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2 速度》研學案學校:設計教師:設計時間:【課題】《第五章二、速度》【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義和單位;(2)了解測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測量速度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3)初步學會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并學會進行速度單位的換算。2.過程與方法(1)知道常見的比較速度的方法,并讓學生進行比較;(2)學會選擇合適的測量時間和長度的工具,并掌握時間和長度的測量方法;(3)學習自主設計表格,在學生的設計過程中進行必要的規范化指導,并鼓勵不同的表格形式。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從測量簡單的速度的過程中,知道其它很多速度都是這樣測量出來的,由此增加對速度大小及測量方法的感性認識。【教學重難點】重點:速度的定義式,單位時間和速度的理解,常見兩種速度單位的換算難點:(1)物體運動快慢的比較及不同方法的靈活運用;(2)如何引導學生比較準確地進行速度的測量,多種方法進行比較。【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啟發法、講授法、多媒體輔助法等【教學器材】大小不同的紙錐、刻度尺、秒表【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播放視頻中獵豹追捕鹿和爬行的蝸牛,仔細觀察,從中可發現什么?播放奧運會劉翔110米跨欄決賽的視頻,體驗運動員運動有快慢之分請同學們思考:如果將兩個大小不等的紙錐從不同的高度同時釋放,怎樣比較紙錐下落運動的快慢?一、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活動1: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做成兩個錐角不等的大小紙錐,將它們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猜想哪一個紙錐下落得較快,討論怎樣比較紙錐運動的快慢,有沒有其他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如果將兩個紙錐從不同的高度同時釋放,怎樣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實驗演示:取兩個大小不同的紙錐,讓它們從同一高度釋放。實驗猜想:哪一張紙下落得較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思考:1、怎樣比較紙片運動的快慢?采用哪種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沒有其他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播放游泳比賽視頻,觀眾和裁判員用了不同的方法比較運動員的快慢。總結:方法一(觀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裁判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兩種方法是不是適用于所有比較運動快慢的問題?舉例:學校的百米冠軍的成績是10s,而第24屆奧運會一萬米比賽冠軍的成績是28min,他們誰跑的快呢 二、速度總結:速度是用來描述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體在__________通過的路程。用符號____表示速度,_______表示時間,_______表示路程。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變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__________,讀作:符號:_______,常用速度單位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2:會讀汽車行駛時表盤中速度表指針的動態變化。了解人和某些物體運動的大致速度:人步行時的速度約為1.4m/s. 自行車行駛的速度約為5m/s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為3×108m/s通常情況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人步行時的速度為1.4m/s的物理意義:________________。1m/s=_______km/h 20m/s=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m/s注意:會看速度標志牌和路程標志牌。三、速度的測量活動3:測量紙錐下落的速度要測量紙錐下落的速度,你的測量依據是什么?應測量哪些物理量?選用哪些測量器材?