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上:1.5物質的溶解---基礎概念應用(1)專題講義姓名:___________【知識新授】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 100 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數值越大,表明該溫度下,物質的溶解能力越強。溶解度曲線通過實驗測出物質在各個不同溫度的溶解度, 運用數學方法可以繪制出溶解度曲線。溶解度曲線表示以下幾方面的意義:曲線上每個點表示某溫度下某溶質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線表示同一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不同溶解度數值;曲線表示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時的溶解度數值;曲線表示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大小的情況;兩條曲線的交點,表示在該溫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曲線上每個點所配制的溶液是該溫度下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曲線下方的點表示對應溫度下該溶質的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計算根據溶解度的概念可知,要計算物質的溶解度,溶液一定要是飽和的。由于在飽和溶液中,溶液、溶劑和飽和溶液的質量比是確定的,因此溶解度跟飽和溶液中的溶質、 劑和溶液質量之間存在著對應的定量關系: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公式的變換形式:m 質=m 液×溶質的質量分數;m 液=m 質÷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P%)與溶解度(S)的關系:SP%= ×100%100 克+S【鞏固提高】一、選擇題1.下列影響固體物質溶解性大小的因素是( )①溶質的多少 ②溶質的性質 ③溶劑的多少 ④溶劑的性質 ⑤溶液是否飽和 ⑥是否攪拌 ⑦溫度A.全部 B.②④⑦ C.②④⑤⑦ D.②③④⑤⑥2.如圖所示為蒸發氯化鈉溶液的實驗過程,其中①→②→③為恒溫蒸發過程,③→④為升溫蒸發過程,②溶液恰好為飽和狀態,分析實驗過程,可以作出的正確判斷是( )A.在①→②過程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保持不變B.在②→③過程中,氯化鈉的溶解度不斷增大C.在③→④過程中,水的質量分數不斷增大D.在②→④過程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先不變后增大3.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溶液剛好飽和析出晶體;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溶液剛好飽和析出晶體在上述四個過程中,各相關物理量的變化分析正確的是( )A.①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變小,溶解度不變,溶質質量分數變大B.②溶質質量變小,溶劑質量不變,溶解度變小,溶質質量分數不變C.③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不變,溶解度變小,溶質質量分數變小D.④溶質質量變小,溶劑質量不變,溶解度變小,溶質質量分數不變4.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g。下列是四位同學在20℃時配制的氯化鉀溶液,其中一定達到飽和的是()A.A B.B C.C D.D5.20℃時,向100g水中不斷加入固體甲或改變溫度,得到相應的溶液①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是一種微溶物質 B.②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一定為1:5C.只有②中的溶液為飽和溶液 D.①~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③>②≥①6.打開汽水瓶蓋會有大量氣泡冒出,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隨( )A.壓強增大而減小 B.壓強減小而減小C.溫度升高而升高 D.溫度降低而減小7.下列關于溶解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g溶液里所溶解的最大質量B.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C.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溶解在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D.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溶劑里所溶解的最大質量8.一杯50℃的氯化鈉溶液,只讓其溫度發生如圖所示的變化,若不考慮水分的蒸發,則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溶液一定都是不飽和溶液 B.乙、丙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C.丙溶液的溫度一定為30℃ D.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丙溶液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B.20℃時,36g氯化鈉溶于100g水中,恰好達到飽和,此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36%C.溫度升高時,物質的溶解度增大D.凡是均一,透明的液體就是溶液10.為了研究食鹽和蔗糖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強弱,四位同學分別設計了一個實驗,其中較為合理的是( )A.時,分別把10克食鹽和10克蔗糖放在的兩杯水中,充分攪拌后,發現全部溶解,說明食鹽和蔗糖溶解能力相同B.時,分別把10克食鹽和20克蔗糖放在的兩杯水中,充分攪拌后,發現全部溶解,說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較強C.把20克的食鹽放在的水中,充分攪拌后只有部分溶解;把20克蔗糖放在的水中,充分攪拌后全部溶解,說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較強D.20℃時,分別把20克食鹽和20克蔗糖放在50mL的兩杯水中,充分攪拌后,發現食鹽只有部分溶解而蔗糖全部溶解,說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較強11.對于大多數固體溶質的不飽和溶液,要使之成為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降低溫度;②升高溫度;③加同種溶質;④加溶劑;⑤恒溫蒸發溶劑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12.某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6%,它表示( )A.100g水中溶解了16g氯化鈉 B.100mL氯化鈉溶液中氯化鈉占16gC.100mL溶液中氯化鈉占16mL D.100g氯化鈉溶液中含氯化鈉16g13.通過對溶液知識的學習,判斷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飽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的溶液 B.均一、穩定的液體都是溶液C.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增大 D.飽和溶液可能是濃溶液14.以下對“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克”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A.20℃時,31.6克硝酸鉀完全溶解在水中B.20℃時,100克溶液含31.6克硝酸鉀C.31.6克硝酸鉀溶解在100克水中達到飽和狀態D.20℃時,31.6克硝酸鉀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達到飽和狀態15.某次蔗糖溶解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不考慮水分蒸發,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②③中溶液的溶解度不同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C.②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相同 D.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16.小馳在如圖所示的燒杯(用石蠟將燒杯和塑料片粘在一起)中加入一種固體物質,攪拌后,發現石蠟熔化,塑料片掉了下來。則加入的物質可能是( )A.氫氧化鈉 B.硝酸銨 C.氯化鈉 D.蔗糖17.有關溶液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溶液都是無色透明、均一、穩定的混合物B.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C.室溫下,向飽和的食鹽水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鉀固體,攪拌,固體不溶解D.把飽和溶液溫度升高時,若溶液質量不變,則溶液質量分數也不變18.將某物質放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分別通過加水或升溫處理,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②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B.③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C.②中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比①大D.③中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比②大19.在室溫下進行的下列操作會使溶液中溶質的溶解度和溶質質量分數都發生變化的是(不考慮水分的蒸發)( )A.將一定量不飽和石灰水降溫至10℃ B.取一定量蔗糖不飽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C.將一定量硝酸鉀飽和溶液降溫至10℃ D.取一定量氯化鈉飽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水20.20℃時幾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物質名稱 氯化鈉 氫氧化鈣 氯酸鉀 硝酸鉀溶解度(克/100克水) 36.0 0.165 7.4 3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時,飽和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6%B.20℃時,100克水最多溶解7.4克氯酸鉀C.20℃時,將20克硝酸鉀加入到50克水中形成的是不飽和溶液D.20℃時,增加水的質量可以增大氫氧化鈣的溶解度21.小明向燒杯中依次加入20克食鹽,實驗過程如圖所示。若實驗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②中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B.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為40克C.③和④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D.④中再加水50克,仍有6克食鹽未溶解22.如圖為小明自制“棒棒糖”的流程,則下列燒杯內溶液一定為飽和溶液的是( ) 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乙、丁23.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克。在20℃室溫環境中,往一杯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加入少量水,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A.加水后,溶質的質量分數變大 B.加水后,溶液的質量保持不變C.原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36% D.該過程中氯化鈉的溶解度不變24.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圖所示進行操作。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A.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丙和丁的溶質質量分數不相等C.乙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比甲大 D.蔗糖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5.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離技術,如圖所示,通過對海水加壓,水分子透過淡化膜進入左側的淡水池,從而得到淡水,加壓一段時間后未有晶體析出,則右側剩余的海水與加壓前相比不變的是( )A.溶劑質量 B.溶質質量 C.溶液質量 D.溶質質量分數26.20℃時,將甲、乙兩種固體分別加入等質量的水中,加入固體的質量與其形成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如圖所示(甲和乙在溶解過程中既不吸熱也不放熱)。則20℃時( )A.甲的溶解度比乙小B.乙的溶解度為20克C.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1:3D.乙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5%27.