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第一章復習與知識梳理》研學案學校: 設計教師: 設計時間:【課題】 第一章復習與知識梳理【復習目標】 1.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和傳播的。2.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3.理解聲音的三個特性及其影響因素。4.知道減弱噪聲的途徑,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5.知道超聲波和次生波及其應用。6。回顧本章實驗,知道研究方法,會進行簡單的計算。【復習重難點】重點:理解聲音的三個特征及其影響因素。難點:實驗探究聲音的響度、音調及其影響因素。【復習方法】講授法、自主閱讀、小組合作交流、網絡資源多媒體輔助【教學器材】多媒體課件、網絡資源【復習過程】一、知識回顧【知識點1】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1.課堂上老師講課的聲音是由聲帶的 產生的,它是通過 傳入我們耳中的。我們能分別出不同老師的聲音,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各人發出聲音的 不同。2.下列關于聲音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有物體振動,人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B.有聲音產生,就一定有物體在振動C.振動停止后,聲音要慢慢消失D.只要我們對著高墻喊話,就一定能聽到回聲3.如圖1所示,用豎直懸掛的泡沫塑料球接觸發聲的音叉時,泡沫塑料球被彈起,這個現象說明 ;如圖2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彈起,這個現象說明 。(圖4) (圖3)(圖2) (圖1)4.看圖說理:(1)觀察圖3,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2)觀察圖4,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3)如果按照上圖去設計聲音傳播的實驗,有的同學提出這樣的想法,左圖中怎么知道魚是聽到拍手的聲音把魚嚇跑的,而不是看到拍手的動作被嚇跑的;右圖敲桌面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還是通過桌子傳入人耳?或者兩者都有?針對這些疑問,怎樣改進實驗使它更完善。【知識點2】 樂音的特性5.指出下列各種聲音現象,反映了聲音的哪些特性:(1)“震耳欲聾”是指聲音的 大;(2)“脆如銀鈴”是指聲音的 高;(3)“悅耳動聽”是指聲音的 好。6.小明自己制作了一個哨子,如圖5所示,在筷子上纏一些棉花, 做成一個活塞,用水蘸濕棉花后插入兩端開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發出悅耳的哨聲。這哨聲是由 振動產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變聲音的 。7.如圖6、7是探究聲音特性的兩個實驗,圖6是用彈性塑料片分別以快、慢的速度來撥動書頁;圖7是改變不同力度來敲擊音叉,并觀察小球彈起的高度。圖6探究的實驗是:聲音的 與 的關系。該實驗所得的結論是: 。圖7探究的實驗是:聲音的 與 的關系。該實驗所得的結論是: 。(圖8) (圖7) (圖6) (圖5)8.如圖8所示,是幾個聲音的波形,圖a和圖b所示為兩個不同音叉的波形,圖c圖d圖e所示為小提琴、長笛和法國號的波形。(1)圖 a和圖b哪個音叉的音調較高?哪個音叉的叉股較短? 。(2)比較圖c、圖d、圖e三圖,小提琴、長笛、法國小號它們是否正在演奏同樣音調的音符? 。(3)假若三樂器演奏同一音符,你可以聽出它們的區別,你從波形圖上怎樣推斷出這一點呢? 。9.小明想比較幾種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檢測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還有:音叉、機械鬧鐘、鞋盒。在本實驗中適合作聲源的是 ;小明將聲源放入鞋盒內,在其四周塞滿待測材料。他設想了兩種實驗方案,你認為最佳的是 。A、讓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離處,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B、讓人一邊聽聲音,一邊向后退,直至聽不見聲音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通過實驗得到的現象如表格所示,則待測材料隔聲性能由好到差的順序為 。材料 衣服 錫箔紙 泡沫 材料 衣服 錫箔紙 泡沫距離 較長 長 短 響度 較響 較響 弱【知識點3】 樂音與噪聲10.