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2023-2024學年上學期九年級“沖刺重高”講義(一):物質的變化(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2023-2024學年上學期九年級“沖刺重高”講義(一):物質的變化(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一、物質是在不斷變化著的
物理 化學
變化 沒有新物質產生,只有形態、狀態的改變 有新物質的產生
實質 分子間的距離發生改變。如:標準大氣壓下,無色氧氣在-183℃時變化為淡藍色的液體,是物理變化 構成物質分子的原子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分子
性質 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氣味;軟硬;物質的溶解性;液體的沸點;晶體的熔點 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酸堿性;可燃性
二、探究物質變化的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等來尋找物質變化的證據。
物質變化的證據: 生成沉淀、顏色改變、氣體產生、溫度變化、性質變化、發光發熱、PH變化、狀態變化等。
2.物質變化規律的應用
――根據物質的變化規律,我們可以推測物質的性質和用途。
如在雞蛋清中加入硫酸銅溶液,雞蛋清發生凝固。我們就能得出硫酸銅能使蛋白質變性。因此,能用這個性質,檢驗蛋白質的存在。
――尋找未知物質、探索物質變化規律等。
3.一些物質的化學變化引起的顏色變化:
a.白色硫酸銅粉末(CuSO4)和水發生化合反應生成藍色 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物質中有水的檢驗)
藍色硫酸銅晶體加熱就分解成無水硫酸銅,化學方程式為:CuSO4·5H2O CuSO4+5H2O
b.無色透明的硝酸鉛(Pb(NO3)2)與碘化鉀(KI)反應生成黃色沉淀PbI2
c.黃色氯化鐵溶液(FeCl3)與硫氰化鉀(KSCN)溶液反應生血紅色硫氰化鐵(Fe(SCN)3 檢驗三價鐵離子)
例1、金華酒傳統釀造技藝、浦江剪紙、永康錫雕、東陽竹編等,是金華擁有的眾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典型代表。下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制作過程,主要利用化學變化的是(  )
A.釀酒 B.剪紙 C.錫雕 D.竹編
例2、下列各項有關氯化亞鐵及其溶液的變化,其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氯化亞鐵固體溶于水形成淺綠色溶液
B.鋅粒加入溶液表面有銀白色物質生成
C.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D.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會產生沉淀
例3、從分子、原子的角度認識化學反應是化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圖是某密閉容器中氫氣燃燒的微觀示意圖(“●”表示氧原子,“O”表示氫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變化Ⅰ是化學變化,變化Ⅱ是物理變化
B.變化Ⅰ反應的基本類型為化合反應
C.變化Ⅰ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均不變
D.變化Ⅱ前后分子的化學性質發生了改變
例4、2022年9月20日,浙江義烏市“要求下架檳榔制品”一事引發關注。小德同學也很好奇,于是上網查閱了有關信息:
①檳榔為棕櫚科植物,以種子、果皮及花入藥。
②檳榔主要含檳榔堿及少量檳榔次堿、去甲基檳榔堿等物質,檳榔堿被定為2B類致癌物。
③檳榔堿為白色或淡黃色結晶性粉末,可與水、乙醚以任意比例混合。
請根據有用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檳榔堿可與水、乙醇或乙醚以任意比例混合,該性質屬于    (選填“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
(2)從小德同學查閱到的信息中判斷:檳榔與下列    (填字母)零食對應的植物親緣關系最遠。
例5、在化學晚會上,小林同學表演了一個化學小魔術“空瓶生煙”(如圖所示),A瓶中充滿氯化氫氣體,B瓶中充滿氨氣,抽開毛玻璃片,瓶中充滿濃濃的白煙。上述反應過程可用如圖表示:
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以上微觀模擬圖,你能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
(2)如果這兩個瓶子是質地較軟的塑料瓶,我們將會觀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將A、B兩瓶位置對調,能不能看到上述現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2021 年 12 月 9 日王亞平在太空授課時,邀請地面的同學一起演示將泡騰片放入水中的實驗。甲圖,學 生在地面將泡騰片放入水中,有許多氣泡從水面逸出; 乙圖,王亞平在空間站將同樣的泡騰片放入水球中,產生的氣泡大部分留在水球中。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泡騰片呈黃色是它的物理性質
B.將一片泡騰片分成兩半,是物理變化
C.甲、乙兩圖中氣泡運動情況不同,說明泡騰片從地面帶到空間站發生了化學變化。
D.不管是在地面上還是在空間站里,同樣的泡騰片在水里都發生反應生成氣泡,體現了它的化學性質。