已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克。在20℃時小明在甲、乙、丙三個相同的杯子中各注入100克蒸餾水,然后分別加入30克、40克和50克食鹽(如圖)。充分溶解后這三杯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丙<乙<甲 D.甲=乙<丙28.20℃時,稱取18g氯化鈉固體倒于燒杯中,將一定量的水依次加入燒杯中,并不斷攪拌,使之充分溶解,實驗過程如圖所示。(已知20℃,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乙燒杯中溶液的質量為34g B.乙和丙兩燒杯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C.丁燒杯中的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D.丁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5%29.t℃時,某物質的溶解度為10g,在其飽和溶液中溶液、溶劑、溶質之間的質量比正確的是( )A.溶液:溶質=11:1 B.溶液:溶質=10:11C.溶劑:溶質=11:10 D.溶質:溶劑=10:1130.濃度為10%的食鹽溶液100克,將其濃度增加到20%,可采用的方法( )A.加入20克食鹽固體 B.把溶液中的水蒸發掉一半C.加入200克30%的食鹽溶液 D.把水蒸發掉50克31.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某溫度下兩種不同物質的溶液,當溶質質量分數相同時,該溫度下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一定相同B.某溫度下,溶解度為25g的A物質,可以配置該溫度下質量分數為20%的飽和溶液C.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后,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減少D.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其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增大32.取四份20℃時一定質量的飽和硝酸鉀溶液,分別進行如下實驗后,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A.保持溫度不變,蒸發10g水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B.保持溫度不變,加入10g硝酸鉀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C.保持溫度不變,蒸發l0g水后,硝酸鉀的溶解度增大D.保持溫度不變,加入10g氯化鈉后,溶液質量增大33.一個大蘿卜上挖了一個孔,向其中注入飽和食鹽水,一段時間后將食鹽水倒出。保持溫度不變,在倒出的食鹽水中加入少量的食鹽,還能繼續溶解。這說明( )A.倒出的溶液是飽和溶液 B.倒出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C.食鹽溶解度升高 D.食鹽溶解度降低34.已知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克。在該溫度下將20克硝酸鉀放入80克水中,充分攪拌,則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約為( )A.20.0% B.24.0% C.31.6% D.40.0%35.把10g氯化鈉的固體放入50g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 )A.10% B.16.7% C.20% D.25%36.下表是固體A和B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溫度(℃) 0 30 50 100A溶解度(g) 0.173 0.165 0.121 0.076B溶解度(g) 13.3 31.6 63.9 246A.30℃時,A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會變為不飽和溶液B.50℃時,B物質的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會析出晶體,但溶液仍飽和C.100℃時,A物質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小于B物質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D.30℃時,100gB物質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50%37.將氫氧化鈉固體加入到一定量蒸餾水中,不斷攪拌,用溫度傳感器記錄溶解過程中的溫度變化,結果如圖所示。圖中a、c兩點觀察到溶液中有固體存在,b點固體完全消失。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A.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會放熱 B.a點時溶液質量分數比b點小C.b點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D.d點時的溶解度與c點時不同38.小明在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硝酸鉀溶液時,向一定量的硝酸鉀顆粒中按如圖方式加水,充分攪拌。下列關于該過程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與加入水的質量的關系圖可能合理的是( )A.B.C.D.二、填空題39.下表為兩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請回答:溫度/℃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氯化鉀 34.0 40.0 45.6 51.5 56.7硝酸鉀 31.6 63.9 110 169 246(1)6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是 g。(2)40℃時,將30g氯化鉀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3)將20℃時硝酸鉀和氯化鉀的兩種飽和溶液升溫至60℃,則兩種溶液的溶質質量數大小關系是:硝酸鉀 氯化鉀(填“>”、“<”或“=”)。40.如圖所示,小科同學將200克質量分數為20%的硝酸鉀溶液做如圖所示的操作,請通過計算回答以下問題:(1)往甲杯溶液加入多少克硝酸鉀固體,完全溶解后,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變為40%? (結果保留到0.01)(2)若將乙杯溶液質量分數變40%,需蒸發水多少克?41.下表是氯化鈉、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請根據表格內容及實驗現象回答下列問題。溫度(℃) 20 40 50溶解度/g 氯化鈉 36.0 36.6 37.0硝酸鉀 31.6 63.9 85.5(1)從上表可知,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的是 。(2)20℃時,將等質量的氯化鈉、硝酸鉀分別放入盛有100g水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圖1所示,此時, 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較大;升溫到50℃時,兩燒杯溶液情況如圖2所示,此時,甲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 (選填“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或“不能確定”)。 42.在室溫下完成如下實驗,若固體A(不含結晶水)溶于水既不吸熱,也不放熱,且實驗過程中不考慮水的蒸發。請回答: (1)上述四種溶液中一定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 。(2)四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 。(均用序號表示)43.下表為硫酸密度與硫酸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對照表(20℃)密度(g/ml) 1.01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1 1.84質量分數(%) 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有一物塊A,其體積為500cm3,密度為1.30g/cm3.一只容器中盛有某硫酸溶液5千克,將物塊A放入該溶液中靜止后如圖所示,此時物塊A有的體積露出液面。(1)物塊A靜止時受到的浮力為 N(2)求這種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 ?(3)要使物塊A全部浸入溶液中,至少需要往容器中加水多少千克? (容器足夠大,加水后溶液不溢出。)44.60℃時,將30g硝酸鉀完全溶于210g水中,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1)溫度升高到80℃,此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2)要使溶液的質量分數變為原來的1/2,則需添加 g水。45.某溫度時,蒸干35g硝酸鉀飽和溶液后得到10g硝酸鉀,該溫度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 克,一木塊漂浮于50℃時的硝酸鉀飽和溶液中(甲圖),溫度改變時(不考慮由此引起的木塊和溶液體積的變化),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隨時間(t)發生了如圖乙所示的變化,由此推測出溫度的改變方式是 (填“升溫”“降溫”)46.將30克固體物質X(不含結晶水),投入盛有20克水的燒杯中,攪拌,測得0℃、t1℃、t2℃、t3℃時燒杯中溶液的質量分別如圖中A、B、C、D點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A、B兩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較大的是 。(填字母)(2)t1℃時,固體物質X的溶解度為 。(3)A、B、C、D四點對應的溶液中可能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編號)。47.t℃時,100g某硝酸鉀溶液在恒溫條件下經過如下圖所示的變化。(1)甲燒杯中的溶液是 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2)甲、乙、丙、丁四個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的是 。(3)t℃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 g。48.在一定溫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質量的氯化鉀固體,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鉀的質量與得到相應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1)該溫度下氯化鉀的溶解度為 g。(2)燒杯①②③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分別為a、b、c,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用“>”“<”或“=”表示)其中屬于飽和溶液的是燒杯 (填序號)49.小科學習了有關溶液的知識后,進行了如下探究:(已知KCl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1)實驗一中,ABCD四個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2)實驗二中,請判斷①③④三個燒杯中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用序號表示)50.有A、B、C、D四個燒杯中分別盛有質量為100克的水,在相同的溫度下,向四個小燒杯中分別加入200g、150g、100g、50g某溶質,充分溶解后,如圖所示。請回答:(1) (填序號)中盛的一定是不飽和溶液。(2)D燒杯中的溶液靜置一段時間后不分層,這說明溶液具有 特點。(3)要使C燒杯與D燒杯中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則可向C燒杯繼續加入水 克。51.t°C時,100g某硝酸鉀溶液在恒溫條件下經過如圖所示的變化。(1)甲燒杯中的溶液是 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2)甲、乙、丙、丁四個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的是 。(3)若丁燒杯中析出晶體的量等于5g,則甲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52.將80克固體物質放入盛有50克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測得其溶液質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1)該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而 (選填“增大”或“減小”)。(2)A點所對應的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之比是 。(3)從40℃到60℃的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53.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一所示:(1)t1℃時,溶解度大小關系為:甲 乙(填“>”、“<”或“=”);(2)t2℃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質 g;(3)圖二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狀態變化過程可以在圖一中表示為 (填序號)。A.b點→a點 B.c點→a點 C.c點→b點 D.c點→d點54.食鹽是人們生活中一種重要的調味品,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已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克。