小華在家里修理廚房里的桌子時,不停的有敲擊物體的聲音發出,為了使隔壁的小明學習時避免干擾,小華采取了三種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墊一塊抹布;②把房間、廚房門窗關閉關嚴;③囑咐小明暫時用耳機塞住耳朵。上述三種方案中,第一種是在 處減弱噪聲;第二種是在 中減弱;第三種是在 處減弱噪聲。11.一位同學晚上在家里看電視,為了不影響家人休息,他應采用下列哪種方法( )A.用棉被把電視機捂住B.把音量開關關上,不讓電視機發生聲音C.插上耳機,自己用耳機聽D.讓家人把耳朵塞住【知識點4】 超聲波與次聲波12.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振動波及半個中國!災情發生后,天翔迅速上網搜索了一些關于地震的知識:地震的頻率范圍大約是1HZ~100HZ;在傳播途中振動的幅度逐漸衰減,而且頻率越高衰減得越快。請結合這些信息在下列說法中選出錯誤的一項( )A.5月12日14時28分,恩施州全境也產生了強烈震感B.發生地震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C.在汶川,人們可以聽見地震時發出的聲音,音調比較低沉D.在距離汶川較遠的地方,人們可能感受到了震動,但可能聽不到聲13.有時在你認為很靜時,沒有任何聲音時,狗卻突然表現得非常警惕,這是因為( )A.狗的耳朵能轉動,能準確確認聲音的方向B.狗的發聲頻率比人大C.狗的聽覺頻率比人的范圍大D.同樣的聲音狗聽起來響度大14.如圖9所示,利用超聲波速度測定器可以測出高速運動的網球的速度,該儀器是利用超聲波的 效應而實現的。由此 (能或不能)推測此裝置可以探測出高速公路上違章超速的汽車速度。圖9二、知識梳理(聲現象令人厭煩的噪聲噪聲的危害:心理效應、生理效應、物理效應樂音與噪聲:樂音的波形是的;噪聲的波形是的。噪聲的來源:生活噪聲﹑工業噪聲﹑噪聲噪聲的控制:聲源處控制噪聲,中控制噪聲,人耳處減弱噪聲人耳聽不到的聲音人耳聽覺的頻率范圍:Hz超聲波頻率高于Hz的聲波叫做超聲波。特性:方向性好,能力強,易于獲得較集中的。應用:聲吶﹑B超﹑速度測定器﹑超聲波清洗劑﹑超聲波焊接器。次聲波頻率低于Hz的聲波叫做次聲波。應用:預報地震﹑臺風﹑監測核爆炸。聲音是什么聲音是由于物體的產生的。的物體叫做聲源。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但是不能在傳播。聲音是一種波聲音是一種波,叫做聲波。聲波具有(聲波擊碎膽結石,聲波使燭焰晃動)聲速一般來說,聲音在中的傳播速度最小,次之,中速度最大。空氣中的聲速約為m/s。聲音的特性聲音的叫做響度。響度與聲源振動的有關,越大,響度越大。響度的單位:。響度音色:音色通常用來辨別不同的發聲體。音調聲音的叫做音調。聲音的音調決定于聲源振動的,聲源振動的越快,音調越高。振動的快慢用聲源振動的次數—頻率表示。頻率的單位。)三、課堂鞏固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地震發生時水塘內的魚恐慌極了,爭著跳離水面,說明水能傳播地震波B.雨滴落在地面會發出聲音,說明物體不振動也可以發聲C.搜救人員很難聽清廢墟中幸存者微弱的呼救聲,說明幸存者的呼救聲是噪聲D.帳篷城里的小王用紙團塞著耳朵睡覺,是為了阻斷噪聲的傳播2.如圖10所示,是探究聲現象的四種實驗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11) (圖10)A.甲實驗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B.乙實驗說明鋼尺振動的頻率越高,響度越大C.丙實驗說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調越高D.丁實驗說明聲波不能傳遞能量3.在墳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頻生命探測儀(如圖11),它的多個探頭接觸廢墟,收集廢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聲、呼吸聲、心跳聲等,探測儀將音頻信號放大,救援人員就可以發現幸存者。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探測儀收集聲音信號時利用了固體可以傳聲B.幸存者發出的聲音與外界噪聲的音調、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聽見探測儀發出的超聲波D.白天噪聲較大,探測儀更適合在安靜的夜晚使用4.物理學是探索的科學,物理學家們在科學之路上披荊斬棘,勇于探索,為人類創造了豐碩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自開始接觸物理這門課以來,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也進行了許多探究活動。以下幾項活動,你肯定參與過:A.