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5.1 兩種電荷知識點回顧一、原子及其結構1.原子是構成各種物質的基礎,原子分為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兩個部分。原子核的質子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2.原子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以物體才不帶電。3.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能力不同。二、摩擦起電1.自然界中有兩種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2.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荷。3.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簡稱電荷。(單位:庫倫,符號:C)4.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能力不同,摩擦起電是電子發生了轉移。5.失去電子帶正電,得到電子帶負電。6.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7.帶電體能夠吸引輕小的物體。三、驗電器1.驗電器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四、導體和絕緣體1.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2.導體中有自由移動的電荷。(在金屬中,部分電子可以在金屬內部自由移動,這種電子叫做自由電子。)3.導體和絕緣體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4.常見的導體:金屬、人體、大地、石墨、食鹽水溶液。5.常見的絕緣體:橡膠、玻璃、塑料。鞏固練習一、單選題1.下面所述的情況和裝置中,不屬于利用靜電現象的是( )A.以煤為燃料的熱電站使用的靜電除塵設備B.靜電噴漆設備C.印染廠的車間內空氣保持適當的濕度D.靜電復印機2.圖所示的物品中,通常情況下屬于導體的是( )A.陶瓷盤 B.不銹鋼鍋 C.玻璃杯 D.竹制鏟子3.如圖所示,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去靠近輕質小球時,產生了互相吸引的現象,則該小球( )A.可能帶負電,也可能不帶電 B.―定帶正電C.可能帶正電,也可能不帶電 D.―定帶負電4.如圖所示,用兩根絕緣細線,分別將甲、乙兩個帶不同種電荷的輕質小球懸掛起來,在將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時,有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A.B.C.D.5.如圖,用一段細鐵絲做一個支架,作為轉動軸,把一根中間截有小孔(沒有戳穿)的飲料吸管放在轉動軸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內自由轉動。用餐巾紙摩擦吸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吸管可以吸引起毛發,說明它帶了正電B.把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放在帶電吸管一端的附近,吸管靠近玻璃棒,則吸管一定帶正電C.把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放在帶電吸管一端的附近,吸管遠離橡膠棒,則吸管一定帶負電D.若吸管帶電,摩擦它的餐巾紙不帶電6.如圖所示,一根實驗室中常用的橡膠棒與毛皮摩擦后,立即將該橡膠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金屬箔片張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金屬箔片張開說明橡膠棒帶電B.橡膠棒與毛皮摩擦后,毛皮所帶的電荷為負電荷C.毛皮原子核對電子的束縛能力比橡膠棒強D.該驗電器的原理是同種電荷相互吸引,異種電荷相互排斥7.關于導體和絕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導體是有用的電工材料,絕緣體不是有用的電工材料B.導體容易導電是因為導體中有大量的自由電荷C.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是因為絕緣體中沒有電荷D.絕緣體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會導電8.小明將兩只相同的氣球在頭發上摩擦后,發現氣球B會隨著氣球A的運動而“舞動”。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A.摩擦的方法使兩氣球中的電子發生轉移而帶了電荷B.摩擦的方法創造了電荷使兩氣球各自帶了電荷C.氣球在跳舞,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D.兩氣球因帶異種電荷而互相吸引9.用帶正電的玻璃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后,金屬箔張開,這是因為( )A.玻璃棒上的正電荷轉移到驗電器上;B.玻璃棒上的電子轉移到驗電器上;C.驗電器上電子轉移到玻璃棒上;D.驗電器上的正電荷轉移到玻璃棒上。10.小麗用塑料尺在自己的頭發上來回的摩擦幾次,她發現摩擦后的塑料尺會吸引自己的頭發,她又把尺子靠近小狗,發現塑料尺也可以吸引小狗的毛,下面對這兩種現象解釋合理的是( )A.都是因為異種電荷互相吸引B.都是因為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C.前者因為異種電荷互相吸引,后者因為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D.前者因為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后者因為異種電荷互相吸引二、填空題11.打掃房間時,小剛用干綢布擦穿衣鏡,發現擦過的鏡面黏上細小絨毛。這是因為擦過的鏡面因 而帶了電。帶電體有 輕小物體的性質,所以絨毛被吸引在鏡面上。12.梳過干燥頭發的塑料梳子,由于摩擦會帶電,將帶電的梳子接觸驗電器的金屬小球后金屬箔片張開,金屬箔片張開的原因是同種電荷相互 ;摩擦起電并不是創造了電荷,而是電荷從一個物體 到另一個物體。13.有甲、乙、丙三個帶電體,甲物體排斥乙物體,乙物體吸引丙物體。如果丙物體帶正電,甲物體帶 電,乙物體帶 電。14.如圖所示,在干燥的頭發上梳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碎紙屑,這種現象叫 ,還能看到被吸引的部分紙屑又被彈開了,是因為帶上同種電荷 。帶電的塑料梳子是 (選填“導體”或“絕緣體”)。15.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由于 電子帶正電荷(選填“得到”或“失去”),用這個玻璃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如圖所示驗電器的金屬箔片由于帶同種電荷互相 而張開。16.下表是科學家研究摩擦起電得出的物體帶電次序,表格中任何兩種物體相互摩擦時,次序在前的帶正電,次序在后的帶負電。根據西爾斯資料 石棉 玻璃 云母 化纖 毛皮 鉛 絹(1)由上表中可知云母在玻璃的后邊,所以云母與玻璃棒摩擦后云母帶 電。(2)云母對電子的束縛能力要比毛皮 (選填“強”或“弱”)。(3)由表中 (填“能”或“不能”)判斷毛皮和絹摩擦后兩者的帶電情況。(4)玻璃棒與某物質摩擦后去接觸一帶正電的驗電器,如圖所示:①驗電器的工作原理: ②玻璃棒接觸驗電器時,金屬箔先閉合后又張開,說明玻璃棒是帶電的,且所帶電荷量比驗電器所帶電荷 (填“多”或“少”)。③該物質可能是表中的 。參考答案1.C2.B3.A4.D5.C6.A7.B8.A9.C10.C11.摩擦;吸引12.排斥;轉移13.負;負14.摩擦起電;相互排斥;絕緣體15.失去;排斥16.(1)負(2)弱(3)能(4)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多;石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