則(1)20℃時,100克氯化鈉飽和溶液中溶解的氯化鈉的質量為 克(保留1位小數)(2)20℃時,向10g水中逐漸加入氯化鈉固體直至不能溶解,有部分固體剩余。下列圖像正確表示此過程中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或溶解度與時間的變化關系的是 ;A.B.C. D.(3)若用加入氯化鈉固體的方法將200克氯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由10%變成20%,則需要加入的氯化鈉的質量為多少 ?三、簡答題55.現有60g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欲使其質量分數增大1倍,可采取的措施是:(1)若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則需要蒸發掉多少克水?(2)若采用加入溶質的方法,應加入多少克固體氯化鈉?56.“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由航天員王亞平開講。她利用過飽和乙酸鈉溶液演示太空“冰”實驗;擠出了一個過飽和乙酸鈉溶液的液體球,用沾了晶體的棉棒觸碰一下,液體球馬上形成一個“冰球”。科學興趣小組查閱資料后發現,乙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如下表所示: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乙酸鈉的溶解度/g 33.0 40.8 46.5 54.5 65.5 83 139請回答下列問題:(1)20℃時,46.5g的乙酸鈉固體最多能配成飽和溶液 克。(2)有同學提出,在“冰雪”實驗中,“冰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物質凝固,他的說法是否正確 (填“正確”或“不正確”)。(3)20℃時,10g乙酸鈉溶解于200g水中,所得溶液質量分數為多少。 (精確到0.1%)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科學地節約用水。現有一件剛剛用洗滌劑洗過的衣服,“擰干”后濕衣服上殘留的溶液質量為100克,其中含洗滌劑的質量分數為1%,現預用4000克清水對這件濕衣服進行漂洗。方法一,直接將濕衣服放入全部清水中,充分漂洗。方法二,將清水平均分成兩等份,將濕衣服放入第一份清水中充分漂洗,然后“擰干”,濕衣服上殘留的溶液質量為100克,然后再將濕衣服放入第二份清水中充分漂洗。請通過計算比較方法一和方法二哪種方法更好?58.在一定溫度下,向8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質量的氯化鉀固體,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鉀的質量與得到相應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1)該溫度下氯化鉀的溶解度是 克。(2)甲、乙、丙的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分別為a、b、c,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用“>”“<”或“=”表示出來)。(3)請計算至少需要往丙燒杯中加入多少水,才能溶解所有氯化鉀?(結果保留1位小數)59.欲使100 g 5%的硝酸鈉溶液濃度增大到20%,問(1)需要蒸發水多少克?(2)若換用增加溶質的方式,則需要加入硝酸鈉多少克?60.欲使120g 10%的硝酸鈉溶液濃度增大到25%,問(1)若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則需要蒸發多少克水?(2)若采用加入溶質的方法,則應該加入多少克硝酸鈉?61.某興趣小組用硝酸鉀進行了圖甲所示的實驗,硝酸鉀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如圖乙。(1)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鉀質量為 克。(2)②中硝酸鉀溶液為 (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3)計算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62.計算題:70℃時,100g飽和氯化銨溶液中含有氯化銨 37.5g。則:(1)該溫度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為多少?(2)若將此溶液稀釋到25%,需加水多少?在農業生產上,常需要用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現要配置120kg這種溶液,需要氯化鈉和水的質量各是多少?64.20℃時,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度為36克。現將10克氯化鈉溶于40克水中,求:(1)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2)若欲使原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減少一半,需加水多少克?(3)若欲使原溶液恰好形成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可恒溫蒸發多少克水?(保留一位小數)65.舟山海鮮聞名全國,但是有一些不法商販為了獲取暴利,會用福爾馬林浸泡海鮮,以延長其保鮮時間,這對食用者的健康有很大損害。查閱資料發現福爾馬林是濃度為35%-40%的甲醛溶液。在醫學上,常用來浸泡病理切片及生物標本,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中,如果要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40%的福爾馬林溶液,需要甲醛的質量為多少?(2)如果將該溶液稀釋為35%的溶液,需要加入多少毫升的水?(結果保留一位小數)八上:1.5物質的溶解---基礎概念應用(1)專題講義姓名:___________【知識新授】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 100 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數值越大,表明該溫度下,物質的溶解能力越強。溶解度曲線通過實驗測出物質在各個不同溫度的溶解度, 運用數學方法可以繪制出溶解度曲線。溶解度曲線表示以下幾方面的意義:曲線上每個點表示某溫度下某溶質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線表示同一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不同溶解度數值;曲線表示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時的溶解度數值;曲線表示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大小的情況;兩條曲線的交點,表示在該溫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曲線上每個點所配制的溶液是該溫度下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曲線下方的點表示對應溫度下該溶質的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計算根據溶解度的概念可知,要計算物質的溶解度,溶液一定要是飽和的。由于在飽和溶液中,溶液、溶劑和飽和溶液的質量比是確定的,因此溶解度跟飽和溶液中的溶質、 劑和溶液質量之間存在著對應的定量關系: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公式的變換形式:m 質=m 液×溶質的質量分數;m 液=m 質÷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P%)與溶解度(S)的關系:SP%= ×100%100 克+S【鞏固提高】一、選擇題1.下列影響固體物質溶解性大小的因素是( )①溶質的多少 ②溶質的性質 ③溶劑的多少 ④溶劑的性質⑤溶液是否飽和 ⑥是否攪拌 ⑦溫度A.全部 B.②④⑦ C.②④⑤⑦ D.②③④⑤⑥【答案】B【分析】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溶質種類、溶解種類影響;【詳解】由分析可知:①溶質的多少、③溶劑的多少、⑤溶液是否飽和、 ⑥是否攪拌不會影響溶解度;②溶質的性質、④溶劑的性質、⑦溫度會影響物質的溶解度;故選B。2.如圖所示為蒸發氯化鈉溶液的實驗過程,其中①→②→③為恒溫蒸發過程,③→④為升溫蒸發過程,②溶液恰好為飽和狀態,分析實驗過程,可以作出的正確判斷是( )A.在①→②過程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保持不變B.在②→③過程中,氯化鈉的溶解度不斷增大C.在③→④過程中,水的質量分數不斷增大D.在②→④過程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先不變后增大【答案】D【詳解】A、根據①溶液變化為②溶液,沒有晶體析出,所以圖①和圖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相等,在①→②過程中,溶劑質量減少,所以溶質質量分數②>①故A說法錯誤;B、②③都是恒溫蒸發得到的氯化鈉的飽和溶液,所以圖②和圖③中溶液的溫度不變,溶解度不變,故B說法錯誤;C、在③→④過程中,升溫蒸發水分,此時溶解度變大,溶質的質量分數④>③,所以溶劑水的質量分數③>④,即溶劑質量分數減小,故C說法錯誤;D、在②→③過程中,氯化鈉的溶解度不變,溶質質量分數不變,在③→④過程中,升溫蒸發水分,此時溶解度變大,溶質的質量分數④>③,故D說法正確;故選D。3.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溶液剛好飽和析出晶體;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溶液剛好飽和析出晶體在上述四個過程中,各相關物理量的變化分析正確的是( )A.①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變小,溶解度不變,溶質質量分數變大B.②溶質質量變小,溶劑質量不變,溶解度變小,溶質質量分數不變C.③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不變,溶解度變小,溶質質量分數變小D.④溶質質量變小,溶劑質量不變,溶解度變小,溶質質量分數不變【答案】A【詳解】①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等溫蒸發溶劑剛好變成飽和溶液時,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減小,溶解度不變,溶質質量分數增大;②飽和溶液繼續等溫蒸發溶劑就會析出晶體,此時,溶質質量減小,溶劑質量減小,溶解度不變,溶質質量分數不變;③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降溫至剛好飽和時,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不變,溶解度減小,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④飽和硝酸鉀溶液繼續降溫至析出晶體時,溶質質量減小,溶劑質量不變,溶解度減小,溶質質量分數減小。故選A。4.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g。下列是四位同學在20℃時配制的氯化鉀溶液,其中一定達到飽和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詳解】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34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A、2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17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向50g水中加入10g氯化鉀,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故選項錯誤。B、2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17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向50g水中加入17g氯化鉀,所得溶液是恰好是飽和溶液,故選項正確。C、20℃時,向100g水中加入20g氯化鉀,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故選項錯誤。D、20℃時,向100g水中加入33g氯化鉀,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故選項錯誤。故選B。5.20℃時,向100g水中不斷加入固體甲或改變溫度,得到相應的溶液①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是一種微溶物質B.②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一定為1:5C.只有②中的溶液為飽和溶液D.①~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③>②≥①【答案】D【詳解】A、由圖可知,100g的水中溶解度的甲物質的質量大于或等于20g,屬于易溶物質,故錯誤;B、繼續加入20g甲物質后,底部有固體,不能確定甲溶解的質量,故無法確定溶質與溶劑質量比,故錯誤;C、②燒杯中底部有固體,故一定是飽和溶液,溶液③可能不飽和,可能剛剛飽和,故錯誤;D、③燒杯中溶解了40g的固體,①燒杯中溶解了20g固體,②中溶解甲的質量大于等于20g,故正確;故選D。6.打開汽水瓶蓋會有大量氣泡冒出,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隨( )A.壓強增大而減小 B.壓強減小而減小C.溫度升高而升高 D.溫度降低而減小【答案】B【詳解】汽水是將二氧化碳氣體加壓制成的,打開汽水瓶蓋,壓強減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減小,所以打開汽水瓶蓋會有大量氣泡冒出,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減小而減小,隨壓強增大而增大,故選B。7.下列關于溶解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g溶液里所溶解的最大質量B.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C.