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上:1.1地球上的水專題講義姓名:___________【知識新授】一、水的分布水的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態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固態和氣態形式存在。水的分布: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體,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覆蓋了地球大約71%的表面。陸地淡水盡管只占總水量的2.53%,但水體的種類卻非常多,為我們提供了幾乎全部的生活和生產用水。在陸地上的淡水水體中,冰川水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地下水,其余的土壤水、河湖水、大氣水所占比例極小。二、水的循環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下滲、沿地表或地下流動等一系列環節和過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在不斷地循環。水循環是水體運動的重要形式。(1)形成水循環的內因:水的物理屬性,即水隨著溫度的不同,會以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形態出現。(2)導致水循環的外因: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3)水循環:<1>小循環:①陸上內循環:陸地—大氣;②海上內循環:海洋—大氣。<2>大循環:海陸間水循環:海洋—陸地—大氣。(4)水循環的重要性:通過水循環,使海洋源源不斷地向陸地供應淡水,滋潤土地,哺育生命。(5)水循環的地理意義主要體現在下列三點:①水循環維持全球水量平衡,促使陸地淡水資源不斷地更新;②促使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③影響著全球氣候,塑造著地表形態。【鞏固提高】一、選擇題1.地球上各種水體儲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大氣水、陸地水 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 D.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2.目前人類難以利用的淡水資源是( )A.海水和冰川 B.河水和湖泊水C.海水和淺層地下水 D.冰川和深層地下水3.古詩云“黃河之水天上來”,“百川歸大海,何日復西歸”。從水循環角度分析,后句說的是哪種類型的水循環( )A.海上內循環 B.海陸間循環 C.陸上內循環 D.三者都不是4.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水,地球上的水通過水循環不斷地被利用。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水循環的環節只有蒸發、降水和徑流 B.水蒸發過程中水的化學性質發生改變C.通過水循環海洋水可以轉化為陸地水 D.地表徑流水量一定與地表蒸發量相等5.近年來海洋的污染日趨嚴重,保護海洋越來越受到重視。當大量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經河流排入大海時會導致海洋污染,下列水循環環節中,與污染物進入海洋密切相關的是( )A.降水 B.下滲 C.徑流 D.蒸發6.今年七月份,我國河南省遭受了千年難遇的特大暴雨,導致無數城市設施被毀。此次降水是多因素的綜合,但臺風“煙花”生成并向我國靠近是此次暴雨的一個重要原因。臺風在此次暴雨災害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水汽輸送 B.下滲 C.蒸發 D.徑流7.“天河工程”項目旨在通過科學分析、人工干預大氣中存在的水汽分布與輸送格局,進而實現不同地域間大氣、地表水資源再分配。“天河工程”項目對水循環進行干預的主要環節是( )A.水汽輸送 B.蒸發 C.降水 D.地表徑流8.地球上主要水體的平均更新周期最長的是( )A.大氣水 B.冰川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9.小科從教材中獲知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1%,而陸地占地球表面積的29%后總以為地球上的水太豐富了,但自從看了科學視頻《地球上的水》以后就明白了:盡管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給人類利用的水并不多。那么人類利用較多的水體是( )A.海洋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水 B.冰川水、河水、湖泊淡水C.河水、深層地下水、湖泊淡水 D.河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10.近階段溫嶺一直處于嚴重缺水狀態,四大水庫接近枯竭,抗旱任務艱巨修建水庫主要是改變水循環中的哪一個環節( )A.蒸發 B.水汽輸送 C.降水 D.地表徑流11.2020年冬季,永嘉楠溪江發生斷流現象,主要是由圖中水循環中哪些環節不足引起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2.今年第4號臺風“黑格比”于8月4日凌晨3時30分前后在浙江省溫州樂清沿海登陸,臺風致浙江溫州部分地區下同程度受災,從水循環的途徑來看,臺風登陸屬于( )A.①蒸發 B.⑤地表徑流C.④降水 D.③水汽輸送13.日本政府擬將核污水排入太平洋的計劃引起了全球關注。