2.夾纈,是溫州蒼南印花染色的傳統手工技藝。主要采用紋樣對稱的花版,緊夾絲織物,浸于藍靛青染液,故專家稱其為“藍夾纈”。根據信息,回答問題。下列是“藍夾纈”制作的幾個工藝流程,其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織布 B.雕版刻制
C.氧化制靛 D.晾曬
3.化學變化的結果是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把反應物看成是“舊物質”,下面對“新物質”和“舊物質”的理解,正確的是(  )
A.新物質是指世界上沒有的物質
B.新物質不會再變成其它物質
C.新物質和舊物質的性質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
D.新物質的元素組成與舊物質的元素組成肯定不同
4.中國詩詞、成語和諺語中有些蘊含著科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描述的是化學變化
B.“真金不怕火煉”說明金具有熔點高的化學變化
C.“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D.“釜底抽薪”體現的滅火原理是隔絕氧氣(或空氣)
5.中國古代科學和科學工藝歷史悠久、成就卓越,是勞動人民生產、生活智慧的結晶。
(1)東漢《神農本草經》曾記載石膽“能化鐵為銅”。敘述的是用硫酸銅和鐵反應制取銅,這是濕法煉銅的最早記載。用硫酸銅和鐵反應制取銅的變化屬于  變化。
(2)西晉《蜀都賦》中有“火井沈熒于幽谷,高焰飛煽于天垂。”描寫的是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燒時的現象,甲烷能燃燒的性質屬于    性質。
6.燃燒的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是什么?
【問題】蠟燭剛熄滅時,總會有一縷白煙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設:
①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水蒸氣;
③白煙是石蠟蒸氣凝成的石蠟固體小顆粒。
【實驗】
(1)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個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目的是為了驗證假設____(填序號),但是這樣做并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塊干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煙上,玻璃片沒有出現水霧,說明白煙不是__________________。
(3)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注意不要接觸燭芯),發現蠟燭重新被點燃了,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這是為假設____提供了證據。同時可以排除假設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2年10月12日天宮課堂第三課開播,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展示了一些在“神舟十四號”里的部分生活細節。其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用吸管吸出密封袋里的水,密封袋變癟
B.天宮二號里栽培的生菜進行光合作用
C.穿上鑲有特制織物的衣服,吸附有異味的氣體
D.壓縮剩余的食物,使食物的體積變小
2.碳酸氫鈉(NaHCO3)俗稱小蘇打,是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也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以下關于碳酸氫鈉性質的描述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
A.受熱易分解
B.白色固體,易溶于水
C.水溶液呈堿性
D.能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
3.“變度為寶、資源循環、持續發展”是科學家在當今環境問題上的最新構想之一。例如:燃燒太陽能或生物能燃料①→燃燒產物②→燃料,這樣既可以解決能源問題,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構想中的兩個轉化過程( )
A.均為物理變化 B.①為物理變化,②為化學變化
C.均為化學變化 D.①為化學變化,②為物理變化
4.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體
②木炭能燃燒
③我國某些地方冬天有時用木炭來取暖
④將木炭粉碎
⑤取一小塊木炭點燃,放入氧氣瓶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上述描述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屬于用途的是    。
5.2020年11月24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并進入預定軌道。有望為我國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繞、落、回三步走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標志著我們已經進入了全新的太空探索時代。12月4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五號傳回地面的國旗展示影像,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閃耀月球!