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溶解在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D.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溶劑里所溶解的最大質量【答案】B【詳解】A.沒有說明是100g試劑,也沒說明是飽和狀態。故錯誤;B.溶解度的四個要素,一定溫度,100g溶劑,飽和狀態,溶解的溶質質量都具有,故正確;C.沒有說明是100g溶劑,故錯誤;D.沒有說明是100g溶劑,故錯誤。故選B。8.一杯50℃的氯化鈉溶液,只讓其溫度發生如圖所示的變化,若不考慮水分的蒸發,則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溶液一定都是不飽和溶液 B.乙、丙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C.丙溶液的溫度一定為30℃ D.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丙溶液【答案】D【詳解】A. 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甲溶液由50℃降低到40℃,無晶體析出,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乙溶液可能恰好飽和,此選項錯誤; B. 乙溶液可能是不飽和溶液,丙溶液中有未溶解的固體物質,丙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此選項錯誤;C. 丙溶液的溫度不一定為30℃,此選項錯誤;D. 丙溶液中有未溶解的固體物質,所以丙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小于乙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即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丙溶液,此選項正確。故選D。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B.20℃時,36g氯化鈉溶于100g水中,恰好達到飽和,此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36%C.溫度升高時,物質的溶解度增大D.凡是均一,透明的液體就是溶液【答案】A【詳解】A、濃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溶液是否飽和與溶液的濃稀沒有必然聯系,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正確。B、20℃時,36g氯化鈉溶于100g水中,恰好達到飽和,此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100%<36%,故選項說法錯誤。C、溫度升高時,物質的溶解度不一定增大,如氫氧化鈣,故選項說法錯誤。D、均一的、透明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的、透明的液體,但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A。10.為了研究食鹽和蔗糖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強弱,四位同學分別設計了一個實驗,其中較為合理的是( )A.時,分別把10克食鹽和10克蔗糖放在的兩杯水中,充分攪拌后,發現全部溶解,說明食鹽和蔗糖溶解能力相同B.時,分別把10克食鹽和20克蔗糖放在的兩杯水中,充分攪拌后,發現全部溶解,說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較強C.把20克的食鹽放在的水中,充分攪拌后只有部分溶解;把20克蔗糖放在的水中,充分攪拌后全部溶解,說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較強D.20℃時,分別把20克食鹽和20克蔗糖放在50mL的兩杯水中,充分攪拌后,發現食鹽只有部分溶解而蔗糖全部溶解,說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較強【答案】D【詳解】A、在20℃時,分別把10克食鹽和10克蔗糖放入50克的兩杯水中,充分攪拌后發現全部溶解,但無法確定是否達到了最大溶解能力,不能說明在20℃時食鹽和蔗糖的溶解能力是相同的,故A不正確;B、在20℃時,分別把10克食鹽和20克蔗糖放入50克的兩杯水中,充分攪拌后發現全部溶解,無法確定是否能夠繼續溶解食鹽和蔗糖,不能說明在20℃時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鹽強,故B不正確;C、把20克食鹽放在15℃的50克水中,充分攪拌后發現只有部分溶解;把20克蔗糖放入20℃的50克水中,充分攪拌后發現全部溶解,由于溫度不同,不能說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鹽強,故C不正確;D、在20℃時,分別把20克食鹽和20克蔗糖放入50克的兩杯水中,充分攪拌后發現食鹽只有部分溶解而蔗糖全部溶解,說明在20℃時,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鹽強,故D正確。故選D。11.對于大多數固體溶質的不飽和溶液,要使之成為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降低溫度;②升高溫度;③加同種溶質;④加溶劑;⑤恒溫蒸發溶劑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答案】A【詳解】增加同種溶質、蒸發溶劑,能使固體溶質的不飽和溶液成為飽和溶液;多數固體溶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降低溫度能使多數固體溶質的不飽和溶液成為飽和溶液;①③⑤符合要求,故選A。12.某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6%,它表示( )A.100g水中溶解了16g氯化鈉 B.100mL氯化鈉溶液中氯化鈉占16gC.100mL溶液中氯化鈉占16mL D.100g氯化鈉溶液中含氯化鈉16g【答案】D【詳解】溶質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 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16%的含義是每 100g 溶液中含有溶質的質量為16g。故選D。13.通過對溶液知識的學習,判斷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飽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的溶液B.均一、穩定的液體都是溶液C.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增大D.飽和溶液可能是濃溶液【答案】D【詳解】A、食鹽的飽和溶液不能再溶解食鹽,但是還可以溶解純堿,選項A錯誤;B、蒸餾水就是均一、穩定的,但它是純凈物而不是混合物,因此它不是溶液,選項B錯誤;C、不飽和溶液通過降低溫度的方法達到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選項C錯誤; D、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選項D正確。故選D。14.以下對“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克”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A.20℃時,31.6克硝酸鉀完全溶解在水中B.20℃時,100克溶液含31.6克硝酸鉀C.31.6克硝酸鉀溶解在100克水中達到飽和狀態D.20℃時,31.6克硝酸鉀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達到飽和狀態【答案】D【分析】根據溶解度的概念,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31.6g,其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鉀,溶液達到飽和狀態。【詳解】A、在20℃時,31.6g硝酸鉀溶解在100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而不是溶解在水中,故A錯誤;B、20℃時,100g溶劑中最多能溶解31.6g硝酸鉀,而不是100g溶劑中含有31.6g硝酸鉀,故B錯誤;C、該選項沒有指明溫度,故C錯誤;D、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克,含義是20℃時,31.6g硝酸鉀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飽和狀態,故D正確。故選D。【點睛】溶解度是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溶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所溶解的溶質質量;溶解度定義中的四要素:一定溫度、100g溶劑、溶液達到飽和狀態、溶解的質量及單位克。15.某次蔗糖溶解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不考慮水分蒸發,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②③中溶液的溶解度不同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C.②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相同D.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答案】B【詳解】A、②③中溶液的溫度不同,溶解度不同,A正確;B、③中沒有剩余固體,③中溶液有可能是飽和溶液,也有可能是不飽和溶液,B不正確;C、②③中溶劑質量相同,溶質質量不同,②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是不相同的,C正確;D、③中蔗糖全部溶解,②中蔗糖部分溶解,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D正確。故選:B。16.小馳在如圖所示的燒杯(用石蠟將燒杯和塑料片粘在一起)中加入一種固體物質,攪拌后,發現石蠟熔化,塑料片掉了下來。則加入的物質可能是( )A.氫氧化鈉 B.硝酸銨 C.氯化鈉 D.蔗糖【答案】A【詳解】A、氫氧化鈉溶于水時放出熱量,能使石蠟融化,符合題意;B、硝酸銨晶體,溶于水時吸收熱量,使溶液的溫度下降,不能使石蠟融化,不符合題意;C、氯化鈉溶于水時,溶液溫度變化不大,不符合題意;D、蔗糖溶于水時,溶液溫度變化不大,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有的物質溶于水時會放出熱量,使溶液溫度升高,如濃硫酸等;有的物質與水反應會放出熱量,使液體溫度升高;如生石灰;也有些物質溶于水時會吸收熱量,使溶液溫度降低,如硝酸銨等。17.有關溶液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溶液都是無色透明、均一、穩定的混合物B.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C.室溫下,向飽和的食鹽水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鉀固體,攪拌,固體不溶解D.把飽和溶液溫度升高時,若溶液質量不變,則溶液質量分數也不變【答案】D【分析】【詳解】A、所有的溶液都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但是不一定是無色的,故A不正確;B、當溫度相同時,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不一定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沒有指明溫度,故B不正確;C、室溫下,向飽和的食鹽水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鉀固體,攪拌,固體能溶解,故C不正確;D、把飽和溶液溫度升高時,若溶液質量不變,說明溶質的質量沒有變化,溶液質量分數也不變,故D正確。故選D。18.將某物質放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分別通過加水或升溫處理,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②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B.③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C.②中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比①大D.③中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比②大【答案】D【詳解】A、由圖可知,溶液中加水后形成的溶液②底部有固體剩余,則所得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選項錯誤;B、由圖可知,給溶液升溫后形成的溶液③中固體全部溶解,則得到的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選項錯誤;C、由圖可知,溶液②中溶質的質量大于溶液①中溶質的質量,但溶液②中溶劑的質量也大于溶液①中溶劑的質量,所以無法確定兩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選項錯誤;D、由圖可知,溶液②中溶質的質量小于溶液③中溶質的質量,溶液②中溶劑水的質量大于溶液③中溶劑水的質量,所以③中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比②大,選項正確,故選D。19.在室溫下進行的下列操作會使溶液中溶質的溶解度和溶質質量分數都發生變化的是(不考慮水分的蒸發)( )A.將一定量不飽和石灰水降溫至10℃B.取一定量蔗糖不飽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C.將一定量硝酸鉀飽和溶液降溫至10℃D.取一定量氯化鈉飽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水【答案】C【詳解】A. 石灰水是氫氧化鈣溶液,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將一定量不飽和石灰水降溫至10℃,溶解度增大,溶液仍是不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此選項不符合題意;B. 