若該計劃實施,不僅會導致海洋污染,某些污染物還可能通過水循環環節進入到大氣,從而造成大氣污染。下列水循環環節中,與污染物進入大氣密切相關的是( )A.降水 B.下滲 C.蒸發 D.徑流14.“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吸水、滲水、蓄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因此“海綿城市”的建設對水循環各環節中影響最顯著的是( )①調節地表徑流②調節水汽輸送③增加大氣降水④增加地表下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近期,馬斯克的SpaceX運載火箭頻繁升空,傳來很多照片。照片中顯示,地球大部分面積被水體覆蓋,這種水體主要是( )A.河流水 B.海洋水 C.冰川水 D.大氣水16.城鎮建設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鋪設“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質地面,如圖所示,改善的水循環環節主要是( )A.地表徑流 B.降水 C.蒸發 D.下滲二、填空題17.地球上有浩瀚的海洋、奔騰的江河、皚皚的冰峰、飄落的雨雪……水變幻著各種形態,存在于地球各處。地球上存在著不同形式的水體,如海洋水、冰川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總量最多的是 水,圖是大自然中水循環示意圖,寫出圖中③所代表的物態變化的名稱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從水循環的角度, (填序號)環節可以否定這個觀點。 18.水是生命之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1)地球上最龐大的水體是 ;(2)“南水北調”工程對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狀況有所改善,“南水北調”屬于水循環中的 環節。(用字母表示)A.蒸發 B.水汽輸送 C.降水 D.地表徑流19.閱讀“水循環示意圖”,并回答:(1)寫出圖中數字所示的水循環環節名稱:① ;(2)我國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可緩解北方的缺水問題,該工程是對水循環途徑中的 (選填數字)施加影響。20.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處,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總水量最多的是 水。地球上的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以及地表徑流等環節在陸地、海洋、大氣之間不斷地循環,“南水北調工程”對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狀況有所改善,南水北調改變上述水循環中的 環節。那么能使陸地上的水循環的主要動力原因是 。21.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日常生活與工農業生產都離不開水。讀圖表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環環節名稱。A. B.蒸發 C.水汽輸送 D.植物蒸騰 E.地表徑流 F.地下徑流(2) “南水北調”說明我國的水資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點是 。(3)從水循環的角度理解,“百川東到海”體現的是 。A.陸上內循環 B.海上內循環 C.海陸間循環(4)金華在2021年人均擁有水資源量1780 m3·年-1,根據上表資料顯示,金華屬于 缺水城市。22.閱讀下列“水循環示意圖”,并回答問題:(1)寫出下列水循環環節名稱:③ ;⑤ ;(2)地球上的水體系統,進行循環需要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主要來自(3)水是最常見的物質,下面是某同學對水的認識,你認為正確的是①在有水的環境里才可能有生命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質③水通常以固、液、氣三態存在 ④人體重的約以上是水分23.讀“水循環”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水循環的環節:② ;③ 。(2)圖中 (填序號)環節使陸地上的水不斷地得到補充。(3)促使水循環連續進行的水循環進行的動力是 。(4)為了緩解我國北方資源不足的狀況,國家正在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將主要改變水循環環節中( )A.蒸發 B.水汽輸送 C.降水 D.地表徑流三、簡答題24.讀水循環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1)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水循環環節的名稱:C 、F 、H 。(2)通過 (填“甲”“乙”或“丙”)的水循環運動,陸地上的水資源不斷得到補充,水資源得以再生;河水的蒸發主要參與了 (填“甲”乙”或“丙”)環節。城市地下排水通道屬于水循環的 (填字母)環節。25.讀“水循環”示意圖依次回答:(1)水循環環節名稱:② ;(2)圖中【 】(填序號)、 環節(填環節名稱)所構成的水循環使陸地上水得到不斷的補充。