(1)在月球上豎起的這面國旗非常不容易,普通材質的五星紅旗在月球上會立即褪色(顏色物質發生分解而失去顏色),甚至旗面分解。這面國旗凝聚了科學家的心血,在-150℃-150℃的環境下不褪色,不串色,這體現了構成這面新型紅旗物質的________比較穩定。(填“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
(2)“長征五號”依靠的動力燃料,能實現無毒無污染發射,其攜帶的液氫溫度非常低,達到-253℃,被形象地稱為“冰箭”,會使周圍空氣極速降溫,堵塞管道。表一為空氣中某些氣體的凝固點:
表一 表二
氣體 凝固點(℃) 氣體 凝固點(℃) 性質
氧氣 -218 一氧化碳 -199 易燃易爆
氮氣 -210 氫氣 -259 易燃易爆
二氧化碳 -78.5 氦氣 -272 化學性質穩定
水蒸氣 0 氖氣 -249 化學性質穩定
根據表一中數據可知,在“冰箭”周圍空氣中發生凝華的氣體有:________。
(3)為避免影響火箭發射,火箭加注燃料時,需用氣體吹除火箭周圍的空氣,通過表二中其他常見氣體的有關性質,我們可以選用何種氣體,說說你的理由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例1、A
【解析】A、釀酒是糧食中的糖類轉化為酒精的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選項正確;
B、剪紙時,只是紙的形狀發生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選項錯誤;
C、錫雕時,只是錫的形狀發生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選項錯誤;
D、竹編只是竹子的形狀發生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選項錯誤,故選A。
例2、A
解:A、氯化亞鐵固體溶于水形成淺綠色溶液,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正確;
B、鋅粒加入溶液表面有銀白色物質生成,銀白色物質是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
C、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
D、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會產生沉淀,沉淀是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
故選:A。
例3、D
【解析】A. 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無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則變化Ⅰ是化學變化,變化Ⅱ是物理變化,此選項正確;
B. 變化Ⅰ是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化合反應,此選項正確;
C. 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解為原子,原子重新結合為新的分子,所以變化Ⅰ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均不變,此選項正確;
D. 變化Ⅱ是分子間隔變小,分子的種類不變,分子的化學性質不變,此選項錯誤。
故選D。
例4、解:(1)檳榔堿可與水、乙醇或乙醚以任意比例混合,這反應了檳榔堿的溶解性,溶解性是物理性質;(2)檳榔屬于被子植物,瓜子屬于被子植物;松子屬于裸子植物;花生屬于被子植物;桃樹屬于被子植物;與檳榔植物親緣關系最遠是松子,故選B;
故答案為:(1)物理性質;(2)B。
例5、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組合 瓶子變癟了 能,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詳解】
(1)由反應的過程可知,該反應是氨氣與氯化氫反應生成了氯化銨,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組合等。
(2)氨氣和氯化氫兩種氣體反應生成了氯化銨固體,造成瓶內壓強減小,如果這兩個瓶子是質地較軟的塑料瓶,將會觀察到塑料瓶變癟了。
(3)如果將A. B兩瓶位置對調,能看到上述現象,原因是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1.C
【解析】
A、泡騰片呈黃色,是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為物理性質,故A正確;
B、將一片泡騰片分成兩半,只是它的形狀改變,沒有生成新物質,為物理變化,故B正確;
C、甲和乙兩圖中氣泡的運動情況不同,是因為它們不受重力,并沒有發生化學變化,故C錯誤;
D、泡騰片產生氣泡,是只有與水發生化學變化時才表現出來的性質,為化學性質,故D正確。
2.C
解:A、織布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B、雕版刻制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C、氧化制靛,氧化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D、晾曬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故選:C。
3.C
解:A、新物質是不同于任何反應物的其它物質,不是指世界上沒有的物質,例如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水是世界上存在的物質,但水屬于該反應生成的新物質,故說法錯誤;
B、一個反應中的新物質,可能在其它反應中變成其它物質,例如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水屬于該反應生成的新物質,但水通過電解又可以生成氫氣和氧氣,故說法錯誤;
C、化學變化中生成的新物質是相對于反應物來說的,即生成了與反應物在組成及用途上不可能完全相同的物質,故說法正確;
D、元素相同也可能是新物質,例如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過氧化氫和水的組成元素相同,但是它們屬于不同的物質,故說法錯誤。
故選:C。
4.C
【解析】A.“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描述中沒有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故A錯誤;
B.“真金不怕火煉”說明金具有非常穩定的化學性質,故B錯誤;
C.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是因為分子在不斷地運動的緣故,故C正確;