取一定量蔗糖不飽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溶質質量增大,溶質質量分數變大。由于溫度不變,蔗糖的溶解度不變,此選項不符合題意;C. 將一定量硝酸鉀飽和溶液降溫至10℃,溶解度減小,有晶體析出,溶質質量分數變小,此選項符合題意;D. 取一定量氯化鈉飽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溶質質量分數減小,由于溫度不變,溶解度不變,此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20.20℃時幾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物質名稱 氯化鈉 氫氧化鈣 氯酸鉀 硝酸鉀溶解度(克/100克水) 36.0 0.165 7.4 3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時,飽和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6%B.20℃時,100克水最多溶解7.4克氯酸鉀C.20℃時,將20克硝酸鉀加入到50克水中形成的是不飽和溶液D.20℃時,增加水的質量可以增大氫氧化鈣的溶解度【答案】B【詳解】A、由圖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克,則20℃時,飽和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00%≈26.5%,選項錯誤;B、由圖可知,20℃時氯酸鉀的溶解度為7.4克,則20℃時,100克水最多溶解7.4克氯酸鉀,選項正確;C、由圖可知,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克,則20℃時將20克硝酸鉀加入到50克水中,只能夠溶解15.8克硝酸鉀,形成的是飽和溶液,選項錯誤;D、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只受溫度影響,增加水的質量不能增大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選項錯誤,故選B。21.小明向燒杯中依次加入20克食鹽,實驗過程如圖所示。若實驗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②中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B.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為40克C.③和④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D.④中再加水50克,仍有6克食鹽未溶解【答案】B【詳解】A、根據圖示可知,在100g水中加入60g食鹽,充分溶解后得到136g溶液,此時最多能溶解溶質的質量為:136g-100g=36g;圖②中100g水中加入食鹽質量為20g<36g,因此溶液②是不飽和溶液,說法正確;B、根據選項A的分析可知,該溫度下100g最多溶解36g食鹽,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為36克,說法錯誤;C、圖③和圖④均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和溶液質量相同,二者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說法正確;D、根據選項A的分析可知,該溫度下100g最多溶解36g食鹽,則150g水中最多溶解食鹽的質量=,未溶解食鹽質量=60g-54g=6g,說法正確。故選B。22.如圖為小明自制“棒棒糖”的流程,則下列燒杯內溶液一定為飽和溶液的是( ) 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乙、丁【答案】D【詳解】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當溶液底部有剩余溶質存在,且溶質的量不再減少時,表明溶液已飽和,乙和丁燒杯內溶液底部有未溶解的固體,則乙和丁燒杯內溶液一定為飽和溶液。故選D。23.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克。在20℃室溫環境中,往一杯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加入少量水,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A.加水后,溶質的質量分數變大 B.加水后,溶液的質量保持不變C.原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36% D.該過程中氯化鈉的溶解度不變【答案】D【詳解】A、在20℃室溫環境中,往一杯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加水后溶液中的水的質量增加,溶液的質量隨之增加,溶質氯化鈉的質量不變,則溶質的質量分數變小,選項錯誤;B、、在20℃室溫環境中,往一杯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加水后溶液中的水的質量增加,溶液的質量隨之增加,選項錯誤;C、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克,則此時氯化鈉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00%≈26.5%,選項錯誤;D、該過程中溶液的溫度不變,則氯化鈉的溶解度不變,選項正確,故選D。24.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圖所示進行操作。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A.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丙和丁的溶質質量分數不相等C.乙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比甲大 D.蔗糖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答案】B【詳解】A、甲溶液恒溫蒸發掉20g水沒有蔗糖析出,所以甲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分析正確;B、丙溶液底部有未溶解的固體,所以是飽和溶液,從丁溶液里過濾出了蔗糖固體,丁溶液也是飽和溶液,丙和丁均為室溫下的飽和溶液,則丙和丁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分析錯誤;C、在乙溶液里,溶劑的量比甲溶液中溶劑的量少20g,所以乙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比甲大,分析正確;D、由題意可知,蔗糖的溶液在降溫時有晶體析出,所以蔗糖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分析正確。故選B。25.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離技術,如圖所示,通過對海水加壓,水分子透過淡化膜進入左側的淡水池,從而得到淡水,加壓一段時間后未有晶體析出,則右側剩余的海水與加壓前相比不變的是( )A.溶劑質量 B.溶質質量 C.溶液質量 D.溶質質量分數【答案】B【詳解】A、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進入左側淡水池,加壓后水的質量減少,不符合題意;B、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進入左側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種鹽的離子不能通過淡化膜,加壓后,右側海水中溶質的質量不變,符合題意;C、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進入左側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種鹽的離子不能通過淡化膜,溶液質量減少,不符合題意;D、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減少,溶質質量分數變大,不符合題意。故選B。26.20℃時,將甲、乙兩種固體分別加入等質量的水中,加入固體的質量與其形成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如圖所示(甲和乙在溶解過程中既不吸熱也不放熱)。則20℃時( )A.甲的溶解度比乙小B.乙的溶解度為20克C.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1:3D.乙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5%【答案】C【詳解】A、沒有確定溫度,不能比較甲、乙溶解度大小,錯誤;B、由圖可知,該溫度下,乙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設該溫度下甲物質的溶解度為x,根據溶解度概念和溶質質量公式,則有:,x=25g,錯誤; C、由圖可知,該溫度下,甲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5%,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公式可知,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25%:(1-25%)=1:3,正確;D、由圖可知,該溫度下,乙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錯誤。故選C。27.已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克。在20℃時小明在甲、乙、丙三個相同的杯子中各注入100克蒸餾水,然后分別加入30克、40克和50克食鹽(如圖)。充分溶解后這三杯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丙<乙<甲 D.甲=乙<丙【答案】B【詳解】在20℃時,小明在甲、乙、丙三個相同的杯子中各注入100克蒸餾水,然后分別加入30克、40克和50克食鹽,甲中能夠溶解30g氯化鈉,溶質質量分數=×100%≈23.1%,乙和丙中溶解的氯化鈉質量都是36g,質量分數都是×100%≈26.5%,因此充分溶解后這三杯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甲<乙=丙。綜上所述:選擇B。28.20℃時,稱取18g氯化鈉固體倒于燒杯中,將一定量的水依次加入燒杯中,并不斷攪拌,使之充分溶解,實驗過程如圖所示。(已知20℃,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乙燒杯中溶液的質量為34gB.乙和丙兩燒杯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C.丁燒杯中的溶液為不飽和溶液D.丁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5%【答案】D【詳解】A、20℃,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則20℃時,25g水中最多溶解9g氯化鈉,所以乙燒杯中溶液的質量=25g+9g=34g,選項正確;B、20℃,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則20℃時,50g水中最多溶解18g氯化鈉,所以丙燒杯中的溶液恰好達到飽和,乙燒杯底部溶質剩余,一定飽和,則乙和丙兩燒杯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選項正確;C、丙燒杯中的溶液恰好達到飽和,再加入22g水達到丁燒杯中的溶液,中的溶劑增加,變為不飽和溶液,選項正確;D、由圖可知,丁燒杯溶液中的氯化鈉的質量為18g,溶液的質量=25g+25g+22g+18g=140g,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00%≈12.9%,選項錯誤,故選D。29.t℃時,某物質的溶解度為10g,在其飽和溶液中溶液、溶劑、溶質之間的質量比正確的是( )A.溶液:溶質=11:1 B.溶液:溶質=10:11C.溶劑:溶質=11:10 D.溶質:溶劑=10:11【答案】A【詳解】t℃時,某物質的溶解度為10g,表示t℃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該物質10g,則溶質為10g、溶劑為100g,溶液為,則溶液、溶劑、溶質之間的質量變為,故選A。30.濃度為10%的食鹽溶液100克,將其濃度增加到20%,可采用的方法( )A.加入20克食鹽固體 B.把溶液中的水蒸發掉一半C.加入200克30%的食鹽溶液 D.把水蒸發掉50克【答案】D【詳解】100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的食鹽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100g×10%=10g,溶劑的質量是:100g-10g=90g。A、加入20g食鹽后,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是: ,不符合題意;B、蒸發掉一半溶劑,即蒸發45g水,則蒸發水后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是: ,不符合題意;C、加入200克30%的食鹽溶液,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應為 ,不符合題意;D、蒸發50g水后,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是:,符合題意。故選D。31.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某溫度下兩種不同物質的溶液,當溶質質量分數相同時,該溫度下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一定相同B.某溫度下,溶解度為25g的A物質,可以配置該溫度下質量分數為20%的飽和溶液C.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后,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減少D.