如何設計實驗步驟和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交流同學們的不同設計,比較并作出評價,設計中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測量紙錐下落的速度請你思考教材P110“活動5.5”中提出的問題,并將問題的答案填在下列空格上.(1)要測定紙錐下落的速度,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紙錐的下落的_______和_______.(2)需要的實驗器材有_______和_______.(3)計算紙錐的速度所依據的公式(原理)是_______.(4)實驗記錄表格設計如下.講解教材P110例題投影例題和“標志牌”圖片,圖中“標志牌”的含義是什么?速度計顯示速度的大小是多少?交流學生的解法,強調物理計算題與數學應用題相比更注重公式的運用、單位等。【新知應用】1.單位換算:15m/s=km/h 144km/h=m/s60m/min=km/h 3km/min=m/s2.在日常生活中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有兩種,如圖1中:甲圖方法:(圖1)乙圖方法: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路程越長的物體,速度越大 B.運動時間越少的物體,速度越大 C.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長的物體,速度越大D.運動路程相同,所用時間越多的物體,速度越大4.如圖2所示,圖甲是小車甲運動的s﹣t圖象,圖乙是小車乙運動的v﹣t圖象,由圖象可知( )A.甲車速度大于乙車速度B.甲、乙兩車都由靜止開始運動C.甲、乙兩車都以10m/s勻速運動(圖2)D.甲、乙兩車經過5s通過的路程都是10m5.在機場高速公路入口處有一標志牌,如圖3所示,在不違反交通規則的前提下,汽車至少行駛多少分鐘才能到達機場?(圖3)【課后作業】1.如圖1,(a)、(b)兩圖分別表示比較自行車和摩托車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圖(a)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b)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m/s=_______km/h(圖1)20 m/s=_______km/h108 km/h=_______ m/s3.速度是描述物體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為___________.30 m/s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的速度為5.4 km/h,乙的速度是2m/s,丙的速度是120 cm/s,比較這三個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5.火車上一位乘客,欲估測前方隧道的長度,在進出隧道口時,分別看了一下手表,如圖2甲、乙所示.汽車通過隧道時的平均速度是72 km/h,由此可計算出此隧道長約(圖2)_______km.6.甲、乙兩同學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進行,他們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此可判斷 同學運動較快,開始運動時兩同學相距 m,圖中的a點表示 .(圖3)7.雷達是現代戰爭重要的軍事裝備.如圖所示,若雷達向飛機發出的微波從發射到反射回來的時間為52μs(1 μs=10-6 s),微波的傳播速度等于光速,則微波的傳播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____m/s,此時飛機與雷達的距離為_____________m.8.下列四種物體,其中正常運動速度最接近60 km/h的是 ( )A.自行車 B.汽車C.飛機 D.人造地球衛星9.一個中學生正常步行20 min通過的路程約為 ( )A .1 400m B.14 km C. 500m D.5 km10.某學生春游時登山,同一條路來回,若上山速度是下山速度的0.8倍,則上山時間是下山時間的( )A. 0.8倍 B.1.25倍C.1倍 D.無法確定11.汽車司機座位前,安裝著速度表,它可以指出汽車的行駛速度.如果速度表的指針如圖4所示,汽車用這個速度行駛30 min通過的距離是( )A.2 100 km B.35 km C.70 km D.32.5 km(圖4)12.在爆破中,若需在200 m之外才安全,若人跑的速度是5 m/s,而引火線的燃燒速度是0.5 cm/s,那么引火線的長度應為多少cm以上才安全?13.小明想測量無錫地鐵的運行速度.他測得地鐵從堰橋站出發到達錫北運河站時間為2min,在手機中用“百度地圖”截取了一段地圖(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得地圖上兩站間的距離為 cm,若地圖上1cm等于實際1km,則地鐵在兩站之間的平均速度為 km/h.14.描述從上海到北京的鐵路長度時,應該選用_______(選填“千米”“厘米”或“微米”)做單位較合適.