燒;③我國某些地方冬天有時用木炭來取暖;④將木炭粉碎;⑤取一小塊木炭點燃,放入氧氣瓶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上述描述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屬于用途的是 。【答案】 ① ④ ② ⑤ ③【詳解】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體,屬于物理性質;②木炭能燃燒,即可燃性,為化學性質;③我國某些地方冬天有時用木炭來取暖,屬于木炭的用途;④將木炭粉碎,即形狀發生改變,屬于物理變化;⑤取一小塊木炭點燃,放入氧氣瓶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屬于化學變化;上述描述屬于物理性質的是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體,故填①;屬于物理變化的是將木炭粉碎,即形狀發生改變,屬于物理變化,故填④;屬于化學性質的是木炭能燃燒,故填②;屬于化學變化的是,取一小塊木炭點燃,放入氧氣瓶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故填⑤;屬于用途的是我國某些地方冬天有時用木炭來取暖,故填③。七上:4.8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專題姓名:___________【知識新授】一、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1.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一般是物質的形狀和狀態發生變化。如玻璃破碎、冰雪融化等。從微觀角度看,構成物質的粒子不變,只是粒子間隔可能改變。2.化學變化: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變化中常伴隨有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發光、發熱、吸熱等現象。如鐵的生銹、煤的燃燒等。從微觀角度看,構成物質的粒子發生了變化,變成了其他粒子。3.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比較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概念 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生成了其他物質的變化本質 有無新物質的產生區別 宏觀:沒有其他物質生成 宏觀:有其他物質生成微觀:構成物質的粒子不變,只是粒子間隔可能改變 微觀:構成物質的粒子發生了變化,變成了另一種物質的粒子燈絲發光 鐵生銹二、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1.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硬度、熔點、沸點、密度、溶解性、揮發性、導電性、傳熱性、延展性等。2.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穩定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毒性、腐蝕性等。【鞏固提高】一、選擇題1.在治療新冠肺炎中,中藥發揮了重要作用。下列中藥煎制步驟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br/>A. 冷水浸泡 B.加熱煎制C. 取液棄渣 D.裝袋保存2.下列關于我國四大發明的相關做法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引爆火藥 B.切割紙張C.雕刻字體 D. 辨別方向3.下列古代生產工藝中主要體現化學變化的是( )A.糧食糧酒 B.紡紗織布 C.在甲骨文上刻字 D.用石塊修筑長城4.下列物質的性質中,既包含物理性質,又包含化學性質的是()A.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B.堿式碳酸銅呈綠色,受熱易分解C.鋁是銀白色固體、易導電、傳熱 D.石墨是灰黑色固體,熔點較高5.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石蠟熔化 B.汽油揮發 C.濕衣晾干 D.木柴燃燒6.下列敘述中,屬于物質物理性質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鎂在空氣中能燃燒C.水在常溫下會呈液態 D.氧氣能供給呼吸7.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也可以開展實驗探究活動.下列家庭實驗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用活性炭來凈化水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釀C.用 75%的酒精殺菌消毒 D.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8.溫州有許多非遺工藝,以下工藝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br/>A.細紋刻紙 B.黃楊木雕C.發絲繡圖 D.大米釀酒9.成語是中華民族語言的瑰寶。下列成語中,其本意主要是化學變化的是( ?。?br/>A.鐵棒磨成針 B.死灰復燃 C.木已成舟 D.積土成山10.義烏特產豐富,以下特產制作的過程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br/>A.生產紅糖時蒸發甘蔗汁液 B.配制紅曲酒時發酵糯米C.制作火腿時將成品切塊包裝 D.制作蜜棗時曬干水11.下列被媒體曝光的質量問題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用工業石蠟等給瓜子“美容” B.奶粉中查出含有三聚氰胺C.用硫磺燃燒法熏蒸粉絲 D.用醬色、水、鹽等兌制成“假醬油”1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變化,前者是化學變化,后者是物理變化的一組是A.鋼鐵生銹,燈泡發光 B.煤氣爆炸,煤燃燒C.酒精揮發,食物腐敗 D.石蠟熔化,碘升華13.下列敘述屬于鐵的物理性質的是( )A.鐵在氧氣中燃燒時火花四濺 B.鐵在1535℃時變為鐵水C.鐵投入鹽酸中,有氣泡冒出 D.鐵投入硫酸銅溶液有銅析出14.化學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下列過程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海水曬鹽 B.車胎爆炸 C.鋼鐵生銹 D.干冰降雨15.下列性質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A.