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十三課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一、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1.背景(1)二戰后雖有冷戰和局部戰爭,但沒有新的世界大戰;(2)1948年聯合國實施維持和平行動,對控制局部戰爭、解決地區沖突發揮有效作用;(3)世界范圍的經濟、政治、社會、科技、文化等驚人發展,極大改變了各國和整個世界的面貌;(4)二戰后亞非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紛紛獨立,在世界經濟、政治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5)世界多極化繼續發展,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全球和區域合作方興未艾,各國的相互依存日益緊密。2.關系(1)內涵:和平是指世界的總體和平,發展是指世界的繁榮與發展。(2)關系: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保障,兩者相輔相成。[特別提醒] 和平與發展是從世界的角度分析的,和平與發展是趨勢,目前并未完全成為現實。二、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1.發展問題(1)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不足,發達經濟體需求萎縮、經濟復蘇乏力對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影響巨大。(2)南北差距和貧富分化日益嚴重。 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2.和平與安全問題(1)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如二戰后阿以爭端、2011年敘利亞內戰;(2)核擴散、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跨國刑事犯罪、生態環境惡化、氣候變化等安全威脅;(3)海洋權益和極地資源爭奪等日趨激烈;(4)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特別提醒] 1.當今人類發展面臨的三大問題一是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尤其是人口的迅速增長及其引發的資源短缺、環境污染、氣候變暖等問題;二是世界政治多極化與經濟一體化所帶來的問題,如世界政治和經濟格局中的合與分所帶來的控制與反控制問題、主權讓渡問題、貧富差距拉大問題等;三是全球化與本土化的紛繁復雜的關系處理問題等,如民族與宗教問題、恐怖主義與反恐問題、文明與價值觀的沖突問題等。2.當今世界,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途徑(1)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2)改變國際舊秩序,建立國際新秩序包括:平等享有主權(內政不容干涉)、平等參與權(國際事務)、平等發展權(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權(各民族、各種文明)。三、在合作共贏中促進全球共同發展1.全球治理機制的建設與創新(1)二戰后: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仍然發揮著全球治理的作用;(2)新興國際治理組織及機制①全球層面1999年組成的二十國集團(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在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協調各國宏觀經濟政策、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②地區層面A.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組織,有效維護歐亞地區的安全;B.2009年首次召開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2015年成立的新開發銀行,是金磚國家合作共贏、維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的平臺。3.中國方案(1)內容①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②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一步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依據:基于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大勢的準確把握,源自中華文明“以和為貴”“協和萬邦”的和平思想與和諧理念。(2)措施:2013年,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則,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2014年11月設立絲路基金,對“一帶一路”資金支持;2015年12月,成立“亞投行”。(3)歷史意義:是中國為推動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給出的一個可供選擇的、理性可行的行動方案,是為了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是中國以自己的發展惠及世界。[特別提醒]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組成條件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組成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共同利益,二是共同價值。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必須要堅持“和而不同”,承認多元價值的合理性,反對單一主體思維和霸權主義;必須用“融實和合”的辦法化解矛盾;必須堅持通過對話協商的方式達成價值共識,才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正確途徑。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