D.“釜底抽薪”體現的滅火原理是移除可燃物,故D錯誤。故選:C。
5.解:(1)東漢《神農本草經》曾記載石膽“能化鐵為銅”。敘述的是用硫酸銅和鐵反應制取銅,這是濕法煉銅的最早記載。用硫酸銅和鐵反應制取銅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故答案為:化學;
(2)西晉《蜀都賦》中有“火井沈熒于幽谷,高焰飛煽于天垂。”描寫的是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燒時的現象,甲烷能燃燒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故答案為:化學。
6. ① 蠟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會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水蒸氣 ③ ①② 二氧化碳和水均不能燃燒
【詳解】(1)猜想(1):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個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其目的是為了驗證假設猜想(1)成立,但是這樣做并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原因是剛吹滅的蠟燭周圍尚有殘余的其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2)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塊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煙上,玻璃片上沒有出現水霧,說明白煙不是水蒸氣,因為水蒸氣冷凝成會出現水霧或水珠;(3) 石蠟固體小顆粒能被點燃,二氧化碳、水蒸氣都不能燃燒。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發現蠟燭重新被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這是為假設(3)提供了證據.同時可排除假設(1)(2)。
1.B
【解析】A、用吸管吸出密封袋里的水,密封袋變癟,只是形狀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
B.天宮二號里栽培的生菜進行光合作用一天天長大,有有機物、氧氣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正確;
C、穿上鑲有特制織物的衣服,吸附有異味的氣體,只是將異味吸附在表面,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
D、壓縮吃剩下的食物,使食物的體積變小,只是形狀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
故選B。
2.B
解:A、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不穩定性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
B、碳酸氫鈉白色固體,易溶于水,顏色、狀態、溶解性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正確;
C、碳酸氫鈉水溶液呈堿性,酸堿性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
D、碳酸氫鈉能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
故選:B。
3.C
【解析】轉化①是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轉化②是燃燒產物二氧化碳與水經過光合作用生成屬于有機物的燃料,也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C。
4.解: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體,屬于物理性質;
②木炭能燃燒,即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
③我國某些地方冬天有時用木炭來取暖,屬于木炭的用途;
④將木炭粉碎,即形狀發生改變,屬于物理變化;
⑤取一小塊木炭點燃,放入氧氣瓶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屬于化學變化;
屬于物理性質的是①;屬于物理變化的是④;屬于化學性質的是②;屬于化學變化的是⑤;屬于用途的是③。
故答案為:①;④;②;⑤;③。
5.(1)化學性質
(2)氧氣、氮氣、二氧化碳、水蒸氣
(3)氦氣 凝固點低,化學性質穩定
【解析】(1)物理性質是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例如顏色、狀態、氣味、密度、熔點、沸點、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導電性、導熱性等。
化學性質是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所屬物質類別的化學通性:酸性、堿性、氧化性、還原性、熱穩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2)物質從氣態變成固態叫凝華,只有凝固點高于-253℃ 的氣體才能在“冰箭”周圍凝華;
(3)要吹去火箭周圍的空氣,要求它化學性質溫度,且凝固點要低于-253℃,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1)這面紅旗在低溫和高溫的條件下不褪色,不串色,說明它的穩定性很好,屬于化學性質;
(2)只有凝固點低于-253℃ 的氣體才能在“冰箭”周圍凝華,故選氧氣、氮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和一氧化碳;
(3)為避免影響火箭發射,火箭加注燃料時,需用氣體吹除火箭周圍的空氣,通過表二中其他常見氣體的有關性質,我們可以選用氦氣,理由:凝固點低,化學性質穩定
2023-2024學年上學期浙教版科學九年級“沖刺重高”講義(一)
物質的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金县| 库伦旗| 长春市| 抚顺市| 阿勒泰市| 邵阳市| 寻甸| 蓬安县| 昭觉县| 红河县| 海南省| 卢氏县| 阿尔山市| 无棣县| 集安市| 英吉沙县| 从化市| 奈曼旗| 溧水县| 万宁市| 贵南县| 黄大仙区| 长武县| 荔浦县| 屯留县| 呼图壁县| 隆化县| 旌德县| 临汾市| 贡山| 汉中市| 汝州市| 沙河市| 福泉市| 新乡市| 晋江市| 台前县| 巴塘县| 霸州市| 桦甸市| 老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