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 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課標要求 素養解讀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體制各主要類型的產生和演變過程。 1.從時空觀念、史料實證的角度了解歐美國家在制度建設方面的重要成就及其歷史淵源。2.從家國情懷的角度認識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制度,應當在堅持自身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從社會實際狀況出發,互相取長補短,臻于完善。3.從唯物史觀的角度理解制度會隨著社會變遷而變化,任何一種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一、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1.古希臘的政治制度(1)產生:公元前8~前6世紀,古代希臘城邦國家發展起來。(2)特點:城邦的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其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各城邦實際實行的制度千差萬別。(3)代表①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大會 全體成年男性公民組成,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決定國家法律和政策議事會 議員從公民中抽簽產生,主要負責為公民大會準備決議草案,并參與國家日常管理官員 由選舉產生,大多一年一任,在任時需接受監督,隨時可以被罷免和審判陪審法庭 是主要司法機關,陪審員全體達6 000人之眾,組成規模不等的法庭審理大小案件②斯巴達寡頭政治公民大會 名義上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但王位世襲,國王壟斷了軍事統帥權長老會 議員僅30人,且終身任職監察官 從全體公民中選舉產生,擁有主持公民大會、審判國王等重要權力,但他們一年一任,一般不得連任古希臘城邦制度、公民與民主政治的關系2.古羅馬的政治制度(1)羅馬共和國時期——貴族共和制①主要機構執政官 有兩人,一年一任,由全體公民選舉產生。擔任軍事統帥,主持公民大會和元老院,并執行相關決議元老院 由卸任高級官員組成,終身任職,負責向官員提出建議,協調他們的行動公民大會 有權立法、宣戰、媾和與審判,是羅馬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但公民大會的召開和表決都受到高級官員和元老院的限制,難以有效發揮作用②特點:所有官職均無薪金,窮人實際上無法出任;羅馬共和國政體具有濃厚的貴族寡頭特征。(2)羅馬帝國時期——君主制①形成標志:公元前1世紀末,屋大維建立元首制,實際掌握羅馬國家大權,形成君主政治。②權力歸屬:皇帝(元首)掌控羅馬國家的權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軍隊聽命于皇帝,是實行獨裁統治的重要工具。3.局限性:無論是希臘城邦,還是羅馬共和國,公民都是少數。婦女、外邦人和奴隸不僅沒有資格參與政治,還受到剝削和多種壓迫。羅馬帝國在國家治理上的特點建立起疆域廣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對境內民族區別對待;完善并施行統一法律(羅馬法);對被征服地區實行行省管理制度。二、中古西歐的封建制度1.西歐封建國家的形成(1)背景①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了許多大小不同的王國。②最初的日耳曼人君主把他們征服的地區視為私產,分封給兒子和隨從,形成以封君、封臣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 封君與封臣之間的關系封臣對封君要忠誠,在封君需要的時候,要無償地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封君對封臣也有義務,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2)概況:查理大帝死后,國家陷入分裂,形成后世西歐三個主要國家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的雛形。2.中古西歐封建制度的特征(1)世俗王權和基督教會的權力長期并立。(2)國王依靠教會支持獲得政權的合法性;教會依靠王權擴展基督教,維護教會權威。(3)在走向統一國家的過程中,國王與教會多次發生沖突。3.中古西歐封建制度的典型代表(1)法國的等級君主制①標志:三級會議召開。②作用:國王與貴族、教會、市民通過三級會議相互合作,有利于進一步強化王權。(2)英國的議會君主制①《大憲章》的簽署背景 13世紀初,英王約翰奉行的內外政策失敗,遭到貴族、騎士和市民反對,他們迫使國王簽署《大憲章》內容 肯定了國王的合法地位與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時保障封建主的特權,并適當照顧騎士和市民的利益②議會君主制的確立:國王通過議會為自己的政策尋求支持;議會以向國王請愿的形式,要求國王改善統治。三、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產生與發展1.英國君主立憲制(1)確立:17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君主立憲制的基礎。此后,英國的法律由議會制定,國王無權廢止;議會定期召開;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征稅和招募常備軍。(2)發展:18世紀,英國逐漸形成內閣制度。國王的權力限于任命議會多數派領袖出任首相,并批準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內閣實際掌握政府權力。2.美國總統制共和制(1)背景:1775年,在北美的13個英國殖民地發起獨立戰爭。次年,美利堅合眾國建立。(2)確立標志:1787年憲法的頒布。(3)內容:規定美國是聯邦制共和國,聯邦政府對外代表國家主權,擁有憲法明確規定的權力,各州擁有一定的自治權。聯邦政府實行三權分立。總統 政府首腦,掌握行政權,兼任陸海軍總司令國會 分為眾議院和參議院,擁有立法權和批準稅收的權力最高法院和國會規定設立的下級法院 擁有司法權1787年憲法的意義:這是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它所確立的聯邦制度、三權分立體制開創了世界先例,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精神,有力地維護了美國的獨立和統一,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3.法國議會制共和制(1)曲折發展①1792年,法國首次建立共和國,但共和制度并不穩固。②1870年,法國建立第三共和國。(2)最終確立:1875年通過新憲法。憲法規定,法國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立法權由兩院行使。總統任期七年,經參議院同意有權解散眾議院。4.評價(1)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適應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部分實現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理想。(2)英國婦女長期沒有選舉權,美國憲法一度承認了黑人奴隸制的合法地位。(3)經過19~20世紀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漸走向穩定和成熟。[深化認知]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主權在民 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參與權、知情權、發言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權利;各機構內部實行集體負責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雅典一切官職向各等級公民開放等法律至上 雅典實行嚴格的法治,提出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權利神圣不可侵犯輪番而治 五百人議事會、陪審法庭經抽簽產生;十將軍委員會由民主選舉產生,都有一定任期權力制約 體現在公民對官吏的監督和制約上,如陶片放逐法、官吏任期制、陪審法庭等;雅典公民廣泛參與陪審法庭,對官員和法律進行控制等公民意識 關心雅典、參與政治、城邦至上、政治為本是雅典人的共識直接民主 公民直接參與城邦的政治活動2.英國《大憲章》的意義與局限(1)意義①《大憲章》第一次以法律文本的方式規定了人權,開始了最早的人權實踐。②《大憲章》宣告了“國王在法律之下”,將此規定形成文字。在貴族和國王的長期抗爭中,王權應當受到限制的思想逐漸形成。(2)局限:《大憲章》實質是一個封建文件。它的行文完全是封建的表達,體現的是封建貴族的利益。它所保障的權利主體是教會、各大主教、貴族以及自由民。作為占全國絕大多數的農奴并不在它的保障之列。3.近代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特點與作用(1)特點①公民民主,實行普選制,人們可以對政府自由發表見解,主動參與意識較強,人權得到比較充分的尊重。②實行政黨政治,該制度的優勢在于將競爭機制引進政治生活。③健全議會民主制度,議會成為真正的立法機構。在自由競選的原則下,各黨派和個人充分表明見解,靠公民的選票來定奪。(2)作用①否定了專制制度,避免了少數人獨裁,保障了資產階級的民主利益,具有先進性的民主精神,對于經濟發展、政治穩定具有重要作用。②有利于調整資產階級內部關系,緩和資產階級不同集團間的矛盾,有效防止封建勢力復辟,穩定了資本主義制度。③在這一制度下,無產階級也可以利用它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合法斗爭,有助于維護無產階級的合法權益,推動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