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其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增大【答案】B【詳解】A、某溫度下兩種不同物質的溶液,當溶質質量分數相同時,兩種物質的溶液可能一種為飽和溶液,另一種為不飽和溶液,則該溫度下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不相同,選項錯誤;B、某溫度下,溶解度為25g的A物質,此時該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00%=20%,選項正確;C、恒溫蒸發溶劑時,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后,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選項錯誤;D、改變溫度將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其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選項錯誤;故選B。32.取四份20℃時一定質量的飽和硝酸鉀溶液,分別進行如下實驗后,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A.保持溫度不變,蒸發10g水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B.保持溫度不變,加入10g硝酸鉀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C.保持溫度不變,蒸發l0g水后,硝酸鉀的溶解度增大D.保持溫度不變,加入10g氯化鈉后,溶液質量增大【答案】D【詳解】A. 飽和硝酸鉀溶液,保持溫度不變,蒸發10g水后,有硝酸鉀晶體析出,因為溫度不變,溶解度不變,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此選項錯誤;B. 因為是飽和硝酸鉀溶液,保持溫度不變,則溶解度不變,加入10g硝酸鉀后,硝酸鉀不溶解,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此選項錯誤;C. 因為是飽和硝酸鉀溶液,保持溫度不變,硝酸鉀的溶解度不變,此選項錯誤;D. 因為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保持溫度不變,加入10g氯化鈉后,可溶解氯化鈉,溶解的氯化鈉也是溶質,所以溶液質量增大,此選項正確。故選D。33.一個大蘿卜上挖了一個孔,向其中注入飽和食鹽水,一段時間后將食鹽水倒出。保持溫度不變,在倒出的食鹽水中加入少量的食鹽,還能繼續溶解。這說明( )A.倒出的溶液是飽和溶液 B.倒出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C.食鹽溶解度升高 D.食鹽溶解度降低【答案】B【詳解】A. 在倒出的食鹽水中加入少量的食鹽,還能繼續溶解。這說明倒出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此選項錯誤; B. 在倒出的食鹽水中加入少量的食鹽,還能繼續溶解。這說明倒出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此選項正確;C. 溫度不變,物質的溶解度不變,此選項錯誤;D. 溫度不變,物質的溶解度不變,此選項錯誤。故選B。34.已知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克。在該溫度下將20克硝酸鉀放入80克水中,充分攪拌,則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約為( )A.20.0% B.24.0% C.31.6% D.40.0%【答案】A【詳解】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克,則80克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鉀的質量=80克×=25.28克,則在該溫度下將20克硝酸鉀放入80克水中,充分攪拌,硝酸鉀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00%=20.0%,故選A。35.把10g氯化鈉的固體放入50g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 )A.10% B.16.7% C.20% D.25%【答案】B【詳解】將10 g氯化鈉的固體放入50 g水中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故選B。36.下表是固體A和B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溫度(℃) 0 30 50 100A溶解度(g) 0.173 0.165 0.121 0.076B溶解度(g) 13.3 31.6 63.9 246A.30℃時,A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會變為不飽和溶液B.50℃時,B物質的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會析出晶體,但溶液仍飽和C.100℃時,A物質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小于B物質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D.30℃時,100gB物質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50%【答案】B【詳解】A、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A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因此30℃時,A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會析出晶體,溶液仍為飽和溶液,錯誤;B、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B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因此50℃時,B物質的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會析出晶體,但溶液仍飽和,正確;C、100℃時,A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小于B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但題干沒有提到溶液是否飽和,因此無法比較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錯誤;D、30℃時,B物質的溶解度為31.6g,則該溫度下,100gB物質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錯誤。故選B。37.將氫氧化鈉固體加入到一定量蒸餾水中,不斷攪拌,用溫度傳感器記錄溶解過程中的溫度變化,結果如圖所示。圖中a、c兩點觀察到溶液中有固體存在,b點固體完全消失。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A.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會放熱 B.a點時溶液質量分數比b點小C.b點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D.d點時的溶解度與c點時不同【答案】C【詳解】A、氫氧化鈉固體加入到一定量蒸餾水中,不斷攪拌,由圖像可知溶解過程中溶液溫度升高,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故A說法正確;B、a、b兩點相比較,b點溫度較高,b點的NaOH的溶解度較大,且a點觀察到溶液中有固體存在,b點固體完全消失,因此a點時溶液中溶質較b點少,而水的質量相同,因此a點時溶液質量分數比b點小,故B說法正確;C、b點固體完全消失,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故C說法錯誤;D、由于固體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因此d點時的溶解度與c點時不同,故D說法正確。故選C。38.小明在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硝酸鉀溶液時,向一定量的硝酸鉀顆粒中按如圖方式加水,充分攪拌。下列關于該過程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與加入水的質量的關系圖可能合理的是( )A. B. C. D.【答案】BD【分析】根據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變,飽和溶液加水稀釋溶質質量分數減小分析。【詳解】由圖象可知,甲溶液和乙溶液中均有未溶解的硝酸鉀晶體,所以二者均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丙溶液中沒有晶體存在,可能恰好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則溶質的質量分數與前二者相等,也可能是該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則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丁溶液中又加入了25g水,溶質的質量分數比乙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又減小了。故選BD。二、填空題39.下表為兩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請回答:溫度/℃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氯化鉀 34.0 40.0 45.6 51.5 56.7硝酸鉀 31.6 63.9 110 169 246(1)6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是 g。(2)40℃時,將30g氯化鉀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3)將20℃時硝酸鉀和氯化鉀的兩種飽和溶液升溫至60℃,則兩種溶液的溶質質量數大小關系是:硝酸鉀 氯化鉀(填“>”、“<”或“=”)。【答案】 45.6 飽和 <【分析】由兩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可知,氯化鉀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詳解】(1)由表格信息可知,在60℃時,KCl的溶解度是45.6g。(2)40℃時,KCl的溶解度為40.0g,也就是在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40.0g氯化鉀就達到飽和狀態,那么在該溫度下的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鉀20.0g,故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飽和溶液。(3)在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31.6克,氯化鉀的溶解度是34.0克,升高溫度后,溶解度變大,所給溶質質量不變,溶液質量不變,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還是20℃時氯化鉀、硝酸鉀的溶質質量分數;在20℃時,KNO3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KCl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所以將20℃時KNO3和KCl的飽和溶液同時升高一定溫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硝酸鉀<氯化鉀。【點睛】。40.如圖所示,小科同學將200克質量分數為20%的硝酸鉀溶液做如圖所示的操作,請通過計算回答以下問題:(1)往甲杯溶液加入多少克硝酸鉀固體,完全溶解后,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變為40%? (結果保留到0.01)(2)若將乙杯溶液質量分數變40%,需蒸發水多少克?【答案】 33.33g 50g【詳解】(1)設需要加入硝酸鉀固體的質量為x,則,解得x≈33.33g,即需要加入33.33g硝酸鉀固體。(2)設需要蒸發水的質量為y,則,解得y=50g,即需要蒸發水50g。【點睛】靈活運用公式:,是解題的關鍵。41.下表是氯化鈉、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請根據表格內容及實驗現象回答下列問題。溫度(℃) 20 40 50溶解度/g 氯化鈉 36.0 36.6 37.0硝酸鉀 31.6 63.9 85.5(1)從上表可知,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的是 。(2)20℃時,將等質量的氯化鈉、硝酸鉀分別放入盛有100g水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圖1所示,此時, 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較大;升溫到50℃時,兩燒杯溶液情況如圖2所示,此時,甲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 (選填“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或“不能確定”)。 【答案】 硝酸鉀/KNO3 乙 不飽和【詳解】(1)從表中數據可知,氯化鈉和硝酸鉀兩種物質中,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是硝酸鉀;(2)20℃時,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將等質量的NaCl、KNO3分別放入盛有100 g水的兩個燒杯中,燒杯甲中有固體未溶解完,乙燒杯中的物質全部溶解,乙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較大。燒杯甲中溶質是硝酸鉀,因此加入的物質質量31.6g<m≤36g,5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85.5g,50℃時甲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42.在室溫下完成如下實驗,若固體A(不含結晶水)溶于水既不吸熱,也不放熱,且實驗過程中不考慮水的蒸發。請回答: (1)上述四種溶液中一定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 。(2)四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 。(均用序號表示)【答案】 ① ①<②=④<③(或③>④=②>①)【詳解】(1)在室溫下,溶液①溶質全部溶解,再加入5g繼續溶解得到溶液②,溶液①一定為不飽和溶液;溶液②加熱到t℃全部溶解得到溶液③,由說明溶液②中存在不能再溶解的A,一定是飽和溶液,溶液③可能飽和也可能不飽和;溶液③冷卻至室溫得到溶液④,溶液的成分與溶液②相同。