我國的高鐵建設發展較快,某一高速列車以100 m/s的速度行駛,則這一列車經過10 s通過的路程為_______m.15.傳說孫悟空具有騰云駕霧的本領,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折合5.4×104km),我國高鐵的安全運行速度可達300 km/h.已知地球到月球之間的距離約為3. 78×105 km.請根據這些數據估算孫悟空從花果山約需翻_______個筋斗即可到達月球;若建一條“地月高鐵”,以300 km/h的速度從地球運行到月球約需_______h.16.小聰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圖5所示的交通標志牌,標志牌上的數字“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汽車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從此標志(圖5)牌處勻速到達北京,最快需要_______h.17.人急行的速度大約是2m/s,人急行橫過6m寬的馬路所需要的時間大約是_______s;汽車的行駛速度如果是10m/s,人至少要在距行駛過來的汽車_______m處開始穿越馬路.18.用高速攝影機拍攝于子彈穿雞蛋前后的兩幀畫面,如圖所示,已知拍攝兩幀畫面的時間間隔為6.0×10﹣4s,則子彈的速度約為( )A.80m/s B.180m/s C.280m/s D.380m/s19.某同學乘坐高鐵,看到車廂內顯示的車速為216千米/時。他估測車廂通過隧道用了10秒,則隧道長度約為( )A.60米 B.600米 C.2160米 D.7776米20.喜羊羊發現后方100 m處的灰太狼正以15 m/s的速度向自己猛撲過來,此時喜羊羊與前方的羊村相距200 m.問:喜羊羊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進羊村?21.心電圖儀(如圖所示)通過一系列的傳感手段,可將與人心跳對應的生物電流情況記錄在勻速運動的坐標紙上.醫生通過心電圖,可以了解到被檢者心跳的情況,例如,測量相鄰兩波峰的時間間隔,便可計算出1min內心臟跳動的次數(即心率).同一臺心電圖儀正常工作時測得待檢者甲、乙的心電圖分別如圖甲、乙所示.若醫生測量時記下被檢者甲的心率為60次/min.則:(1)根據甲的心率為60次/min可知,甲每次心跳的時間間隔(即甲心電圖紙帶相鄰波峰走紙所用時間)為_______s.(2)這臺心電圖儀輸出坐標紙的走紙速度大小為多少mm/s?(3)乙的心率為多少次每分鐘?22.某自動扶梯向上開行,總長度為12m,若站在扶梯上不動,24s將把人送上樓,若此人用lm/s的速度沿這個扶梯走上樓,需要的時間為________,若此人在扶梯上以1m/s的速度沿扶梯走下樓,則需用時間為__________.23.為監控車輛是否超過規定的最高車速,交通部常用測速儀來檢測.測速原理如圖6所示,測速儀前后兩次發出并接收超聲波信號,再根據兩次信號的時間差,測出被測車輛的速度.如果某次檢測車速時,第一次從發出至接收到超聲波信號用了0.4秒,第二次從發出至接收到超聲波信號用了0.3秒,兩次信號發出時間間隔是1秒,則被測汽車速度是________米/秒.(假設超聲波的速度為340米/秒,且保持不變)(圖6)24.小明家離學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學,出發5分鐘后小明父親發現小明的教科書忘記帶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學的方向騎車去追小明;求:(1)小明父親經多少分鐘能追上小明?(2)如果小明父親發現小明忘記帶教科書的同時,小明也發現自己的教科書忘記帶上并立即掉頭返回,問小明與父親在途中相遇時離學校多少千米(小數點后保留2位有效數字)?25.在課外實踐活動中,用閃光照相機探究紙錐豎直下落的運動情況,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興趣小組拍下的照片如圖1所示,由此可以判斷紙錐下落的速度變化情況是 .(選填“不變”、“先變大后不變”或“一直變大”).若測得紙錐在A、C兩位置間的實際距離為6.40cm,則AC過程中,紙錐的速度為 m/s.(2)如圖2所示,四個速度隨時間的關系圖象,能反映出該紙錐下落運動的是 .(選填圖中的選項字母) 新知應用參考答案1.54 40 3.6 50 2. 相同時間比較路程 相同路程比較時間3.C 4.D5. 25.3課后作業參考答案1.相同時間比較路程 相同路程比較時間 2.3.6 72 30 3.運動快慢 m/s 物體1 s運動30 m 4.乙 丙 5.6 6.甲;10;甲同學追上了乙同學. 7.3×108 7 8008.B 9.A 10.B11.B12. 20 cm 13.2.00;60 14.千米 1 000 15.7 126016.限速40 km/h 1.5 17.3 3018.B 19.B 20.10 m/s21.(1)1 (2)25mm/s (3)75次/min22.8s;24s 23.17.924.(1)小明父親經5min能追上小明;(2)小明與父親在途中相遇時離學校1.72km。25. (1)先變大后不變;0.16;(2)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