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6課 西方的文官制度課標要求 素養解讀1.了解中國科舉與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淵源關系。2.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點。 1.通過史料探究西方文官制度產生的原因和特點,辯證地認識西方文官制度的影響,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和史料實證等學科核心素養。2.立足于時空觀念,比較西方文官制度和我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異同,認識科舉制度對西方文官制度的影響。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現的背景1.中古時期(1)西歐社會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領主。(2)隨著國王權力的擴大,國王往往挑選自己的親信處理事務,并賜予官職。(3)官員只為國王和權貴服務。2.17~18世紀(1)歐美國家逐漸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但官員的選拔仍存在許多問題。(2)少數人或集團掌握著官員的任免權,導致營私舞弊、賣官鬻爵等政治亂象頻發。3.內閣制和政黨政治形成后:出現了所謂的“政黨分肥制”,不但造成腐敗泛濫,還嚴重影響政府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歸納英國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舊的選官制度(恩賜制和政黨分肥制)導致政治腐敗和效率低下;中國科舉制度的影響;東印度公司公開考試競爭原則的影響。政黨分肥制到了19世紀初期,英國基本形成了兩黨制,重要官員的任免權為議會多數黨所掌握。兩個政黨的交替執政,經常引起政府行政人員的大批更換,新上臺的執政黨把官職作為戰利品,“合法地”、公開地進行“肥缺分贓”,從而形成了“政黨分肥制”。4.工業革命后(1)國家管理職能急劇擴展,亟須建立能迅速處理日常事務的職業官僚體系。(2)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們要求平等參與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強烈。(3)向社會開放政府公職、改革官員錄用制度以建立廉潔高效政府的呼聲日益高漲。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特點和影響1.西方文官制度的內涵:西方國家的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門任職的事務官,他們既是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的工具,也擔負著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職能。2.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英國文官制度的建立①18世紀初,英國規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員不得當選為下院議員。②19世紀初,英國的一些政府部門開始設立常務次官的職位。這樣,英國政府的官員分為兩類:政務官 包括大臣和政務次官或政務秘書,他們隨內閣共進退事務官 即文官,包括常務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員,負責具體事務,不受黨派影響,可以長期任職③1854年,英國與俄國在克里米亞作戰。由于政府機構混亂,官員昏庸無能,導致英軍因后勤供應問題傷亡慘重。1855年,英國頒布法令,建立不受黨派干涉的文官委員會,對被推薦的候選人進行考試。④1870年,英國再次頒布法令,規定多數重要文官職位必須通過公開競爭考試擇優錄用,文官委員會有權獨立決定文官的基本錄用條件,最終確立了文官制度。(2)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文官制度的建立①1883年,美國國會通過《美國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②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法國、德國和日本等國的文官制度也最終建立起來。3.西方文官制度的特點(1)公開考試和擇優錄用:凡是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公民,都可以參加文官考試,成績優異者得到錄用。(2)政治中立和服從領導①文官要在資產階級各政黨之間嚴格保持中立,不得公開參與政治活動。②文官必須忠實執行政策,在政務官的領導下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3)職務常任和論功晉升:文官只要沒有嚴重過錯,便可任職到退休。同時,文官根據工作成績得到晉升或懲罰。4.西方文官制度的影響(1)積極影響:規范了西方國家政府行政部門事務官的選用和管理,實現了政治和管理的分離,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促進了國家治理水平的提高。(2)消極影響①容易滋生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②文官人數急劇膨脹,大大增加了國家財政負擔。③文官的層次也越來越多,工作項目層層報批,推諉扯皮,出現爭權奪利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文官制度的改革趨勢擴大招考范圍,增加量化考核的比例;調整文官結構,提高文官綜合素質;引入競爭機制,進一步改善功績制;精簡文官層次,加強文官間的交流;改革文官管理方式。[深化認知]1.推動近代英國文官制度確立的原因(1)中國科舉制度的影響:近代以來,關于中國選官制度的書籍大量傳入歐洲,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大力推崇科舉制,這為英國創立文官制度提供了借鑒。(2)工業革命的完成:工業革命后,英國的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資產階級從功利主義原則出發,要求政府盡可能地提高管理效率,削減不必要的行政開支,這成為推動文官制度改革的巨大原動力。(3)政府管理職能擴大: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政府管理職能急劇擴展,管理的事務也越來越復雜,機構設置不斷增加,文官隊伍迅速膨脹,亟須建立有能力、能迅速處理日常事務的職業官僚體系,從而推動了政府改革文官選拔的范圍和形式。(4)政黨分肥制的弊端:內閣制和政黨政治形成后,出現了所謂的“政黨分肥制”,“政黨分肥制”容易引發黨內矛盾,造成腐敗泛濫,嚴重影響政府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引發社會的不滿。(5)社會組織的改革經驗:1702年,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首次使用試卷對學生進行考試。185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職員任用方面也采用書面考試的方法。2.西方文官制度的主要特點(1)具有穩定的傳統。文官從進入政府到退休為止,在政府內部流動較少,與外界接觸不多,容易滋長墨守成規的傾向。(2)重視通才教育。文官考試著重大學文化課程,20世紀80年代以后雖有專業教育的呼聲,但因各方面阻力未能實現。(3)強化職業道德。文官有嚴格的職業道德和紀律,有利于建設良好的政風和法紀。(4)資產階級屬性。文官制度改革是在工業革命、城市化和資產階級崛起的背景下進行的,是資產階級崛起后,爭奪本屬于貴族壟斷官職權的利益再分配,帶有明顯的資產階級屬性。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