上述四種溶液中一定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溶液①;(2)溶液①一定為不飽和溶液,溶液②是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大于溶液①,溶液②加熱到t℃全部溶解得到溶液③,溶液③溶質質量分數大于溶液②;溶液②和溶液④都是室溫時,且溶質和溶劑的質量相等,故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四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①<②=④<③(或③>④=②>①)。43.下表為硫酸密度與硫酸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對照表(20℃)密度(g/ml) 1.01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1 1.84質量分數(%) 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有一物塊A,其體積為500cm3,密度為1.30g/cm3.一只容器中盛有某硫酸溶液5千克,將物塊A放入該溶液中靜止后如圖所示,此時物塊A有的體積露出液面。(1)物塊A靜止時受到的浮力為 N(2)求這種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 ?(3)要使物塊A全部浸入溶液中,至少需要往容器中加水多少千克? (容器足夠大,加水后溶液不溢出。)【答案】 6.5N 60% 2.5kg【詳解】(1)物塊A的質量為:m=ρV=500cm3×1.30g/cm3=650g=0.65kg,根據F浮=G=mg=0.65kg×10N/kg=6.5N。(2)由于物塊A漂浮在稀硫酸中,所以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由F浮=ρ液gV排得:ρ液===1.5×103×kg/m3=1.5 g/cm3,查表可知,這種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60%。(3)要使物塊A全部浸入溶液中,應使物體的密度至少等于液體的密度,由(2)可知,液體的密度為1.5 g/cm3,大于物體A的密度,應加水使液體的密度等于物體的密度1.30 g/cm3時,物塊A可懸浮在液體中,設應加水的質量為m。由ρ=得:(5000g+m)÷(+)=1.30 g/cm3,解得m≈2500g=2.5kg。44.60℃時,將30g硝酸鉀完全溶于210g水中,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1)溫度升高到80℃,此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2)要使溶液的質量分數變為原來的1/2,則需添加 g水。【答案】 12.5% 12.5% 240【詳解】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溫度升高到80℃,溶液中溶質、溶劑的質量不變,此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2.5%;(2)設需添加水的質量為x。則有:, x=240g。45.某溫度時,蒸干35g硝酸鉀飽和溶液后得到10g硝酸鉀,該溫度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 克,一木塊漂浮于50℃時的硝酸鉀飽和溶液中(甲圖),溫度改變時(不考慮由此引起的木塊和溶液體積的變化),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隨時間(t)發生了如圖乙所示的變化,由此推測出溫度的改變方式是 (填“升溫”“降溫”)【答案】 40 降溫【詳解】固體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克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所以35克氯化鉀飽和溶液中有10克氯化鉀,則有25克水,即25克水中最多溶解10克氯化鉀,可設氯化鉀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為x,則,x=40g;一木塊漂浮于50℃時的硝酸鉀飽和溶液中,由圖可知,溫度改變時,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所以溶液的密度變小,即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小,因為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由此推測出溫度的改變方式是降溫。46.將30克固體物質X(不含結晶水),投入盛有20克水的燒杯中,攪拌,測得0℃、t1℃、t2℃、t3℃時燒杯中溶液的質量分別如圖中A、B、C、D點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A、B兩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較大的是 。(填字母)(2)t1℃時,固體物質X的溶解度為 。(3)A、B、C、D四點對應的溶液中可能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編號)。【答案】 B 60克 CD【詳解】(1)分析曲線圖中的數據可知,A點溶質質量分數為×100%≈16.7%,B點溶質質量分數為×100%=37.5%,所以A、B兩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較大的是B;(2)加入的固體是30g,t1℃時,20g水中只溶解了12g的固體,所以固體物質X部分溶解,溶解度為×100g=60g;(3)分析曲線圖可知,A、B兩點都有剩余固體,屬于飽和溶液,C、D點沒有剩余固體,可能都屬于不飽和溶液。47.t℃時,100g某硝酸鉀溶液在恒溫條件下經過如下圖所示的變化。(1)甲燒杯中的溶液是 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2)甲、乙、丙、丁四個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的是 。(3)t℃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 g。【答案】 不飽和 丙丁 50【詳解】(1)由圖可知,將甲燒杯中的溶液恒溫蒸發10g水后得到乙燒杯中的溶液,乙燒杯中沒有晶體析出,則乙燒杯中的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則甲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故填不飽和。(2)由圖可知,恒溫蒸發水后,燒杯丙和燒杯丁中的溶液的底部都有晶體析出,則兩燒杯中的溶液都是t℃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相同,故填丙丁。(3)由圖可知,丙燒杯中的溶液是t℃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將其恒溫蒸發10g水后,西晶體的質量=8g 3g=5g,即t℃時10g水中最多溶解5g硝酸鉀,則由溶解度的概念可知,t℃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50g,故填50。48.在一定溫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質量的氯化鉀固體,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鉀的質量與得到相應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1)該溫度下氯化鉀的溶解度為 g。(2)燒杯①②③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分別為a、b、c,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用“>”“<”或“=”表示)其中屬于飽和溶液的是燒杯 (填序號)【答案】 40 a【詳解】(1)由圖可知,實驗中向100g水中加入的氯化鉀的質量=20g+20g+20g=60g,最終得到溶液的質量為140g,則100g水在該溫度下最多溶解氯化鉀的質量=140g 100g=40g,即該溫度下氯化鉀的溶解度為40g,故填40。(2)由(1)可知,該溫度下氯化鉀的溶解度為40g,由圖可知,燒杯①溶解氯化鉀的質量為20g,溶液為不飽和溶液,燒杯②和③中溶解的氯化鉀的質量均為40g,溶液為該溫度下氯化鉀的飽和溶液,所以燒杯①②③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分別為a、b、c,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a由上述分析可知,燒杯①溶解氯化鉀的質量為20g,溶液為該溫度下氯化鉀的不飽和溶液,燒杯②和③中溶解的氯化鉀的質量均為40g,溶液為該溫度下氯化鉀的飽和溶液,所以屬于飽和溶液的是燒杯②③,故填②③。49.小科學習了有關溶液的知識后,進行了如下探究:(已知KCl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1)實驗一中,ABCD四個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2)實驗二中,請判斷①③④三個燒杯中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用序號表示)【答案】 CD/DC ④③①【詳解】(1)實驗一中,A→D過程中加入20g氯化鉀,溶液的質量變為120g,說明A溶液是不飽和溶液;B→C過程中加入20g氯化鉀,溶液的質量變為140g,說明B溶液是不飽和溶液;C→D過程中加入20g氯化鉀,溶液的質量仍為140g,說明C、D溶液都不能再溶解氯化鉀,都是飽和溶液;(2)實驗二中,①→②過程是恒溫蒸發,②中無晶體析出,說明①是不飽和溶液,②→③過程是恒溫蒸發,③中有固體析出,①→③在此過程中溶液由不飽和溶液變成了同溫下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變大;③→④過程中是升溫蒸發得到溶液中存在晶體,溶液仍為飽和溶液,KCl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③→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增大。三個燒杯中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④③①。50.有A、B、C、D四個燒杯中分別盛有質量為100克的水,在相同的溫度下,向四個小燒杯中分別加入200g、150g、100g、50g某溶質,充分溶解后,如圖所示。請回答:(1) (填序號)中盛的一定是不飽和溶液。(2)D燒杯中的溶液靜置一段時間后不分層,這說明溶液具有 特點。(3)要使C燒杯與D燒杯中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則可向C燒杯繼續加入水 克。【答案】 D 穩定或均一、穩定 100【詳解】(1)根據圖示可知,A、B中都含有固體溶質,因此都是飽和溶液,C中沒有固體溶質,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D中盛的一定是不飽和溶液;(2)D燒杯中的溶液靜置一段時間后不分層,這說明溶液具有穩定或均一、穩定的特點;(3)C燒杯溶質是100g,溶劑是100g,D燒杯中溶質是50g,溶劑是100g,故要使C燒杯與D燒杯中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則可向C燒杯繼續加入水100克。51.t°C時,100g某硝酸鉀溶液在恒溫條件下經過如圖所示的變化。(1)甲燒杯中的溶液是 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2)甲、乙、丙、丁四個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的是 。(3)若丁燒杯中析出晶體的量等于5g,則甲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答案】 不飽和 丙和丁 28%【詳解】(1)由圖可知,甲燒杯中的溶液恒溫蒸發10g水后,得到乙燒杯中的溶液,乙燒杯中的溶液沒有發生結晶形成晶體,則甲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故填不飽和。(2)由圖可知,丙燒杯和丁燒杯中的溶液底部均有晶體析出,且溶液都是t°C時硝酸鉀溶液,則兩個燒杯中的溶液都是t°C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相同,故填丙和丁。(3)由圖可知,燒杯丙中有2g晶體析出,則溶液為t°C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燒杯丙中的恒溫蒸發10g水得到燒杯丁中的溶液析出晶體的量等于5g,則t°C時10g水與5g硝酸鉀混合后得到15g硝酸鉀飽和溶液,所以t°C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00%,丙燒杯中溶液的質量=100g 10g 10g 2g=78g,其中溶質硝酸鉀的質量=78g××100%≈26g,所以甲燒杯溶液中硝酸鉀的質量=26g+2g=28g,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00%=28%,故填28%。52.將80克固體物質放入盛有50克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測得其溶液質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1)該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而 (選填“增大”或“減小”)。(2)A點所對應的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之比是 。(3)從40℃到60℃的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答案】 增大 3:5 不變【詳解】(1)根據圖片可知,溫度越高,則溶液的質量越大,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劑質量”可知,溶質質量不斷增大,那么得到結論:該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A點的溶液質量為80g,此時溶質質量為:80g-50g=30g,那么溶質與溶劑的質量之比為:30g:50g=3:5;(3)由圖示可知,從40℃到60℃的過程中,溶液質量不變,說明溶質質量和溶劑質量都不變,故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53.