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六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第七課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 知識提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六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第七課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 知識提綱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六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
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
1、動因
(1)經濟根源:14—15C,西歐各國商品經濟迅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
(2)社會根源:歐洲人尋金熱的盛行;《馬可·波羅游記》的影響;
(3)商路危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原有東西方商路征收重稅,商路不通;
(4)精神動因:希望通過海外擴張傳播基督教;
2、條件:
(1)客觀條件:①西歐人在長期航行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②地理知識日益豐富,如地圓說;③造船技術不斷進步。
(2)主觀條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二、新航路的開辟
方向 支持國 時間 航海家 航線 特點
向東 葡萄牙 1487 迪亞士 葡→繞非洲西南端好望角→非洲東海岸 第一次繞過好望角
1497—1498 達·伽馬 葡→繞好望角→印度 第一次開辟繞道非洲到印度和東方的航路,是東西方最短海上航路。(歐亞主干道)
向西 西班牙 1492 哥倫布 西→美洲巴哈馬群島 發現美洲新大陸(開辟了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在以后的8—10年間,哥倫布又三次西航)
1519—1522 麥哲倫船隊 西→繞南美洲麥哲倫海峽→橫渡太平洋→經南印度洋繞過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返歐 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三、其他航路的開辟
區域 時間 支持國 航海家 航線
北大西洋高緯度地區 1497 英國 卡伯特父子 發現了一塊“新發現的大陸”,即紐芬蘭島
16世紀 法國 卡蒂埃 到達拉布拉多半島
荷蘭 巴倫支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區,留下了詳細的航行記錄和準確的航海圖
17世紀初 荷蘭 英國人哈德遜 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經北冰洋通向亞洲的航路
- 俄羅斯 - 開辟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線
南半球探險 1578 英國 德雷克 到達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164—1643 荷蘭 塔斯曼 環航澳大利亞時到達新西蘭和塔斯馬尼亞島
四、意義:
1.這些航海探險,進一步豐富了人類的地理知識;
2.在主要航線之外,開辟了眾多重要的新航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系。
第七課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
一、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
1、人口遷移:
(1)原因:新航路開辟促進了世界相互往來
(2)途徑:歐洲人在美洲建殖民地,同時把非洲黑人作為奴隸賣到美洲
(3)影響:美洲、大洋洲、非洲、亞洲等地區族群混合
2、物種交換:
(1)原因:新航路開辟與人口遷徙
(2)表現:
①歐亞大陸的家禽家畜及農作物引入美洲 家畜:馬、牛、豬、羊、雞等;農作物:小麥、燕麥、大麥、裸麥等;
水果:橄欖和葡萄等;
②美洲特產流向世界各地 馬鈴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據統計,今天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約有1/3的品種源自美洲。
3、影響:
①積極: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促進了世界各地的交流與發展,使世界逐漸連成整體;
②消極:人口和動物的全球流動也導致了疾病的傳播,造成原住居民大量死亡,原有社會解體,歐洲人在美洲迅速建立了殖民統治。 歐洲人將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體帶到美洲和大洋洲,僅1500—1800年間,美洲和大洋洲
就有近1億人死于傳染病。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動
1、原因:全球海路的開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貿易中的重要性,逐漸形成多海域貿易齊頭并進的態勢。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概況:
(1)印度洋貿易:歐洲人和阿拉伯人競爭,逐漸占據優勢。
(2)大西洋貿易: 西、葡、英等,從歐美貿易到罪惡的“三角貿易”
第一階段:將歐洲的手工制品運到美洲,換回貴金屬、蔗糖和煙草等;
第二階段:歐、非、美三角貿易,即奴隸貿易;
①出程:歐洲將紡織品、槍支和手工制品帶到非洲換取黑人;
②中程:將非洲黑人賣到美洲為奴隸;
③歸程:將美洲的煙草、蔗糖等種植園產品以及貴金屬和工業原料帶回歐洲。
“三角貿易”影響:
①對非洲:帶來災難,人口銳減,經濟受到破壞;②對美洲:帶去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開發;③對歐洲: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資本的原始積累;④對世界:促進世界市場進一步拓展。
(3)太平洋貿易:
①葡萄牙以澳門為中轉站的海上貿易
