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酸性物質(zhì)和堿性物質(zhì)1. 酸性物質(zhì)(具有酸性的物質(zhì)) 強酸性物質(zhì):鹽酸、硫酸和硝酸弱酸性物質(zhì):食醋、番茄醬、蘋果2. 一些物質(zhì)溶于水或受熱熔化而離解成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叫電離;(酸在水中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只有氫離子(H+),產(chǎn)生的陰離子叫這種酸的酸根離子;同理,堿在水中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只有氫氧根離子(OH-))3. 堿性物質(zhì)(具有堿性的物質(zhì)) 強堿性物質(zhì):氫氧化鈉、熟石灰、氫氧化鉀、氫氧化鋇弱堿性物質(zhì):純堿、洗滌劑等注:某些堿性物質(zhì)有一定的去污能力二、酸堿指示劑1. 定義:在酸或堿溶液里能顯示出不同顏色的物質(zhì),叫做酸堿指示劑.2. 常見的酸堿指示劑有:紫色石蕊試液和無色酚酞試液.3. 作用:可以定性地測量溶液的酸堿性.4. 常見的酸堿指示劑變色情況指示劑 酸性溶液(pH<7) 堿性溶液(pH>7)石蕊試液(紫色) 紅色 藍色酚酞試液(無色) 無色 紅色藍色石蕊試紙 紅色 不變色紅色石蕊試紙 不變色 藍色三、溶液酸堿性的強弱程度1. pH:反應(yīng)物質(zhì)酸堿性強弱的指標。范圍在0~14之間2. pH試紙測定pH的方法: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被測試的溶液,滴在pH試紙上,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從最接近的顏色來確定被測溶液的pH注:①pH試紙能顯示酸性的強弱,而酸堿指示劑則只能定性地測量溶液的酸堿性。②酸能使指示劑變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使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四、酸性物質(zhì)和堿性物質(zhì)(一)電離(1)概念:物質(zhì)溶解于水或受熱熔化而形成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在溶液里,所有的陽離子帶的正電荷總數(shù)和所有陰離子帶的負電荷總數(shù)相等,溶液不顯電性。(2)電離方程式:用化學(xué)式和離子符號來表示物質(zhì)電離的式子。書寫時,等號左邊是物質(zhì)的化學(xué)式,右邊是構(gòu)成物質(zhì)的離子的符號。如NaCl溶于水的電離方程式為NaCl==Na++Cl-(二)酸(1)概念: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都是氫離子(H+)的化合物。某種酸電離產(chǎn)生的陰離子叫做這種酸的酸根離子,如SO42-是H2SO4的酸根。其他常見酸根有CO32-、NO3-、Cl-(2)常見酸的電離方程式:H2SO4==2H++SO42-;HC1==H++Cl-;HNO3==H++NO3-(3)生活中常見的酸:鹽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三)堿(1)概念: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都是氫氧根離子(OH-)的化合物。(2)常見堿的電離方程式:NaOH==Na++OH-; Ca(OH)2==Ca2++2OH-; KOH==K++OH-(3)生活中常見的堿:燒堿(氫氧化鈉)、熟石灰(氫氧化鈣)、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氨水(NH3的水溶液)等。【能力拓展】書寫電離方程式時,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1)不必寫條件。(2)配平,使正、負電荷數(shù)相等。(3)原子團不能拆開書寫。一些物質(zhì)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含有H+但并不是酸,原因是電離時產(chǎn)生的陽離子除H+之外,還有其他的陽離子。如硫酸氫鈉電離:NaHSO4=Na++H++SO42-,所以NaHSO4不是酸。例1、如圖是我們常見的水果及其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強的是A.西瓜pH=6.6 B.葡萄pH=5.1C.獼猴桃pH=3.3 D.桔子pH=3.6例2、我省蘇北有些灘涂地區(qū)的土壤被稱之為“鹽堿地”,當?shù)剞r(nóng)民常用引進內(nèi)河淡水浸泡再排水的方法改良土壤。若以土壤pH為縱坐標,浸泡水的次數(shù)(m)為橫坐標,下列能正確表示土壤pH變化的圖是( )A. B.C. D.例3、日常生活中,人們利用碳酸鈉溶液具有堿性的性質(zhì)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堿性越強,去油污的效果越好,小科決定對影響碳酸鈉溶液堿性的因素展開探究。