探究琴弦的音調跟弦的長短、粗細、松緊的關系;B.探究聲音的傳播條件;C.探究各種材料的隔音性能;D.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其中有兩組所用的研究方法是相同的,它們是 和 。5.如圖12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先讓一端伸出桌邊短一些, 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然后一端伸出桌邊長一些,再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使鋼尺兩次振動幅度大致相同。比較兩種情況下,第 次鋼尺振動得快,它的音調 (填“高”或“低”),這說明音調與 有關。(圖12)6.我市一些道口設有噪聲監測設備, 某時刻該設備的顯示屏上顯示49.20的數字,這個數字的單位是 。一個聲源2min內振動了720次,它的頻率為是 Hz,人耳 (能/不能)聽到該聲音。7.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問題.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飛翔,用蠟封住其耳朵,雖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間里,仍像喝醉酒一樣,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礙物,后來,物理學家證實了蝙蝠能發出①波,靠這種波的回聲來確定目標和距離。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樣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細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發現聲音的②和盛水量有關。如果調節適當,可演奏簡單的樂譜,由此我們不難知道古代“編鐘”的道理。材料三:許多年前,“馬可波羅”號帆船在“火地島”失蹤,經過多年的研究,揭開了“死亡之謎”,他們都是死于亞聲,這是一種人耳聽不到的聲音,頻率低于20Hz,而人的內臟的固有頻率和亞聲波極為相似,當二者相同時,會形成內臟的共振,嚴重時,把內臟振壞而喪生。問題:(1)請你將上面材料中①和②兩處補上恰當的文字:① ,② 。(2)亞聲是指我們學過的 。(3)從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體內臟的固有頻率大致是 左右,聲具有 。(4)從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②與 有關,關系是 。【課后作業】1.針對以下四幅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丁丙抽氣)A.甲圖中,演湊者通過手指在弦上按壓位置的變化來改變發聲的響度B.乙圖中,敲鑼時用力越大,所發聲音的音調越高C.丙圖中,隨著向外不斷抽氣,手機鈴聲越來越大D.丁圖中,城市某些路段兩旁的透明板墻可以減小噪聲污染2.甲同學把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乙同學在長鐵管的另一端敲一下這根鐵管,則甲同學聽到的聲音情況是( )A.響了一下,聲音是從鐵管傳來的B.響了一下,聲音是從空氣傳來的C.響了兩下,先聽到從空氣傳來的聲音D.響了兩下,先聽到從鐵管傳來的聲音3.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快些從一木梳上劃過,再讓它從同一木梳上慢一點劃過,則兩次所發出的聲音( )A.響度不同 B.音調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者都不同4.一些同學經常在噪雜的公共場合戴耳機聽MP3,為了聽得更清楚,往往需要增大音量,這相當于增大了聲音的( )A.音色 B.音調 C.響度 D.頻率5.當聽到幾個熟悉的同學談話的聲音時,你往往很容易判斷出都是誰在說話,這時你判斷的主要依據時它們的( )A.音色不同 B.音調不同 C.響度不同 D.音色、音調、響度同時作用的結果6.一場大雪過后,人們感到外面萬籟俱寂。究其原因,你認為正確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使的車輛減小,噪聲減小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銀裝素裹,噪聲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后氣溫較低,噪聲傳播速度變慢D.可能是大雪后蓬松多孔,對噪聲有吸收作用7.晚上當你在家溫習功課時,鄰居正在引吭高歌,對你的學習產生干擾,則下列四條措施中,無效的是( )A.打開窗戶讓空氣增加流動B.用棉花塞住耳朵C.與鄰居協商使其減小音量D.關上窗戶拉上厚窗簾8.