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5課 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班級: 姓名: 座號:【學習目標】1.通過整理各時期民族工業發展的曲線圖,認識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曲折中前進。(時空觀念)2.通過了解近代著名實業家張謇、榮氏兄弟等人創辦企業的經歷,初步理解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阻力和根本原因,繼承和發揚民族資本家的精神遺產。(家國情懷)3.通過對從圖片史料中提取有效歷史信息,知道民國以來社會生活的變化。(史料實證)4.通過比較中國近代社會生活變化特征與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特征,用發展、聯系的觀點分析歷史現象,初步理解認識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的決定作用,初步掌握唯物主義史觀。(唯物史觀)【學習重點】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學習難點】近代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原因、近代社會生活變化的特點【課前預習】 (用心看課本,你一定能完成哦!)1.張謇興辦實業: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后,狀元實業家張謇主動放棄高官厚祿,回到家鄉(江蘇南通)創辦,帶動了很多中國人走上“”道路。2.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階段 時期 原因產生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受的影響,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初步 發展 甲午中日戰爭后 “實業救國”思潮的推動;外國人在華開辦工廠、開采礦山的刺激;政府政策的放寬進一步 發展 辛亥革命后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各種實業團體紛紛涌現,人們競相投資設廠,海外華僑也歸國創業,掀起了發展的高潮“短暫的 春天” 期間 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發展 受挫 一戰后至 新中國成立 (1)一戰后,帝國主義經濟勢力卷土重來。 (2)抗戰勝利后,內戰的影響和美貨的泛濫。 (3)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摧殘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特點(1)總體特征:總的來說還比較落后,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差。(2)行業特征:主要集中在部門(紡織業和面粉業),重工業基礎極為薄弱。(3)地區特征:地區分布極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漢等的大城市,內地少。4.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的改變(1)后,民國政府頒布了、和等革除社會陋俗的法令,強令男子剪掉辮子,勸禁女子纏足;廢除有損人格的跪拜禮,代之以簡單的鞠躬、握手禮;取消“老爺”“大人”的稱謂,代之以“先生”的稱呼,體現出的新風尚。(2)人們的飲食、服飾、婚喪以及休閑娛樂方式日益開放,出現了的趨向。如西餐、文明結婚、追悼會、公園、旗袍、中山裝等紛紛出現。(3)特征: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是不平衡的。從總體上看,它呈現出、 的特征。【課堂探究】 (認真上課,你一定會回答哦!)一、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概況1.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學習任務1:請快速閱讀課本P120—P121,繪制右側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曲線圖:思考:你認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幾個階段?結合課本和時間提示,指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或受挫的原因是什么?2.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特點學習任務2:結合榮氏企業發展概況簡表(材料二),請小組合作歸納榮氏企業發展的特點。請你根據榮氏兄弟的創業資料檔案,分析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特征是什么?時間 地點 企業 概況1896-1912 上海 無錫 廣生錢莊茂新面粉廠振新紗廠 甲午戰后,與人合資,家族起步;1912-1932 上海 無錫 濟南 武漢等 茂新面粉廠福新面粉廠申新紗廠 民國成立,迅速發展,“面粉大王”, “棉紗大王”;1932-1936 上海 無錫等 福新、茂新、申新 經濟危機,連年虧損,資不抵債,家族走向分裂和衰退;1937-1945 上海 重慶 寶雞等 福新、茂新、申新 抗日戰爭,空前浩劫,部分內遷;捐款捐物支援抗戰;1945-1949 上海無錫 茂新、申新 國共內戰,遭遇國民黨綁架勒索,停產歇業;力阻遷廠。——摘錄自馬克鋒《榮氏家族》3.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阻力阻力有哪些:二、讀圖識史——社會生活的變化:(一)表現:請從P122、P123民國時期上海街景圖片中找出該時期社會生活的變化。特點:【拓展延伸】請查閱、搜集有關實業家張謇、榮氏兄弟等人創辦企業的經歷,(史實),思考我們可以學習到這些企業家們怎樣的精神?選擇你所感興趣的實業家,為他寫一段100字左右的感動中國企業家頒獎詞(史論)。(張謇范旭東盧作孚侯德榜榮德生)(榮德生)【課后作業】一.選擇題(共8小題)1.(2022 南通)張謇創辦的江蘇南通博物苑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館藏大生紗廠、輪船公司、面粉廠等大量的歷史文物。由此我們能從中認識到( )A.近代社會習俗的變化 B.近代新式教育的發展C.近代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 D.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2.(2022 鹽城)如表是1916﹣1919年榮氏兄弟創辦的申新紡紗廠盈利變化情況。為這一時期民族工業迅速發展提供良機的是( )年份 1916 1917 1918 1919利潤(萬元) 2 12 22 104A.洋務運動的開展 B.實業救國思潮的興起C.歐洲列強忙于一戰 D.南京國民政府的鼓勵3.