用不同溫度的水,配制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2%、6%和10%的碳酸鈉溶液,依次測量溶液的pH,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實驗編號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 2% 2% 2% 6% 6% 6% 10% 10% 10%水的溫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請你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回答:(1)溶液堿性最強的是________(填實驗編號)。(2)要得出碳酸鈉溶液pH變化與其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變化關(guān)系的結(jié)論,可選擇的一組實驗是________(填實驗編號)。(3)小科將適量碳酸鈉粉末撒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并沖入適量的熱水,再進行擦洗,達到較好的洗滌效果,這是因為________。1.小高利用紫甘藍制作酸堿指示劑。制取完成后,小高將紫甘藍汁滴入4種物質(zhì)中,現(xiàn)象如表所示,下列選項中能證明紫甘藍汁可以作為酸堿指示劑的最佳組合是( )實驗 ① ② ③ ④物質(zhì) 水 食鹽水 石灰水 白醋顏色 紫色 紫色 藍色 紅色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2.蜜蜂蜂毒為酸性,可用肥皂水涂敷處理蟄傷部位。而黃蜂蜂毒與蜜蜂蜂毒不一樣,為弱堿性,下列圖示物質(zhì)中可用于處理黃蜂蟄傷部位的是( )A.濃硫酸 B.食醋 C.蒸餾水 D.碳酸鈉溶液3.嬰兒紙尿褲的"尿顯"試劑常用溴甲酚綠(pH試紙上的顯色物質(zhì)之一),其在pH≤3.8時呈黃色,pH>5.4時呈藍綠色,pH=4.5 時開始有顏色的明顯變化。已知嬰兒尿液的pH范圍為5.4-8.4,那么,當嬰兒尿濕紙尿褲時,"尿顯"試劑顯示的顏色最有可能是( )A.無色 B.黃色 C.藍綠色 D.黃綠色4.咖喱是一種烹飪輔料,若白襯衫被咖啡沾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滌該污漬時,黃色污漬會變成紅色,經(jīng)水漂洗后,紅色又變?yōu)辄S色。據(jù)此現(xiàn)象,你認為咖哩汁 與下列何種試劑可能具有相似的化學(xué)作用( )A.硫酸溶液 B.石灰水 C.石蕊試液 D.碘酒5.某活動小組分別用藍紫色牽牛花、大紅色月季花、紫色蘿卜花、黃綠色絲瓜花提取指示劑,并將其分別滴加到澄清石灰水和食醋中,實驗現(xiàn)象如下表所示:名稱 顏色 浸取液顏色 在不同溶液中所呈現(xiàn)的顏色澄清石灰水 食醋牽牛花 藍紫 紅棕 黃綠 粉紅月季花 大紅 玫瑰紅 橙黃 粉紅蘿卜花 紫 紫紅 黃綠 粉紅絲瓜花 黃綠 黃綠 黃 黃(1)上述四種浸取液,最不適合用作酸堿指示劑的是________。(2)將月季花的浸取液滴入稀鹽酸中,溶液呈___________色;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溶液呈________色。(3)將牽牛花的浸取液滴入某溶液中呈現(xiàn)黃綠色,則該溶液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A.氫氧化鈉溶液 B.稀硫酸 C.氨水 D.食鹽水1.天宮課堂中,宇航員通過實驗呈現(xiàn)了“奧運五環(huán)”,實驗中使用了指示劑——溴百里酚藍,溴百里酚藍溶液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顯色情況如表所示。下列溶液能使綠色溴百里酚藍溶液變?yōu)樗{色的是( )溶液 中性溶液 堿性溶液 酸性溶液顏色 綠色 藍色 黃色A.氯化鋇溶液 B.硫酸溶液C.氫氧化鉀溶液 D.硫酸鈉溶液2.先秦時期,人們就知道在水中加入草木灰(含有)來提高洗滌衣物的效果。下列物質(zhì)與溶液一樣呈堿性的是( )A.稀硫酸 B.食醋 C.蒸餾水 D.碳酸鈉溶液3.在學(xué)習(xí)了酸堿鹽知識后,某科學(xué)興趣小組用黑枸杞取液作了以下實驗:實驗一:室溫時,將蒸餾水和不同pH的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分別裝在14支試管中,并向每支試管中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實驗結(jié)果如下: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顏色 粉紅 粉紅 粉紅 淺紫 淺紫 紫 紫 藍 藍 深藍 深藍 灰綠 黃 黃棕實驗二:室溫時,向4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體積的以下4種物質(zhì),各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實驗結(jié)果如下:物質(zhì) 稀鹽酸 牛奶 蒸餾水 爐具清潔劑顏色 粉色 紫 紫 黃根據(jù)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爐具清潔劑的pH約為________。(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不能確定牛奶呈中性的理由是________。(3)小蘇打溶液的pH為8.3,向小蘇打溶液中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再滴入pH為4的稀鹽酸至過量,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4.