下列實例不是利用超聲波的是( )A.蝙蝠利用回聲定位確定昆蟲的位置B.用聽診器檢查病人心、肺的工作情況C.外科醫生利用聲波振動除去人體內的結石D.發出聲波切削堅硬的金剛石9.有關聲現象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男低音獨唱時由女高音輕聲伴唱,則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調高,響度大B.男低音獨唱時由女高音輕聲伴唱,則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調低,響度大C.射擊運動員在馴練和比賽中戴耳塞,是為了減弱進入耳中的噪聲D.宇航員在月球上進行談話時,聽不到對方的聲音,說明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10.一般來說,大禮堂的四周墻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向蜂窩似的,這是為了( )A.減弱聲波的反射 B.增強聲波的反射 C.增強聲音的響度 D.僅是為了裝飾11.向保溫瓶里灌開水的過程中,聽聲音就能判斷瓶里的水位上升的高低,這是因為( )A.隨著水位上升,音調逐漸變高B.隨著水位上升,音調逐漸變低C.灌水過程中,音調不變,響度越來越大D.灌水過程中,音調不變,響度越來越大12.一部科幻電影中有這樣的場面:一艘飛船在太空中遇險,另一艘飛船前去營救的途中,突然聽到了遇險飛船的巨大爆炸聲。請你給導演指出這個場景中的科學性的錯誤: 。13.學過聲現象之后,同學們紛紛用橡皮筋做實驗,用牙咬住橡皮筋一端,一手拉住另一端,一手撥動:甲發現:撥動的力越大,聲音越洪亮。乙發現:用同樣的力撥動,拉的越緊,聲音越尖。丙發現:用牙咬住橡皮筋,與把橡皮筋固定在桌子上相比,即使松緊,撥力大小相同,產生的聲音大小也不同。丁發現:用一個兩端開口的罐頭盒,兩端蒙上橡皮膜。一端的橡皮膜靠近蠟燭的火焰,用手敲擊另一側的橡皮膜,發現火焰跳動。根據以上請回答:(1)甲同學可以驗證的結論是: 。(2)乙同學可以驗證的結論是: _。(3)丙同學可以驗證的結論是: 。(4)丁同學可以驗證的結論是: 。14.北宋時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記載著: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牛皮制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聽到夜襲的敵人的馬蹄聲,這是因為 。15.小楊同學為了研究一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紙板)設計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先把鬧鐘放入一只燒杯中,然后從聽到最響的聲音位置開始,慢慢遠離聲源,測得聽不到指針走動聲音時的位置與聲間的距離。比較各種情況下這段距離的大小就可以比較不同材料的隔聲性能。進行實驗收集到的數據為:材料 聽不到鬧鐘指針走動聲音時的實際距離/m泡沫塑料板 0.3玻璃 0.6木板 0.4硬紙板 0.5按隔音效果好壞依次排列:⑴ 、 、 、 。⑵總結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點之一是: 。“知識回顧”參考答案:1.振動,空氣,音色; 2.B;3.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或發聲的物體在振動),空氣能夠傳聲、聲波能夠傳遞能量;4.(1)空氣和水能夠傳聲,(2)固體能夠傳聲,(3)同學背過身體再拍手(意思相同都可),將另一個耳朵用手緊緊捂住再聽;5.(1)響度,(2)音調,(3)音色;6.管內空氣柱,音調;7.音調與頻率,物體振動頻率越高音調就越高,響度與振幅,物體振幅越大響度就越大;8.(1)a,a,(2)是,(3)波的圖形是不同的;9.機械鬧鐘,B,泡沫、錫箔紙、衣服;10.聲源,傳播過程中,人耳;11.C;12.A;13.C;14.多普勒,能“課堂鞏固”參考答案:1.A;2.A;3.C;4.AC;5.第一次,高,頻率;6.分貝,6,不能;7.(1)超聲,音調,(2)次聲波,(3)20Hz,能量,(4)頻率,頻率越高音調越高“課后作業”參考答案:1.D 2.D 3.B 4.C 5.A 6.D 7.A 8.B 9. A 10. A 11.A12.真空不能傳聲,無法聽到聲音。13. (1)振幅越大,響度越大(2)弦越緊,振動頻率越快,音調越高(3)固體傳聲效果比氣體傳聲效果好(4)聲音具有能量14.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比氣體中快15.⑴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紙板、玻璃;⑵材料疏松,材料內部有空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