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章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第1節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課時)導學案班別: 姓名: 學號:學 習 目 標1.生命觀念:闡明減數分裂的概念,形成遺傳的物質觀。 2.科學思維:掌握精子的形成過程,觀察、比較、分析、討論,總結出減數分裂過程中各時期的特征,并能將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進行比較。 3.科學探究:模擬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變化,闡明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發生互換和自由組合的重要意義。◆課前導學每個人的發育起點都是。它是由和結合而成。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方式(1)提出問題:精子和卵細胞是怎么產生的呢?(2)作出假設:配子(精子或卵細胞)是通過有絲分裂的方式產生的。(3)做出推理:(4)實際上,新個體的染色體數量應與親代的相同,為條。所以,得出結論:配子(精子或卵細胞)(是/不是)通過有絲分裂的方式產生的。(5)逆向推理:(6)得出結論:配子(精子或卵細胞)的形成方式是,其染色體數目為體細胞的一半。一、減數分裂德國動物學家魏斯曼從理論上預測:在精子和卵細胞成熟的過程中,必然有一個特殊的過程使;受精時,精子和卵細胞融合,染色體數目得以。實際上這是一種特殊方式的有絲分裂,叫作。對象:進行的(真核/原核)生物。時期:在產生時特點:染色體復制次,細胞連續分裂次。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比原始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細胞類型變化: 原始生殖細胞 → 成熟生殖細胞雄性:→雌性:→◆課堂探究二、精子的形成過程1.場所:(人及其他哺乳動物)2.過程:(以馬蛔蟲為模擬對象,其體細胞染色體數為2對即4條)時期 減數分裂Ⅰ前的 間期 減數分裂Ⅰ 前期 減數分裂Ⅰ 中期 減數分裂Ⅰ 后期細胞形態 (主要: 染色體行為變化)細胞名稱 精原細胞→時期特點 細胞體積_________, 染色體進行______,(DNA含量______,染色單體形成,染色體數目______) ①核膜、核仁消失,染色體、紡錘體出現;②____________兩兩配對即聯會,形成___分體。 ③四分體中的____________之間可能發生局部的互換。 同源染色體排列在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分離,_______ _______自由組合,分別移向細胞兩極。②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目;時期 減數分裂Ⅱ 前期 減數分裂Ⅱ 中期 減數分裂Ⅱ 后期 減數分裂Ⅱ 末期完成 減數分裂完成后細胞形態(主要: 染色體行為變化)細胞名稱 精子時期特點 同源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染色體散亂分布,染色體數目已經減半 染色體的著絲粒整齊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形成兩條子染色體,并分別移向細胞兩極; 染色體數目 細胞膜向內凹陷,2個__________細胞分裂成 個細胞 細胞核→精子的頭部;高爾基體→精子頭部的頂體;中心體→尾部;線粒體→在尾部的基部形成線粒體鞘課后練習1.在精子形成過程中,能發生聯會的細胞是( )A.精原細胞 B.初級精母細胞 C.次級精母細胞 D.精細胞2.如圖是某動物細胞分裂的一組圖像,屬于減數分裂的選項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3.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的原因是( )A.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B.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C.同源染色體的分離 D.染色體復制及著絲粒分裂4.下圖1表示某動物精原細胞中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該對同源染色體發生了交叉互換,結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個精細胞。這四個精細胞中,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是( ) A.①與② B.①與③ C.②與③ D.②與④5.在二倍體生物中,存在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是( )①減數分裂Ⅰ 中期細胞 ②減數分裂Ⅱ中期細胞 ③減數分裂Ⅰ 后期細胞 ④減數分裂Ⅱ后期細胞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 )A.間期B.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C.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D.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7..下圖為精子的形成過程細胞圖像。請分析回答: (1)根據精子的形成過程,對上述細胞圖像進行正確的排序:。(2)減數分裂中染色體復制發生的時間是。(3)圖中含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含染色單體細胞有。(4)減數分裂Ⅰ發生的主要變化是,減數分裂Ⅱ發生的主要變化是。【答案】1-5:B C C C A 6.D7.(1)8→3→4→6→5→2→7→1 (2)減數分裂Ⅰ前的間期 (3)3、4、6、8 2、3、4、5、6 (4)同源染色體分離 染色體著絲點分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