A.把中國的生絲、瓷器等經澳門運往印度果阿,再轉運到歐洲獲取白銀;B.參與以澳門為據點的中日絲銀貿易;
②西班牙在其兩大殖民地菲律賓和墨西哥之間經營橫跨太平洋的貿易
“馬尼拉大帆船”運載中國的生絲、絲綢、棉布、瓷器到墨西哥換取白銀運回馬尼拉;
③日本與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逐漸形成了圍繞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
3、影響:隨著海上航路的擴展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動,世界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不斷加強,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三、早期殖民擴張
1、背景(了解):新航路開辟后,葡、西很快走上大規模殖民掠奪的道路。
2、概況:
(1)葡萄牙 16世紀 其擴張方向及地區與其新航路方向一致,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亞洲地區;
將巴西變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馬六甲和中國澳門等地建立了幾十個殖民據點和商站。
(2)西班牙 16世紀 其擴張方向及地區與其新航路方向一致,主要集中在美洲地區;
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廣大地區,以及亞洲的菲律賓逐漸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
(3)17C,荷蘭、英、法在亞、非、北美建多個殖民地。
3.途徑:殖民掠奪、商業貿易和奴隸貿易
4、影響:
(1)對殖民地:
中斷了美、非原有的社會發展進程,打破了原本相對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
印第安人被殖民者大量屠殺,他們的文明遭到毀滅性打擊;很多非洲人在三角貿易中成為奴隸;
(2)對亞洲:一些古老帝國也受到沖擊(如中國和印度);
(3)對歐洲:隨著海外市場的不斷開拓,歐洲出現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
(4)對世界:歐洲從殖民掠奪、經商貿易和奴隸貿易中獲得的財富最終轉化為資本,資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人類社會開始進入大變革的時代。
名詞解釋:
1、商業革命
(1)原因:新航路開辟,海外市場不斷開拓;
(2)表現:
①商業貿易的擴張使得商品種類與流通量成倍增多;
②商業經營方式的變化,股份公司、證券交易所紛紛出現;
③商業貿易中心逐漸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法國、荷蘭等崛起為新的商業強國;
(3)影響:①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初步形成;②加速了歐洲資本原始積累。
2、價格革命
(1)原因:新航路開辟,大量貴金屬流入歐洲;
(2)表現: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投機活躍。
(3)影響:價格波動攪亂了傳統的經濟關系,依賴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領主經濟地位下降,商業資產階級實力上升,資本主義加速發展,封建制度瀕于解體,推動了歐洲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型;
拓展:運用多元史觀認識新航路開辟及早期殖民擴張
●革命史觀:新航路開辟后,西方國家走上了殖民擴張與對外掠奪之路,給亞非拉地區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亞非拉地區人民反抗其殖民擴張與掠奪具有正義性。
●全球史觀(整體史觀):新航路開辟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間相對孤立的狀態,促使世界各大洲的聯系加強;殖民擴張促使世界逐漸連成一個整體,使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形成與擴展。
●文明史觀:新航路開辟與殖民擴張,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與交融,是人類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
●現代化史觀: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國家殖民擴張,為資本主義發展積累了大量資本,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發展和資產階級的壯大,推動了近代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到來;客觀上促進了世界落后地區的政治、經濟、思想的發展,成為人類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社會史觀: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各地商業交流加強,各種物種交流、交換,增加了人類的食品種類,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
總結:14—17世紀,被歷史學家稱為“發現的時代”,即“人被發現”和“世界被發現”,其中 “世界被發現”主要就是指新航路的開辟,雖然在這一過程中,伴隨著殘酷的殖民擴張與掠奪,加劇了廣大殖民地地區人民的苦難,也不斷拉大東西方之間的差距,但是新航路開辟對于人類歷史發展起到的積極作用是不可否定的,全球化的序幕從此拉開,人類文明進程也在不斷的進步。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同县| 神池县| 辽阳县| 开鲁县| 北票市| 兴城市| 山阴县| 夹江县| 电白县| 青海省| 阳春市| 晋宁县| 界首市| 安阳市| 远安县| 卢氏县| 济南市| 中江县| 哈巴河县| 馆陶县| 永寿县| 平远县| 余姚市| 赣州市| 晋州市| 衡南县| 镇沅| 永安市| 新和县| 长海县| 安顺市| 陇西县| 东兴市| 桂平市| 赤水市| 惠州市| 万载县| 延庆县| 津市市| 定襄县| 汝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