小寧和小明同學(xué)學(xué)習(xí)完酸、堿、鹽后發(fā)現(xiàn):堿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堿溶液使酚酞試液變紅,是因為堿在水中解離出OH- , 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種粒子使酚酞試液變紅呢?小寧設(shè)計了,上圖三個實驗,請你、小寧和小明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問題:(1)實驗Ⅰ的目的是為了________;(2)實驗Ⅱ加入蒸餾水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試液變紅,小明同學(xué)認為實驗Ⅱ沒必要做,你認為小明的理由是________;(3)實驗Ⅲ滴入Na2CO3溶液,震蕩,酚酞試液變紅,向變紅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加過量的CaCl2溶液后,震蕩,紅色逐漸消失,同時還觀察到生成了白色沉淀(提示:CaCl2溶液呈中性)由實驗Ⅰ、Ⅱ、Ⅲ得出結(jié)論:溶液中的CO32-以使酚酞試液變紅;小明同學(xué)在和老師交流上述結(jié)論時,老師說:“其實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認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________。5.科學(xué)實驗方案是根據(jù)特定實驗?zāi)康亩O(shè)計的。在學(xué)習(xí)了“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色”的知識后,進一步了解到“鹽酸能電離產(chǎn)生H+和Cl-,氯化鈉能電離產(chǎn)生Na+和Cl-”。為深入研究某一問題,小科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圖3所示的實驗方案。請回答下列問題。(1)向三支試管中分別滴入2滴紫色石蕊試液后,乙試管中的溶液將變?yōu)開_______色。(2)小科設(shè)計的實驗方案所研究的主要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結(jié)果為甲:無色;乙:紅色;丙:無色。根據(jù)現(xiàn)象寫出結(jié)論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及解析例1、C【解析】由題干中四種物質(zhì)的pH可知,獼猴桃的pH最小,因此其酸性最強。故選C。例2、C解:“鹽堿地”的pH值大于7,經(jīng)過淡水浸泡后,其pH值應(yīng)該越來越接近7,符合此現(xiàn)象的圖是C故選:C。例3、(1)c3(2)a1、b1、c1(3)溫度越高,碳酸鈉溶液的pH越大,堿性越強【解析】(1)堿性越強,溶液的pH越大,據(jù)此分析判斷;(2)探究碳酸鈉溶液的pH變化與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時,應(yīng)該控制溶液溫度相同而改變?nèi)苜|(zhì)質(zhì)量分數(shù),據(jù)此選擇對比實驗。(3)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分析碳酸鈉溶液的pH大小和溫度高低對去污能力的影響,據(jù)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當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溫度為70℃時,溶液的pH最強,因此溶液堿性最強的是c3。(2)探究碳酸鈉溶液的pH變化與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時,應(yīng)該控制溶液溫度相同而改變?nèi)苜|(zhì)質(zhì)量分數(shù),故選a1、b1、c1。(3)科將適量碳酸鈉粉末撒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并沖入適量的熱水,再進行擦洗,達到較好的洗滌效果,這是因為:溫度越高,碳酸鈉溶液的pH越大,堿性越強。1.D解:酸堿指示劑是在酸性和堿性溶液中顯示不同顏色的物質(zhì),根據(jù)表中提供的現(xiàn)象,紫甘藍汁液在水中、食鹽水中顯紫色,在石灰水中顯藍色,在白醋溶液中顯紅色,說明其可以作為酸堿指示劑,根據(jù)選項提供組合,最佳組合是①③④。故選:D。2.B解:黃蜂蜂毒與蜜蜂蜂毒不一樣,為弱堿性,用于處理黃蜂蟄傷部位的物質(zhì)應(yīng)顯酸性。A、濃硫酸的pH小于7,顯酸性,但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不能用于處理黃蜂蟄傷部位,故選項錯誤。B、食醋的pH小于7,顯酸性,能用于處理黃蜂蟄傷部位,故選項正確。C、蒸餾水的pH等于7,顯中性,不能用于處理黃蜂蟄傷部位,故選項錯誤。D、碳酸鈉溶液的pH大于7,顯堿性,不能用于處理黃蜂蟄傷部位,故選項錯誤。故選:B。3.C【解析】由題文可知,"尿顯"試劑在pH>5.4后呈藍綠色,而嬰兒尿液的pH范圍為5.4~8.4≥5.4,所以當嬰兒尿濕紙尿褲時,"尿顯"試劑顯示的顏色最有可能是藍綠色,故選C。4.C【解析】白襯衫被咖喱沾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滌該污漬時,黃色污漬會變成紅色,說明咖喱汁遇堿性溶液變紅,用水漂洗后,紅色變?yōu)辄S色,說明在中性中不變色,這說明咖喱汁可以用作酸堿指示劑,與石蕊試液具有相同的化學(xué)作用,觀察選項,故選C。5.