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 《測量平均速度》導學案【學習目標】1.學會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確地測量時間、距離,并求出平均速度。2. 加深對平均速度的理解。【學習重點】正確使用刻度尺和停表來測平均速度【學習過程】 預習案閱讀課本并查閱資料,完成以下問題:1.實驗原理:2.測量平均速度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測量路程需要什么儀器?測量時間需要哪些儀器?探究活動:測量平均速度1、提出問題:如下圖,一輛小車從斜面上滑下 小車的速度是怎么變化的呢?2、猜想與假設:根據你的生活經驗,你做出的猜想是: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根據速度公式【原理】 需要測量小車運動的 和 ,斜面、小車、金屬片、 、 。4、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擋板放在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測出小車將要通過的路程s1,把S1填入下表。(2)用停表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擊金屬片的時間t1。(3)根據測得的S1和t1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4)將金屬片移至S1的中點,測出小車從斜面頂點滑過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時間t2,算出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設計表格】路程(m) 運動時間(s) 平均速度(m/s)S1= t1= v1=S2= t2= v2=S3= t3= V3=拓展:利用上表中的數據,計算出后半程的平均速度5、分析論證、得出結論: v2 v3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來越 ,說明小車做的是 直線運動。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比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例題.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方框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1)該實驗是根據公式 進行測量的.(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坡度較 (填“大、小”).(3)請根據圖中所給信息回答:SAB= cm, tBC= s, V AC= m/s.(4)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小”)。 如果讓小車還未撞到金屬板就按表計時了,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小”)。(5)通過計算可知:V AC ________ V bc。(填“大于”、 “小于” 或“等于”)變式題: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沿一條直線通過一段路程,運動得越來越快,在通過這段路程的最后3m時,用了2s,則該物體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1.5m/s B.2m/s C.1m/s D.2.5m/s【課堂小結】1.實驗測得斜面全長是S,小車在全程的運動的時間是t;上半段的長是S1,運動的時間是t1。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是 ;下半段路程是 ,運動的時間是 ,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是 .2.實驗證明: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來越 ,說明小車做的是 直線運動;物體做變速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大小與 和 有關。課堂檢測1.小明和同學們利用棉線、刻度尺、秒表、火柴、一盤新蚊香、蚊香架等器材測量蚊香燃燒的平均速度,他們設計了如下步驟,請你補充完整:(1) ;(2)將蚊香支在蚊香架上并點燃5min(即t1),如圖所示。(3) ;(4)用公式=求蚊香燃燒的平均速度,其表達式為= 接下來他們進行討論;(5)根據蚊香燃燒的速度能否算出剩余蚊香還能燃燒多長時間? ,如果能,其字母表達式為t2= ;2、實驗:測小車的平均速度。如圖所示,斜面長2.4米,測得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所用的時間是6秒。如果在斜面的中點裝上金屬片,測得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金屬片的時間為4.8秒。請將測量數據填入表中,并計算出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通過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路程(米) 運動時間(秒) 平均速度(米/秒)s1=2.4 t1= v1=s2=1.2 t2= v2=①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過程中,小車做__運動。(填“勻速”或“變速”)②根據上表的數據,小車通過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3、某同學從甲地到乙地,前200m以4m/s的速度步行,后1000m以10m/s的速度乘車,則該同學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A、7m/s B、5m/s C、8m/s D、9m/s4、騎自行車上坡用40s,下坡用20s,坡長120m,求上坡的平均速度,下坡的平均速度,上下坡一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S3, t3S1, t1S2, t2金屬片金屬板的作用:便于測量時間注意:測量小車通過的路程時,必須從開始計時的車頭(或車尾)量到計時結束的車頭(或車尾),不可以從斜面的頂端量到斜面的底端或從車頭量到車尾。- 3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