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一、光的色彩 顏色 課時 授課日期教學目標 1、知道白光可分為七色光,了解光的三原色以及色光與顏料混合的不同。2、體驗色光混合和顏料混合的過程。3、通過活動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顏色之迷的興趣。教學重點 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完成探究活動教師活動內容、方式 學生活動方式 備課札記一、引入新課 1、日記中哪些和光有關? 投影顯示導圖及日記 2、你還有哪些問題? 二、進行新課 1、觀察圖4-1到4-6并提問 你發現什么共同點?都有自身發光的物體 2、分解太陽光 師提出問題:17世紀前,人們以為白色 的陽光是最單純的,真是這樣嗎? 教師指導窗戶旁邊的學生用鏡子將陽光引入室內,提問:陽光是由幾種色光構成的? 師生交流:分析討論實驗結論,并舉例說明結論的正確性。 教師利用“雨后彩虹”的例子,略加解釋色散現象。 3、觀察色光的合成 大千世界色彩繽紛,為了美觀常在玻璃上帖上帶有色彩和圖案的玻璃紙。提出新的問題:當白光通過紅色(或藍色或綠色)玻璃紙時,你會看到什么現象? 光源:蠟燭、電燈、螢火蟲 非光源:月亮、放電影時的熒幕 學生通過三棱鏡觀察白紙上的光斑 回答:一束陽光經三棱鏡折射后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 用不同顏色的玻璃紙蒙在手電筒上,觀察白紙上的光斑 結論: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能透過的色光的顏色所決定的 同桌同學將不同顏色玻璃紙透過的色光部分重疊,觀察參加、重疊區域的顏色 激發學生的興趣 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指導學生用玻璃紙蒙在手電筒上。師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得出正確結論,并由教師介紹光的三原色及濾光鏡(出示給學生看) 4、觀察顏料的混合 色光可以進行混合產生不同顏色的光。美術課上用的顏料是否也可以混合并調出不同的色彩。 教師指導學生在調色板上將顏料充分調和,并將不同顏色的顏料混合,觀察重疊區域(洗凈毛筆) 5、光具有能量 指導學生觀察圖片,結合身邊事例,師生共同討論光的作用。 三、課堂小結 師鼓勵學生課后繼續交流,通過協作探究解決心中疑問。 四、布置作業 學生實驗,觀察結果。(也應挑選紅、綠、藍三種顏色) 學生分組哪些事例說明光具有能量,哪些例子又能說明光能 可以向其他能量轉化 使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教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