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一所示:(1)t1℃時,溶解度大小關系為:甲 乙(填“>”、“<”或“=”);(2)t2℃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質 g;(3)圖二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狀態變化過程可以在圖一中表示為 (填序號)。A.b點→a點 B.c點→a點 C.c點→b點 D.c點→d點【答案】 > 80 B【詳解】(1)由圖可知,t1℃時,甲的溶解度曲線高于乙的溶解度曲線,則t1℃時,兩種物質室溫溶解度大小關系為:甲>乙,故填>。(2)由圖可知,t2℃時,甲的溶解度為80g,即t2℃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80g甲物質形成飽和溶液,故填80。(3)由圖可知,t2℃時,甲的溶解度為80g,則t2℃時,向100g水中放入60g甲完全溶解后形成不飽和溶液,經過一步操作使溶液恰好飽和,且溶液的質量不變,方法是將溶液降溫至溶解度為60g的溫度,則該操作是將溶液由c點轉化為a點,故填B。54.食鹽是人們生活中一種重要的調味品,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已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克。則(1)20℃時,100克氯化鈉飽和溶液中溶解的氯化鈉的質量為 克(保留1位小數)(2)20℃時,向10g水中逐漸加入氯化鈉固體直至不能溶解,有部分固體剩余。下列圖像正確表示此過程中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或溶解度與時間的變化關系的是 ;A.B.C. D.(3)若用加入氯化鈉固體的方法將200克氯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由10%變成20%,則需要加入的氯化鈉的質量為多少 ?【答案】 26.5 AD 25g【詳解】(1)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即該溫度下的100g水中溶解36.0g氯化鈉就達到飽和,此時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所以100克氯化鈉飽和溶液中溶解的氯化鈉的質量為。(2)20℃時,向10g水中逐漸加入氯化鈉固體,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由0慢慢增大,到無法溶解氯化鈉固體后,繼續加入氯化鈉溶質質量分數不再改變,故A正確;溫度不變,氯化鈉在水中溶解度不會發生改變,故D正確。(3)設需要加入氯化鈉的質量為x,則x=25g則需要加入的氯化鈉的質量為25g。三、簡答題55.現有60g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欲使其質量分數增大1倍,可采取的措施是:(1)若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則需要蒸發掉多少克水?(2)若采用加入溶質的方法,應加入多少克固體氯化鈉?【答案】(1)設蒸發溶劑水后溶液的質量為x解得:x=30g需要蒸發掉水的質量:60g- 30g= 30g故答若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則需要蒸發掉30克水。(2)原來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設應加入氯化鈉的質量為x,解得:x=7.5g故答:若采用加入溶質的方法,應加入固體氯化鈉的質量是7.5g【詳解】(1)根據蒸發溶劑前后溶質質量不變,詳解見答案。(2)根據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詳解見答案。56.“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由航天員王亞平開講。她利用過飽和乙酸鈉溶液演示太空“冰”實驗;擠出了一個過飽和乙酸鈉溶液的液體球,用沾了晶體的棉棒觸碰一下,液體球馬上形成一個“冰球”。科學興趣小組查閱資料后發現,乙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如下表所示: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乙酸鈉的溶解度/g 33.0 40.8 46.5 54.5 65.5 83 139請回答下列問題:(1)20℃時,46.5g的乙酸鈉固體最多能配成飽和溶液 克。(2)有同學提出,在“冰雪”實驗中,“冰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物質凝固,他的說法是否正確 (填“正確”或“不正確”)。(3)20℃時,10g乙酸鈉溶解于200g水中,所得溶液質量分數為多少。 (精確到0.1%)【答案】 146.5 不正確 解:20℃時,10g乙酸鈉溶解于2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00%≈4.8%答: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4.8%。【詳解】(1)由圖可知,20℃時乙酸鈉的溶解度為46.5g,則20℃時,46.5g的乙酸鈉固體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飽和溶液,配成飽和溶液的質量=46.5g+100g=146.5g,故填146.5。(2)“冰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乙酸鈉發生結晶,形成的是乙酸鈉的晶體,形成的主要原因不是物質凝固,故填不正確。(3)見答案57.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科學地節約用水。現有一件剛剛用洗滌劑洗過的衣服,“擰干”后濕衣服上殘留的溶液質量為100克,其中含洗滌劑的質量分數為1%,現預用4000克清水對這件濕衣服進行漂洗。方法一,直接將濕衣服放入全部清水中,充分漂洗。方法二,將清水平均分成兩等份,將濕衣服放入第一份清水中充分漂洗,然后“擰干”,濕衣服上殘留的溶液質量為100克,然后再將濕衣服放入第二份清水中充分漂洗。請通過計算比較方法一和方法二哪種方法更好?【答案】方法二更好【詳解】現有一件剛用洗滌劑洗過的衣服,“擰干”后濕衣服上殘留的溶液為100克,其中含洗滌劑的質量分數為1%,則濕衣服上殘留的洗滌劑質量為:100g×1%=1g;方法一:用4000g清水一次漂洗“擰干”后,殘留在衣服上的洗滌劑的質量為:×100g=;方法二:將4000克清水均分成質量相等的二份(每份2000g),分二次漂洗,則:第一次漂洗并“擰干”后,殘留在衣服上的洗滌劑的質量為:×100g=;第二次漂洗并“擰干”后,殘留在衣服上的洗滌劑的質量為:÷(2000g+100g)×100g=;小于,故方法二更好。58.在一定溫度下,向8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質量的氯化鉀固體,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鉀的質量與得到相應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1)該溫度下氯化鉀的溶解度是 克。(2)甲、乙、丙的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分別為a、b、c,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用“>”“<”或“=”表示出來)。(3)請計算至少需要往丙燒杯中加入多少水,才能溶解所有氯化鉀?(結果保留1位小數)【答案】(1)35(2)b=c>a/a<b=c(3)根據圖示可知80g水中加入40g氯化鉀所得溶液質量為108g,所以當加入60g氯化鉀,只溶解了28g,剩余氯化鉀的質量=60g-28g=32g,溶解32g氯化鉀需要水的質量為:【詳解】(1)根據圖示可知80g水中加入40g氯化鉀所得溶液質量為108g,說明只溶解了28g,所以該溫度下的溶解度是;(2)甲中只溶解了20g氯化鉀,乙、丙中都溶解了28g氯化鉀,溶劑都是80g,所以甲質量分數最小,乙、丙質量分數相等,故b=c>a(或a<b=c);(3)見答案。59.欲使100 g 5%的硝酸鈉溶液濃度增大到20%,問(1)需要蒸發水多少克?(2)若換用增加溶質的方式,則需要加入硝酸鈉多少克?【答案】(1)解:設需要蒸發水的質量為x100g×5%=(100g x)×20%x=75g答:需要蒸發水的質量為75g。(2)解:設需要加入硝酸鈉的質量為y100g×5%+y=(100g+y)×20%y=18.75g答:需要加入硝酸鈉的質量為18.75g。【詳解】(1)見答案;(2)見答案。60.欲使120g 10%的硝酸鈉溶液濃度增大到25%,問(1)若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則需要蒸發多少克水?(2)若采用加入溶質的方法,則應該加入多少克硝酸鈉?【答案】(1)解:設需要蒸發水的質量為x120g×10%=(120g x)×25%x=72g答:需要蒸發水的質量為72g。(2)解:設需要加入硝酸鈉的質量為y120g×10%+y=(120g+y)×25%y=24g答:需要加入硝酸鈉的質量為24g。【詳解】(1)見答案(2)見答案61.某興趣小組用硝酸鉀進行了圖甲所示的實驗,硝酸鉀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如圖乙。(1)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鉀質量為 克。(2)②中硝酸鉀溶液為 (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3)計算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答案】 8.4 不飽和 ②中溶液為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所以其溶質質量分數為:【詳解】(1)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鉀,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則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鉀質量為40g-31.6g=8.4g。(2)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10g,含義是6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硝酸鉀,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升溫至60℃,蒸發60g水,則最多能溶解的質量為,則②中溶解的硝酸鉀的質量為40g,硝酸鉀溶液為不飽和溶液。(3)解析見答案。62.計算題:70℃時,100g飽和氯化銨溶液中含有氯化銨 37.5g。則:(1)該溫度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為多少?(2)若將此溶液稀釋到25%,需加水多少?【答案】(1)60g;(2)50g【詳解】(1)設該溫度下的溶質的溶解度為x。則,解得x=60g;則該溫度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為60g;(2)解:設溶液稀釋到25%需加水的質量為y,由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則37.5g=(100g+y)×25%,解得y=50g。63.在農業生產上,常需要用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現要配置120kg這種溶液,需要氯化鈉和水的質量各是多少?【答案】配制300kg這種溶液,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120kg×16%=19.2kg,需要水的質量為:120kg-19.2kg=100.8kg;答:氯化鈉的質量為19.2kg;水的質量為100.8kg。【詳解】見答案。64.20℃時,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度為36克。現將10克氯化鈉溶于40克水中,求:(1)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2)若欲使原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減少一半,需加水多少克?(3)若欲使原溶液恰好形成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可恒溫蒸發多少克水?(保留一位小數)【答案】(1)解:20℃時,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度為36克,現將10克氯化鈉置于40克水中,則10克氯化鈉完全溶解,形成溶液的質量=40克+10克=50克,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00%=20%答: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2)解:設加入水的質量為x(50克×x)×10%=10克x=50克答:需加水的質量為50克。(3)解:20℃時,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度為36克設20℃時,10克氯化鈉形成飽和溶液需要水的質量為x36克:100克=10克:xx≈27.8克需要恒溫蒸發水的質量=40克 27.8克=12.2克答:需要恒溫蒸發水的質量為12.2克。【詳解】(1)見答案(2)見答案(3)見答案65.舟山海鮮聞名全國,但是有一些不法商販為了獲取暴利,會用福爾馬林浸泡海鮮,以延長其保鮮時間,這對食用者的健康有很大損害。查閱資料發現福爾馬林是濃度為35%-40%的甲醛溶液。在醫學上,常用來浸泡病理切片及生物標本,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中,如果要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40%的福爾馬林溶液,需要甲醛的質量為多少?(2)如果將該溶液稀釋為35%的溶液,需要加入多少毫升的水?(結果保留一位小數)【答案】(1)需要甲醛的質量為:100g×40%=40g。(2)稀釋為35%的溶液的質量為:,需要加入水的質量為:114.3g-100g=14.3g,需要加入水的體積為:。【詳解】解析見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上:1.5物質的溶解---基礎概念應用(1)專題講義(原卷).docx 八上:1.5物質的溶解---基礎概念應用(1)專題講義(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