氫氣能燃燒,產生淡藍色的火焰 B.水會電解C.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燃燒 D.水在通常狀況下是液體16.生活處處有化學。下列變化過程只有物理變化的是A.葡萄釀酒 B.食品發霉 C.氖管發光 D.煤氣中毒17.綿陽市標志性建筑越王樓是中國歷史名樓,樓中展有陶瓷、青銅器和書畫作品等。下列有關性質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br/>A.陶瓷耐腐蝕 B.青銅強度高 C.宣紙易燃燒 D.墨跡難氧化18.物質世界充滿了變化。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煤氣爆炸 C.酸雨侵蝕 D.冰山融化19.國慶期間小華跟隨父親一起游完了新光古村落,體驗了各種好吃的好玩的,在下列體驗中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有( )(1)拉石磨磨大豆 (2)咀嚼淡白米粉餅皮感覺有點甜(3)在農莊用麥稈編蒲扇子 (4)在燒烤店利用木炭燒烤A.(1)(3) B.(2)(4) C.(1)(4) D.(2)(3)二、填空題20.物質的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它們的區別在于變化過程中 生成。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① 鋼鐵生銹; ② 物質燃燒; ③ 火藥爆炸;④ 食物消化; ⑤ 冰雪消融; ⑥ 電燈發光。21.為應對新冠疫情,我們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還可以用75%的酒精溶液對手進行消毒。小科同學查閱資料發現酒精具有如下性質:酒精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①易燃、②易揮發、③無色透明的液體;④具有略帶刺激性的特殊香味;⑤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請回答:(1)以上屬于化學性質的有 (填文中序號);(2)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臨床上,酒精除了消毒外,還常用于為高燒患者擦身,這主要是利用了酒精具有 的性質,能吸收并帶走患者身上的熱量,以達到降溫的目的。22.在日常生活和工業中,鐵具有很多的用途,下列是關于鐵的性質和變化的敘述;①鐵具有良好的延展性;②將鐵條拉成鐵絲;③鐵能與氧氣反應;④鐵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⑤鐵燃燒后生成四氧化三鐵;⑥鐵易生銹。這些敘述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23.下列變化中:①雕琢玉石 ②食物變餿 ③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⑤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⑥鋼鐵生銹。(1)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填序號,下同).(2)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24.1806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用電解法從蘇打中得到一種新金屬。他對新金屬做了以下實驗:取一塊金屬,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小塊金屬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并與水發生劇烈的反應。它在水面上急速的游動,發出嘶嘶聲,立即熔化成一個閃亮的銀白色小球,并逐漸縮小,最后完全消失。閱讀后,歸納出這種金屬的物理性質: 、 、 、 。25.酒精是一種 ①無色透明,②有特殊氣味的液體,③易揮發,④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⑤能溶解碘、汽油等物質,⑥易燃燒,⑦可作燃料.以上文字中屬于酒精物理性質的是(填序號) ,化學性質的是 。26.性質與變化的區別是描述性質的語句中有易、不易,可以、不可以,能、不能樣。下列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物理性質的是 ,化學變化的是 ,物理變化的是 。A酒精易揮發 B酒精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酒精易燃燒 D酒精揮發27.物質具有的性質分為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下列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① 物質的狀態; ② 氣味; ③ 硬度; ④ 溶解性;⑤ 延展性; ⑥ 導電性; ⑦ 酸堿性; ⑧ 可燃性; ⑨ 毒性。28.在通常狀況下,①氮氣是沒有顏色;②沒有氣味的氣體;③比空氣稍輕;④在-209.9℃、1.01×105帕的壓強下,氮氣可變成雪狀固體;⑤常溫下,氮氣難溶于水;⑥在雷電的作用下,氮氣可與氧氣反應,產生一種有毒物質;⑦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作用下,氮氣能與氧氣合成氨氣。根據以上信息,將符合題意的編號填入空格內:其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29.氧氣是我們不可缺少的物質。關于氧氣的敘述有:①通常情況下,氧氣無色無味;②氧氣能支持燃燒;③氧氣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④氧氣供給呼吸;⑤氧氣可使鐵制品生銹。(1)描述氧氣物理性質的有 。(2)描述氧氣化學性質的有 。(3)描述氧氣用途的有 。30.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體;②木炭能燃燒;③我國某些地方冬天有時用木炭來取暖;④將木炭粉碎;⑤取一小塊木炭點燃,放入氧氣瓶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上述描述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屬于用途的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上:4.8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專題(原卷).docx 七上:4.8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專題(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