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效課堂導學案學科 物理 年級 八年級 科任教師時間 課題 3.3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 總課時數學 習目 標 初步會用平均速度知識解決簡單問題.通過平均速度的學習養成把物理知識與實際相聯系的意識和習慣,在實際物理情境中體會物理過程、學習物理知識.了解瞬時速度,并能用平均速度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教 學重 點 平均速度是運動物體的平均快慢程度,它與某一時段或某一段路程相對應教 學難 點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區別與聯系,并能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課 堂 活 動課 前 導 學 學生 教師 內容設置預習(知識鏈接 自學提綱) 課前輔導 一、知識回顧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有兩種方法: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2.物理學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速度。3.公式:_______________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4.物理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單位:5m/s= km/h 72km/h= m/s6.勻速直線運動: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學 ㈠獨學↓㈡群學(合作探究) 指導 二、合作探究1.平均速度(符號: )情景1:為了進一步提高劉翔的運動成績,科研人員已經對劉翔奪冠過程進行了精細的研究,描出了全過程的速度曲線(1)劉翔在跨不同欄的速度相同嗎?二 展 三 練 → ㈢ 交 流 展 示 → ㈣ 質 疑 → ㈤ 評 價 鼓勵 點撥 評價 獎勵 (2)劉翔在110米的跨欄過程中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嗎?P68四幅圖中:這些物體做 運動? 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用 來描述物體運動得快慢。平均速度:(1)定義: 用 表示。(2)物理意義: 。(3)公式: 例:根據平均速度的定義,表示下列每段距離的平均速度(1)AO段的平均速度為 。(2)OB段的平均速度為 。(3)AB段的平均速度為 。瞬時速度:(1)定義: 。(2)物理意義是 。㈥ 達標(①完成達標任務②完成拓展任務) 檢查 評價 總結 一物體做變速運動,全程48m,前一半路程用12s,后一半路程用8s,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為_____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為____m/s,全程平均速度為____m/s。2、一列火車由起點車站開出150s后速度達到25m/s,接著勻速運動了100s后開始減速,經50s停下來,共行駛6.9km。那么,列車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合 km/h。3、汽車以25m/s的速度勻速行駛,司機突然發現前方有緊急情況,經過0.5s(從發現情況到開始制動剎車,司機的反應時間)開始制動剎車,又經過4.5s滑行60m車停止,則從發現情況到完全停止的這段時間內汽車的平均速度為___m/s。*4.某汽車沿平直的公路上由甲地開往乙地,在前半段路程中的速度是10m/s,在后半段路程中的速度是15m/s,則汽車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課后反思 學生:我學到了什么?教師:得失、改進思路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