(1)絲瓜花 (2)粉紅 橙黃 (3)AC【解析】(1)根據(jù)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絲瓜花的浸取液在酸性、堿性溶液中的顏色一樣,不能用作酸堿指示劑。(2)月季花的浸取液在酸性溶液中為粉紅色,在堿性溶液中為橙黃色,故與稀鹽酸混合呈粉紅色,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呈橙黃色。(3)牽牛花的汁液在堿性溶液中為黃綠色,氫氧化鈉溶液和氨水呈堿性。1.解:A、氯化鋇溶液顯中性,能使溴百里酚藍溶液顯綠色,故選項錯誤。B、硫酸溶液顯酸性,能使溴百里酚藍溶液顯黃色,故選項錯誤。C、氫氧化鉀溶液顯堿性,能使溴百里酚藍溶液顯藍色,故選項正確。D、硫酸鈉溶液顯中性,能使溴百里酚藍溶液顯綠色,故選項錯誤。故選:C。2.D【解析】A、稀硫酸的pH小于7,顯酸性,故選項錯誤;B、食醋的的pH小于7,顯酸性,故選項錯誤;C、蒸餾水的的pH等于7,顯中性,故選項錯誤;D、碳酸鈉溶液的pH大于7,顯堿性,故選項正確。故選D。3.(1)13(2)呈紫色時 pH 可能是 6 也可能是 7, 故不能判定是中性(3)溶液由藍色變紫色,最后變成淺紫色。【解析】(1)將爐具清潔劑的顏色與上面表格中的顏色比較,從而確定它的pH值的范圍;(2)根據(jù)實驗1中的表格可知,滴入黑枸杞提取液后,pH=6或pH=7時,溶液都呈紫色,即溶液可能為中性,也可能呈酸性;(3)根據(jù)溶液pH的變化,確定溶液的顏色變化即可。【解答】(1)在爐具清潔劑里加入黑枸杞提取液后呈黃色,與實驗一的表格比較可知,此時它的pH=13;(2)在牛奶中加入黑枸杞提取液后呈紫色,與實驗一的表格對照可知,不能確定牛奶呈中性的理由是:呈紫色時 pH 可能是 6 也可能是 7, 故不能判定是中性。(3)小蘇打溶液的pH為8.3,此時呈藍色;向小蘇打溶液中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再滴入pH為4的稀鹽酸至過量,這個過程中溶液的pH不斷減小,根據(jù)實驗一表格可知:溶液由藍色變紫色,最后變成淺紫色。4.(1)探究Na是否能使酚酞試液變紅(2)酚酞試液中就有水分子(或氯化鈉溶液中含有水分子)(3)CO32-與H2O發(fā)生反應(yīng)產(chǎn)生OH-【解析】(1)碳酸鈉溶液能夠使酚酞試液變紅,那么可能是鈉離子引起的,也可能是碳酸根離子引起的。如果是鈉離子使酚酞試液變紅,那么氯化鈉溶液中也有鈉離子,肯定氯化鈉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據(jù)此分析實驗I的目的。(2)酚酞試液、氯化鈉溶液中都有水分子,如果水分子使酚酞試液變紅,那么實驗I中溶液肯定變紅;(3)根據(jù)碳酸根離子和水分子的反應(yīng)分析解答。【解答】(1)實驗Ⅰ的目的是為了:探究Na是否能使酚酞試液變紅;(2)實驗Ⅱ加入蒸餾水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試液變紅,小明同學(xué)認為實驗Ⅱ沒必要做,我認為小明的理由是:酚酞試液中就有水分子(或氯化鈉溶液中含有水分子)。(3)我認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CO32-與H2O發(fā)生反應(yīng)產(chǎn)生OH-。5.(1)紅(2)稀鹽酸中哪種微粒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3)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是H+;因為稀鹽酸中含有H+、Cl-、H2O,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氯化鈉溶液中含有Cl-、H2O,但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蒸餾水中含有H2O,也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通過對比實驗,排除了Cl-、H2O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可能,那么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只能是H+【解析】 (1)稀鹽酸呈酸性,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2)該實驗運用對比實驗的思想探究了稀鹽酸中哪種微粒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3)根據(jù)現(xiàn)象甲:無色;乙:紅色;丙:無色。稀鹽酸中含有H+、Cl-、H2O,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氯化鈉溶液中含有Cl-、H2O,但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蒸餾水中含有H2O,也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通過對比實驗,排除了Cl-、H2O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可能,那么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只能是H+2023-2024學(xué)年上學(xué)期浙教版科學(xué)九年級“沖刺重高”講義(二)物質(zhì)的酸堿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