(3)對水循環重要意義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使大氣圈、巖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聯系,在其間進行能量交換和物質遷移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變③使陸地徑流增多,海洋蒸發減少④使水資源形成不斷更新的統一系統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八上:1.1地球上的水專題講義姓名:___________【知識新授】一、水的分布水的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態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固態和氣態形式存在。水的分布: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體,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覆蓋了地球大約71%的表面。陸地淡水盡管只占總水量的2.53%,但水體的種類卻非常多,為我們提供了幾乎全部的生活和生產用水。在陸地上的淡水水體中,冰川水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地下水,其余的土壤水、河湖水、大氣水所占比例極小。二、水的循環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下滲、沿地表或地下流動等一系列環節和過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在不斷地循環。水循環是水體運動的重要形式。(1)形成水循環的內因:水的物理屬性,即水隨著溫度的不同,會以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形態出現。(2)導致水循環的外因: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3)水循環:<1>小循環:①陸上內循環:陸地—大氣;②海上內循環:海洋—大氣。<2>大循環:海陸間水循環:海洋—陸地—大氣。(4)水循環的重要性:通過水循環,使海洋源源不斷地向陸地供應淡水,滋潤土地,哺育生命。(5)水循環的地理意義主要體現在下列三點:①水循環維持全球水量平衡,促使陸地淡水資源不斷地更新;②促使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③影響著全球氣候,塑造著地表形態。【鞏固提高】一、選擇題1.地球上各種水體儲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大氣水、陸地水 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 D.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答案】D【詳解】地球上各種水體占全球水的儲量為:海洋水96.53%,大氣水0.001%,陸地水約為3.5%,冰川水1.74%,河流水0.0002%,因此地球上各種水體儲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D正確,ABC錯誤;故選D。2.目前人類難以利用的淡水資源是( )A.海水和冰川B.河水和湖泊水C.海水和淺層地下水D.冰川和深層地下水【答案】D【詳解】地球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5%,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和深層地下水,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故選D。3.古詩云“黃河之水天上來”,“百川歸大海,何日復西歸”。從水循環角度分析,后句說的是哪種類型的水循環( )A.海上內循環 B.海陸間循環 C.陸上內循環 D.三者都不是【答案】B【詳解】百川歸大海,指的是河流水最終流入大海中,參與的是海陸間水循環,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4.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水,地球上的水通過水循環不斷地被利用。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水循環的環節只有蒸發、降水和徑流 B.水蒸發過程中水的化學性質發生改變C.通過水循環海洋水可以轉化為陸地水 D.地表徑流水量一定與地表蒸發量相等【答案】C【詳解】A.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故A錯誤。B.水蒸發過程中水由液態變為氣態,水的化學性質不發生改變,故B錯誤。C.海洋水是地球上最龐大的水體,海洋水可以通過水循環轉化為陸地水,故C正確。D.地表徑流水量一定與地表蒸發量不相等,故D錯誤。故選C。5.近年來海洋的污染日趨嚴重,保護海洋越來越受到重視。當大量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經河流排入大海時會導致海洋污染,下列水循環環節中,與污染物進入海洋密切相關的是( )A.降水 B.下滲 C.徑流 D.蒸發【答案】C【詳解】大量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經河流排入大海涉及地表徑流,即徑流,C正確,ABD不正確。故選C。6.今年七月份,我國河南省遭受了千年難遇的特大暴雨,導致無數城市設施被毀。此次降水是多因素的綜合,但臺風“煙花”生成并向我國靠近是此次暴雨的一個重要原因。臺風在此次暴雨災害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水汽輸送 B.下滲 C.蒸發 D.