(2022 孝感)根據1894﹣1920年中國產業資本分布情況(如表)可知,當時( )時間 私人資本比重(%) 國家資本比例(%)1894年 20.54 79.461913年 51.01 48.991920年 61.34 38.66A.中國經濟已擺脫了列強控制 B.自然經濟逐漸退出歷史舞臺C.民族工業獲得了發展的良機 D.私人企業比官僚企業利潤高4.(2022 湘潭)在讀書人普遍把“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作為人生目標的時代,張謇卻棄官從商,踐行“實業救國”的理想,創辦了( )A.安慶內軍械所 B.開平煤礦 C.湖北織布局 D.大生紗廠5.(2022 重慶)1912年到1919年,中國新建的廠礦企業達470多家,投資近1億元,加上原有企業的擴建,新增資本達到1.3億元以上,相當于之前50年的投資總額。這可以用來說明( )A.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 B.辛亥革命促進了中國民族工業發展C.帝國主義經濟勢力加大對華侵略 D.國民黨官僚資本出現后急劇擴張6.(2022 邵陽)近代以來,隨著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發生深刻變化,出現了自由平等的新風尚。下列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能體現出自由平等新風尚的是( )A.見長輩要跪拜 B.女子纏足 C.稱呼“老爺”“大人” D.行鞠躬、握手禮7.(2022 云南)歷史敘述包括史實與評價。下列是關于“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知識卡片的內容,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A.1909年京張鐵路通車B.1912年民國政府頒布“剪辮令”呈現出新舊并呈、多元發展的變化特征D.20世紀20年代后,中國男裝有西服和中山裝等8.(2022 河南)觀察如圖,可以看出當時的上海( )A.城市生活近代化 B.通信設施標準化C.交通工具多樣化 D.照明設備電氣化二.綜合題(共2小題)9.(2022 揚州)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時期 張謇與大生紗廠1886年 張謇產生了“中國振興實業,其責任須在士大夫”的思想。1895﹣1899年 張謇對清政府允許日本在內地設廠深表憂慮,因此主張:勸工惠商、振興實業。大生紗廠于1895年開始籌建,到1899年正式投產,并逐漸站穩了腳跟。其間多遇資金和原料問題,經多方籌措、運轉,苦心經營得以解決。20世紀20年代初 大生集團成為以棉紡織業為核心的綜合性大企業;張謇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個實業大王”。1922年 大生一廠和二廠都出現嚴重虧損。1925年 大生集團由于資不抵債,被迫清資償債。此后,各企業的經營實權已落入江浙財團代理人之手。——摘編自汪圣云《張謇與大生紗廠的興衰》(1)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895年張謇籌辦大生紗廠的歷史背景及創辦初期面臨的困難。(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初大生集團等民族資本主義企業迅速發展的客觀原因。(3)據材料,簡要談談你對張謇的認識。10.(2022 泉州二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根據材料,概述1904﹣1914年張謇服飾的變化。(2)小歷根據材料得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小史則認為“社會生活的變化受到政治變革的影響”。你對此有何看法?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參考答案【課前預習】1.大生紗廠實業救國2.洋務運動實業一戰3.輕工業沿海沿江4.辛亥革命剪辮易服勸禁纏足自由平等崇洋逐新新舊并存、多元發展【課后作業】1-5:DCCDB 6-8:DCA9.(1)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辦廠,民族危機加劇,清政府允許民間設廠;缺乏資金和原料等。(2)辛亥革命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障礙,歐洲列強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侵略等。(3)張謇實業救國的夢想和實踐推動了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張謇實業救國的夢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很難以實現。10.(1)變化:從傳統服飾到新式時裝。(日益開放、崇洋逐新)(能體現出從舊式到新式,中式到西式的變化即可)(2)答案一:判斷:認同小歷的觀點。理由:20世紀初,隨著中國近代工業的發展,新式交通工具的傳入,各具特色的時裝相繼出現,商品流通進一步發展,逐漸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因此,近代工業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答案二:判斷:認同小史的觀點。理由:張謇及家人服飾變化的社會大背景是辛亥革命的影響。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頒布了剪辮、易服和勸禁纏足等法令,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可見,社會生活的變化受到當時政治變革的影響。答案三:判斷:認同小歷、小史的觀點。理由:隨著中國近代工業的發展,人們的生產方式發生改變。商品進一步流通。為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提供了物質條件。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新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剪辮、易服等政策,推動了社會生活的變化。所以,人們的杜會生活的變化不僅受到近代工業發展的影響,也受到政治變革的影響。答案四:判斷:小歷、小史的觀點均有不足之處。理由:影響社會生活變化的原因有多個方面。例如隨著中國近代工業的發展,人們的生產方式發生改變,商品進一步流通,為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提供了物質條件。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新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剪辮、易服等政策,推動了杜會生活的變化。所以,人們的社會生活的變化不僅受到近代工業發展的影響,也受到政治變革的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