徑流【答案】A【詳解】臺風將海洋上空的大量水汽運輸到陸地上空,從而形成特大暴雨,所以臺風在此次暴雨災害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水汽輸送,故選A。7.“天河工程”項目旨在通過科學分析、人工干預大氣中存在的水汽分布與輸送格局,進而實現不同地域間大氣、地表水資源再分配。“天河工程”項目對水循環進行干預的主要環節是( )A.水汽輸送 B.蒸發 C.降水 D.地表徑流【答案】A【詳解】根據“天河工程”項目旨在科學分析大氣中存在的水汽分布與輸送格局可知,“天河工程”計劃是對水循環的水汽輸送環節進行干預,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8.地球上主要水體的平均更新周期最長的是( )A.大氣水 B.冰川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答案】B【詳解】根據水體流動速度越快,水體更新越快的規律,結合選項中四種水體的更新速度可知,冰川水更新速度最慢,周期最長。故選B。9.小科從教材中獲知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1%,而陸地占地球表面積的29%后總以為地球上的水太豐富了,但自從看了科學視頻《地球上的水》以后就明白了:盡管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給人類利用的水并不多。那么人類利用較多的水體是( )A.海洋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水 B.冰川水、河水、湖泊淡水C.河水、深層地下水、湖泊淡水 D.河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答案】D【詳解】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維持著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絕大部分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為深層地下水。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故選D。10.近階段溫嶺一直處于嚴重缺水狀態,四大水庫接近枯竭,抗旱任務艱巨修建水庫主要是改變水循環中的哪一個環節( )A.蒸發 B.水汽輸送 C.降水 D.地表徑流【答案】D【詳解】水循環的主要環節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植物蒸騰等。我們可以采用修建水庫來儲水,主要是改變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環節。故選D。11.2020年冬季,永嘉楠溪江發生斷流現象,主要是由圖中水循環中哪些環節不足引起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詳解】根據圖示可以看出,①代表的是蒸發,②代表的是水汽輸送,④代表的是蒸發;③代表的是降水。因為②水汽輸送和③降水不足,因此導致永嘉楠溪江發生斷流現象。故選B。12.今年第4號臺風“黑格比”于8月4日凌晨3時30分前后在浙江省溫州樂清沿海登陸,臺風致浙江溫州部分地區下同程度受災,從水循環的途徑來看,臺風登陸屬于( )A.①蒸發 B.⑤地表徑流C.④降水 D.③水汽輸送【答案】D【詳解】臺風將海面上的大量水汽帶到陸地上空形成狂風暴雨,故臺風登陸屬于水循環中的③水汽輸送,故D符合題意。故選D。13.日本政府擬將核污水排入太平洋的計劃引起了全球關注。若該計劃實施,不僅會導致海洋污染,某些污染物還可能通過水循環環節進入到大氣,從而造成大氣污染。下列水循環環節中,與污染物進入大氣密切相關的是( )A.降水 B.下滲 C.蒸發 D.徑流【答案】C【詳解】水循環中的蒸發是液態水變為水蒸氣上升到空中,因此海洋污染物通過水循環環節進入到大氣與蒸發有關,故C符合題意。故選C。14.“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吸水、滲水、蓄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因此“海綿城市”的建設對水循環各環節中影響最顯著的是( )①調節地表徑流②調節水汽輸送③增加大氣降水④增加地表下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海綿城市在下雨時吸水、蓄水說明可以增加下滲,根據水循環環節,增加下滲則可以減少地表徑流,增加地下徑流,從而起到調節徑流作用,故①④符合題意。故選B。15.近期,馬斯克的SpaceX運載火箭頻繁升空,傳來很多照片。照片中顯示,地球大部分面積被水體覆蓋,這種水體主要是( )A.河流水 B.海洋水 C.冰川水 D.大氣水【答案】B【詳解】海洋水是水圈的主體,占水體總儲量的96.53%,故B符合題意。故選B。16.城鎮建設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鋪設“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質地面,如圖所示,改善的水循環環節主要是( )A.地表徑流 B.降水 C.蒸發 D.下滲【答案】D【分析】水循環的環節包括: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植物蒸騰等。【詳解】城鎮建設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鋪設“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質地面,改善了水循環中的下滲條件,使地表徑流減少,地下徑流增加。故選D。【點睛】解題的關鍵是了解水循環的類型。二、填空題17.地球上有浩瀚的海洋、奔騰的江河、皚皚的冰峰、飄落的雨雪……水變幻著各種形態,存在于地球各處。地球上存在著不同形式的水體,如海洋水、冰川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總量最多的是 水,圖是大自然中水循環示意圖,寫出圖中③所代表的物態變化的名稱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從水循環的角度, (填序號)環節可以否定這個觀點。 【答案】 海洋 汽化 ①【分析】本題以地球水體形態和相互轉化圖為材料設置題目,涉及地球水體的分布、水循環的相關環節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內容的掌握程度。【詳解】地球上存在著不同形式的水體,如海洋水、冰川水、湖泊咸水等,其中海洋水約占地球上水體總量的96.5%,所以占地球總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圖中③箭頭代表海洋的液態水蒸發之后變成氣態水的過程,為汽化過程;奔流到海不復回,說明陸地的水體進入到海洋不會再回來了,但是圖中的①箭頭是由海洋上空的水汽輸向陸地上空,成為陸地水體重要的水汽來源,所以是①環節可以否定這個觀點。18.水是生命之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1)地球上最龐大的水體是 ;(2)“南水北調”工程對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狀況有所改善,“南水北調”屬于水循環中的 環節。(用字母表示)A.蒸發 B.水汽輸送 C.降水 D.地表徑流【答案】 海洋水 D【詳解】(1)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處其中占地球總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水。(2)南水北調屬于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環節。19.閱讀“水循環示意圖”,并回答:(1)寫出圖中數字所示的水循環環節名稱:① ;(2)我國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可緩解北方的缺水問題,該工程是對水循環途徑中的 (選填數字)施加影響。【答案】 水汽輸送 ⑤【詳解】(1)圖中①為海洋上空水汽輸送到陸地上空,表示水汽輸送環節。(2)人類的生產生活主要集中于地表,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環節是通過影響河流、湖泊水,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等行為影響地表徑流環境。南水北調通過改變地表的徑流從而改變水的空間分布,它影響的主要環節是⑤地表徑流。20.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處,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總水量最多的是 水。地球上的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以及地表徑流等環節在陸地、海洋、大氣之間不斷地循環,“南水北調工程”對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狀況有所改善,南水北調改變上述水循環中的 環節。那么能使陸地上的水循環的主要動力原因是 。【答案】 海洋 地表徑流 太陽輻射【詳解】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處,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總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水。我國水資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響,時空分布不均勻,季節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間上分布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南水北調工程”對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狀況有所改善,南水北調屬于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環節。能使陸地上的水循環的主要動力原因是太陽輻射。21.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日常生活與工農業生產都離不開水。讀圖表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環環節名稱。A. B.蒸發 C.水汽輸送 D.植物蒸騰 E.地表徑流 F.地下徑流(2) “南水北調”說明我國的水資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點是 。(3)從水循環的角度理解,“百川東到海”體現的是 。A.陸上內循環B.海上內循環C.海陸間循環(4)金華在2021年人均擁有水資源量1780 m3·年-1,根據上表資料顯示,金華屬于 缺水城市。【答案】 降水 南多北少 C 輕度【詳解】(1)圖中A環節表示降水。(2)“南水北調”工程是為了解決我國南方和北方水資源分配不均勻而提出的,這也說明我國南方水資源豐富,北方水資源短缺。(3) “百川東到海”從水循環的角度理解,體現了海陸間循環。(4)金華在2021年人均擁有水資源量1780 m3·年-1,對照題干中表格數據可知,金華屬于輕度缺水。22.閱讀下列“水循環示意圖”,并回答問題:(1)寫出下列水循環環節名稱:③ ;⑤ ;(2)地球上的水體系統,進行循環需要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主要來自(3)水是最常見的物質,下面是某同學對水的認識,你認為正確的是①在有水的環境里才可能有生命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質③水通常以固、液、氣三態存在 ④人體重的約以上是水分【答案】 水汽輸送 地表徑流 太陽輻射 ①②③④【詳解】(1)根據圖片可知,③表示水汽輸送,⑤表示地表徑流。(2)水循環的能量來源于太陽輻射。(3)①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質,在有水的環境里才可能有生命,正確;②水是生物體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質,正確;③水通常以固、液、氣三態存在,正確;④已知水占人體的比重,大體如下:胎兒90%、初生嬰兒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于小于65%,人體重的約以上是水分,正確。故選①②③④。23.讀“水循環”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水循環的環節:② ;③ 。(2)圖中 (填序號)環節使陸地上的水不斷地得到補充。(3)促使水循環連續進行的水循環進行的動力是 。(4)為了緩解我國北方資源不足的狀況,國家正在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將主要改變水循環環節中( )A.蒸發 B.水汽輸送 C.降水 D.地表徑流【答案】 蒸發 水汽輸送 ②③④⑥ 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 D【詳解】(1)讀圖可知,②是蒸發、③是水汽輸送。(2)水循環分為海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和海陸間循環三類,根據所學知識,②③④⑥的水循環聯系了海洋和陸地,屬于海陸間循環,能將海洋水轉化為陸上淡水,從而使陸地水資源不斷得到補充和更新。(3)水循環連續進行的動力是是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4)國家正在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將主要改變水循環環節中地表徑流。三、簡答題24.讀水循環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1)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水循環環節的名稱:C 、F 、H 。(2)通過 (填“甲”“乙”或“丙”)的水循環運動,陸地上的水資源不斷得到補充,水資源得以再生;河水的蒸發主要參與了 (填“甲”乙”或“丙”)環節。城市地下排水通道屬于水循環的 (填字母)環節。【答案】(1) 水汽輸送 下滲 蒸發或植物蒸騰(2) 乙 乙 G【分析】本題以水循環示意圖為材料,題目難度適中,解題的關鍵是了解水循環的環節、類型和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詳解】(1)根據圖片,圖中C是水循環中的水汽輸送環節,F是下滲,H是蒸發或蒸騰,G是地下徑流。(2)陸地上的水資源不斷得到補充主要依靠的是海陸間水循環,對應圖中的乙;河水最終注入海洋,主要參與乙海陸間水循環;城市地下排水通道位于地下,屬于地下G徑流環節。25.讀“水循環”示意圖依次回答:(1)水循環環節名稱:② ;(2)圖中【 】(填序號)、 環節(填環節名稱)所構成的水循環使陸地上水得到不斷的補充。(3)對水循環重要意義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使大氣圈、巖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聯系,在其間進行能量交換和物質遷移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變③使陸地徑流增多,海洋蒸發減少④使水資源形成不斷更新的統一系統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1)蒸發(2) ②③④⑥ 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3)C【分析】本大題以水循環示意圖為材料,設置三道小題,涉及水循環的環節、水循環的意義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詳解】(1)讀圖分析,②是指海洋水受熱蒸發,②環節名稱是蒸發。(2)水循環分為海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和海陸間循環三類,根據所學知識,②③④⑥的水循環聯系了海洋和陸地,屬于海陸間循環,能將海洋水轉化為陸上淡水,從而使陸地水資源不斷得到補充和更新,②是蒸發,③是水汽輸送,④是降水,⑥是地表徑流。(3)水循環可以使大氣圈、巖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聯系,在其間進行能量交換和物質遷移;使水資源形成不斷更新的統一系統,①④正確;全球各地的水量保持平衡,并不一定是保持不變;從長期來看,徑流量和海洋蒸發量都相對穩定;②③錯誤;故選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上:1.1地球上的水專題講義(原卷).docx 八上:1.1地球上的水專題講義(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